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ERRYNGO

一日一文章 之 禅的好处(第七十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1-2014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当下也是一种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1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orkyea 发表于 28-11-2014 10:15 AM
活在当下也是一种禅....

除禪之外, 佛教提倡活在前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14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jpg

测试你是否与佛有缘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心中有佛,便是与佛有缘。

【二】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

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佛经上说,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缘。

【三】平和的面对生活是佛缘

佛缘,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中迷失方向,很多人一心追求占有,得不到片刻清闲,失去生活的快乐,却带来了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佛教会我们用一颗平静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让本性自然的流露,平和的面对生活便是与佛有缘。

【四】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

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佛心的人不去看众生的错;只看到众生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要看清楚事情的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

【五】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

佛缘,是心中的信念。佛祖有言,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当你痛苦的时候,相信痛苦不是永恒的,你就一定有力量战胜痛苦,这是一种信念。可以说信念主导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成佛成魔,也全在一念之间。拥有美好的信念,便是与佛有缘。

【六】行智慧之事是佛缘

佛缘,是大彻大悟的智慧。在生活中,如果能多动用智慧看待问题,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会减少许多烦恼和束缚,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是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才能改变别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懂得用慧眼看人生;行智慧之事,便是佛缘。

【七】善於忍耐是佛缘

佛缘,是忍一切。忍耐才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力量的积蓄。它用无形的火焰融化着坚冰。忍耐带给你的痛苦,日后必成甘甜。忍耐不同于逃避,因为逃避是意志的沉沦,而忍耐则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让意志更加坚定。学会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善於忍耐,便是与佛有缘。

【八】宽容待人是佛缘

佛缘,是宽容与谅解。真正的慈悲不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能宽恕和爱护与你对立的人,爱人如己。当别人因误会或别的原因而对你无理相向时,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对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变对方的话,你会很烦恼很痛苦。同样的瓶子,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宽容待人,便是与佛有缘。

【九】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

佛缘,是博爱的精神,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无缘不是绝缘,只是当下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也都能与佛结缘。懂得爱与感恩,便是与佛有缘。


本帖最后由 TERRYNGO 于 28-11-2014 11:3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4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28-11-2014 11:23 PM
测试你是否与佛有缘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有沒有佛緣是不用測試的……
人在世間冷暖自知,説是有緣,滿口佛說,卻沒有依照教導,滅息煩惱,有緣也等若無緣
不似佛子,但若其心與佛心相印,行其所行,事其所事,又何異乎佛下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4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28-11-2014 11:23 PM
测试你是否与佛有缘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無緣的人會進到來這邊嗎?
多此一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4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d072 发表于 29-11-2014 01:13 PM
有沒有佛緣是不用測試的……
人在世間冷暖自知,説是有緣,滿口佛說,卻沒有依照教導,滅息煩惱,有緣也 ...


其实万物皆有佛性。。。可是现在的社会有几个人是真正相信佛缘的,就算相信也存在怀疑佛,怀疑因果。。。佛惧因,人惧果

我这样写,就是希望那些信佛又隐藏着怀疑心的人进来了解,也希望更多的人相信因果,进而讨论。

谢谢你的意见
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4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wmes 发表于 29-11-2014 01:28 PM
無緣的人會進到來這邊嗎?
多此一舉

谢谢你的意见,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4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
   你可以先 理解为:
        坚持自己、好好活着

小心#
   如果你把禅当成 捷径(短路)
    很快你就会 神经生病了(短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4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前三炷香代表是什麼意思?

image.jpg

許多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在佛前燒香磕頭,祈福祈壽祈子,祈求陞官發財、姻緣美滿、萬事勝意。作為一種善意的精神寄託,無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的本意卻不是這樣的。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 果。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陞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貪污受賄,”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 滿智慧呢?
磕三個頭,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forest456 + 1 也可代表三宝(外,内,密),身语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4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也有教导这自性五分法身香出自华严经。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耽空守寂。则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4 收起 理由
TERRYNGO + 3 谢谢分享
forest456 + 1 也可说是五毒转五智,身语意功德事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4 10:1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fank 发表于 30-11-2014 07:00 PM
六祖也有教导这自性五分法身香出自华严经。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

哦,,原来后面还有两只不同的意思,谢谢你宝贵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12:1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30-11-2014 02:25 PM
佛前三炷香代表是什麼意思?




戒、定、慧,三者不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不是一種因果關係。

"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 果"
-乱讲! 对付妄念 单凭靠戒而已 不行啦

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戒定慧"
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他又怎能 戒定慧呢?

LZ讲的佛法 越来越棍 本帖最后由 WASHzero 于 1-12-2014 12:1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12:1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29-11-2014 03:01 PM
其实万物皆有佛性。。。可是现在的社会有几个人是真正相信佛缘的,就算相信也存在怀疑佛,怀疑因果。。 ...

"佛惧因,人惧果"
什么佛惧因 你哪里看来的?

乱乱讲的人 才是真正的
怀疑因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12:2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27-11-2014 09:11 PM
老实说,我开这个贴的目的是想要给更多人了解佛法,进来讨论,最好可以达到从此以后信佛,信因果,多做 ...


老实说,你开这个贴的目的是想要给更多人了解"你所认知"的佛法

所以
佛法的皮毛 你还沾不上 本帖最后由 WASHzero 于 1-12-2014 06:2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14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zero 发表于 1-12-2014 12:24 AM
老实说,你开这个贴的目的是想要给更多人了解"你所认知"的佛法

所以


噢,谢谢你的意见,我会努力的。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06: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1-12-2014 11:44 AM
噢,谢谢你的意见,我会努力的。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对 你应该先努力的"度"自己
努力的翻阅佛经 再来开贴
分享你所认知的佛法
因为
你在第十楼所讲的东西
根本就很 怪力乱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2-2014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jpg



什么是“菩薩懼因、凡人懼果”

人往往對還沒發生的事情感覺不到有何可怕之處,總是要等嚐到苦果才知不妙,這樣未免太晚了,
因為傷害及損失已經造成,以致徒增痛苦,損失

如果太大,有時還無法翻身。如果有

人說:「早知道就...」,那就是代

表不好的結果已鑄成。



俗云: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道,最

好是要早早就要知道,才能保平安。



人學習為的是保障生活,使生活過的

平順一點、有意義一點。因為無知而

經常失敗,日子會充滿挫折,路怎麼

走得下去?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處理不完的事,如果不用心思考學

習,了解其中道理,恐怕坎坷的路永

遠走不完。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

所先後,則近道矣。」簡單的說,任

何事情都有其因果關係,瞭解此,就

接近道了,如果附諸實行,就等於道

了。佛云:「種瓜得瓜,種豆得

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

必然,是天地間打不破的定律。本、

始是因,末、終是果,如果種了惡

因,想不要得惡果也不行,沒有人可

逃離此天網的規律。



因此,菩薩懼因、凡人懼果。能懼怕

種下惡因的人如同菩薩,不懂得懼

因,糊塗行事,等惡果一到,才懼怕

惡果的人,稱之為凡人。菩薩是有智

慧的人,可透過學習鍛練而成就。反

觀不知本、始的凡人,一生迷惘,茫

茫人海,何去何從?如何安身立命?

實令人擔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14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文化博大精深,可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机。

菩萨畏因,凡夫惧果。此一句对我们凡夫俗子指导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好好品味,细细体会。

往小的方面讲,凡事都有因果,这是一条铁的定律。我等凡夫俗子,直等事到临头,方知恐惧。毕竟悔之已晚,只好自吞恶果,苦不堪言。佛学里的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之意,萨埵谓之有情。于痛苦中得到大解脱而又怜悯众生的人,是果位上的菩萨。菩萨们心怀慈悲,救度众生。真正觉悟了的人,看到事情的起因,就会自觉改变和规避。此所谓菩萨畏因,凡夫惧果。

这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可以说是密切相关。凡事在因上提前解决,就不会出现事到临头,悔之晚矣的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凡事在因上得到解决呢?这就需要真正的大智慧、大勇气、大决心来改变自己的不足和过失。只有对自己下得了手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才会得到真正的大欢喜、大智慧。你要是总把眼睛盯着别人的缺点、短处,那你永远也不会有忏悔的机缘。改变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异常。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但总会有种种不如意伴你左右。悟开了就豁然开朗,悟不透则痛苦一生。其实人最大的争斗就是和自己的争斗,最顽固的敌人也正是自己本人。尤其是你和别人争短长、有是非的时候,那个时候不是别人错了多少,而是你自己能够容纳多大而已。凡与你有关的事,因始终和你密不可分。只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还是这八个字讲得透彻,讲得到位,讲得淋漓尽致:菩萨畏因,凡夫惧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NGO 发表于 1-12-2014 07:22 PM
佛文化博大精深,可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机。

菩萨畏因,凡夫惧果。此一句对我们凡夫俗子指导意义重大。 ...

TERRYNGO: 佛惧因,人惧果

TERRYNGO:菩萨畏因,凡夫惧果!

-----------------

糊塗.

褻瀆佛又否定菩薩, 而且還是佛教的名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 "佛惧因" ? 什麼 "菩萨畏因" ?   pui   誤導人.

有所畏懼還算是佛? 有所畏懼還算是菩薩?  原來你們有那個 "畏懼因的佛", 原來你們有那個 "畏懼因的菩薩".

原來你們的佛你們的菩薩那麼多畏懼呀?


原來大勇猛, 大無畏的才是外道, 佛和菩薩是畏懼的, 佛教如是宣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5-2024 03:54 AM , Processed in 0.07632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