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38|回复: 3

細看李小龍──從李小龍早期電影開始 何耿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5-2016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李小龍死了!」一大清早便聽到我姐姐在屋後拿著報紙奔跑出來大叫,我姐姐當時是娛樂新聞記者,跑慣藝人新聞,卻從來未見她對其他新聞如此大反應,唯獨對李小龍突然死亡的消息。這四十一年前震撼全香港社會的新聞,彷如昨天,記憶猶新。
李小龍電影裏所顯示的 「真功夫」, 帶起了香港年青人學功夫的熱潮,我讀的是男校,當時初中的同學,很多看了李小龍功夫電影後,在學校裏模仿扮演「李三腳」。但我不似其他男生,當年只偏好於中樂,對打功夫興趣不大,對李小龍的新聞不大注意。當時家長們認為學中國功夫的都是好勇鬥狠的不良少年,武館幾乎與黑社會劃上等號,普通家庭一般不會讓子女學功夫的,我的父母更警戒我不要與打功夫的人為伍。如大多數香港人一樣,我只是透過娛樂新聞和購票入戲院看了李小龍功夫電影而認識李小龍,遺憾的是當年這些娛樂新聞,大都不盡不實,對於他的突然死亡,更是流言滿天飛,坊間對李小龍死於「豔星」丁佩家中大多是負面的評論,這是否因為中國人特別喜歡以道德批判別人,或因為受到七十年代文革式公審影響則不得而知,但中國人社會普遍重文輕武,對電影伶人帶有色眼鏡則是事實。因此,李小龍給我初始的印象只是一般,認為他不過是一名載著 「烏蠅」太陽眼鏡,目中無人,愛出風頭的武打明星而已。直到四十一年後的今天,修讀李小良先生的文化研究課程──李小龍作為文化建構,才開始翻閱有關李小龍的生平和他的電影資料,使我完全改變了對李小龍過去的印象,除了折服於他的卓見,堅毅,苦學和自信之外,更悔覺自己年少時偏看事物和無知。
2.png

「李小龍的電影是抗衡運動的靈感來源……四十年來一直啟發人們自強不息,鼓吹顛覆。˩[1] 李小良語
李小龍的電影(Bruce Lee’s movies)指的應是李小龍七十年代在香港拍下的四部半功夫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未完成之作《死亡遊戲》。四十年來,中外的「龍迷」和學者們對李小龍的研究論述不斷,但所引用的文本資料,多重複又重複引述這四部半「李小龍的電影」和他生前的書信、哲理話語等文本,這些從未間斷的引述改變了全世界的流行文化。但較少人,尤其是不會粵語的外國人,較難研究及細看李小龍童星時期參與過的香港粵語電影。李小龍在童星時期參與的電影工作,其實深深地影響著李小龍的成長,就連李小龍自己也承認這點:
「可能是遺傳或環境的因素,當我在香港學習的時候,對電影製作產生了濃烈興趣。……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經歴,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真正的中國文化。我被它深深地吸引著,而且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就是它的一部分。那時我還沒有意識到環境對塑造人的性格和品性的深層次影響。」 李小龍[2]
蒲鋒先生是少數對李小龍早期電影有研究的人。日前遇上蒲鋒先生,談起李小龍童星時期的電影,他都認為這些電影值得細看,李小龍的演技戲味十足,要研究李小龍,應要細看他早期電影。
「香港電影出現過兩個李小龍 ……一個是……教人讚的童星, 一個是……教人崇拜的功夫巨星 」 蒲鋒 [3]
香港人以本土語言上的便利,應較外國人或非粵語人士來得容易去感受和分析這些李小龍成長時期參與過的粵語電影。本文標題是「細看李小龍」,是從電影中仔細看李小龍小時候(「細時」)的演出和其電影的背景。本人特意選看了三齣不同時期的李小龍童星時期電影,分別是《細路祥》(一九五零)、《孤星血淚》(一九五五),和《人海孤鴻》(一九六零),但以下主要是引用《細路祥》戲中所見,試圖找出李小龍日後電影中,演譯功夫角式的一些線索,並就五、六十年代的時代背景,試論述李小龍當年身處的環璄,如何影響他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性和自主性的發展。

《細路祥》絕對不是迪士尼夢工場的家庭電影,其意識形態絕對是「兒童不宜」。這齣充滿多種社會爭議議題的電影,當中有各種暴力、階級歧視、陰謀、爭權等,包括兒子出賣父親、富太太勾引窮教師、反對八股教書制度等情節,到最後女工借助流氓的暴力向財主老闆爭取工人的權益,而流氓最後竟然成為了草根大眾的「英雄」。導演馮峰找來年僅十歲的李小龍主演這齣「兒童不宜」的電影。李小龍的自主和叛逆在拍電影時得到准許、讚賞和肯定,得以盡情地發揮,表達出一個真實性情的李小龍。
「他不符合傳統文化中形容的那些精靈趣緻的孩子,而是呈現出自主甚至叛逆性,我們看到這個孩子毫無懼意地面對大人世界。」 蒲鋒[4]
《細路祥》的其中一場戲,李小龍穿起唐裝,帥氣地握起拳頭,只用大姆指一抺鼻頭,對著伊秋水做出囂張的動作,大家都會立刻認出這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肢體語言上的演譯,把他從小好勝的真實個性表露無遺。記得李小龍穿的唐裝,廣東人又叫做「短打」,是以前低下階層勞苦大眾的服飾,因為天熱,幹活的苦力們一般穿時都不扣起衫前的紐扣。李小龍在後期《猛龍過江》飾演的「打仔」唐龍,角式造型,就似是在《細路祥》戲中角色長大之後的伸延故事。
戲中李小龍又經常被伊秋水、馮峰等大人教訓。我記得小學期間我也常被老師打頭,打頭是以前中國人教小孩的習慣,以前還有「扑扑齋」,當學生不留心聽書或者答錯答案時,老師便會用尺子往學生頭頂打下去,所謂當頭捧喝是也。李小龍明顯地是用了這兒時的電影經驗在《龍爭虎鬥》中,在與董瑋的一場對話中便有拍打董瑋的頭的動作(或許李小龍在家中也被父親打頭?)。對於這動作是否能幫助學生加快學習領悟不得而知,亦無科學根據,但從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中採用「打頭」動作,便知道這不會是完全無根據的創作。
我看到《人海孤鴻》……李小龍演問題少年……片中全看不出他會『功夫』我覺得他氣質極好,有叛逆性。這才是中國占士甸!」。 張徹[5]
無論電影中的角色,或坊間傳聞的李小龍都是好動的,「叛逆」成為了李小龍的代名詞。我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音樂老朋友謝子明,因父親謝志偉是電影和粵劇圈人,小時候經常與李小龍在九龍城的街頭玩耍:「李小龍與小麒麟一起經常在九龍城電影棚玩,他很頑皮,天台過天台的……」。
「唯有叛逆知叛逆。」 張徹 [6]
成年人電影《細路祥》是有意識地以暴力抗爭,有動機地叛逆。相對於李小龍童年時無意識的叛逆,如街頭打架,現在看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李小龍童年時全無機心的天然叛逆,卻被滿有機心的成年人所利用,以製作含有政治叛逆性的社會電影。李小龍與華南影帝吳楚帆曾在電影中合作,飾演父子,也曾經被港英政府定為左派份子。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圈根本離不開冷戰的影響。[7]電影圈中滿是左右派的政治角力爭持,李小龍根本成長於最前線的叛逆世界之中,還有五十年代粵劇伶人和專業電影演員的角力,李小龍父親是粵劇大佬倌,又同時在電影圈佔一席位,而李小龍亦自小已與伶人與明星兩方合作交往,對於這些在演藝戲行的複雜人際和權力關係,李小龍怎會沒有感受?
李小龍成長於叛逆和混亂之中,但李小龍的叛逆個性在現實生活中被壓制,卻在電影中一再被鼓勵,當回叛逆青少年。如此兩極的虛與實世界交替成長,真是談何容易!李小龍於童星年代都是參與這些社會寫實電影長大,倘沒有天資、努力和興趣,絕不能理解劇本的要求,與導演和其他演員合作把戲演好。那些說李小龍在功夫電影中都是木訥呆瓜和沒有演技的說法,是十分不公平的。對像李小龍如此機靈的人,能演得如此木訥,是更加困難的事,可見李小龍的演技其實是經過思考,並已到達另一境界。
「演員是一位專心致志的人,他具備敬業精神,拼命工作,這樣令他擁有超常的理解力,使他成為一位勝任的自我表達藝術家……」 李小龍 [8]
在《孤星血淚》(一九五五)和《人海孤鴻》(一九六零)中,李小龍兩度與華南影帝吳楚帆演父子作對手戲。同樣是飾演一名在戰亂中失去父母的孤兒,不過各走極端,在《孤星血淚》中他飾演一個生性懂事,一心向學的的一位「上進少年」,他讀醫是為了他朝回鄉為村民服務的。而在《人海孤鴻》中飾演的則是教而不善,反叛成性,滿口俚語的「壞孩子」。這兩齣電影有一場相同的戲,便是李小龍把手上的「光酥餅」讓給養父和養母吃,當中道出劇中青少年天性善良,以及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只是因為教育不善而已。相信這些電影內容必定強化了李小龍明白「一定要讀書」的觀念。
《孤星血淚》中李小龍只有半場戲,演的是一名懂事的少年在荒郊廢廟中,面對不知是親父的逃犯吳楚帆。李小龍雖然對白不多,只用眼神和表情回應吳楚帆的說白,但卻演得十分自然。至於李小龍在《人海孤鴻》中的演技,入木三分,天份之高,更被電影老前輩所肯定。這張成績不但需要智慧,更要用心才能做到。

「李小龍確可當『天才橫溢』四個字……每一個面部表情,舉手投足,連背影走路,無處不是戲!」 張徹[9]  
《細路祥》、《孤星血淚》和《人海孤鴻》這三齣電影在一九五零年到一九六零年間完成,也正值是李小龍由十歲到二十歲青少年成長時期。這三齣電影主角身份都是孤兒,都是強調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孤星血淚》中唯利是圖的財主劉克宣售賣假藥,吳楚帆不惜違法報仇,宣揚的是堅持道德人格,凌駕法律之上,是維持社會團體的核心價值。
李小龍除了投入戲中人物角色,同時亦理解電影的社會議題,又會接觸影圈複雜多變的名利角力和政治衝突,是名符其實的社會大學。李小龍早就活於成人的社會大學,學校的課程內容,又怎能對李小龍產生吸引力?無心向學自是理解。四、五十年代香港社會和電影圈政治複雜,李小龍處於被壓迫群體和不公義的現實狡詐的社會,既身不由己,亦不能自主。天生好勝以及心智活躍的李小龍自然更渴望真正的自由和自主。
「哪裏有自由,哪裏就存在藝術。」 李小龍語
我認為李小龍是從童星開始便學會理性地叛逆,在成長環境中,遇到的每一位都是獨當一面的大佬倌和大明星,長期與這些電影權威們交手,自然學會無懼權威的心態,也學會克服、調整及控制天生的叛逆性格,才能與權威和制度合作,而這力量來源就是李小龍他喜歡思考的另一面天性。李小龍小時已喜歡尋根究底,被家人叫做「點解B 」[10],也是這股喜歡思考的動力令他最終選擇了哲學研究。哲學的領域可以讓李小龍無限制地、自由地和自主地思考。他嘗試以哲學理論去處理現實生活的各樣矛盾和衝突,並強化了「自我」的價值觀念。說到底,他是回歸「自我」的主體本位,以一切皆自主的意識型態去面對和處理中外、新舊不同文化的人和事,並以他最自信和擅長的中國功夫來取得成功和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5-2016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是小童星在《细路祥》中演出







李小龍少年電影花絮 Bruce Lee Movies




李小龍看艶舞






李小龍、丁櫻、張瑛、文蘭:Cha C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5-2016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bb24736d949c9bc80d6d8d28a661604.jpg
李小龙(中),萧芳芳(小女孩)
170427.41321422.jpg

1297872224523.jpg

20150802110334900.jpg

Bruce_Lee_1950.jpg

wKgBy1Q2hVqAbmWlAAA6uX5yG_85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5-2016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路祥好像有看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04:43 PM , Processed in 0.09314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