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890|回复: 40

2016 3月初春之三游北京 (全篇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16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3tigers 于 21-8-2016 09:22 PM 编辑

原本想不写,可是想想从大家的贴拿了不少东西, 怎样也得回馈一些大家。最后还是决定开了这帖,不写详细, 因为别的大大也分享过了,这次就分享一些比较新和不太常出现的资讯和景点 , 希望大家笑纳这以过了5个月的旧游啦 。






想看看故宫新开放的慈宁宫区和北京的樱花,没什么多想,还是和老爸去了一趟北京。三年前游北京和三年后游北京, 最大的感想时, 北京物价涨了, 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旅游景点的设备管理进步了很多。 但这天安门区的安检有必要那么多吗?为了配合老爸的体力,此次的每天行程很简单,8 点回酒店看电视,10.30睡觉, 还真的很 relax 。



以下是我的行程:-


20/3 Day 1 :     PEN--> KUL  (Flight AK 6115)  14:55 AM ( 2.55pm ) -  15:55 PM ( 3.55pm )
                           KUL--> PEK  (Flight D7 316 )  1910 (7:10 PM) -  (+1 day)  0115 (1:15 AM)


21/3 Day 2 :     天安门城楼 / 劳动人民文化宫/ 西单北京图书大厦/ 王府井新东安APM
                          住宿 :北京婧园雅筑宾馆


22/3 Day 3 :      故宫博物院 / 王府井百货大楼超市


23/3 Day 4 :     中山公园 / 天安门广场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交民巷/ 前门大街/ 大栅栏


24/3 Day 5 :     颐和园 / 王府井东方新天地
                            住宿 :中安之家~ 北京东单宾馆


25/3 Day 6 :     玉渊潭公园 / 圆明园 / 真功夫


26/3 Day 7 :     潘家园旧货市场
                           PEK-->  KUL  - (Flight D7 317)  0215 (2:15 AM) -  0840 (8:40 AM)


27/3 Day 8 :     KUL  --> PEN ( Flight AK 6126  )  12.50PM - 1345 PM (1:45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tigers 于 7-8-2016 11:00 PM 编辑

故宫之断虹桥


有兴趣看紫禁城各宫比较详细的介绍, 可以挖回我2012 的旧帖。







但此次最重要的看看一座位于东边2016 年初才开放的 “断虹桥”。断虹桥这名次问了好几个工作人员,他们都说没听过, 我还一度怀疑老爸是不是记错。。。






唯有四处留意每座石拱桥。忽然我看见一个人不停的在一座石拱桥上不同角度的拍摄照片,立刻想到是不是有研究的专家。。。问了问,原来真的是位研究学者。





结果就是它了 ~ 断虹桥 。


断虹桥是俗称,不是正统的名字, 所以没多少人知道。他看到了我们, 好像遇到了知音, 听到我们来自马来西亚,蛮吃惊我们竟然懂这桥的特别。 其实我经他这么一说也不禁惊讶, 老爸是怎么知道的。。。


好啦, 到底这断虹桥有什么特别呢? 老爸顾着录影, 我唯有自己摸索,到底什么特别呢?






哦! 发现了。看看两旁的石狮子, 看似和一般的石拱桥无异, 但仔细一只只看,有一只大不同! 它叫护裆狮,一爪摸着后脑,一爪护在肚子,嘴巴微张。其他的石狮大都是四脚碰地。
噢! 哪只鸟那么不识货,大大陀的米田共在它的脸上 !






而这护裆狮的传说是:-

据说道光长子奕纬曾被寄予厚望。不过他却不爱读书,偏爱顶撞师父。一次,师傅实在受不了,规劝他:“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做皇帝啊!”奕纬一听,当场怒道:“我要是做了皇帝,第一个就先杀了你!” 师傅被噎得说不出话,赶紧掉头去找道光皇帝请罪。道光勃然大怒,命人把奕纬找来。结果,儿子还没跪下,道光上去就是一脚。没想到正巧踹到了奕纬的裆部,直接把他踹死了。后来有一天,道光从断虹桥路过,突然发现第四个石狮子一爪护在双腿之间,表情痛苦,这让他联想起自己的儿子,下令用红布把那个石狮子盖住。后来,宫里人纷纷传言,奕纬其实是石狮子转世,因为这石桥是元代就留下的。(文摘自互动百科)


因为断虹桥在明朝和清朝历史里都没记载,所以根据桥上的雕刻, 推断建于于明朝或更早的元朝。
虽然我不是专家更没特别研究, 可是因为我实在太喜欢故宫了, 来了4 次, 都看得仔细, 它那雕刻真的和里面那些不太一样, 花纹明显复杂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午门


这次要上的是去年2015年10 月才开放游客登上参观的 “午门城楼”。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摘自百度百科)



看到大大片的红布围绕着午门, 还一度以为不开放。幸好往城楼入口看看, 可以上哦。















城楼里面有画展。但我们的重点不是它。






哦, 原来午门开放正面而已, 旁边两侧的东西楼角还是不能参观。至于面向宫殿的部分因为维修工程, 暂时不开放。






从高高的午门城楼看下去 。。。有没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慈宁花园


这次故宫的另一个目的地是去年才新开放的慈宁花园、 慈宁宫和寿康宫。可能是甄嬛传的效应, 加速了开放吧。




看看平面图。我们在这区逗留了近1.5 小时。











先往慈宁花园看看。








慈宁花园前左边的建筑物还在进行修缮、考古。原来发现了疑似紫禁城最初构造基地遗迹。











慈宁花园始建于明朝,是明朝、清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太嫔们的游憩、礼佛之所。花园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南入口、假山、南花坛、临溪亭、北花坛、咸若馆、慈荫楼。(文摘自wikipedia)









进了南门,看到大大的临溪亭。这亭的底下是个水池。以前养鱼、种植荷花。








井亭:慈宁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来各有井亭1座,现在封了。










咸若馆:咸若馆位于慈宁花园北部中央,为花园的主体建筑,是清朝太后、太妃的礼佛场所。








咸若馆内 挂着清朝乾隆帝御书“寿国香台”牌匾、“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对联,四周还有佛龛、条案、佛像、法器、供物等。





看看馆内上方的陈旧横梁彩画,没进过太大的修缮和新上色, 更接近此历史悠久的原貌。












咸若馆两旁和后面还有宝相楼、慈荫楼、吉云楼,三座楼的形制接近,可是不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寿康宫


出了慈宁花园大门,对面就是慈宁门。


先到左侧的寿康宫






目前最为大家认识的就是甄嬛 (孝圣宪皇后/ 崇庆皇太后 )住的地方。乾隆为母亲而重建造。






寿康宫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此后,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寿康宫是清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便来此行问安礼。乾隆朝崇庆皇太后、嘉庆朝颖贵太妃、咸丰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居住养老。崇庆皇太后逝世后,乾隆帝仍在每年圣诞令节以及上元节前一天来到寿康宫拈香礼拜,瞻仰宝座,以表达对崇庆皇太后的哀慕之情。









这寿康宫的大门和其他的有点不同。。。多了个格。我没研究,可是就是觉得这里的跟其他的不太一样。






寿康宫为正殿。殿内悬挂着乾隆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东、西梢间辟为暖阁,其中东暖阁是皇太后日常礼佛用的佛堂。殿前有月台,月台前出三阶,中间设有御路石,月台左右各出一阶。





现在开放的寿康宫的几个东西配殿和后殿,改为8个展厅,以“母仪天下、 慈寿无疆、 母子情牵”3 大主題,展示乾隆和孝圣宪皇后的宮廷生活事物等等。




















接着看看那些精致的文物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慈宁宫







慈宁宫
。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1]  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看看上面的门额,有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其中汉文是篆体。





现在的慈宁宫改成展示雕塑文物的展览馆。据说故宫有1万多件雕塑, 可以慢慢的替换展出。





虽然我不懂,但也觉得真的很精致。












离开慈宁宫区域前, 看到维修地砖。






第一次看到有盖的故宫大水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8-2016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乾隆花园


因为没太大和刻意的翻新,所以是我觉得故宫最美、最接近我心目中明清建筑和庭院意境的地方


乾隆花园。建于清乾隆后期。是乾隆在他60 岁生日,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近旁营建的花园,供他退位后养老休憩。园分4个部分,著名的建筑有古华轩、楔赏亭、旭辉亭、遂初堂、萃赏楼、延趣楼、符望阁、竹香馆、倦勤斋等。 (文摘自Wikipedia 和百度 )。


衍祺门, 是第一进院的正门。





衍祺门内正面是一堆堆的太湖石假山,穿过假山中的山洞。











禊赏亭。亭里就是有名的流杯渠。中国有8 处,其中北京有4处有流杯亭,这里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是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恭王府的沁秋亭和潭柘寺的猗玕亭。









承露台,又称“仙台”,太湖石堆叠的假山上。








我觉得最惊叹的是这古华轩





从整个建筑物的表面上看似没什么, 可是当你抬头一看顶上,虽然颜色已经褪落,可是那精细的楠木雕刻真的很棒, 想想当时还是用人手一刀一刀的刻出。








古华轩 ,为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古华轩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敞轩,面阔三间带回廊,正面悬挂着乾隆帝御笔“古华轩”木匾。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柱之间设有倒挂楣子和坐凳,金柱间有透空灯笼锦落地罩,以区分内外,内外空间形成了贯通之势。古华轩明间内檐以及三间后檐悬挂着木雕龙匾四块,明间北柱朝南挂对联一副“明月清風無盡藏,長楸古栢是佳朋”,均为乾隆帝为古楸而题写。古华轩前檐下种植有古楸树一株,建古华轩时树龄已逾百年,古华轩便因此古树而得名。古华轩的装修十分素雅,轩内的天花采用卷草花卉图案的楠木贴雕。因为图案凸起于天花板上,所以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独具韵味。


那亭上的牌匾,据说是乾隆的御笔。除了刻了诗句,连文字背后衬底也是有图案雕刻。








接着进入第2 部分的遂初堂 。
















第3 部分的耸秀亭, 不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6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之乐寿殿









乐寿殿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玉雕、石雕,这是大家一进里面就看到的。




最有名的就是对准后门的大禹治水图玉山雕。




而西暖阁的是慈禧太后以前居住过的寝室摆设。











那这宫殿除了以上的玉山雕之外, 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


如果大家仔细看看 , 除了这些,这里还有一样很特别也很用心的设计。


看看房间的间隔、墙壁,一隔隔,正方、 长方黄色的格子。





里面镶着的全都是是当时官员亲笔的题诗、字画。真的没想到这也可以是一种装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8-2016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就在故宫的右侧。




中山公园, 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孙中山。

北京中山公园 。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什么是社稷坛 ? Wikipedia 说, 社稷坛是祭祀社稷时所用的祭坛。中文的“社稷”一词指代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由于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社稷。祭祀社稷通常由皇族主持,祈盼五谷丰登、国土太平。而社稷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在古代都城规划设计中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3 月是郁金香花展期间, 所以我买了联票, RMB 10 , 可以参观唐花坞、蕙芳园。





平面图。 面积不小哦 !





一入门就可以看到大大的牌坊, 叫 “保卫和平坊” 。

















这里有个大池塘。很美。











它的对面有个温室, 叫作唐花坞 。里面是花展。





因为不是“花痴”,对花没有特别的喜爱,随便走了一圈。














这中山公园有几个特别必看的  , 首先是在左手边的。



第一个是 “兰亭”。




这个亭子的柱子, 共八根,都是来自圆明园, 1917年搬过来的。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 。









亭子的中间, 有个石碑, 一面是刻了画 ~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 。另一面是刻上了隆帝所写的诗。












忘了这些花 叫什么名了, 老爸说是慈禧最喜欢的, 好像是叫白玉兰。。。









回到公园的中间, 有个孙中山的铜像。





再往一面走, 是另一个区域,主殿。








这里要看的就是社稷坛








这坛呈正方形,上面有5 中颜色的泥土。它们叫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坛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以示“江山永固”。


没带selfie 棒出来, 不够高, 拍不到5 种颜色。。。




借借google 图。






中山堂, 因为修缮, 不开放。











出来后, 回到唐花坞 。 再往左一点, 有个院子, 叫蕙芳园





蕙芳园 里面有个小竹林 。








又有个兰花插花展, 再往屋里走, 庭院里有几株 “白玉兰”的树和柳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6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tigers 于 7-8-2016 10:12 PM 编辑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


三年前去潘家园, 就的搭我不怎么喜欢的公交车, 现在好了!已经建好了潘家园地铁站,方便又省时。出了站B 出口, 直走大约5分钟就到大门。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民间旧货,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的市场。位于北京三环路的东南角,是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等。潘家园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








潘家园旧货市场平面图。














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玛瑙玉翠、陶瓷、佛像区。


来这买东西, 一定要杀价。至于是真货还是假、仿呢, 你自己看咯!





































后面旧书刊地摊区, 有的叫价1元、2元起, 有些甚至用重量来定价。










最后往右边的, 就是停车场的跳蚤市场。














我买了4个仿古中国锁头, 老板再送我1个, RMB 80 。我也不晓得买贵了还是便宜,只要是我能接受的范围,就行了





模型瘾发作, 看到了很精致的古代小家具模型,RMB 120 。 很细腻和精致的手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16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非常棒,感觉你笔下的北京格外美丽格外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8-2016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acon 发表于 8-8-2016 07:19 PM
楼主写的非常棒,感觉你笔下的北京格外美丽格外有意思



哈哈! 我的文采不好啦,可能是对于讲解得比较仔细而已。 谢谢你的称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8-2016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渊潭公园之赏樱季


之前从没想过去北京看樱花, 是无意中看到别的游记,才想到樱花不是日本“专有”


从东单乘1号线 往苹果园方向 , 到军事博物馆站下车。





没到玉渊潭公园南门前, 就可以看到左边有个造型特别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玉渊潭公园, 人不少。。。


因为是樱花季节, 有樱花展, 入门票 RMB 10 , 平时RMB 2。








公园主要景区由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等组成。





玉渊潭公园的右边是中央广播电视塔。塔上有瞭望台和餐厅, 塔下有水族馆。可是入门票不便宜, RMB 70 登塔, 餐厅自助餐要 RMB200 ++ .








公园正举行樱花季, 有很多摊位, 卖吃的、手工艺术品、户外玩具,还有一群群的老年人组织的舞蹈团、合唱团。。。还看到“马来西亚”咖啡粉, 可是我不认识那个brand 。。






玉渊潭公园的湖分成两边, 一个东湖、一个西湖。中间分割的5 孔拱桥 ~  中堤桥 。








我们的目的只是 ~ 樱花园




樱花园位于公园的西北部,紧邻繁华的西三环,建于1989年,是以樱花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250000平方米。在1973年春,依山傍水处栽种了象征中日友好的大山樱。1990年前后,公园开始大规模整理山水,陆续从我国东北、山东等省引进 14 个品种,2000余株樱花栽于园内。在西门入口有冰心亲题的礼赞石刻,西门附近有不少被认养和栽种的樱花树。园内有:" 樱棠春晓 " 、 " 樱洲秋水 " 、 " 柳桥映月 " 、 " 云溪深处 " 等景点。樱花园东侧有一水榭 ,名为" 鹂樱苑 " 。调整补充栽植的染井吉野,虽是单瓣白花,但她能够长成大树。樱花园内的樱花有山樱、染井吉野、八重红大岛、杭州早樱、关山、一叶、普贤象、松月、有明、郁金等十余个品种,樱花总量近2000株。(摘自百度)






我们当时还算是初樱季节, 所以看到的不是很盛开。我也没特别去留意哪个区域, 就是随性的走, 更不用说什么樱花品种, 樱花就是咯!






鹂樱绯云区 ~ 位于樱花园前山,这里集中着公园最早栽种的大山樱和山樱。原产日本北海道的大山樱又名“红山樱”,在北京花期多接近清明,是早开樱花里粉红鲜艳的种类。












樱棠春晓区  ~  此处的4株“垂枝樱”,花期较早,枝如垂柳,生长十余年进入盛花期,成为园内樱花中最为别致的一类。绿地中的点景石刻“樱棠春晓”为冰心墨宝。















来到这区~ 樱花大草坪, 比较矮的数十株吉野类早樱, 可以更近看, 颜色深粉红, 我喜欢!









水很清澈的樱花湖。





右边还有很大的一片西湖和樱花去,栽植了以染井吉野为主的新樱花区域,与银杏林交相种植, 可是老爸说没什么东西看, 不够日本的美,不要看了。




银树霓裳 ~ 鹂樱苑周边晚樱是公园1987年前后栽种的植株。水榭门前雪白的“一叶”和西侧粉红的“关山”。可是当时尚早, 还没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6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写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6 02:5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仔细!不过呢我认为天安门的安检的却有必要做得很详细,毕竟那里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地方,不检查我才怕,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6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扶风 发表于 10-8-2016 02:20 PM
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写的真好



哈哈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6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MrHendo 发表于 11-8-2016 02:50 AM
写的很仔细!不过呢我认为天安门的安检的却有必要做得很详细,毕竟那里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地方,不检查我才怕,呵呵。



慢慢就习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6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tigers 于 11-8-2016 11:25 PM 编辑

圆明园






圆明园站里面, 一幅大理石雕刻代表圆明园标志的西洋楼大水法。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后来再加建的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修复计划。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土匪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实在是太太太大了,我们只走核心景点的路线。
这是我的路线 ~ 长春园和绮春园 。





大门门票 RMB 10 。 啊!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展馆因为维修, 暂时关闭, 不能看 “全景沙盘”!



圆明园南门进, 就是从绮春园区开始行程。








桃花 ~ 山桃。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定名为“绮春园”。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绮春园内有几个湖,宫廷区有堂、殿、楼,园内还个正觉寺。










湖中央有的鉴碧亭 , 现在是贩卖纪念品。












基本上都只剩平地一片或几粒石头,要想象都难。












只能看到类似的石碑, 指示这里是原本是什么地方。





涵秋馆 ~ 坐北朝南,为七间双工字大殿,外檐悬嘉庆御笔“涵秋馆”匾。在双工字大殿的天井中设有叠石喷泉。






涵秋馆北三孔桥,原为石墩砖拱桥,园毁后于20世纪50年代夷为平地,1979年在原址修复。今为石墩、水泥拱及大理石栏板。





仙人承露 ~ 在涵秋馆东山外侧山凹处,建有点景之露水神台,亦称仙人承露台。据说立仙人承露起源于秦汉时期,最初立于阿房宫前,后来汉武帝又将其立于建章宫内。传说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幻想用铜仙承露盘收集露水和着玉屑而服用,以求长生不老。







凤麟洲 - 位于绮春园东湖之中,原为嘉庆帝新建景群,1807年(嘉庆十二年)始见诗咏,被誉为“南园避暑最佳处”。南园即指绮春园。本景名取自古代神话传说海内十洲之一“凤麟洲”。由大小二岛组成,上建殿宇亭榭,南设码头。嘉庆、道光、咸丰三帝均喜至此游赏。










接着我们来到圆明三园的交界处 。 这里有个圆明园十二生肖兽展览馆。免费参观。





当然里面的全都是仿品。












海晏堂的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燒圓明園,並且抢掠了十二生肖兽首及其他众多的圆明园文物。



经过百多年流散各地、 海外拍卖, 兜兜转转的截止目前,鼠、兔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牛、虎、猪、马、猴 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 而下落不明的蛇、羊、鸡、狗 , 而龙首 据传在台湾收藏家手中。










展览馆开始就是进入长春园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16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之长春园西洋楼遗址景区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园内有正殿东西殿 、十孔长春桥、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计划退位后常居的住所。园东北角为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 再北即为西洋楼景区。


由于老爸体力有限,我们就直往西洋楼景区。西洋楼遗址景区(含大水法、展览馆、迷宫)  门票 RMB 15。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 平面图。





清朝皇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摘自百度)


西洋楼遗址的断垣残壁很多 ,有些人会觉得没什么好看。试想想去罗马古城旅游,也是看石头、断垣,还不是那么对人想去。。





西洋楼遗址的断垣残壁大部分都没有栏杆围住, 可以爬上去和踩在那约260 年历史的大大石柱、断石石基上, 可以很仔细的看和触摸到那些精致的石雕图案,真的很感谢幸亏这次北京行程没再次遗弃它。





由于西洋楼遗址基本上真正比较完整的建筑几乎是没有, 唯一能让大家大略知道它们原貌的, 就惟有“西洋楼透视图铜板画”。



西洋楼透视图铜板画是什么呢?它就是由清内府宫廷满族画师伊兰泰作画,中国工匠雕刻,送往法国制作铜版,銅板图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刻成。內含全景式構圖長春園西洋樓銅版畫20幅,描繪了: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十座西式建築。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dK0R.html


据说,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铜板画 被掠夺併流失海外,下落不明,如今纸图版则在中国、法国巴黎海内外的图书馆收藏。


进入西洋楼遗址景区 , 右边第一个看到的是 ~谐奇趣 。 这等后点才写它。


前从左边走。


谐奇趣其中一个菊花瓣形的喷水池, 没被烧毁。喷水池上方, 是 “黄花阵”。






黄花阵又称万花阵,是个花园迷宫,位于谐奇趣北面,是仿照欧洲迷宫而建的花园。黄花阵的方阵为南北长方形,阵中心为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阵墙总长1600余延长米,墙高约1.2米,镶卍字雕花青砖墙面,也称万花阵。盛时每当中秋之夜,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皇帝就坐在圆亭中,命令宫女手拿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守候在四个门外,一声令下,宫女们寻径飞跑,看谁最先到达圆亭,最先者,便可得到皇帝的赏物,皇帝坐在亭中,居高临下四望莲花灯东游西奔,引为乐事。(摘自百度)


当年的黄花阵正面铜版图。




现在的仅存的残迹。。









养雀笼位于谐奇趣东侧,实为通往东部西洋各景的入口处,西为中式牌楼,东为西洋宫门样式,东门和西门外的左右券窗下都设有小型喷水塔,约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 759年)。南北侧室内笼展陈孔雀等鸟类,因而得名养雀笼,亦俗称雀鸟笼。现有西面中式牌楼基座遗存,东面西洋宫门遗存部分石件。(摘自百度)

现在的仅存的残迹 。。




当年的养雀笼正面铜版图。






接下来的是高高几支的石柱, “方外观 ”。




方外观位于养雀笼之东,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二层西式小楼,左右有环形石阶通二楼,是乾隆帝维吾尔族妃子——容妃(香妃)做礼拜的清真寺,“室内安放着两块伊斯兰教的碑文,在直径为四尺的白色大理石上,雕刻有阿拉伯碑文。这两石碑已不复存在,但其碑文已被复制下来:‘奥斯曼爱上帝,上帝爱奥斯曼’,‘阿里爱上帝,上帝爱阿里’”。(摘自百度)



当年的方外观正面铜版图。






现在的仅存的残迹。。










再往上走, 就是西洋楼景区必看之一 的 ~  海晏堂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觉得裸体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铜像,用青铜制造。(摘自百度)


水池遗址围了起来。现在的仅存的残迹。。





当年的 海晏堂西面铜版图。




圆明园复原图之海宴堂。





现在的仅存的遗迹, 一层层的蓄水池灰土台基 、宫殿 门柱断石。























水池后面的, 是海晏堂宫殿、蓄水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16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之长春园西洋楼遗址景区  --- (继续)


接着是西洋楼景区另一个必看的, 也是大家常见的圆明园地标的 ~远瀛观分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大水法的残垣断壁就是圆明园的象征,是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摘自百度)


圆明园复原图之远瀛观建筑群。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现大水法石龛和前面三座喷水池遗存。

这是左右两旁的喷水池残迹。





这是大水法的残迹。




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喷水的管口安装有时钟,根据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用12种动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每隔1时辰便有1兽的口中向池内喷射水, 也叫 “水力钟”。











而里面较高几支石柱的是 ~  远瀛观主体楼。远瀛观坐落于高台之上,全部为汉白玉雕刻筑成。主楼五楹,二十五间,乾隆时为寝宫,内设寝具。





大水法的对面是 ~  观水法


观水法,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皇帝就坐在那观看喷水表演。观水法的五块石屏和二座方塔,曾流散于北京大学朗润园内,1977年运回原址归位。



观水法铜版图




修复图。





这是观水法的残迹。












再往上走是 ~  线法山 正门。



线法山由圆形土山、西式亭及山下东西牌楼门组成。高约8米,当时俗称“转马台”,据说因乾隆帝乘马登山而得名。山上建有一座双檐八角四券西式亭,在此向西可俯视壮丽的欧式楼阁和喷泉景观。





线法山正面铜版图。再往后, 有个叫线法画 的地方 。






不上了, 没什么东西, 其实是我懒惰爬    。。。这是线法山的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02:06 PM , Processed in 0.09471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