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42|回复: 7

城观法师:阿赖耶识...以其非常非断,故喻如暴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9-2016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9-9-2016 01:58 PM 编辑

摘自:城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第三章:唯识相,第一节,第一能变阿赖耶识



第一节 第一能变阿赖耶识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论颂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 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暴流 阿罗汉位舍

(楼主注:此颂为世亲菩萨造,玄奘由梵译汉, 摘自《唯识三十颂》)

注 释

今广明三变相:三变相,即三能变相之省文。现在开始广说三能变之相。这三能变,不但指八识心法,而且还包括了诸识的相应心所心所有法;所以,所谓能变者,是包括了心王及诸相应心所。

初阿赖耶识:初,第一种能变。阿赖耶,梵语,义为藏,因此识具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执藏,故称为藏识。兹分别说明之:

一、能藏──此指阿赖耶识持种之功能,以其能含藏善恶种子,历劫不坏,故称能藏。
二、所藏──这是指阿赖耶受熏的性能,以阿赖耶能受七转识反熏,因而成就、且含藏根身、器界之种子,由此而得异熟果,故称阿赖耶为所藏。
三、执藏──是指我爱执藏因一切有情经由第七识,而念念执此第八识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故称阿赖耶为我爱执藏第七识之藏。又,称第八识为阿赖耶识者,即是此识之自相门,因为这显示了第一能变识所有的自相,其自相即摄持一切因果而为其自相;一切因果以有阿赖耶识摄持故,经劫不坏。是故一切有情所造善业,功不唐捐,所造恶业,亦无散失,这都是由于阿赖耶识的执藏之功能。

异熟:阿赖耶的第二个名称,也叫异熟识。因为阿赖耶由于受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而为无记果报之总报主,故阿赖耶识又称异熟识。以此异熟识体而言,往昔的善恶业习是因,此异熟识是果。以异熟是果报,故异熟识即是果报识。是故,称之为异熟,即是依阿赖耶的果相门而言。

一切种:即阿赖耶又称一切种识,这是表示阿赖耶的因相门;受熏及持种即是阿赖耶的因相门。因为此识能受前七识之熏受熏,并能持前七识诸法之种子持种,故称为受熏持种;是故成唯识论云: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

楼主注:一切种识,又叫一切种子心识,内藏万物、世界的种子。唯有转识成智之后,才变成清净、佛的一切种智。参考如下:




唯识宗立四智,认为凡夫八识,如来转成四智:一、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二、转第七识为平等智反于第七识之我见,而达无我平等之理,起无缘大悲之智。三、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观察诸法之相,为施法断疑而用之智。四、转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为利一切凡夫二乘,示现种种变化神通之智。————《佛法初阶易知录》




一切种智,佛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sarvatha-jnana,英译的意思为omniscience, 或center of all knowledge,智的梵语是Jnana, 巴利文是nana)。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百度百科

佛告诉人要破除五蕴必定用这个禅定的工夫才能销灭,同居色阴尽,见佛一切智心;方便色阴尽,见佛道种智心;实报色阴尽,见佛一切种智心。又达三土色阴即空,名尽见佛一切智心;达三土色阴即假,名尽见佛道种智心;达三土色阴即中,名尽见佛一切种智心...——湛山倓虚大师述,诚祥法师录, 《大佛顶首楞严经》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是名三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慧,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慧,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如本法师,《佛学问答:何谓‘三智’?》

念不退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只有一个目标,念念趣向无上菩提。「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谁证得的?妙觉如来证得的。这是说,譬如极乐世界实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念念是究竟果觉,就是这裡讲的「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如来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个智慧是自性裡头本有的,也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当中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萨婆若海,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一样也不缺。它没有缘它隐,不现,什麼都没有,空空如也;有缘它就现。现不是生,隐不是灭,所以它不生不灭。隐现,自己没有起心动念,眾生起心动念,眾生有感,它自自然然就有应。像敲鼓一样,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不叩不能说鼓没有声音,叩也不可以说鼓有声音,它的微妙是六道眾生无法想像的。——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9集




佛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於一切无明尽无遗余故,能如实知。——【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页650下

问曰:若除佛更无如实知者,二乘云何得涅槃?大菩萨得无生忍?
答曰:如实智有二种:一者、遍满具足;二者、未具足。具足者佛,不具足者二乘及大菩萨。譬如暗室中,为有所作故燃灯,所为已办;后来灯,其明益增。黑暗有二分:一分初灯已除,第二分后灯所除。第二分暗与初灯明和合,若不尔,第二灯则无所用。如是,二乘及大菩萨智慧,虽已破无明,佛智慧所除无明分,是诸人所不能除。不得言初灯无照,如是,不得言二乘及菩萨智慧是遍如实智。遍如实智是佛,但如实智,二乘及菩萨所共。——【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页651上

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种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知大小精粗,无事不知。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如大海水中风不能动,以其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种智亦如是,戏论风所不能动;二者、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摄有无二事故,名一切种智。——【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页649中




(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
(2)道种智,又作道种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萨之智。
(3) 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天台家认为,此三智为空、假、中三观所成,即一切智为空观所成,道种智为假观所成,一切种智为中观所成。——百度百科




《大乘起信论》:“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




After enlightenment, the Buddha saw clearly the original causes which carry human beings along the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He also understood completely the way out of this cycle. In other words, he knew the cause and effects of suffering and its solution, the way to emancipation. He knew clearly how all things come into existence and are destroyed. This wisdom of his is called Sarvatha-jnana, or omniscience. Embodying this wisdom, he taught others how to become enlightened.  ——Zen Master Thich Thanh Tu(一行禅师),《KEYS  TO  BUDDHISM 》

不可知执受处了:这句是在讲阿赖耶本身的行相幽深难知。不可知,意即难知之义。此谓阿赖耶识的行相极其隐微,难以了知。执受,指五根及诸种子。五根包含浮尘根与胜义根;诸种子包括诸相名分别习气。这五根及诸种子,都是由阿赖耶所执受、摄为自体,而同安危。处,处所,指器世间;因器世间也是阿赖耶所缘之境。了字的上面省略了一个不字,亦即这一句开头的不字,双贯可知与了。因此,此处的了,由上下文来看,实是不了或难了之义。此谓阿赖耶识所缘的根身、种子、器界,这三法都微细难测,难以了知。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这句是在指出与阿赖耶俱起的五种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称为行心所。谓阿赖耶识常与这五个心所相应俱时而起。从此以下的论文中,将提出五十一个心所之名,这阿赖耶识

五十一心所法,其意义详见拙著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在此仍略为解释:遍行之义:

一、于三性善、恶、无记
二、于八识
三、于三界九地
四、一切时

这五个心所法,因有以上四义,故称为行心所。兹简释此五行心所如下:

1、触──触心所的体性是:能为心王、心所及尘境三者和合之媒介。其业用为受、想、思三心所之所依。

2、作意──作意心所的体性是:能令某些特定的心种警觉;其业用为:引领心识趣向所缘之境。这作意心所在一切心行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修行而言。因为一般而言,修行都不是自然而能的,除非是前生或宿世业习所成,则有若自然而然而能行,乃至能知,否则多半是要依自觉的作意之力去修行,故是有意为之。例如:作意念佛、作意摄心、作意持戒、作意修定、作意修止、作意修观等。作意之重要内涵,包括警心与趋心两大部分。若无作意,则一切有知有觉之修行,皆不得行。又,于修行上,作意也相当于起意修行、作念修行,系有知有觉之行,非无知无觉之行,亦非随业而行之修行:是自己主动起意而作的。

3、受──受之意为领纳。受心所的体性是领纳违、顺、非违非顺之境相。其业用为:令心对当前之境起欲合、欲离、或不合不离之欲望。

4、想──想心所的体性是:于境取像;其业用为:施设种种名言。(楼主注:我们现代的人类习惯透过施设名言来思想)

5、思──思心所的体性是:令心造作;其业用为:于善性、恶性、无记性之事,都能驱使心去造作。

相应唯舍受:这句是在指出与阿赖耶相应的受心所是属哪一种阿赖耶识受。受有三种:苦受违意之受、乐受顺意之受、不苦不乐受非违非顺之受,又称舍受。在这三种受中,阿赖耶识只跟第三种的舍受相应。

是无覆无记:这句是在讲阿赖耶的性质。无记,是三性中的一种。三性是:善、恶、无记。无记性即是不善不恶。无记性又有两种:一、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覆,是染污之义。以染污之法能覆盖本心之明令不清净,而障碍圣道,故称为覆。无覆无记,指这种无记性,并不会染污或覆盖自心。第八识之体,其性非善恶,故是无记性;而且第八识又不与根本烦恼或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合言,因此第八阿赖耶识之性为无覆无记性。

触等亦如是:这句是在说明:与阿赖耶相应的诸心所,也是与阿赖耶一样,具有如上所说的性质。触等,指触、作意、受、想、思等五个行心所。亦如是,也与第八识一样,其性是无覆无记,而且其所缘行相,也是有如第八识一样,隐微难知。以第八识为心王,触等五个行为其心所,心王与心所必须同性,才能相应;因此此五心所之性与第八识一样,都是无覆无记性,且其行相亦不可知。

恒转如暴流:恒转,这是指第八识之体非断亦非常;因为第八识恒常存在,所以其体非断灭性;且因为第八识自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故非断。转为转变,然而因为第八识自无始以来,其行相上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故非常。以其非常非断,故喻如暴流,因为暴流瀑布之水流是亦非常非断:因为暴流之水长流不断,故非断;然而各个水滴之体实不相连,故非常;阿赖耶识亦如是。

阿罗汉位舍:阿罗汉,为声闻乘之第四果,义为不生或无生;以其烦恼断尽,不再生起烦恼,故名不生。又,以其不再于三界中受生,故名不生。缘觉乘之辟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第八地菩萨,永伏俱生我执,亦皆当此位。位,果位。舍,这是指舍第八识的阿赖耶之名,因为阿赖耶识此等圣者,以烦恼尽故,故其第八识所含藏之杂染种子,皆究竟尽故,自此以后,第八识不再称为阿赖耶,而只称为异熟识及一切种识,故说是阿罗汉位舍以舍其杂染之实,故亦舍其杂染之名──然并非舍其识体。若到了如来位中,便连异熟识之名也舍了,而只称为一切种识,但如来的一切种识,因为其体纯净无染,故又称为庵摩罗识义即白净识,也就是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心品。

义 贯

其次的二十二行半,用来广辩唯识之相者,由前面颂文中所略标之三种能变识之名称,今则开始广明此三能变相。且说初第一能变识,其相云何?以颂答曰:

这能变识的初名第一个名字称为阿赖耶识此为依其自相而得名;它的第二个名字叫作异熟识此为依其果相而立名;它的第三个名字为一切种识此为依其因相而得名。此识能缘之相极为隐微不易可知,其所执受所缘之有情的五根、种子,及无情的依报之器界等处所,其行相亦皆隐微非易可了。

第八识恒常与五行之触、作意、受、想、思心所相应第八识为心王,此五行为其相应心所。至于三受苦、乐、舍之中,第八识则唯与舍受不苦不乐受相应。第八识于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属于无覆之无记性,是故与此识相应的五个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等亦如是:亦即,它们也是属于无覆无记性、也是属于异熟、而且其能缘与所缘的行相也是一样隐微而不易可知。

楼主注:依第八识之异名为心王的观点,其实和南传佛教认为“心王(缘法)的生起会带动心所(缘生法),借着俱生缘缘力跟它一同生起。心王跟心所同时生、同时灭、同一所缘与同一依处。(见善戒法师,Sayalay Susīlā,二十四缘发趣论)”之理论颇为接近和相似,除了北传佛教观点认为八识心王之体是非常非断。

第八识之体非断非常,虽历劫而恒常不灭,但却亦于念念中转变、无常,故犹如暴流之水,暴流之整体非断喻八识之体不断,而其个别水滴则流逝非常,念念奔流迅速喻八识之行相念念变化不居。

第八识的阿赖耶之名,要到证了阿罗汉果位时,或相类似的圣果末那识位中,凡夫的杂染断尽,舍凡入圣,此时方才舍弃其染污之名,而只名为异熟识及一切种识以其体、相、用转变故,其名亦随之而异。




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16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9-9-2016 03:26 PM 编辑

阿赖耶,心王,最后都不是我,我的,若有当堕常见外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16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阅读发现,第七识末那识在古代亦被称为我慢。如果我们查佛学典籍,六种根本烦恼之中,前四种烦恼的梵语为rāga(貪), pratigha (瞋), moha (癡) and māna (慢),我们中译成贪嗔痴慢。所以在小乘经论中,通常不说第七识末那识(mana),而是用我慢心来说明之。

我慢(梵语atma-mana)。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识论卷四云:‘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6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10-2016 01:05 AM 编辑

在正统佛教, 佛陀只讲六识并没有提到第七识,第八识。其实佛已把心,意,识都分析的很清楚,心跟阿赖耶是什麼关系也有阐明。

我不信后期的那个论师菩萨能悟得智慧比佛还究竟,其它的学问哲理是随时代知识的累集进步会发展的越来越完美,唯独觉醒证悟跨时代知见智慧的突破成就是不能被假造也不能被超越的, 所以我们应该以正统原始佛经的角度去看后期的经论,因为后期经论的产生很多是由论师利用之前的经文,加入其它外道理论,另外创立新名相最篇剧而成。

Viññana Sutta: Consciousness
SN 25.3 PTS: S iii 226 CDB i 10

Manas-vijnan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as-vijnana (这里有些比较巴利经典和后期经典关于心,识不同看法。)

唯识
(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Yogācāra或Vijñāptimātratā),为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承传弥勒菩萨所创唯识无境的宗师依次为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为陕西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古印度有法性宗与法相宗,这里的“相”为“行相”(ākāra), 法相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认为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罗万象的心识理论为主要课题;法性宗为传承自龙树、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随缘为染净之本”之宗派[1];同时还有与法相宗进行“胜义有与毕竟空”诤论的中观学派[2],古称“真空无相宗”或“破相宗”。

原在印度,释迦佛涅槃后一千年中,无著菩萨由阿逾陀国讲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弥勒菩萨听受“瑜伽论”,昼日宣说《瑜伽师地论》给大众。其后无著之弟世亲,回小向大,造唯识论,助成其义,彼土名为瑜伽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6 0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9-9-2016 04:27 PM
根据我的阅读发现,第七识末那识在古代亦被称为我慢。如果我们查佛学典籍,六种根本烦恼之中,前四种烦恼的梵语为rāga(貪), pratigha (瞋), moha (癡) and māna (慢),我们中译成贪嗔痴慢。所以在小乘经论 ...

这言论太低估南传的修行了,就单单需要达到初果,就必须修到彻底明白色法和名法一直没停留的去向,不管过去,未来,现在,内,外,胜,劣,粗,细,远,近,都已经彻底找不到“我”,才算破除身见。现世修行到初果的,通常用能力懂自己还活多几世也很知道将来如何修。阿罗汉的我慢不是一般人想象那样的。不确定就不评论或分享,以免毁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16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绑心大法王 发表于 1-10-2016 02:34 AM
这言论太低估南传的修行了,就单单需要达到初果,就必须修到彻底明白色法和名法一直没停留的去向,不管过去,未来,现在,内,外,胜,劣,粗,细,远,近,都已经彻底找不到“我”,才算破除身见。现世修行到初果 ...


《清净道论》很清楚的指出,慢是第四智才能断,必须证得阿罗汉果才能真的除掉我慢心。如果我慢(mana)就是汉传经论所指的第七识或末那识(俱生我执)的那部分,那么根据汉传佛教的学理,声闻圣人灭了俱生我执才能证得阿罗汉果,也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南北传在这方面的观点看起来并没有不同,除了名相的称谓不同而已。

In the case of the defilements, [false] view and uncertainty are eliminated by the first knowledge. Hate is eliminated by the third knowledge. Greed, delusion, conceit (pride) , mental stiffness, agitation, consciencelessness, and shamelessness are eliminated by the fourth knowledge. 于「烦恼」中:见与疑是初智所断。瞋是第二智所断。贪、痴、、惛沉、掉举、无惭、无愧是第四智所断。————觉音尊者(Buddhaghosa)著,译者叶均,《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第二十二:说智见清净品(Purification by Knowledge and Vis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0-2016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psfeel 于 2-10-2016 06:23 AM 编辑

佛教緣起論說諸法無我 ,相对于外道常见,从头到尾只是缘起论缘生法。
大 乘般若學則說諸法是因緣而成,無自性,是空,帶有反本體
論色彩,却设立了性空论,
其后瑜伽行派講第八識阿賴耶識,又演进到 如來藏的概念、佛性思想等。佛教從原始佛
教緣起論、大乘般若學的对抗i印度 梵本體,到後來 發展出的如來藏思想,
整个过程都是缠绕着印度本有的梵本體思想 ,予以对峙,否决,  贯通,兼容,
有著難以割舍分清的關係。

佛陀在世传教四十多年,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进行那么多的,学术义理上,
逻辑思维辩证 , 哲学理论等的整合更变,庞大又繁琐复杂的 浩瀚工程。 大乘兴起的6,7百年里,要进行如此的工作,在时间上,人力物资,人才提供, 却是绰绰有余去胜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16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的第七识就是清靜道论的我慢? 莫名其妙的言论.

第七识是识, 我慢是烦恼,不管在唯识还是阿毗达摩两者都是不同的东西,这是基本知识.

第七识执着有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因为这个我执而生起四种根本烦恼,我痴,我慢,我贪和我爱及八个相应的不善心所.
这是八识规矩颂的:恒审思量我相随....四惑八大相应起.

第七识的我执影响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都有我,是與生俱来的,所以也叫俱生我执.
修行就是把这个我执破除掉,是在第六识起修无常观,无我观,就是转识成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在八地菩萨时成就中品平等性智就是彻底破除俱生我执而停止轮回(唯识学名称是分段生死),就也是类似声闻阿罗汉的阶段.
八识规矩颂有关这些阶段的句颂是:无功用行我恒摧

以上是非常简略谈到第七识的,要深入了解的可在网上找净界法師讲解的八识规矩颂的视频.
唯识学和清靜道论各有自己修行理论的架构,要深入学习才能掌握,如果以为copy & paste就可以通曉而好为人師,那只是鹦鹉学人语,自欺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4 11:14 AM , Processed in 0.08557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