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hokhokho

【CDB 6947 交流专区】(前名 DIG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2-2009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6# 弹煮 的帖子

SK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2-2009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KMM full = 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9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5# 过路客 的帖子

原来4g这么的利害。。。
不知是能快速上网这么简单。。。
谢谢过兄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9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8# dg55 的帖子

Suruhanjaya Komunikasi dan Multimedia Malays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9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5# 过路客 的帖子

其实4G一进入实验,5G的DRAFT已出来了,可能6G的都开始DRAFT了.

科技就是这样,永无止尽,人人都想饮头啖汤.

不过说真的,如果3.75G真的能够稳定的跑在5Mb以上(celcom说它的可以达7.2Mb,但听听就好)我想今天大部份的Apps都够用了. 除非有新的Apps出来,不然我想3G和4G会很长寿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9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6# 弹煮 的帖子

如果没有记错,大约是13%。 2008年。
这个数据是超级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2-2009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5# 过路客 的帖子

過兄見解實在非一般,想必是從業電訊這一行.
記得DIGI前CEO曾發表進軍3G乃DIGI無可避免的戰略.因為他們2G頻段應用已經來到瓶頸,無法承擔大量新的用戶.加上3G頻段對語音(VOICE)的高應用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爭取3G頻段乃將來業務成長的出路.否則情況對DIGI非常不利.
過兄認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09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煮 于 13-2-2009 05:27 PM 发表
谁有马来西亚宽频渗透率的数据?



http://www.skmm.gov.my/facts_figures/stats/index.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2-2009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它什么G,没有几个杀手应用什么猪都假。
要是电脑没有好用的软件,硬件再强都是废铁。
要是3G4G没有好的应用,速度再快都是废猪。

讲明是用户,只在乎好不好用,技术先不先进,管我鬼事。
便、靓、jiang才是用户所要的,又贵又不好用,谁要用?

要是4G不想多几个杀手应用,一样会是失败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09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5# 东风不破 的帖子

有APPs 也没用的。。。

看看CELCOM的Plan就好, 3.6MB 每月98元. 还限5GB的下载量,超过5GB, SORRY, 它就会锁频, 把它的下载速度降至128KB :@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09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奧樂馬丁甘禾斯布
任數碼電訊總科技長


更新: February 16, 2009 21:24

(莎阿南16日訊)數碼電訊(DIGI,6947,主板基建)委任奧樂馬丁甘禾斯布為新總科技長,即時起生效。
該公司發佈文告指出,前任總科技長轉任Telenor集團新職務后,甘禾斯布已在去年11月獲委為代總科技長。

數碼電訊總執行長約翰丹尼林德指出:“我們滿意他的穩健領導,以及過去在提升網絡覆蓋率及素質的成就。”

甘禾斯布去年1月加入數碼電訊成為科技部服務營運主管,他在Telenor固線及流動業務的科技管理方面,擁有近15年的經驗。

未加入數碼電訊前,甘禾斯布05年至07年間曾負責在挪威及丹麥規劃及推出固線及流動基建,包括3G及HSDPA。

甘禾斯布是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碩士,以及BI挪威管理學院商業管理碩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看到过路客大大对digi的分享分析,对于digi在这个阶段还要冲进3G花冤枉钱的文章,其实有点话要说。小弟并非电讯业的行家,所以以下的概念,大方向应该错不了多少,可是小细节可能有错,请指正

电讯业迟早要和IT业合并的

3G在宽频上的确斗不过新一代的WiMax
可是Digi却必须花钱在3G
这是因为现有的电讯网络和我们的互联网网络还是分开的,而电讯业目前所使用的是声音传播的技术,所谓的CDMA之类的东东,小弟对于这些名词不是很熟悉,有错请纠正

而互联网上呢,每一架机器(包括路由器,上网的手机等等)都会被赋予一个IP。这个IP是独特的,能够让其他人从比森林还要负责的网络海中找到你。

接下来的趋势就是,把电讯的现有技术和IP网络结合,又或者以IP网络取代(不懂要怎么说比较适合)
这样,在未来,电讯公司就不用好像现在那样,需要支持两种不同的系统了。一切声音的传播,就会使用好像skype那种Voip的技术解决。这样的趋势,就是每一台电话,都会有一个IP了。发展到这种地步后,ad hoc network也可以在电讯业中使用了。比如说油棕圜丘内是没有讯号的,然而油棕圜丘内的人都电话,却可以连接到靠近他的人都电话,再由他链接到另一个人,一直到链接到可以连接到电讯塔的人。
当然如果你附近都没有别人,那就行不通的。(这也是4G的一个特点)

就算4G、5G、6G莅临了,只要还在用IP技术的话,那么投资在3G还是对未来有帮助的。而IP技术方面,在短期的十年内还会是IPv4和IPv6的世界。

而且,现在丢钱进3G怎么都比那些先锋省了吧?虽然不多...
况且在这种时期,可以乘机压别人价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實際行動.用戶拒簽約
手機自由轉台戰熱不起


報導︰何燕羚

(吉隆坡17日訊)手機號碼自由轉台(MNP)自去年10月開跑后,市場仍處于“教育”階段,覺醒度偏低,未如預期般點燃“手機補貼戰”(Handset Subsidy War),消費者無福坐收漁人之利!

聯昌證券研究分析員說:“很意外,MNP在我國推介后,卻未如其他區域般引發手機補貼戰。”

他指出,南亞和新加坡電訊業者都受到MNP打擊,面對利息、稅務、折舊與攤銷前盈利(EBITDA)連續4至5個季度下跌5%的風險。

去年9月,MNP率先在巴生河流域試跑,10月底全面落實,數碼電訊(DIGI,6947,主板基建)被看好成為最大受益者。

可是,國內三大流動電訊公司,即明訊(MAXIS)、數碼電訊和天地通(CELCOM)至今未對外透露,是否受MNP影響或受惠,惟盈利賺幅仍維持。

分析員說,MNP推廣活動在本地市場停滯不前,僅限于電視或報章廣告教育“何謂MNP?”,缺乏實際行動。

未大幅補貼

“只有數碼電訊于去年11月開始,積極推行手機補貼宣傳活動,可惜競爭對手未跟進加入戰場,無法將消費市場一舉炒熱。”

就目前“戰況”,數碼電訊稍勝一籌,提供手機補貼配套較明訊具吸引。例如用戶可以1299至1949令吉的價格,向數碼電訊購買HTC Touch Diamond 手機,明訊則需1999至2199令吉。

不過,數碼電訊都以“限量”方式售賣價格較廉宜的手機,故未嚴重打擊盈利賺幅。

分析報告指出,數碼電訊以外的流動電訊公司,全無意壓低售價提供大幅度手機補貼,理由是很多用戶根本不願簽約,承諾長時間不轉台,令推廣活動失去效果。

轉台程序欠友善
消費者按兵不動


很多手機用戶處在“換台”狀態中,MNP市場料漸成熟。

本報探悉,MNP措施落實初時,消費者大多按兵不動,都先分析各電訊公司的收費架構和服務,再做決定。

經過數月觀察后,相信消費者很快就有行動,轉到最適合自己的電訊公司。

不過,礙于轉台程序不友善,使部分用戶未轉台成功。

據悉,不少明訊用戶為了享受更廣闊的網絡覆蓋,計劃“跳”到天地通。

根據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資料,天地通是我國網絡覆蓋最廣泛的流動電訊公司,覆蓋率超過90%。

在MNP計劃下,電訊公司可征收最高25令吉轉台費,作行政費及手機晶片費用等。

后付用戶必須先繳清服務賬單,否則轉台申請將被拒絕。

若用戶有合約限制,可選擇合約到期后才轉台,或向原有公司詢問相關詳情如違約罰金(若有)。


投資門檻高
MNVO業者暫擱計劃


金融風暴嚇跑投資者,料將減少流動虛擬網絡(簡稱MVNO)營運商搶灘的現象。

信貸環境惡劣,流動電訊業務投資門檻偏高,需注入大量發展資金,特別是服務啟動之時,使原有意爭奪國內電訊市場的業者,暫擱置發展計劃。

MNVO業者立通國際(REDTONE ,0032,自報股)和XOX.com,之前也延后推出電訊服務。

MVNO的營運方式,是向現有的流動電訊公司購買流動服務和通話時間,然后重新包裝,掛上自己的品牌,提供相關服務給消費者。

不過,MVNO並不獲准建立本身的網絡基建,必須向流動電訊公司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边比较多016朋友想换台...
每个问我换台是不是真的不用换号码的,都是016用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用心的分析了Digi。谢谢你们。

我是想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话。
如果我现在投资Digi,我想获得最高利润,那么Digi 必须成长。成为行业第一名或者冲出马来西亚。

如果没有大马政府这么腐败,我敢说Digi 会是行业的第一名。
问题就在这里。由于政治因素,Digi 不一定会凭技术和竞争力成为第一名。

所以我的投资,永远有政治不明确的风险。
再加上3G 的资本开销,我又多了一份风险。

不管这么算,Digi 的投资,似乎不是可以计算风险的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數碼電訊
冀擴大增值品


(莎阿南20日訊)數碼電訊(DIGI,6947,主板基建)往后將更著重客戶服務,提供更多增值品,以進一步扶助業務長期成長。

該公司總商務長湯姆斯尼卡說:“我們將儘量使生活簡單化,推出簡易的流動電訊產品和服務。”

他今日出席“Digi Priority Service”推介禮后指出,大馬流動電訊市場競爭依舊激烈,業者只有兩個選擇,即維持市場份額,抑或保持盈利增長。

“如果選擇永保市場,盈利下跌是難以難免,我們將繼續把重心放在數據服務開發上。”

湯姆斯尼卡說,經濟危機未影響數碼電訊業務發展,營運和發展進度順利,未有發展項目因此被擱置。

詢及手機號碼自由轉台(MNP)對數碼電訊的影響時,他說:“正面影響。”

去年9月,MNP率先在巴生河流域試跑,10月底全面落實,數碼電訊被看好成為最大受益者,惟市場仍處于“教育”階段,覺醒度偏低,未如預期般點燃“手機補貼戰”。

截至12月31日08財年,數碼電訊用戶(包括預付和后付)人數達710萬人,第4季每戶平均營業額(ARPU)為58令吉。

數碼電訊總營業額報4億8144萬7500令吉,淨利達1億1407萬1500令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2-2009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蚂蚁小弟 于 17-2-2009 12:22 AM 发表
可是Digi却必须花钱在3G
这是因为现有的电讯网络和我们的互联网网络还是分开的,而电讯业目前所使用的是声音传播的技术,所谓的CDMA之类的东东,小弟对于这些名词不是很熟悉,有错请纠正


不要紧,可以讨论。虽然兄弟您对电讯网络还不熟悉,但至少你尝试带出,这个不错。

CDMA 只是一个传播管道、方法。它比传统的 TDMA 或 FDMA 有更高更宽的频道。

这个不重要。重点是,DIGI 没有必要花钱在 3G 。

原帖由 蚂蚁小弟 于 17-2-2009 12:22 AM 发表
而互联网上呢,每一架机器(包括路由器,上网的手机等等)都会被赋予一个IP。这个IP是独特的,能够让其他人从比森林还要负责的网络海中找到你。


就算是 IPv4 也是独特的。分别在于由于 IP 有限,所以网络供应商用 DHCP 的方法,轮流把 IP 分给大家用。即使架上 DHCP 的 IP,理论上还是可以被找到位置。

至于你说每一架机器被赋予一个 IP,这个倒是 4G 的想法之一。非属于 3G 的。

原帖由 蚂蚁小弟 于 17-2-2009 12:22 AM 发表
这样,在未来,电讯公司就不用好像现在那样,需要支持两种不同的系统了。一切声音的传播,就会使用好像skype那种Voip的技术解决。这样的趋势,就是每一台电话,都会有一个IP了。发展到这种地步后,ad hoc network也可以在电讯业中使用了。比如说油棕圜丘内是没有讯号的,然而油棕圜丘内的人都电话,却可以连接到靠近他的人都电话,再由他链接到另一个人,一直到链接到可以连接到电讯塔的人。


VoIP 和 3G、4G 等没有直接关系。前者是技术,后两者是标准。

VoIP 是一种传播技术。

把网际网络想像成由许许多多一小块资料组成的,internet 的操作正是这些小小块的资料不断相互传播。文字、音乐、图画等,转换成这些小块资料(我们叫 packet)。

由于传统电话是利用把声音将之传换成电流通过电缆传送至另一端,再利用电子器材将这些电流还原成声音。VoIP 的则是再把这些电流(其实是 wave)以电子数码化它在利用同样的网际网络传送方法,再还原声音。

因此,VoIP 可以在 3G、4G 情况下行走。即使在 2.5G 也行,问题是若频道不够宽,它需要先下载(buffer),或是牺牲传播品质,如此而已。

原帖由 蚂蚁小弟 于 17-2-2009 12:22 AM 发表
就算4G、5G、6G莅临了,只要还在用IP技术的话,那么投资在3G还是对未来有帮助的。而IP技术方面,在短期的十年内还会是IPv4和IPv6的世界。


先说 IP。相信你把 IP 技术和 IPv4、IPv6等弄错了。后两者还是属于 IP 技术(internet protocol)。

即使有了 IPv6,相信 IPv4 仍然会永久保留下来。因为 IPv4 的占用空间对 IPv6 来说,是非常、非常小的,IPv6 有 2^128,或者是 340 x 10亿 x  10亿 x  10亿 x  10亿 左右。理论上,如果全球人口有 60亿,每个人身上有 50兆个细胞,每个细胞还是能拿 一千万个 x 亿的 IP。所以,IPv6 绝对是够用的。反观 IPv4 只有 40亿个 IP,太少了。

再来。

3G 和 4G 并不共存的。无论投资多少在 3G 上,对 4G 而言几乎是没用途的。因为两者的技术层面完全不同(所以才分类为不同的一代)。

不从技术的角度去说。打个比方,想想 green packet 投资在 P1 (wimax) 上,只是“区区”几千万。如果经营得当,它已经可以开始赚钱。这个 wimax 的速度不差过 3G,投资额却更低。DIGI 同时可以利用 wimax 来拉拢新电讯客户。几千万而已,超值得。

DIGI 打算在 09年投个 3亿(或更多)进 3G 的,之前说过了,觉得它能争取多少个用户?能提高多少营业额?本地其它电讯业给的资料,多少个 3G 用户,是不确实的资料。比方那家红色的,若有 200万用户,一个用户平均 100元(拿个较低配套的当数值好了),一年12个月,不是应该多了 24亿的营业额吗?该公司全年的营业额+海外收入也不过如此而已。证明那些所谓的 3G 用户,多是和 voice 配套整合起来重复计算的。若这些电讯公司没做高额 3G 投资,相信还是能取得固定成长。虽然营业额增长率少一些,但支出却更少。算起来,盈利应该更多。

虽然我国对 3G 的技术解决、电子器材供应等,比几年前好多了(其实 digi 有 telenor 照着,技术对它们来说反倒不是一种大问题),但现在 3G 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小,为何还要往 3G 投资呢?除非本地电讯公司觉得将来很多年轻一辈都会签 3G 配套。我们有这么多选择,streamyx,其他宽频网络供应商,加上3G 器材仍然不算便宜(足够买签购一家无线宽频网络的半年服务加 modem),大量砸钱进 3G ,始终还是一个风险。除非 3G 能在短期内威胁 streamyx 的地位。

这个投资究竟好或不好,现在看不到。也许一年过后,这个3G投资带来的真正回报,会更加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pps?
用手机来玩online麻将   Big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风不破 于 15-2-2009 11:48 AM 发表
要是4G不想多几个杀手应用,一样会是失败下场。


若未来 4G 正式降陆,它一定会成功。因为这是一个趋势。

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

某个影片爱好者,在用手机的 GPS 导游去朋友家的路途中,无意中看到某个刚上映的电影广告(很可能到时候广告商都往这些管道打广告),突然兴起观赏这部电影的念头。

随即拨打一个号码,网上银行转账 RM15,短时间(几分钟内)把高质电影下载进电话里。

去到朋友家后,他把电话插进 USB (也许将来有更好、更快的 port,是电子业的问题),马上可以自 42“液晶电视屏幕享受同等 720p DVD 或 blu-ray 容量的高品质电影。若朋友看了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他可以传个 trailer 简讯介绍给其他朋友,让他们以同样方法购买。

只要速度瓶颈被解决,技术人员可以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编写任何程序。


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有不少编写员开始着重于网络电视。无奈碍于下载速度的瓶颈,这类程序要大行其道,仍需要一些时间。

这些事情,目前的 3G 技术仍不能完全办得到。即使是以固定电话线的宽频速度来说,仍有一定距离。realmedia、wma、mp3 等压缩技术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正是大家必须在有限的下载速度中得到最多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別想太多了,4G、5G、6G

現在他們連星期六也去巴殺那里找人用他們的手機,所以想想看,現在為了要人數而變成了爭取客戶。

早期部長也提過,一個人可以拿幾個號碼,所以一但公開出來,是誰做了手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6-2024 02:20 AM , Processed in 0.1603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