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山林居民

中國傳統學術與當代西方科學比較與批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8-2014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转篇文章,让大家看看一些外国人是怎样看东方文明的.成天看东方人骂自己文化,找个西方人说说好话平衡一下.当然,我不知道资料是否属实,但现在网络方便的很,读者可自行验证.
http://www.bjqx.org.cn/qxweb/n78642c762.aspx

反思中的西方学者看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汤一介  责任编辑:陈娅飞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3-06-2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

  ●当代西方“过程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

  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

  反思西方,转向东方。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就是说,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并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当代美国的汉学家安乐哲与并不懂中文的哲学家郝大维合作,一连写了《通过孔子而思》、《预期中国:通过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叙述而思》、《从汉而思:中国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真理与超越》三本书。他们指出:西方哲学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哲学家们和各种哲学运动从各方面向我们熟悉的关于理论和方法的客观性的观点提出挑战。这种大趋势迫使我们放弃那些关于确定性的不加分析的假定,实际上在西方思想界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学习东方智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在他的《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中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应该让他们放弃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技术,拆穿他们拥有力量的幻象。这已导致千百万人付出生命。这就是说,西方的学者开始了自身文化反思,要求从东方或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当代法国著名学者法朗索瓦·于连特别重视中国哲学,他说:“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认为中国文化由于具有自我反思的特点,所以与人类学是对立的,却能够让我们进入哲学。”只有从“远景思维的空间”出发,从“他者的外在的观点”出发,才会构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这就是说,西方的某些学者已经认识到在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过程中,应该有一个“他者”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参考系。

  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得出新的结论而有所发展。例如,安乐哲与郝大维认为他们所强调的儒家民主主义就是杜威和孔子对话的产物:孔子和杜威都强调“人是具体环境下的人”,而不接受完全无约束的自由主义的个人概念。杜威认为,仅仅追求“绝对独立自由的自我”并没有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事实上已经阻碍着美国社会的进步。斯蒂芬·显克曼的《赛琳和圣贤:古代希腊与中国的知识与智慧》和《古代中国与希腊:通过比较而思》、让·弗郎索瓦·勒维尔的《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等,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我们知道,西方哲学长期存在着“天人二分”的传统,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就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接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过基督教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和物质两者平行而且彼此独立,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然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人”(人道);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天”。因此,当代西方“过程哲学”对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受到中国“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认为,应把环境、资源、人类视为自然构成中密切相联的生命共同体,这将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多角度研究《易经》。西方学者对我国儒家古老经典《周易》非常重视,不仅《周易》的英译本已有10余种,而且还有专门研究《周易》的著作。例如,美国学者约翰·希里格斯在其与英国学者合著的《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一书中说:《易经》对我们特别有启示。混沌的科学思想源于研究人员对气象学、电路、湍流等复杂物理系统的研究。很明显,《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曾长期深入思考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秩序和无序间的关系,他们最终将这种关系称为“太极”。该书又说:欧洲、美国、中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正如过去《易经》的作者和注疏者那样,此时此刻人们正试图洞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寻求永恒变易中的稳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来自方方面面的思想和感知产生出巨大能量的时代。当代世界的社会状况类似于物理系统中的非平衡态。新的相对稳定和意外结构有时会突然产生。或许,当未来社会朝我们未曾指望的方向发展时,混沌科学会帮助我们理解所发生的一切。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因此我们应更好地对自身文化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而且应很好地了解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看法,包括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GettaBeam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12:55 PM
给大家转篇文章,让大家看看一些外国人是怎样看东方文明的.成天看东方人骂自己文化,找个西方人说说好话平衡一 ...

外国人对中国古董古物不怎样理解,有点好奇;讲点礼貌上的客套话,居然有人当真。真是傻的这样完全。把外行人的外行客套话也当真。
傻得透。特别是翻抄中共官方宣传文稿更是愚蠢。中共官方宣传文稿的本就毫无任何公信力。谎言和诈骗造假,本就是他们的专业。人所皆知。
转贴文稿的文字,也写的模糊,完全是典型八股模糊文体。
外国人中其实就没几个人,认真的搞这些古董中国哲学研究,或者,假如有,也定然研究不了什么成果来;毕竟徒劳和浪费时间。
当博物院的古文明,远古历史,如古罗马史,古埃及史,马也文明等等资料。也有人研究的。完全出于历史观点而已。
请问现代西方哲学界,有那位成名哲学家如此赞颂中国哲学?又写出有份量的名著来?没有嘛!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2:5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12:20 PM
不理解着为何会和分门别类有关系,我们讨论的是庄子没有打压知识的重要性.他不是叫我们不要学习,而是让我们 ...

居然说不理解了,不就说承认中国知识界知识糊涂混沌。这还有需要说什么的也?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3:0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2:31 PM
外国人对中国古董古物不怎样理解,有点好奇;讲点礼貌上的客套话,居然有人当真。真是傻的这样完全。把外 ...

唉,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先去查查上面的引述的论点和人物再放话吧!同时,你也要有哪个分量人家才给你客套好不?别人可不是对你讲讲而已,而是在国际场所放话!而是用自己的名字出书!如果哪位黎鸣先生有哪个本事也去一个什么***闭幕式放个话,且不论对错,我倒是佩服的.

之于原文的作者,黎鸣,我是没看过他的书,但很诡异,是哲学家,但是是物理出身的,也是工学院背景.或许他真的是天才吧,用物理知识来批判传统文化.找一天我也要用诗词的理论根据批判一下为何地球绕着太阳转好了.

而这里重点在于完全找不到立论者的中国文化学术背景,难道现在的学者都是这么无耻的吗?随随便便就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谩骂一遍吗?

以下是相关人物介绍,真的蛮少资料的,不过比较像是媒体用来炒作的一号人物.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69007/6155912.htm

哲学家,号称“思想狂徒”、“哲学乌鸦”。南昌人,196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物理系,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控制论与系统工程专业。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人学的转型。他被称为 “思想狂徒”和“哲学乌鸦”,被许多媒体誉为“新世纪中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2:36 PM
居然说不理解了,不就承认中国知识界知识糊涂混沌。这还有需要说什么的也?

你会理解一位疯子的言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2:31 PM
外国人对中国古董古物不怎样理解,有点好奇;讲点礼貌上的客套话,居然有人当真。真是傻的这样完全。把外 ...

让我们看看另一位论者杨一介的简介吧,蛮长的,节录部分分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74.htm

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 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理事,第十九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非实非虚集》《昔不至今》《郭象》《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佛教与中国文化》《生死》《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La Mort》及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3:04 PM
让我们看看另一位论者杨一介的简介吧,蛮长的,节录部分分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74.htm

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           黎 鸣
自古以来的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等等等,一直到近代的儒家第三代、第四代,乃至今天还又在自吹自擂的新儒家,康晓光、蒋庆、陈明们,他们在本质上,其实都是自觉和不自觉的“白痴”和“骗子”,或许,更大多数的人们处于这二者之间,是一大帮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欺欺人和自骗骗人的混世者,自我作践者,或者叫“准白痴”、“准骗子”,或者又如过去所称:“伪君子”。
只要稍稍有一点现代哲学头脑或基本哲学常识的人们,都能闻出儒家们言论中的“痴”气,或假装的“痴”气,也即“骗”气。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罗素们早就直截了当地戳穿了孔夫子言论中的“无聊乏味”、“支离破碎”,其中除了一些一味自表真诚的悦耳的常识和愿望之外,实际上在哲学(智慧的意义)上毫无任何新思维的建树。在我今天看来,不仅没有这种“建树”,更有巨大的反“建树”,也即为中国人“洗脑”,致中国人世世代代愚昧不止的极其有害的“建树”。
不要说西方的哲人,即令近代的日本人也早就明明白白地做出了自己清醒的判断。例如曾著有《中国思想发展史》、《支那哲学史》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哲学教授远藤隆吉先生(1874——1946)就曾尖锐地指出:“孔子之出于支那,实支那之祸本也。……故更八十世而无进取者,咎亡于孔氏。祸本成,其胙尽矣。”(见《支那哲学史》)这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孔子生在中国,实在是中国人不幸的根源。中国之所以在八十代人(按一代人三十年,整整二千四百年)之间都没有任何一点像样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其错误、其罪衍的祸根实在都在孔子。中国人的祸根(两千多年前)早就有了,所以其求发展的希望原本也早就不存在了。世界上的人们,还有谁能够把话说得比这还更明白不过的吗?
天下的人们,大概惟独只有中国人自己,永远都看不到孔夫子对于本民族自身的“祸本”,因而还一直在让自己糊里糊涂、终生终世、心甘情愿地接受孔夫子以及历代儒家“骗子”们的愚弄、“洗脑”,或者说,其实也同时是愚蠢地自我作弄。对此结论极不服气的儒家先生们,大可站出来与我辩论。我欢迎。在我今后的博客文章中,我还将一步步深入地、条分屡析地、坚持地说下去,请青年网友们关注,因为这密切地关系到你们自身智慧的发育、成长和壮大。
最大的关键还在于,为什么说儒家非痴即骗,为什么说孔夫子及其儒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的“祸根”,是对中国人毒害极深的“洗脑液”?
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孔夫子及其儒家,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大脑,进行了极其错误而有害的“编程”,进行了极其有毒的“洗脑”,它完全搅乱了中国人正常的大脑,使得他们从根本上就丧失了正常思维的能力,使得他们从根本上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思维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以及最后,什么叫做“人权”,什么叫做人生真正终极的价值和什么叫做人类真正的智慧。当然,造成这种历史性罪恶的决不仅仅是孔夫子及其儒家,更有把这种极其错误而有害的“编程”和“洗脑”世世代代坚持到底的历代人治专制的统治者们,帝王将相们,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阶级的切身的利益。应该说,他们全都是中华民族的永远不可饶恕的历史罪人。
为什么说孔夫子及其儒家对中国人的大脑的“编程”是极其错误而有害的呢?请看我下面最粗略的分析。
前面的文章已经谈到了孔夫子在“教育”问题上“编程”中的巨大错误,这种错误直接铸成了中国两千多年教育的大败局。这已经就是对中国人大脑的极端错误而有害的“编程”。下面进一步谈谈,孔夫子及其儒家在更具体的人生问题上,对中国人大脑“编程”的极端有害的错误。
人的一生最基本的活动,全都包含在言、行、思三大范畴之中。
什么是“言”,“言”就是说话。人类的说话又分三大类:说古人传统的话;说今人彼此相对而言包含利益交换或对抗的“对话”,说自己自言自语的想象的或只属于自己“发现”的真话。
什么是“行”,“行”就是行为、行动。人类的“行”也分三大类:模仿大人、官人的“行”;个人试验观察“自主”的“行”;个人大胆冒险“发明”的“行”。
什么是“思”,“思”就是思维、思想。人类的“思”同样分三大类:记忆的思;理解的“思”;个人直觉综合“创造”的“思”。
非常可悲的是,孔夫子及其儒家对中国所有人的“言”、“行”、“思”,全都进行了极其有害的预钳制,也即预“编程”。
关于“言”,孔夫子要求中国人“非礼勿言”,“畏圣人之言”,他的“圣人”全都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独揽朝纲的古人,而且他本人也做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典范。说白了,孔夫子认为中国人只应说古圣人传统的话,而在说今人彼此相对包含利益的交换或对抗的“对话”时,应注意(君臣父子之)“礼”的限制;显然在孔夫子那里,只属于个人自己“发现”的话是不能说的,而且要千万注意“臣为君隐”、“子为父隐”;他更用“一言丧邦”(更不要说“一言丧身”)对人们进行恐吓,甚至他自己还为“以言定罪”(擅自杀害少正卯)制造了历史上极坏的先例,以至“以言定罪”、“禁止言论自由”成了中国人头上直到今天也摔不掉的“紧箍咒”。
关于“行”,孔夫子要求中国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而且他要求弟子们“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谨言慎行”,“畏天命,畏大人”。显然,他的“行”是惟一“唯上”、“畏上”的“行”。个人试验观察自主的“行”是不可能的,而个人大胆冒险“发明”的“行”则更是不可能的。
关于“思”,孔夫子只会说“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等等,对于弟子,他惟一给予教导的是要求他们学礼、知礼、习礼。显然,孔夫子的“思”,几乎惟一的只有“记忆”,而根本不涉及“理解”,更不需要个人直觉综合的“创造”。说实在的,孔夫子本人就压根儿不懂得什么是思维的“逻辑”,除了类比地独断,他连起码的推理都不知道。想要从儒家学习“理解”、“直觉综合的创造”,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由此可见,孔夫子及其儒家的“言”,是完全“复古”之“言”;孔夫子及其儒家的“行”,是完全“唯上”、“畏上”之“行”;孔夫子及其儒家的“思”,是完全“独断”、“记忆”之“思”。两千多年来,在惟一只由儒家一家进行文化垄断的中国,中国人,尤其中国的文人,只惟一具有如上所述的“言”、“行”、“思”,我请网友们自己作出结论,这样的民族,怎么可能逃脱得了,最终变成愚昧民族的命运?
天下所有的“儒”,如果他们都只能具有如上所述的“言”、“行”、“思”的话,他们能够不是“白痴”吗?而如果他们实际上已知道这样的“言”、“行”、“思”对人类有害,却还偏偏坚持要求全民族都只能具有这样的“言”、“行”、“思”,他们又怎么能够不是“骗子”呢?

正是因此,我的一语“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确实已道破了全部中国历史的“天机”,也即全部孔夫子及其儒家们的非“痴”即“骗”的真相。正是靠了“儒家”的这种永久的非“痴”即“骗”,从而才让中国历代的皇权人治专制的统治者们检了两千多年的大便宜,而同时也相应,让两千多年来的中国老百姓“倒”了八十多辈子(两千多年)的大“霉”。诚如陈独秀先生早就指出:“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中国人活该倒霉。”

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决不能眼看着这种让中国的老百姓永远倒大霉的命运再继续下去!而是相反,坚决让孔夫子及其儒家们的非“痴”即“骗”,全都永远地见鬼去吧!!!
中国的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从今以后,全都应该是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享有“天赋人权”的“公民”,是全都具有深刻的“人权”意识的现代“公民”。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3:1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11 PM
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           黎 鸣
自古以来的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 ...

我把作者的简介都翻出来了,质疑他的说话力度,你不但不辩解,还再次引述文章,真的没什么诚意呢!
或许换一个比较有分量的比较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3:04 PM
让我们看看另一位论者杨一介的简介吧,蛮长的,节录部分分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74.htm

说到西方哲学学术界,这人拿来拿去找不出,拿个东方人来代替。
啊呀,头脑糊涂,又一例。
又说黎鸣是疯子,这样企图抹黑诬蔑,真是显示不怎样懂,文明说理的模样。

哎呀,说来说去,不就要认识一个事实;孔儒思想是毒害中国人教条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3:2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11 PM
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           黎 鸣
自古以来的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 ...

我也配合一下,呵..
http://tieba.baidu.com/p/702814354

美国1980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曾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推举为十大思想家之首。据统计,《论语》在全球最重要的十部名著中,被翻译的语种数量居第二位。著名的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推测:“早在公元2世纪,关于儒家的一些传说似乎已传入欧洲。”

      意大利利玛窦:穿儒服,戴儒冠,自称儒者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盛赞东方之富庶,文明之昌盛,为西方人打开了一扇令人向往的东方窗户。

      1582年,利玛窦来华。据清人张尔岐《蒿庵闲话》记载:

      玛窦初至广,下舶,首袒肩,人以为西僧,引至佛寺,摇首不肯拜,译言我儒也。遂僦馆延师读儒书,未一二年,四书五经皆通大义,乃入朝京师。

      利玛窦还在中国儒生瞿太素的建议下,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自1594年起,他穿起儒服,戴起儒冠,并自称儒者,时人黄景说他“俨然大儒风格”。1594年,利玛窦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被译成西方文字。由于利玛窦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获得了不少雅号,诸如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博学西儒、西方汉学的先驱、欧洲汉学的开山鼻祖等,而最著名的一个雅号则是:基督教的孔夫子。

      法国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对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18世纪的法国,中国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重视,人们争相了解和谈论中国、研究中国。

      百科全书派领袖霍尔巴赫反对法国和欧洲野蛮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崇孔子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认为“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建立于真理之永久基础上的圣人孔子的道德,却能使中国的征服者,亦为其所征服”。征服者虽可毁坏田园村庄,“可是圣人孔子的道德,却能抵抗此狂风暴雨,保留至今,使野蛮征服者对此亦须保持尊敬,而以之为政府施政的目标”。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思想十分推崇,他慨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在《哲学辞典》中,他列举了孔子的七句格言,然后写道:“东方找到一位智者……他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他起草的1793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引用孔子的格言,成为佳话。他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线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国莱布尼茨:热烈地赞美儒学

      莱布尼茨是第一个承认中国文化对西方作出重大贡献的西方学者。他研究过中国的《易经》,他发现:如果以阴爻代表0,以阳爻代表1,那么《易经》图像从0到64正好为二进制的连续数列,这与他自己1678年发明的二元算术完全一致。据此,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哲学具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所以他热烈地赞美儒学,甚至公然宣称在道德和政治方面,中国人优于欧洲人。

      他斥责那些在中国传统思想面前夜郎自大的欧洲学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刚刚脱离了野蛮状态就想谴责一种古老的学说,理由只是因为这种学说似乎首先和我们普通的经院哲学的概念不相符,这真是狂妄至极!”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位名叫五来欣造的日本学者认为:“儒教不仅使莱布尼茨蒙受了影响,也使德意志蒙受了影响。”

      英国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庄士敦,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教师,他认为:“中国政教文化基于孔教……外教无论如何优美,亦不可与孔教并峙于中国。”“四书五经之于中国教育,犹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教育,所谓布帛菽粟不可一日须臾离者也。”

      李约瑟认为孔子学说并不局限于人文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巨大成就。他认为:“在历法领域中,数学在社会上属于正统的儒家知识的范畴。”他发现:“在历史上,不定分析被称为‘大衍术’,这是从《易经》中一个难解的陈述句‘大衍之数五十’得来的。”儒家思想长期统治中国,李约瑟认为是由于“秦建立了郡县制,一直延续下来。这许多郡县的管理工作要求大大发展官僚政治,因而对行政官吏的需要便为儒家从此长期把持中国的社会创造了条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孔子才当上了全中国的‘无冕皇帝’”。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美国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并经常称引孔子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诗人庞德曾经译过孔子的《论语》。他晚年居留罗马,记者采访他,看见“房中最醒目的是两只手提箱和三本书:《诗章》、《论语》和罗宾逊版的《乔叟》”。庞德对记者说:“只有音乐的形式才能包容所有的材料,我心目中的孔子的宇宙,便是韵律与张力交互为用的宇宙。”谈到语言和政府的关系,庞德说:“坏语言势必造成坏政府,而好语言未必造成好政府。孔子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23 PM
说到西方哲学学术界,这人拿来拿去找不出,拿个东方人来代替。
啊呀,头脑糊涂,又一例。
又说黎鸣是疯 ...

唉,我是说你是疯子啦,拜托...黎鸣只是很郁闷的被你拖下水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3:26 PM
我也配合一下,呵..
http://tieba.baidu.com/p/702814354

不就说了吗。
中西文明初次接触,外国人出于好奇吗!一旦研究起来就把他当垃圾。
翻翻一部有分量的西方学者写的哲学史。根本就认为儒家那些废话,不属于哲学范围的东西。
看你连哲学内行和哲学外行,一再混淆;如此都搞不清楚。头脑如此混沌。思想不精密,完全没有逻辑思维。
再配合一下----闪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3:4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23 PM
说到西方哲学学术界,这人拿来拿去找不出,拿个东方人来代替。
啊呀,头脑糊涂,又一例。
又说黎鸣是疯 ...

或许这位朋友搞不清楚状况,简介的重点在于他是被西方社会认可的一位人物呀.同时被东方与西方社会熏陶过,而不是躲在井里自顾喝茶随口谩骂的那种人呀!当然,这位朋友也可以找一位同时在东西方被认可的人物的反儒论点出来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3:28 PM
唉,我是说你是疯子啦,拜托...黎鸣只是很郁闷的被你拖下水啦.

疯不疯,啊呀,某人疯,或者不是疯。
你某某个人说了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34 PM
不就说了吗?
外国人出于好奇吗?一研究起来就把他当垃圾。
翻翻一部过分量的西方学者写的哲学史。根本 ...

显然这位朋友不是搞知识的,而是一言堂.真正的知识学习应该是采纳各方意见进行整合思考.而这位朋友只要是说中国文化好的就是无聊(哪些说话的人基本上应该比可怜的黎鸣要上的了台面),只要是说不好的就是对的(这里以可怜的黎鸣为代表),这无疑就是一种偏见与迷信.更重要的是,这位朋友或许没有真正看过儒家的论述,以至于整个讨论只是在转贴可怜的黎鸣的文章,但是那些文章也没有什么相关论述叫人信服.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34 PM
不就说了吗。
中西文明初次接触,外国人出于好奇吗!一旦研究起来就把他当垃圾。
翻翻一部有分量的西方 ...

这可不行哦!你把可怜的黎鸣拖下水,搞臭他的名字后却闪人,对可怜的黎鸣可是很不厚道哦!你至少也得翻翻资料帮他平反以下才算有点知识分子的良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3:47 PM
显然这位朋友不是搞知识的,而是一言堂.真正的知识学习应该是采纳各方意见进行整合思考.而这位朋友只要是说 ...

你分辨不清,是你个人青涩的事。
人家可是几十年学习生命的学术总结。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1-8-2014 04:0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56 PM
你分辨不清,是你个人的事。
人家可是几十年学习生命的学术总结。

那你是说莱布尼茨等人也是不懂分辨的糊涂人咯?或许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我来给你了解一下,也和其他朋友分享一下.(至于他说“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这个说法,大家可以去查查)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他的著书约四成为拉丁文、约三成为法文、约一成五为德文。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亚里士多德。他本人是一名律师,经常往返于各大城镇,他许多的公式都是在颠簸的马车上完成的,他也自称具有男爵贵族身份。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发明了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因为牛顿使用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比莱布尼茨的差。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伏尔泰就不用特别介绍了,大家都认识.

唉,井底之蛙因何故要羞辱鲲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 发表于 4-8-2014 08:17 PM
“杂”在有要求?有野心?有目标?另有所图?     A
还是“杂”在太懒散?不能集中?人生 ...

这些定义让我感觉到一些思考限制跟障碍。

从外是可以读内的。 缺陷是必须要等到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后后才会有“一点”端宜。 就像你说的几乎无法驯服。

与其说懒惰, 其实没那么想要或没有危机意识吧。 啊不然就是太天真了。 更不然就是想要的物质其实打从心里不比内心的安稳重要。 在在在不然就是意志消沉毫无激情与动力去实浅自己想要的。 还有想到多一个的,可是立刻就忘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11 PM
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           黎 鸣
自古以来的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 ...

秉持这讨论学习的态度,我翻了翻黑格尔的资料(http://boxun.com/news/gb/pubvp/2011/12/201112172241.shtml,http://www.baike.com/wiki/%E9%BB%91%E6%A0%BC%E5%B0%94)他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负面看法.那是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黑格尔本身是二元论者(上帝与人是两个主体),站在他的角度,他是无法认同东方传统的一元论的(天人合一).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的一点是:

他其中的一个名言:

“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ü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0》。

这对于黑格尔而言,存在了2千多年的儒家,算是一个诡异的自相矛盾吗?所以这里只能说,当黑格尔以他的思维来判断东方传统的文化时,他肯定会得出冲突的结论,那是思维面向的冲突.但是站在他的哲学体系的判断时,历史却证明了儒家的合理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贱猪头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6-2024 11:18 AM , Processed in 0.07606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