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83|回复: 13

瓜登市老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2-2007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瓜登市十几年,每年返乡数次,
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
几乎都错失品尝登州老甲(娘惹老传统食物)。
至今瓜登市内的娘惹老甲几乎都绝迹,
无法在市面上订购。

我最怀念的老甲有
PUTU KINJIO (PUTU 香蕉)已经没有人做了,
因为老的不传,年轻的嫌制作过程繁琐。
随着老娘惹各各移居西国,
PUTU KINJIO也随陪她们失迹在瓜登市,
只留下深刻余残的味忆,
久久未失。

还有瓜登市老娘惹做的
Kay Pacok, Satay Babi,Sam Chan Karabu,Pa-ong Jian,Jim Kuih,
也开始在市面上逐渐消失。
即使仍可以买到,
但已失去了古早味的精髓。

写到口水直流,
好想吃那皮薄厚馅的SAGU包。
今天仍然可以享口服,
但皮太厚了如吃rubber,
黄豆馅少,又少了那点辣香的胡椒味,和油葱的辛香气。

近年来榴莲糕也失传了,没有人再做出售,
就以闻名的“联兴号”也停办了,
传了五代的掌门人,张老板娘说,
难找人来煮熬榴莲糕因须费人力体力时间
方能煮出“金刚不坏身”。
现在我的雪柜仍存有前几年购买的两条榴莲糕,
还可以吃,没有发霉,没有防腐剂,味道尚佳,
今已成了稀物。

特此,希望DengKarLor人能够为我穿针引线,
告诉我那里可以订购
瓜登市的古早味老甲,
Kay Pacok, Satay Babi, Putu KinJio,
Samchan Kerabu, Jim Kuih, Sagu包,
DengKarLor LoMee,
炭烤Apam Bakok (以前可以在中国街后面路买到),
Bubur Teligu,Kapekhu Cholek,Kimhai Ice Cream,
TengKarLor Nyonya T'ng Chang,
CheeSek Rojak.........数不尽。。。。

好让我逢返瓜登市可以打牙祭,解乡愁。

也希望各位能够寻找或提供
瓜登市老娘惹古早味老甲的食谱
给我们一群在外坡生活的 anok 瓜登市
学习烹煮解乡愁

把瓜登市古早味老甲的文化传承一代传一代
留下走过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07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大多数我都不知道。。不好意思。。
但我妈有个朋友,Pa-ong Jian很好吃哦。。
榴莲糕,我朋友家以前就是做榴莲糕的。。我谈话中引述他时,都把他称为榴莲糕的孩子。。不过现在没做了。。

还有一样,就是海南人的ho kong。。好像福建人说的米香。。

问你,登家楼的土生华人,有马来人的血统吗?多多少少?一点点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7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hingfong85 的帖子

请问你是何方人士?
既然你来自登州,你也该知道
“登家楼的土生华人,是否有马来人的血统”。

对不起,我尚未听过海南的人的“ho kong”。
相信在登州市应该已绝迹,
只有海南籍老人家才会做。

就连福建人传统的“面茶”也绝迹在现代社会。
因有二
一制作过程繁琐
二键康理由
因慢干炒的面粉需加酥葱油和猪油,才香好吃。
以往祖父健在时会在雨季时做来吃。
现在什麽都没了,好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7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a1399 于 14-12-2007 12:15 发表
请问你是何方人士?
既然你来自登州,你也该知道
“登家楼的土生华人,是否有马来人的血统”。

对不起,我尚未听过海南的人的“ho kong”。
相信在登州市应该已绝迹,
只有海南籍老人家才会做。



我也不知道你懂不懂。。就是不懂才问啊。。
不过,你也没回答到我的问题。。

请问其他人你们知道吗??
“登家楼的土生华人,是否有马来人的血统”

会做‘糖贡’的人其实不难找,只是大家都懒惰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chingfong85 的帖子

請用你的理智和common sense
想一想
如是登嘉楼的土生华人擁有馬來血統,
還能稱為登嘉楼土生华人嗎?
如是他們早就被同化入籍信奉回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sea1399 的帖子

搞了半天。。原来是你不清楚。。

baba nyonya 也是有马来人的血统,但他们被同化了吗?他们信奉回教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12-2007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chingfong85 的帖子

依据长辈所述
登州土生华裔都是纯华人血统,
最多是与泰裔通婚,
通婚华泰后裔的肤色会较黑,但因人而异。

早年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华裔来登州谋生定居,
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而学讲一口流利登州马来语,
唯有华裔女性穿上 kebaya(所谓娘惹装),
入乡随俗。
现在老娘惹已移居他乡,
现代年轻的登州娘惹也不爱穿了,
一切随穿洋装。

正如我的干妈和干姐姐在世时仍穿sarong配短袖衣,
但其后裔再也没有穿sarong配短袖衣,
只有穿洋装,
但登州话,饮食,宗教等仍然保存下来。

慢慢饮食方面也融入登州文化,
创新登州土生华人食物,
同时也吸取马来饮食
如华裔满月送黄姜饭,红龟糕,红鸡蛋,
华裔嫁女儿时以 Nasi Minyok 宴客,
过年时以Nasi Minyok, Nasi Dagang, 红Laksa,白Laksa,Laksa Kerabu
请亲友。。。。。。

本乡登州土生华裔与槟城和马六甲的文化有别。

就以登州土生华裔来说,
早年时候,土生华裔的娶嫁对象都是自已人,
所谓的肥水不入外人田,
夫妻的关系是表兄妹或远房亲属,
辈份也有差异。
就如我访问中国街的老娘惹,
她们都告诉我
街头到街尾,巴刹,丹绒去
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有血缘关系,
只能说是近房或是远房亲属,
这也牵连到所谓住在山顶的华裔一样。

如果你真有兴趣去了解
二三百年登州土生华裔来龙去脉历史,
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挖掘和整理文献
告知天下。
让登州土生华裔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切记,
记得与我分享,
否则如有人问我,
我会哑口无言,
我会malu。

[ 本帖最后由 sea1399 于 17-12-2007 02: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7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ea1399 的帖子

因为我看到,tirok marang 那些华人,如果外州人看了,都会以为他们是马来人咯。。

还有,既然没有马来人血统,登嘉楼那些可称为nyonya吗?
因为据知baba nyonya 都是有马来人血统的。。
而在‘扎根’的片段,好像也说到baba nyonya是指penang,melaka,s'pore 的土生华巫混血后裔。。

那天我问了家人,他们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们是新客。。
但他们知道有一个是50%马来人的,不过他没有后代,所以他的血统对整个community没影响。。
刚刚上网google了一下,说登嘉楼华人有参到其他种族。。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fSTyQl7sbRwU2Jwzq5A

http://goliath.ecnext.com/coms2/gi_0199-3549292/Chinese-Minority-in-a-Malay.html

http://www.terengganutourism.com/population.htm

[ 本帖最后由 chingfong85 于 17-12-2007 01: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7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我所說瓜登州市娘惹的定義
與馬六甲,檳城,新加坡和印尼耶嘉達等地不同。

瓜登市的娘惹是100%華人血統。
少數的娘惹是華泰通婚后裔,
奉行華人傳統習俗。

不要忘了自古以來瓜登市的回教徒觀念是非常保守的,
至古如今
華裔男士取馬來婦女為妻,
肯定必須入籍信奉回教,
而脫離華社生活圈子。
他們的后裔會失去華人特征,包掛
華人的傳統宗教信仰,
華人傳統文化,和
華人傳統習俗觀念。

再說只有馬六甲的娘惹講馬來話
部分的新加坡娘惹講馬來話+英語
(因部分的娘惹后裔是由馬六甲移居新加坡),
印尼耶嘉達的娘惹則講印尼式馬來話+爪哇土話+荷蘭話
唯有檳城和瓜登市的娘惹講的是傳統閩南話)+ 马来土話
瓜登市傳統閩南話福建话漳州話泉州話海澄話)+瓜登市马来土話

待我有其他資料再告訴你。
瓜登市娘惹的資料缺少文獻記錄,
希望你先參考后再考證下定論。

原本想介紹“王雅浩”給你認識,
他對本鄉土生華人的點滴了如指掌,
可惜他數年前已經作古了。
真是相識恨晚!!!
相信你的父母應該認識他。

現在有一個人可以給你注釋登州市娘惹的定義。
你可以到“清清茶室”找“徐明章”先生請教。
他在業余時有為瓜登市作田野記錄。
徐明章是該茶室的老板,
你父母親應也認識他。

此外,我希望你也能親身去探訪瓜登市的娘惹找答案
勝于參考網上資訊,
因網上真是缺少你我要的資訊




[ 本帖最后由 sea1399 于 19-12-2007 10:4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2007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趟回登,
虽没有吃到好料的娘惹甲,
至少获得远房娘惹传几道瓜登市道地食谱+秘诀
如上少林武当获得无字真经一样。

从交谈中知道,
正宗的瓜登市娘惹甲,
是无法在市面上直接购买品尝。
需要通过人脉请老娘惹定做才能享有口服。

就如友人告诉我,
如要吃 KAY PACOK 的话,
至少要订50串,
可以向 Tirok 的土生华人预先订购。

是否有人知道
瓜登市正宗传统Chim Kuih的主要材料是什麽?
会吓死你 !!!!! 
量你也不敢食。
猜猜看。。。。。。。。。。。。。。。。。。。。。。。。。

[ 本帖最后由 sea1399 于 28-12-2007 12: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07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kay pacok 是什么?怎样的?kay = 鸡?
你是说tirok那里是吗?

chim kuih 是螃蟹的那个吗?

你现在定居哪里?

[ 本帖最后由 chingfong85 于 27-12-2007 05: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7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雞扒串(譯音kay pacok)
是用獨特秘方香料先腌制,
然后煮半生熟,
才去燒烤。

這道登州娘惹食物不是容易做的,
重點是香料成份,
有些人用kari粉來代替,
就不好吃,
吃起來乖乖的味道,
有點 keling bee.

Tirok 和城市的老娘惹都懂得做。
聽說Tirok那里的更傳統風味。

Chim Kuih 就是 “螃蟹糕釀”。
對了。
吃過嗎?
老實講正宗的我還沒有機會品嘗。
你呢?

目前在吉隆坡甲頭路。
你呢?
如在吉隆坡的話就找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07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瓜登有人做,但很少
我知道有一位AUNTIE做
她叫MADAM BEE
PT 1272 K , JALAN HILIRAN, 20300 KT
电话:09-6226881,012-92169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的帖子

Lansankia,

請分享你說所知道的瓜登土生華人食物糕點。
Tolong 不要忘了告訴那里可以買或定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01:21 AM , Processed in 0.06070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