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64|回复: 2

“文史工作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9-2010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新山有很多自称或被称为“文史工作者”的人士,经常在报章上发表一些关于新山华社历史的文章,更有些人依靠中华公会或五帮会馆的资助出版一些所谓的“文史”。但,这些所谓的文史,是如何得来,似乎大家都不愿予以重视。
郑良树博士、安焕然老师等人关于华社华团华人史料的著作,肯定是他们的心血“创作”,是亲身觅集,求证求真,再将之编撰集面世!这些是真正的文史工作者,也是文史研究者,他们的精神与坚持,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一些所谓的“文史工作者”却是属于闭门造车型,利用前人的文章、剪报,剪剪贴贴,也是编撰成集,在新山五帮会馆与中华公会的资助下出版。他们是否属于文史工作者,则因人而异,认同其工作的人会将之与郑良树博士等人并列为文史工作者,不认同者就会和我一样,用开关引号来介绍或称之为‘伪文史工作者’。
近日从《星洲日报》的地方言论版得悉,有人以匿名方式,批评中华公会出版的一本有关柔佛古庙的书籍,并引来作者的反驳,指责匿名批评者的行为。
细阅该名作者的反驳文章,其遣词用字,不禁让我想起一位曾经在商团呼风唤雨,最后却因为财政报告被否决,成为我国华团发展史重要过程的仁兄。
避重就轻、转移焦点、似是而非、左推右躲的反驳,企图把自己塑造成委曲万分,义务协助分文未得却引批评的弱势角色,耍太极般想把责任推到别人(邀稿人)身上;还不忘将匿名者狂踩一番!连消带打,真不错。
但是,我不理会个中的来胧去脉,只对该名作者的反驳文章中指自己是“一字不改”的把几十年前的文章“转移”到其著作中的说词,感到兴趣。
这位“作者”为了为自己辩护,想推诿责任,竟不小心将自己的写作方式公诸于世,真是“大快人心”!!
就不知新山华社华团,特别是资助其出书的华团领导会如何看待此事??
对我而言,此次的事件,是把真正的文史工作者和“伪文史工作者”区分开来,也把一些人的真面目开展开来!!!!
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9-2010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巧,这两天读着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里面一句话,很好 。

時代變了,我們所要求的歷史知識也和前人有不同,所以就該重來寫新歷史。這不是說舊曆史可以推翻不要。所謂舊史翻新,第一條件自該根據舊史,不違背舊史原來之真實性。舊史翻新了,舊史依然存在。只可惜此項舊史翻新的工作,我們也沒有人認真去做。我們前一輩的未盡責任,將這些任務都卸給我們。我們如再不盡責,這也是一時代悲劇,總該有人來負起此責任的。


与其评论到底别人怎样,是不是自己应该真正参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0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個人速隨?
名字報上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06:55 AM , Processed in 0.05889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