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25|回复: 2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16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t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盘,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盘丶种种相性非性涅盘丶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丶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是名诸外道四种涅盘;非我所说法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盘
。」

疏∶《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盘,云何为四?此谓第一丶「诸法有自性」之非性涅
盘;第二丶「种种相有自性」之非性涅盘;第三丶「觉察自相自性非性」涅盘;第四丶
「五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如是名为诸外道之四种涅盘;非我释迦牟尼所说正法
。大慧!我所说者,乃是妄想识灭除,名之为无馀涅盘。》

诸外道辈,於无馀涅盘生种种误解,归纳为四种。佛门中之未悟三乘菩提者亦复如是,
於涅盘生种种误解。然观此经佛所说法,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
《大般涅盘经》四十卷中,亦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解深密经……》
等亦复如是,一再提举外道邪见而析辨之。

学人当思∶以世尊贵为三界导师之尊,何必与彼粗浅外道一般见识?为难外道?乃至踵
随六师外道之後,遍至各大城一一破斥六师外道?此因无他,乃是藉破除邪见之说,能
令闻者易於解知佛法与外道分际,由是即得建立正知正见,易於证得三乘菩提;故我世
尊纡尊降贵,不辞劳苦履诸大城,一一举示外道邪见而破斥之,令佛法三乘菩提易得显
了。玄奘菩萨亦作是说∶「若不破邪,无以显正」,意亦在此,是故历十八国设无遮大
会广破外道。余近年来之破邪显正,意亦在此。於《楞严经》中,世尊曾举外道五现涅
盘邪见而破斥之,今於此经复举如是四种外道涅盘邪见而破斥之,举佛法中之涅盘而对
照之,则令学人易知涅盘正理;知已则易修证,不入歧途。故余亦藉摧破邪说而显正理
,学人可藉破邪之举,而轻易建立正见故。

「性自性非性涅盘」∶性谓诸法,性自性谓诸法自性;有诸外道误计诸法虽有自性,而
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一切法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为涅盘。此乃断见论者之涅盘
见,谓彼断见论者,遍观察一切法,觅其不坏之自性真如而不可得,乃以一切法自性非
性为涅盘,主张一切法灭坏已,名为涅盘。

如是邪见,遍存於今时佛门中,非唯外道有。如印顺法师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以一切
法缘灭为涅盘,而不承认涅盘之本际有第八识如来藏恒不生灭,以五阴灭已一切法空为
涅盘,即是「性自性非性涅盘」,成外道见。

涅盘绝非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者即是断灭见故。是故佛於四阿含中,不许比丘说∶「如
来涅盘後无,如来涅盘後有。」(详见《杂阿含第106经》)。亦不许比丘说∶「漏尽阿
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杂阿含第104经》)。此谓无馀涅盘乃是「五蕴十八界
一切法空」,然是依於如来藏而有「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不得外於第八识如来藏而
言蕴处界一切法空,否则涅盘即成断灭,即成蕴处界无因有缘乱起乱灭,故不应如某派
法师以「一切法自性无性」为涅盘也。

复次,涅盘者乃依有情之根本心而说,不应函盖有情身心外之一切法非性而说涅盘;有
情身心外之一切法自性,与无馀涅盘无关故。

「种种相性非性涅盘」∶此谓因误会故,计欲界定丶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中之境相非
有真实不坏之法性,终归於灭,以此灭相为涅盘;复执诸定中之觉知心不坏,以此为涅
盘。

欲界定有入有出,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亦复有入有出。此诸定境,种种相异;虽同是
定,而重重入细,定相各别。然皆有入有出,有为变异,何以故?谓此诸定境悉依觉知
心意识而有故,意识复依色阴五根而有故,色阴五根及意识复依意根与阿赖耶识而有故
;色阴五根及意识既依他而起,起已念念变异,皆是有为法;是故种种定相之性亦悉是
有为变异之法,无有常恒不变不坏之真实自性。外道见此种种定相自性非有实性,而观
意识觉知心自由出入种种定境,自由安住种种定相,乃谓诸定种种相性非性,而觉知心
不灭,如是以为涅盘。《楞严经》所说外道五现涅盘,摄在此中。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此谓有一种外道,观察初禅乃至四禅之定相,皆悉变异无常
;复观此诸定境中之觉知心自性,亦是变异无常;如是双观,名为观察「自相自性非性
」;一类外道作如是觉,以灭却定相及定中觉知心为涅盘,而不舍色蕴。如是觉者,於
四禅定境中,灭却觉知心自我,作涅盘想,则入无想定中,无有觉知心,无有六尘;虽
然寂静,而非涅盘,身见未断故。由未断身见故,後时复起一念,觉知心复起,五阴俨
然,仍在轮回,不入涅盘,是名「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

「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此有二者,一者谓诸阴坏灭为涅盘,二者谓觉知心不
动为涅盘。前者如诸初学佛者,以为修行者死灭名为涅盘,死灭後之五阴相续流注已断
故;然此实非涅盘,仍将转至来世五阴继续流注故。後者谓有诸多佛门外道及附佛法外
道,以为觉知心不动即是相续流注断;然实相反,觉知心现行不断,则意识种子流注相
续,不可谓之为断。彼诸愚人误计为∶妄念不起即是相续流注断;然五阴之自相或共相
,一旦现行,必定流注相续。譬如意识觉知心现行时,意识种子流注不断;意识种子流
注断时,意识随灭,即无觉知者。眠熟位之意识虽断,然色阴种子之流注相续仍然不断
,唯至舍寿时方断;然舍寿後必定重新入胎,不入涅盘;入胎已,又复相续流注。五阴
之自相相续流注如是,共相(一切欲色界有情)之五阴相续流注丶及无色界 有情之四阴
相续流注亦复如是。由是说此二种外道涅盘为虚妄想。如是四种涅盘,皆非佛所说之正
法。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盘」∶佛说四种外道涅盘已,随说佛法中之涅
盘真义:妄想识灭已,不复出生来世妄想识,是名佛法中之真实涅盘。

妄想识谓意识也。八识心王,唯有意识能生种种妄想;由意识有见分丶自证分及证自证
分故,而有现量比量非量;前五识唯有见分,末那无证自证分(依一般有情而言),故无
比量与非量。由於意识具足现量比量非量故,是故唯有意识是妄想识;比量及非量往往
令意识起虚妄想故。如是,佛说意识灭已,名为涅盘。

眠熟丶闷绝丶正死位丶无想定丶灭尽定,意识皆灭,云何不名涅盘?谓此五位意识虽灭
,然此五位境界非恒--断而复续;非恒相续故,五位境界灭已,意识复生;意识复生已
,十八法界复现,意识随又起诸妄想,故此五位皆非涅盘。如眠熟已,次晨复现意识觉
知,故名为醒;如闷绝位,後因五胜义根功能恢复致令意识觉知复起,故名为苏;如正
死位後,藏识转入中阴身中,复具微细五根,致使中阴位意识觉知复起,故名中阴意识
;如无想定与灭尽定位,依入定前未断之身见,或依入定前预设之五尘境,於定中忽起
意识觉知而转入四禅八定中丶或者回复欲界觉观,入散心位,故名出定。

如是五位,意识虽灭,後必复起,故非涅盘;佛说意识断灭已,名为涅盘,云何此五位
中有情意识断灭已,不能永灭而成涅盘?竟又复生意识觉知而处三界境界中?谓前三位
有情因我见我执不灭,故意识断灭唯暂时灭,非能永灭,故不成就无馀涅盘;无想定位
有情觉知心我见虽灭,而色界身见不灭,故令身见烦恼引生意识而出无想定,退入四禅
定中,色界身见是我执故。我见我执不灭者,俱不能证有馀涅盘故;不证有馀涅盘者,
必不能证无馀涅盘故。

灭尽定位意识虽断,然因阿罗汉犹未欲取无馀涅盘,於入灭尽定前,已先预设出定境界
条件;待彼出定之预设状况实现时,意识觉知必定由意根末那之作意思量而现行确认,
乃至出定;由未欲取涅盘故,未欲令意识永灭故,入灭尽定,而非入无馀际。是故灭尽
定位仍非无馀涅盘,故名为无心定--无觉知之意识心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5-2016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竟然看到《楞伽经》这个名字 。。现在应该是没人研究了吧!   以前,只有禅宗研究这部经典,据说是达摩祖师带来的 。。四卷楞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16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 印顺法师也有说---- “缘起缘灭,即是不生不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6-2024 07:44 AM , Processed in 0.05626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