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wch24

人不应该怕死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7-2017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pman_2046 发表于 6-7-2017 12:27 AM
我尊重你的看法啦。
我也做回观众慢慢看好了。
好好继续你们的良性的互动。

共同探討,互動交流,可以集思廣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7-2017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6-7-2017 04:23 PM
難易相成,相對而論。比喻你每日做很艱難工作,經常鍛煉身體,不久人可以應對這種艱難事件漸漸變得容易輕鬆。

以前是沒有手機(無)但現今存在(有),無有是不斷地轉換。

嗯,你这个说法似乎也可以说的过去。

要不我换另一个说法。当你脑袋里面产生“有”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无”就会自然产生,否则“有”就无法存在。
同样的,当你脑袋里出现“长”这个概念的时候,“短”就必定会出现,否则如何说长呢。
只要你说出任何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之对立的概念一定会产生,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再来一个例子,当你感叹你的爱人很美丽的时候,丑的概念肯定存在,否则就没有美了。

至于你给的例子,也是同样的方式呈现。
你觉得艰难因为你有轻松的概念。
你觉得你有手机因为你有“没有手机”的概念。

有无,美丑,好坏等等等是同时出现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当然,如果你能够同时看到“阴阳”,那只能说已经非常接近看透了。
所以说“阴阳”很难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7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6-7-2017 05:19 PM
嗯,你这个说法似乎也可以说的过去。

要不我换另一个说法。当你脑袋里面产生“有”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无”就会自然产生,否则“有”就无法存在。
同样的,当你脑袋里出现“长”这个概念的时候,“短”就必 ...

陰陽是一種概念,以相對來論,分類,結合來討論。
高低,美醜,長短都是一種概念,沒有所謂一定的準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17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6-7-2017 05:39 PM
陰陽是一種概念,以相對來論,分類,結合來討論。
高低,美醜,長短都是一種概念,沒有所謂一定的準則。

嗯,我也认为得是这样。
它是一个概念,当然如果不注意会把它忽略掉。
所以我们会看到上阳下阴,前阳后阴,外阳内阴,热阳寒阴等等等的说法,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相对的概念。

那么回过来,你觉得阴阳是可以分开和组合的吗?
我认为不能,因为无法分开。
没有高的概念,就不可能出现矮的概念。
当然如果你离开道德经的世界,在物理世界里或者在其他这些哲学体系里,或许是可以分开的。
但那也不是道德经里面的阴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7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6-7-2017 06:19 PM
嗯,我也认为得是这样。
它是一个概念,当然如果不注意会把它忽略掉。
所以我们会看到上阳下阴,前阳后阴,外阳内阴,热阳寒阴等等等的说法,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相对的概念。

那么回过来,你觉得阴阳是可以分 ...

熟悉陰陽是一種概念,是一種想法,思考模式。陰陽是分開指可以分類組別,本來是這個性質遇到不同性質產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改變,變換。對於思考方式是有幫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17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6-7-2017 11:30 PM
熟悉陰陽是一種概念,是一種想法,思考模式。陰陽是分開指可以分類組別,本來是這個性質遇到不同性質產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改變,變換。對於思考方式是有幫助。

我觉得不只是对思考,对平常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

从前我看比赛,自己喜欢的队伍赢了会很高兴,但现在就比较平和,因为我知道另一队输了。
对于死亡我也没有从前那么惧怕,因为我知道我曾经出生。
我的经验是,人如果可以在越多的地方看到一体两面(阴阳)的话,人的心态会变的更加的平和。

当然在势利的功利社会也很有用。
有人只看到弊所以原地踏步,有人只看到利所以身败名裂,而同时看到利弊之间关系的人往往名成利就。
只看到自己的人自私自利,只看到别人的则沦为烂好人,而同时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人则能维持和谐而不失去自我的社会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7-2017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pman 最近没有上来嗎?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17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7-7-2017 05:15 PM
ipman 最近没有上来嗎?呵呵

他说他现在要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观棋不语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7-2017 05: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愛屁man已死,
有事燒紙,
小事招魂,
大事挖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17 06: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據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家的觀點:

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死亡,
从外界而来,
又將我們變回外界。

死亡也向我們展示能想象到的,
或在某種意義上,難以想象的,
未知世界的根本。

死亡能將我們的肉身變回,最初呈現的
非人類狀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17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其命而至命之理
外其身而身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7 12:1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你了解了生命,你将会了解死亡。死亡也是相同过程的一部份。我们通常会以为死亡在终点时来临、以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以为死亡是敌人,但是死亡并不是敌人。如果你以为死亡是敌人,那只显示出你还不了解生命是什么。

  死亡与生命是相同能量、相同现象的两极——是潮起与潮落、日与夜、夏天与冬天。它们不是分开的也不是相反的;它们是互补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事实上,它是这一世的完成、这一世的最高潮。一旦你了解了生命的过程,那么你也会了解死亡。

  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与生命是朋友。没有了死亡,生命无法存在。生命因为死亡而存在,死亡是生命的背景。事实上,死亡是一种更新的过程。死亡每一刻都在发生。当你吸气与呼气的那一刻,生命与死亡两者都在发生。吸气、生命在发生;呼气、死亡在发生。那就是为何当小孩出生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吸气,然后生命开始了。当老人死去时,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呼气,然后生命就离去了。呼气是死亡,吸气是生命——它们像牛车的两个轮子一样。你藉由吸气活的生命与藉由呼气活的一样多。呼气是吸气的一部份。如果你停止呼气,你也无法吸气。如果你停止死去,你也无法活。了解生命的人会允许死亡的发生;他欢迎死亡。他死于每一刻也复活于每一刻。他的十字架与他的复活持续的在发生。他每一刻都死于过去,他也一再的出生于未来。

  如果你仔细的观察生命,你将会了解死亡是什么。如果你了解死亡是什么,也唯有那时你才了解生命是什么。它们是不可或缺的。通常,我们由于恐惧而创造出了区别。我们认为生命是好的而死亡是坏的。我们认为应该欲求生命而逃避死亡。我们认为我们必须以某种方法保护自己而不死去。这种荒谬的想法在我们的生命中创造出无数的悲剧,因为一个保护自己不死去的人,也会变得无法生活。他是一个害怕呼气的人,然后他就无法吸气了,他堵塞住了。然后他只是在拖着步伐走路;他的生命不再是一种流动、他的生命不再是一条河流了。

  如果你真的想要活,你就必须准备死。在你身上是谁在害怕死亡呢?是生命在害怕死亡吗?那是不可能的。生命怎能够害怕它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呢?是你身上的别的东西在害怕。是你身上的自我在害怕。生命与死亡不是相对的;自我与死亡才是相对的。生命与死亡不是相对的;自我与生命才是相对的。自我既反对生命也反对死亡。自我害怕活也害怕死。它害怕活是因为向生命接近的每一步,都会更接近死亡。

  如果你活,你就是在接近死亡。自我害怕死亡,因此它也害怕生命。自我只会拖着步伐走路。

邪教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17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ufus8178 发表于 7-7-2017 06:02 PM
根據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家的觀點:

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死亡,
从外界而来,
又將我們變回外界。

死亡也向我們展示能想象到的,
或在某種意義上,難以想象的,
未知世界的根本。

死亡能將我們的 ...

嗯,能够描述的更具体一点吗?
外界而来又变回外界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17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eareone 发表于 9-7-2017 12:12 AM
一旦你了解了生命,你将会了解死亡。死亡也是相同过程的一部份。我们通常会以为死亡在终点时来临、以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以为死亡是敌人,但是死亡并不是敌人。如果你以为死亡是敌人,那只显示出你还不了解生命是什 ...

我想这篇文章要描述的是吸为生,呼为死。呼吸的交替作用是生的根本,所以人不应该惧怕死亡,因为你不死亡就不能生存。

佛家的确也有生命在呼吸间的说法。

但是呼吸和真正的死亡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觉得没有人会惧怕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因为最后还是会生的。
就如同呼吸,没人在意呼吸,他们惧怕的是呼了之后没有吸。

我觉得呼吸一说无法与生死做对比,因为”呼吸“和”呼而不吸“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17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死亡才是升仙之道。佛祖亦然。

去除呼吸后天习惯,升仙之路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7-2017 04:3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想传达生命不息,不是为了抓住字眼去辩论。

我一直回应主题,那就是人不应该怕死。因为生命没有死,只有无限延续下去。至于生命以什么方式继续延续下去,则是千变万化。生命是无限的,我怎么可能给一个无限的存在一个答案,生命只有变,无限的变。

而楼主只告诉我们,我不那么怕死,因为我曾经出生(吸),然后我有那么一点怕死,因为我会死去(呼)。知识和科学只能让你停留在这里了,无法再继续向前了。不如更贴切的说,你害怕再一次生(吸).因为头脑让你有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让你非常舒适-让你一直待在安全的围栏里(呼或死)。然而生命无法被限制-总有一天你还是要跳出这个安全的围栏-让生命再一次冒险(生或吸)。

当你认为死是结束,那么你将会不断呼与吸,生与死,循环。但是生命是没有结束的,只有无限存在下去。当你了解生命是永恒,那就没有死,只有生,只有吸,没有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7-2017 05:1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0-7-2017 05:23 PM
我想这篇文章要描述的是吸为生,呼为死。呼吸的交替作用是生的根本,所以人不应该惧怕死亡,因为你不死亡就不能生存。

佛家的确也有生命在呼吸间的说法。

但是呼吸和真正的死亡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觉 ...

问题就是人不了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因为最后还是会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17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eareone 发表于 11-7-2017 04:34 AM
我只是想传达生命不息,不是为了抓住字眼去辩论。

我一直回应主题,那就是人不应该怕死。因为生命没有死,只有无限延续下去。至于生命以什么方式继续延续下去,则是千变万化。生命是无限的,我怎么可能给一个无限 ...

呵,别激动。毕竟这里是哲学版,讨论是它的目的。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生命不息。
但是你需要进行论证,说明或解释为何你会认同生命不息这个论点,不是?
毕竟哲学思考和宗教有所不同,宗教讲的是相信,但哲学思考的本质是怀疑,所以我提出了疑问,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7-2017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搖滾天團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自殺身亡,享年41歲。他曾透露,童年時期遭到成年男子性侵,為此多年來腦中不斷有輕生念頭。

https://www.facebook.com/GuangMingDaily/posts/15091884691274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7-2017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1-7-2017 04:14 PM 编辑

如果今晚你睡去了,明天不会再醒来,或是明天醒来以后,你完全不会记得昨天以前的事情,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不同的身份,那么睡眠本身也会让你害怕,纵然那个睡眠的过程不会痛苦,但是想到你将要失去记忆,这个也会让你痛苦。

而我们的死亡,则比睡眠更深层了,我们在死亡之前,大多数人会先经历一些身体败坏的痛苦、病痛的痛苦、生离死别的痛苦,这些都是痛苦的一部分。

要了解什么是死亡,我们或许可以从了解睡眠开始做起,睡眠是什么一回事?睡眠的过程又是如何?死亡和睡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又是什么一回事?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事情。

唯有了解睡眠,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意识,唯有了解意识,我们才有可能贴近死亡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02:32 AM , Processed in 0.10897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