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hazellam

房地产泡沫已经爆破,是时候逃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4-2015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3-4-2015 11:54 PM 编辑
Scwler 发表于 23-4-2015 10:29 PM
有人说过,大马的环境像澳洲和美国,地大人稀,去哪里都要开车。你找个朋友都要开半小时以上的车。
早期 ...

政府不是没有”投资“在吉隆坡的交通改善计划
之前的个计划由不同公司建造 各做各的
钱花完了 却建成一个怪胎
MRT和LRT没有连接在一起 城市内很多地方也没电车站
反正接去偏僻的小乡村
KL内就算有电车站 也没巴士载你到要去的目的地
结果这个白象计划又卖回给政府 由人民埋单

至于landed property 一般的受薪阶级已经负担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4-2015 03: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幣繼續跌,買房的外資可能會繼續湧進。

如果我賺的是美金,人民幣或是新幣,我會下手更恨,因爲對我來説大馬房子已經因爲匯率跌而降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15 06:0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耕 发表于 24-4-2015 03:59 AM
馬幣繼續跌,買房的外資可能會繼續湧進。

如果我賺的是美金,人民幣或是新幣,我會下手更恨,因爲對我來 ...

你错了,马币不稳,外国人才不会进场。

想想之前新币换马币2.40,现在大概2.70

如果当时你以新币十万换马币24万买了一间屋子,
现在马币24万只换回九十万新币。

汇率兑换已经亏了十巴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15 06: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wler 发表于 23-4-2015 10:29 PM
有人说过,大马的环境像澳洲和美国,地大人稀,去哪里都要开车。你找个朋友都要开半小时以上的车。
早期 ...

你分析得很好,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Scwler + 3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5 07:2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3-4-2015 11:50 PM
政府不是没有”投资“在吉隆坡的交通改善计划
之前的个计划由不同公司建造 各做各的
钱花完了 却建成一 ...

你讲到事实,landed property 一般人已经负担不起,

负担得起的人不一定要买老旧的房子,

结果就没有人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為無產階級的我一點都不擔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4-2015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耕 发表于 24-4-2015 03:59 AM
馬幣繼續跌,買房的外資可能會繼續湧進。

如果我賺的是美金,人民幣或是新幣,我會下手更恨,因爲對我來 ...

首先 外国人买的产业 是马币100万以上
对于一般人要买的房屋 应该没什么影响
再说 如果你不是要移民来马来西亚
你怎么知道退场的时候 马币比你进场时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azellam 发表于 24-4-2015 06:05 PM
你错了,马币不稳,外国人才不会进场。

想想之前新币换马币2.40,现在大概2.70

我好像看过报导
柔佛一些产业销售不理想的地区 已经撤销外国人100万的限制
现在能够骗的
大概就剩下有些钱
却对大局不了解 相信房屋中介的中国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4-2015 11: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5-4-2015 11:22 AM
首先 外国人买的产业 是马币100万以上
对于一般人要买的房屋 应该没什么影响
再说 如果你不是要移民来 ...

马币不稳,外国人才不会进场投资,除非是真的买来自己住,要移民。

想想之前新币换马币2.40,现在大概2.70

如果当时以新币十万换马币24万买了一间屋子,
现在马币24万只换回九十万新币。

汇率兑换已经亏了十巴仙。还不包括其他成本比如经纪费用,律师费,政府税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逍遙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azellam 发表于 25-4-2015 07:27 AM
你讲到事实,landed property 一般人已经负担不起,

负担得起的人不一定要买老旧的房子,

就算你要买 也要看银行的脸色
一间屋子要卖50万 银行的估计可能是40万
经理还可能告诉你 地点不太好 只能借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azellam 发表于 25-4-2015 11:29 AM
马币不稳,外国人才不会进场投资,除非是真的买来自己住,要移民。

想想之前新币换马币2.40,现在大概 ...

星国的经济问题慢慢浮现 来柔佛投资的热钱也会减少
认为柔佛产业没问题的 功高劳苦的马劳占大多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5 12: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5-4-2015 11:39 AM
就算你要买 也要看银行的脸色
一间屋子要卖50万 银行的估计可能是40万
经理还可能告诉你 地点不太好 只 ...

这也是前面有人讲的,他家附近的排屋有人放价钱卖270万。但是还没卖出。。
问题是屋子可以贷款到多少?

如果银行只估价200万,然后只肯借90%,

那么买这间排屋要拿整百万现金出来,

真的卖得出吗?有百万现金的人还有更加多的好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zellam 发表于 25-4-2015 12:10 PM
这也是前面有人讲的,他家附近的排屋有人放价钱卖270万。但是还没卖出。。
问题是屋子可以贷款到多少?
...

如你所说 不少问题已经浮现
比如

http://column.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58628产业变惨业  业主叫苦连天
当然 有心人会说 这些都是个案 不代表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5 01: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到多个不利因素的夹攻,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最近陷入交投淡静的情况,这使得一些业主的产业变成惨业,想要卖却不能以好价钱卖出去,想要出租也未必有人租,或是租不到一个好价钱,令人这些业主进退维谷。

自从之前几年房地产领域好景的时候,很多人在房地产领域投机,手上拥有数间的房地产,准备出售或是租出,但是,在最近房地产市道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手上有好几套房地产的业主开始感到吃力,他们无法及时将房地产出售,也租不出去,以便用租金来偿还分期付款。

所以,以前人们将房地产的投资视为是资产,但是现在房地产却被视为是负债,是有其道理的。

目前困扰着马来西亚房地产的问题相当多,举个例子,笔者对居林高科技园的发展计划有点研究,并发现这个发展计划的概念不错,但是由于市场策略上运用错误,导致这个发展计划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图:finance.roadoor.com

据了解,当初这高科技园发展初期,公路建设未齐全,有关负责人便开始安排投资者进来参观,并且走了几小时崎岖的路途进到高科技园,这使得投资者马上打退堂鼓,而不愿意进去投资。

由于这高科技园的发展未来当初的理想,这使得当初选择在附近投资房地产的业主尝到了苦果,因为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兴旺,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到这里居住和生活。

另外,由于这里有一些工厂高科技园设立,而厂方为了安排外国劳工的住宿,而决定租附近住宅产的房子给这些外劳当宿舍,尽管外劳也是人,他们应该享有基本人权,包括住方面,没有法律可以限制他们不能到那里居住,只要他们没有犯法,雇主可以安排任何地方给他们住。

然而,当这些外劳大军入住一个住宅区之后,毫无疑问的,本地人会开始对这住宅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他们有选择的话,他们会到别处去租房子或是购买房子。

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就是笔者的一个房地产代理带顾客到外劳多的住宅区看房子时,顾客在见到隔壁是外劳居住的话,这项交易几乎百分之百不能成交。

再提一个的现象,一些高档的共管式公寓也有可能会面对这类的外劳问题,因为当房地产租不出给其他人时,一些业主可能是厂主或是发展商,他们可能会将他们买下的单位,转为外国工人的宿舍,并且向外国工人强调,他不能给他们高薪,不过可以给他们住最好的,在拉长补短的情况,这些业主希望可以减少在房地产方面的蒙受的损失。


图:http://365jia.cn/

一旦这些外劳住进高档的共管式公寓之后,相信也会引发类似居林高科技园周围住宅区的问题。所以,外劳会不会制造出“另类房地产泡沫”。问题,相信聪明的读者心理会相当的清楚。(相关文章可以游览 http://cforum2.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58458)

房地产还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于4月1日实施的消费税(GST),这项措施可能会影响一些房地产的成交,因为在消费税制度下,房地产买卖不再只是单纯买方和卖方的事情,现在还得纳入消费税的考量因素。

房地产交易,特别是个人买商业产业的交易,更是要特别注意。一个买方如果向消费税注册者购买商业产业,那么买方就得交消费税,这是毫无悬念的。

不过,如果与没有注册消费税的卖方购买商业房产呢?买方须不须要给消费税呢?答案是不需要,也是需要。此话怎讲呢?根据消费税的指南,卖方如果一年内没有卖出超过两间的商业房业。那么,买方就不必缴交消费税。但是,如果卖方卖超过两间商业房业,情况则不同了,那就是如果买方是跟这位卖方购买第三间商业产业。那么,买方就得缴交消费税。#1 (相关文章可以游览:http://cforum2.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56797)

现在问题来了,买方会不会这么轻易地就为卖方缴交消费税呢?还是卖方自己承担消费税,并且故意调高售价来抵销自己缴税的“损失”?然而,卖方在调高售价的情况下,买方会不会不要跟他买产业呢?这就是消费税制度下,商业房业交易所必须面对的快择。

总的来说,在这些种种因素的困扰之下,马来西亚的房地产成交情况将陷入胶着的情况,而那么当初抱着投机心态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人士,相信手上的产业已经变成了惨业,而当中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1 –资料来源: DG’s Decision # Panel Decision 4/2014 # Pg3 # 6(iii) http://gst.customs.gov.my/en/rg/SiteAssets/FAI/PANEL%20DECISION%2004%202014%20(1).pdf

更多內容可浏览作者网站:http://www.chkconsultancy.com.my/或电邮drchng@chkconsultancy.com.my与作者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星期平均收到不少于5封whatsapp/sms关于某某楼盘发售,低手期,高回酬,迁入现金回扣等


2-3年前根本都没有这种情况,几年前买屋子还要抽签/给台底钱的le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5-4-2015 12:19 PM
如你所说 不少问题已经浮现
比如

当初那些进云数贸的嘛不是讲没有问题,是媒体恶意抹黑

现在的U token计划也是重复同样的戏

很多人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4-2015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卖屋子也像“直销”鸟!“死”也要讲到变“活”的!他们不快快转手,就死翘翘!
RM5000薪水都不够供RM500k 屋子的贷款!你是老板会请多少个RM5k的员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cwler 发表于 25-4-2015 08:09 PM
现在一星期平均收到不少于5封whatsapp/sms关于某某楼盘发售,低手期,高回酬,迁入现金回扣等

证明你2-3年前都没有留意房市。

现在买房还是有需要抽签的,当然只有那些5星级的发展商才有这个能耐。
就算4年前,也很多房子是不需要抽签。先到先得。

2-3年前是收到email 收到手酸,现在全部走whatsapp 广告,我朋友就是帮人家做whatsapp 广告的,只要你的电话在他们data list 里面,就会收到手软,他们一接到广告订单,就会出whatsapp。这个只是宣传方式的改革。以前是yellow board, 现在yellow board 反而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mellcoffee 发表于 25-4-2015 08:21 PM
现在卖屋子也像“直销”鸟!“死”也要讲到变“活”的!他们不快快转手,就死翘翘!
RM5000薪水都不够供RM ...

较贵的房子都不是卖给低收入的,低收入的去买便宜房子,每次都要排长龙,我朋友几年前还排到了RM 3xxk 的landed, SD project 在bukit raja。

不然一直帮人家供屋,也不是不可以,韩国就很多老人老了还在烦租金。韩国中年人不只要养家,还要担心父母的租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5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mellcoffee 于 25-4-2015 09:28 PM 编辑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5-4-2015 08:38 PM
较贵的房子都不是卖给低收入的,低收入的去买便宜房子,每次都要排长龙,我朋友几年前还排到了RM 3xxk 的 ...

对呀,你也说要排队呀!如果不买,真的要帮人家供屋子鸟!(华人的传统想法)
买了当”房奴“就像现在的我!自己住,买贵点的也无所谓啦!但投资,要三思!

投资
难道买RM3++ K , 卖RM3++ K, 手续费就亏死你!随随便便要买landed也近500k 吧!
马来西亚人口还没像中国那么密集,自己住的通常几年前买了,现在要买也是当投资!
几年前用现钱买了几间当投资的,要卖就卖,不卖也罢,反正老子有钱!(有多少人有能力呀)

几年前用贷款买的,在这生意/经济惨淡的时候还敢不卖?随便你,反正Bank loan 就是要还!一间还可以,10间 的话屁股热了!一个字。。。贱卖!你热,我也热,你贱卖,我也贱卖,谁卖不出,谁就烧到屁股!

现在卖屋子不像“直销”,可以回乡种番薯鸟!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逍遙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6-2024 12:00 PM , Processed in 0.11915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