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k

證嚴法師說故事

  [复制链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鼠與狸貓

佛陀住世時,帶領為數眾多的比丘(註)共同學法修行。某天早
上,許多比丘聚在一起,談論一位言行不一的比丘──這位比丘說起
話來頭頭是道,私底下卻常做些不好的事情;比丘們猶豫不決,不知
該不該將這件事告訴佛陀。

    此時佛陀恰巧經過,見大家議論紛紛,問大家在談些什麼?聽了
其中一位比丘的說明後,佛陀告訴大家,那位比丘有心想修行,只是
習氣難改,不只在這一生,在過去生中也一直是這樣──

    很久很久以前,有座山裏住著很多山鼠,他們由一隻鼠王領導,
早上出去覓食,傍晚回山洞休息,過著規律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狸貓來到這座山,想要定居在此。牠思考著要如何
謀生?如何才能天天都有現成的食物?忽然,牠看到一大群山鼠由鼠
王帶領列隊進山洞,於是牠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方法。

    隔天早晨,牠來到山洞對面,縮起三隻腳,只用一隻腳站立,面
向太陽,張大嘴巴,保持這個姿勢不動。鼠王帶領山鼠們走出山洞,
大家看到狸貓姿勢這麼奇怪,都感到很好奇。

    鼠王走到狸貓面前,問狸貓為何如此?狸貓說:「我不忍心增加
土地的負擔,所以只用一隻腳站立;面向太陽是在修光明之法,吸收
陽光的靈氣;把嘴張開,是因為我只吃風,其他什麼都不吃。」

    鼠王聽了好感動,以為狸貓是位有德的修行者,從此以後每天出
發覓食前,先帶領山鼠們向狸貓行禮,傍晚也列隊向狸貓行禮後才進
山洞。

    過了一段時間,山鼠們覺得很奇怪,以前大家住在山洞覺得很擁
擠,近來感覺空間愈來愈寬敞,是不是山鼠的數目減少了?大家向鼠
王提起這件事,鼠王仔細思考,懷疑是狸貓在作怪。

    隔天早晨出門前,鼠王叫大家先走,照常向狸貓行禮,牠自己墊
後。狸貓重施故技,要抓最後面的一隻鼠。鼠王動作很快,一下子就
跳走了,並且呼喊所有山鼠回頭共同制服狸貓。

    鼠王對狸貓說:「你用假造的形態、詐欺的行為來謀生,實在是
很可恥的事!」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後,告訴比丘們:「狸貓就是現在
這位時常欺騙別人的比丘,而鼠王就是我。我生生世世都在教育他、
感化他,可惜他自己不肯用心去除惡習,以致一直帶著這種習氣,總
是被人厭棄。」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自己提起毅力來修正習氣才
是最重要的,否則像那位比丘雖然與佛陀這麼有緣,但是他卻不肯用
心改過,因此仍然習氣深重、受人輕視。

    一念心是一顆種子,在心地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將來就會長成什
麼樣的果實。我們一定要積極培養善念、果斷地去除惡念,福德智慧
才能與日俱增,否則生生世世累積惡習,真是煩惱不斷、苦不堪言!

註:比丘──梵語,意指出家修行的男眾;出家修行的女眾為比丘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樂善好施的長者

    有位長者不但家財萬貫,心地也很善良;他覺得與其只有自己享
受龐大財產,不如幫助大家都衣食無缺,因此大開善門,對於遭逢苦
難病痛的人,無不付出愛心去救濟。

    那些被救助的人都對長者既感恩又讚歎;後來長者的名聲傳開來
,不只全國人民敬愛他,連鄰國也讚歎他的愛心。這些人間的讚歎聲
上達了天堂。

    有位天人得知長者受到那麼多人愛戴,心想:我以前在世間也是
樂善好施,所以才能感召天福,命終後往生天堂;但是,這位長者所
做的好事勝過我,將來他的福報是不是會超過我?

    天人心生嫉妒,打算讓長者退失道心。於是,他幻化為一位平常
的人,來到長者面前說:「你將寶貴的財產布施出去,不會心疼嗎?
辛苦賺來的錢應該留給子孫,你這樣不斷地布施,有朝一日會把財產
花光。」

    長者面露笑容回答:「天地萬物滋養眾生,我的財產若只給一家
人享用太可惜,不如讓天下人來享用。」

    天人佯稱:「據我所知,如果勤於布施,將來會墮入地獄!」

    長者覺得很奇怪,為非作歹才會感召地獄的苦報,布施行善的人
,怎麼會墮入地獄?天人見長者不信,便幻化出地獄的景象,告訴他
:「你看!這些在地獄中受苦的人,以前都是在世間布施的人!你如
果不相信,可以去問他們。」

    長者走到一個人面前,問他:「你為什麼會墮入地獄?」這人為
了迎合天人,回答:「就如他所說,以前我常常布施財物幫助別人,
因此死後墮入地獄。」

    「接受你幫助的那些人呢?」

    「他們都往生天堂了。」

    長者歡喜地說:「讓人人幸福是我的心願,既然曾受我幫助的那
麼多人都能往生天堂,只有我一個人墮入地獄,實在不算什麼,我還
是很高興!」

    此時長者的神態是如此誠摯而感人,天人受到很大的震撼,既感
動又慚愧,地獄的景象也消失了。

    他恢復天人的身形,對長者說:「之前我告訴你的話,都是我一
時起了嫉妒心,想要動搖你布施救濟的心念,而顛倒因果的謊言。事
實上,行善能得天福,而你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的心懷,修得的境界更勝過天福,是無限清淨光明的菩薩境界!」



    菩薩道遙遠漫長,走在這條路上,有時受人感恩、尊重,有時受
到嫉妒、毀謗,這一切都必須以清淨的智慧與堅強的毅力去面對,否
則心隨境轉,動輒退失道心。

    恆常保持初發善念時那分單純與虔誠的心,不受人事是非污染,
是修行最重要的事。希望大家時刻守住清淨的本性,受人讚歎不驕傲
自大,受人毀謗也不退轉道心,這樣才是真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男孩的心願

某個小鄉村裏,有位婦人生了一個白白胖胖、十分可愛的男嬰,但是男嬰到了周
歲時仍不會爬行,他的父母著急地四處求醫,然而這孩子卻日漸消瘦,到了七歲仍然
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行動。

   
有一天,小男孩告訴母親:「媽媽,我知道您養育我很辛苦,我也很希望身體趕
快好起來。每天早上聽到鳥叫聲,真想走到庭院看看小鳥在樹梢快樂歌唱的模樣。傍
晚聽到外面很多小孩開心玩耍的歡笑
聲,我好羨慕啊!尤其到了晚上,真想在美麗的月色下散散步。這些對其他小孩都是
很容易的事,但是我都沒有辦法做到。」

    母親聽了,心好痛!她告訴孩子:「雖然為了治療你的病而賣掉以前的大房
子,不過我和你爸爸一點也不後悔!只希望你能恢復健康,你一定要努力喔!」小男
孩含著淚說:「我會努力的!」

   
但是,小男孩的身體還是愈來愈衰弱。有一天,他忽然呼吸困難,陷入昏迷。朦
朧恍惚中,他好像從床上起身,走進庭院,看到一些花即將凋謝,他領悟到人的生命
就像花朵一樣,終將消逝,這是很自然的事。小男孩感到釋懷,露出微笑。


   
忽然,不遠處傳來「叮叮咚咚」清脆的金屬聲音,原來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拿著竹
子推著鐵環在地上滾動,玩得很開心!小男孩看得很入神。沒多久,那個孩子推著鐵
環漸漸走遠,突然回頭向小男孩微微
一笑,小男孩覺得很親切,正想跑向前去追那個小孩時,忽然聽到母親在叫他,就醒
了過來。原來當時他已停止呼吸,所以母親非常焦慮地叫喚他。


   
小男孩氣若游絲地說出剛才看見的境界,母親悲傷地說:「孩子,你千萬不要離
開我們啊!」小男孩說:「花兒總有凋謝的時候,但是它的種子落入土中,將來還會
長出美麗的花朵。」

   
母親聽了,有所覺悟,忍痛對孩子說:「我們母子都已經很盡心了,也許我們的
緣分就只有這樣,你安心地去吧!」小男孩便帶著微笑,安詳地離開世間。


   
生命真的很脆弱,隨時可能生病或發生意外,身體的功能一旦受到破壞,原本毫
不費力的事突然再也做不到了。

   
平安健康時,吃得下、睡得著,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福氣。但
是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運用健康的身體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整日無
所事事或陷入追求名利地位的煩惱中,實在太可惜了。


   
生命的功能要用對地方,才是有價值的人生。我們此生若能盡心發揮良能來利益
眾生,人生歡喜充實不虛度,則在生命的終點就能帶著微笑,安詳自在地邁向來生。

[ 本帖最后由 IVY840 于 14-1-2006 02:0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神與吉祥草

佛陀在世時,有位長者非常護持佛陀弘法,且經常布施財物幫助孤苦貧困的人,所
以大家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當時的社會有明顯的階級之分,奴隸是最低的階級,被稱為「賤民」。給孤獨長
者雖然非常富裕、社會地位也很高,但是為人仁厚慈愛,對任何階級的人都一視同
仁,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地位最低的奴隸。

   
這位奴隸品行端正,給孤獨長者非常信任他,將財產交給他管理。長者的親戚以
及與他階級相當的朋友都很不以為然,紛紛勸告長者遠離卑賤的奴隸。長者雖然以
「人性平等,無貴賤之分」的道理向親友說明,但是親友們的階級觀念根深柢固,使
長者感到很困擾,於是拜訪佛陀請求指點迷津。

   
佛陀讚歎給孤獨長者尊重人性的美德,並告訴長者:他不只此生如此,過去生也
以平等心來待人。佛陀說起長者與那位奴隸在過去生的一段因緣──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國王的皇宮非常莊嚴華麗,庭園裏種植許多珍奇植物。其
中,有一叢吉祥草長得茂盛可愛,隨風搖曳時姿態柔和、散發清香。還有一棵杏樹枝
葉繁茂、樹幹直挺,是庭園中最雄偉高大的樹,因此被人稱為「樹王」。

   
有一天,宮裏的人向國王報告,宮廷中一座「獨柱殿」因年代久遠,只靠一根大
柱子支撐,恐有傾倒之虞。於是,國王指派工匠用最好的木料取代原先的柱子。

   
工匠在國內四處尋覓都找不到合用的樹木,後來發現只有宮廷中那棵杏樹最適
合。雖然這棵杏樹被稱為樹王,國王也很喜愛它,但是獨柱殿是非常珍貴的建築,國
王考慮之後,還是決定砍下杏樹。

   
古代人相信花草樹木都有神明棲息,因此工匠準備了一些水果來祭拜杏樹神,祈
禱著:「因為獨柱殿即將傾倒,所以明天不得不將您砍下做成柱子,請您原諒。」說
完拜一拜就回去了。杏樹的樹神是位女神,聽到自己就要被砍倒了,傷心地哭泣不
已,其他圍繞四周的樹神也紛紛悲傷嘆息,但都想不出辦法幫助她。


   
平常女神對吉祥草神很友善,此時吉祥草神也來安慰女神,說道:「大家光是嘆
息有什麼用呢?應該趕緊想辦法來解決危機。」樹神們一向輕視卑微的草神,此時更
是不屑地說:「連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你一個小小的草神會有什麼辦法?」草神
說:「只要用心,一定會想出辦法的……」

   
當晚,吉祥草神召集許多蟲子啣土黏在杏樹上,使樹幹到處都是小小的土丘,看
來好像長蟲害的樣子。隔天早上,工匠帶人來砍樹時,看到這幅景象,不禁驚
呼:「這棵樹怎麼突然變成這樣?被蟲蛀得這麼嚴重,不能使用了。」於是放棄砍這
棵樹。

   
女神感恩地說:「平時,樹神們都勸我不要和卑微的草神交往,但是當我有難
時,卻只有草神能夠幫助我!」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後,告訴給孤獨長者:「當時的女神就是如今的你,吉祥草神
就是那位奴隸。事有善惡的分別,人無貴賤的區分,你們生生世世相互幫助,結下很
好的善緣,要好好珍惜這分友誼。」

   
一般人往往以財富、權勢、學歷來判定他人,輕視身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其
實,名利權位虛幻無常,都不是生命真正的價值。我們應該以平等心來對待每個
人,以真誠的愛心來廣結善緣,這才是有智 慧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氣的鳥兒

某個城市郊區有一片果園,種了許多枇杷樹,不但果實很甜,葉
子還能煉藥治病,所以每年到了果實成熟的季節,很多人就從城裏來
採果摘葉。

    有隻小鳥總是在這片果園上方盤旋,好像在看守果園。只要有人
接近枇杷樹,那隻鳥就開始大叫;若伸手摘枇杷,牠就會叫得更淒厲
。仔細聽牠的叫聲,好像是:「我所有!我所有!」年復一年,總是
如此。

    有一年,來果園摘枇杷的人比往年更多,那隻鳥在人們四周厲聲
啼叫,非常著急的樣子,不過大家都已見怪不怪,沒有人理牠,仍舊
繼續摘枇杷。那隻鳥不斷地啼叫,最後終於吐血而亡。

    有一群比丘在街坊聽到這件事,回去請教佛陀,這隻鳥為什麼會
有這樣的舉動?佛陀慨嘆地說,這是慳貪習氣使然──

    以前城裏有位年輕人,在父母往生後繼承許多財產。他天天計算
自己有多少財產,一心希望財產愈多愈好,連將來果園與田地可以收
成多少農作物都算入財產中。

    年輕人認為家中多一個人就消耗更多食物,所以不願娶妻生子,
原本家中請的傭人也都辭掉了。他年老往生之後,財產由於無人繼承
,都被沒入國庫。

    那隻鳥的前世,就是這位吝嗇的人。由於還留存著慳貪的習氣,
認為果園仍然是牠的,捨不得人們來採收果實,所以不斷叫著:「我
所有!我所有!」一直到吐血死亡為止。



    慳貪不捨的惡因,招來貧乏不安的苦果。人想要提升品格、成就
道業,首先必須發揮愛心幫助眾生。

    付出一分愛心,就能獲得一分福業;捨掉一分執著,就能增長一
分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分配,求一缺九

一位家財萬貫的長者在臨終前,交代族裏一位長老為他分配遺產給兩個兒子。這位長
老心想:「財產如果沒有公平分配,兩兄弟都會有話說。」

為了公平分配,這位長老想到一個方法──將每樣東西都分成兩份。桌子鋸成兩半、碗
及盤子敲成兩半、衣服剪成兩半……,所有的東西都分割成兩半,以示公平。

想想看:為了要爭到完全公平,最後的結果居然是兩敗俱傷。這是真正的公平嗎?這
是愚癡啊!人再怎麼追求,都是求一缺九啊!

人世間要求與人平等、高人一等,實在很難!

相同的東西,只因人心有分別,所以才有不同的價值。何謂公平、何謂不公平?真的
很難定論。只要我們的心知足了,一切就公平;心知足了,就會覺得一切富足。學佛
就是要時時心安、了解道理;這個道理如果能看透,就沒什麼好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燒笨鳥

傳說在深山裏有一座棲息著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藍清澈,湖邊林木蓊鬱、繁花似
錦,景色十分美麗。

   
湖邊的林木中,有一棵樹特別高大,枝葉非常茂密,很適合鳥兒築巢安居;一段
時間後鳥兒繁殖得愈來愈多,鳥巢佔滿了整棵樹。

   
由於這棵大樹的樹枝茂盛得延伸至湖面,鳥糞常掉落湖中,經年累月,整個湖被
污染得骯髒混濁,湖神終於大為震怒,湖水翻騰不已,冒出熊熊烈火,想要燒毀這棵
樹。

   
鳥群中的鳥王趕緊命令所有鳥兒飛離大樹,大部分鳥兒都追隨鳥王飛走了,但是
有些鳥兒心存僥倖,以為烈火不會持續很久,堅持不肯離開,最後都被大火燒死了。


   
凡夫的心態往往剛強傲慢,即使明知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仍縱容自己任意地背
道而行,召來禍患與懊悔。唯有去除任性輕浮的習氣,謙虛地接受人生的真理、生活
的教育,才能活得光明又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兒團團轉

以前有位居士,在大陸的一座古寺裡修行。一段時間後,他心中生疑,懷疑自己選擇
學佛這條路對不對呢?懷疑自己有沒有修行的天分?懷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

他也懷疑寺裡的出家人──看他們每天似乎都很悠閒、無所事事,到底有沒有在修
行、懂得多少道理?

有一天,他走出古寺,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牠想要離開,可是掙脫不
了,便一直繞圈圈。他心想,可以用這件事當題目來考一考寺裡的老師父。

他回古寺找老師父,問:「為何團團轉?」老師父答:「因為繩未斷。」他聽了嚇一
大跳,心想:「我看到那頭牛被繩子綁住,在那邊團團轉,但是老師父沒出去,為什
麼知道呢?」

老師父看到他表情驚慌,問說:「居士,什麼事讓你這麼震驚呢?是不是我答錯
了?」「不是,不是,您沒答錯。只是我所看到的,您應該沒看到啊!為什麼您能回
答出來呢?」

「那你看到什麼?」「我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沒辦法脫離、在那邊團團
轉,而您沒看到,竟然能回答出來。」

老師父笑了笑,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一理通就萬事徹,事理皆
圓融。你說的是那頭牛被繩子綁住;我答的是──你的心被『無明(註)』這條繩子綁
住,使你在煩惱中團團轉。」

居士聽了,趕快跪地求懺悔,他說:「我不該對佛法、對出家人抱著半信半疑的心
態。我信佛,卻懷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我信僧,卻懷疑僧的品格、智慧;我信
法,卻沒有用心將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信,但是起了疑惑,所以產生障
礙,無法精進。我應該把內心這條疑惑之繩剪斷,真誠地依教奉行。」

這故事雖然簡單,卻說明了「事理圓融」之理。內心無「疑」,心境明明朗朗的,看
事情就能看得真切,也才能信受別人所說的道理。

「疑」與「信」都由心生起,大家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信心,莫要生疑;若能如
此,「道」就在我們身邊。請諸位要多用心!

註:無明──愚癡,不明白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疑的公鳥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隻母的
。牠們為了儲存冬季的糧食,採了很多水果回來,將巢放得滿滿的。

    有一天,因為陽光很強,這些水果被曬得脫水而使體積變小了。
公鳥從外面採果回來時,看到原本滿滿的水果,怎麼變少了呢?就對
母鳥說:「我們一同辛苦地採水果,為什麼你獨自吃了而不告訴我?
」母鳥說:「我沒有吃啊!」公鳥說:「水果明明減少了,你怎麼說
沒有吃呢?」母鳥委屈地說:「我真的沒吃啊!」

    公鳥一生氣就起了瞋恨心,用嘴一直啄母鳥,啄得牠遍體鱗傷。
母鳥受不了這樣的虐待,傷心地飛走了。之後,忽然下了一場大雨,
水果因雨水浸泡又膨脹起來,和原來一樣佔滿了鳥巢。這時公鳥才知
道自己誤會了母鳥,覺得很後悔!牠在鳥巢旁一直啼叫,希望呼喚母
鳥回來。雖然晝夜不停地呼喚,但是再也看不到母鳥的蹤影了。

    這則故事,可以警惕我們:「信任」,是待人處事不可或缺的因
素。凡事要冷靜思考,要懂得包容、體貼他人;莫讓「疑念」佔據自
己的心而言行失當,造成遺憾。

    有寬大的心量,做人做事才能圓融,也才能保持心境的安寧自在
。希望大家時時多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自我鍛鍊開闊、坦誠及慈
悲的胸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思妙答

有一位父親家財萬貫,很擔心往生之後,三個兒子無法妥善運用這些錢財;於
是,他想到一個辦法,把三個兒子都叫過來,告訴他們:「我想把家產交給你們之中
最有智慧的人,所以要做一個試驗──
我給你們每人一筆相同數目的錢,看你們如何運用這些錢讓倉庫裝滿東西。」


   
三個兒子帶著父親給他們的錢離開家門,各自尋找能裝滿倉庫的東西。大兒子走
啊走,看到路旁有一棵大樹,他想這棵大樹如果砍下來搬到倉庫,一定能把倉庫裝
滿。就用那筆錢買下大樹,雇請工人搬回家。


   
二兒子看到稻田旁堆積了許多稻草,那麼多稻草一定能把倉庫裝滿,於是他用那
筆錢把稻草全買下來。

   
小兒子則用心思考:如何能花最少的錢來達成目的?結果他只買了一根蠟燭。當
他在倉庫裏點燃蠟燭,燭光將整間倉庫都照亮了!父親非常高興,決定將家產傳給小
兒子。
                                                                     
眾生
皆有佛性,人人原本具足無限的智慧,但是被種種習氣遮蔽了,尤其有種心態最容易
阻礙智慧發揮──認為自己所想的都是對的!人若不能以開闊的心胸來待人處事,所思
所行就會侷限在狹窄的範圍內,無法善巧靈活地臨機應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祖母的黑痣

有位年輕人雖然辛勤工作,卻總是三餐不繼。一天,他經過某個
村莊,看到一頭母牛剛生下小牛。他心想:如果買下小牛,把牠養大
再賣掉,就有經營生意的本錢了。恰巧牛主人正擔心母牛養育小牛會
消耗很多體力,無法好好工作,就很便宜地將小牛賣給年輕人。

    年輕人牽著小牛繼續走,遇到一位獨居的老婆婆,便向她租房間
,並約定過一段時間再付清房租及伙食費。從此以後,老婆婆每天提
供三餐給年輕人,也幫小牛準備食物。

    過了一段日子,年輕人覺得老婆婆天天辛苦地張羅他和小牛的食
物,他卻必須等到小牛長大才能還錢,實在對不起老婆婆。於是,他
向老婆婆說:「我不能再繼續麻煩您了,我想到外地找工作謀生。長
久以來蒙您照顧,無以回報,就將這頭牛送給您吧!」老婆婆慈祥地
說:「好啊!你放心去找工作,我會好好地照顧牠。」

    老婆婆像疼愛自己孩子般,將小牛照顧得無微不至。由於小牛全
身毛色黑得發亮,又常常跟在老婆婆身邊,老婆婆為牠取了一個奇特
而親暱的名字──祖母的黑痣。

    「祖母的黑痣」常與村裏的小孩玩耍,和其他的牛隻也相處得很
和睦,在愛的環境中逐漸成長得強壯、乖巧又聰明。牠常常想著:老
婆婆年紀那麼大了,還要辛苦養育我,我應該好好報答她,但是要用
什麼方法呢?

    有一天,有個用牛車載了許多貨物的商隊經過村莊,涉水過溪,
沒想到因為貨物太重,所有牛車都陷入溪底的軟泥,牛兒們再怎麼使
力也拖不動。商隊裏有一個人很懂得牛性,他看見對岸有一群牛,就
走過去想找頭強壯的牛來拉車,他一眼就發現毛色黑亮、腳力強健的
「祖母的黑痣。」

    商人問看牛的人可不可以借用這頭黑牛,看牛的人說牛的主人不
在這裏。商人走向「祖母的黑痣」,說道:「牛啊!如果你肯幫忙拖
動那些牛車,我就給你五百貫錢。」牛兒無動於衷,商人又說:「要
不然一千貫?」

    「祖母的黑痣」聽了,輕快地跑向車隊,商人將拖車的架子放在
牠身上,牠勤快地拖起一輛又一輛陷在溪裏的牛車,不到半天時間就
將牛車全部拖到對岸。商人用繩子將五百貫錢綁在「祖母的黑痣」脖
子上,但是牠好像很不高興,擋在車隊前方,不讓車隊向前走。商人
自知理虧,趕緊再掛上五百貫錢,牠才退到旁邊讓車隊前進。

    「祖母的黑痣」一路跑回家,老婆婆看到牠脖子上掛著那麼多錢
,非常驚訝地問道:「孩子,這些錢從哪裏來的?到底怎麼一回事?


    可是牛無法回答,老婆婆跑去問看牛的人,得知事情經過,不禁
感動得哭了起來,摟著牠說:「孩子,你花那麼多力氣賺來這些錢,
我很感恩,也好心疼!」「祖母的黑痣」頭貼著老婆婆的臉,也流下
了淚水。



    人生在世間,有兩種要素萬萬不可缺少,一種是「感恩」,另一
種是「大愛」。

    我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無不來自天地萬物的賜予與社會人群的
協助,所以應當事事感恩、時時感恩,發揮良能來回饋世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隊與嚮導

有個家族中的一些成員,打算合組貿易商隊越過沙漠到另一個國家做生意。但是,沙
漠一望無際、危機四伏,萬一迷路了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們聘請一位對來回沙漠的
路徑瞭若指掌的人來當嚮導。

進入沙漠前,必須先越過一個山區。山區裏有個村落有「祭天」的習俗,每年一次用
活人去祭天──在神壇上斬頭見血來祭祀。商隊經過村落時,村民剛好要找一個活人去
祭天,於是把商隊團團圍住,威脅他們交出一個人來,否則要殺死所有人!

商隊的成員彼此都是親戚,到底要找誰去送死呢?後來有人提議:只有嚮導不是他們
的親戚,乾脆把他交給村民吧!於是大家硬把嚮導推出去,村民就把他抓去祭天,讓
商隊通過村落。

商隊離開山區,進入沙漠,可是分不清東西南北,根本不知要往哪裏走?一群人在酷
熱太陽下盲目地走來走去,走不出沙漠,過了幾天糧食和水都用完了,就陸陸續續都
往生了。

凡夫生活在充滿煩惱災厄的世間,就如迷失在炎熱的沙漠中,也似在險惡大海裏浮浮
沈沈;唯有「慧命」能引導我們超越人世種種無明苦惱,到達光明安詳的彼岸。可惜
一般人通常是看重「生命」而輕視「慧命」,沈迷於物欲的享受或名利地位的追
求,使得原本具足的佛性智慧被重重掩蓋,生生世世沈淪苦海之中。

發揚慧命的方法,就是「棄惡從善」──摒棄惡的念頭、行為,積極學習善法、實踐善
行。「善」就是讓人安定、讓人幸福,在利益人群的同時也淨化了自己的心。

希望大家時時心不離善、努力行善,這就是最直接、穩當的菩薩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太夫人求長壽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小國家名為羅益國,位在偏遠之地,還留存
一些落伍的風俗習慣,例如認為「身體健康是得自眾神保佑,生病則
是神明懲罰,必須祭祀求神保佑。」

    國王的母親──國太夫人身體不適,屢次設壇祭祀,病情仍然沒
有好轉。國王召集兩百位婆羅門教徒一起研商對策,其中一位婆羅門
教徒建議擴大祭祀典禮,宰殺一百頭牛、一百頭羊和一名童子來祭拜


    國王很孝順,認為醫好母親的病最重要,就答應一切照辦。

    祭祀典禮那一天,國王與國太夫人乘車前往設於城外空曠場所的
祭壇。兩百頭牛羊似乎知道即將被宰殺,沿途一直哀嚎,被選中的童
子也害怕地掙扎,童子的父母跟隨在後,悲悽地哭泣不已。

    佛陀聽到這個消息,來到城外一棵大樹下等著面見國王。國王見
到佛陀,很恭敬地問訊禮拜,說明自己正要前往祭壇為母親祈福。

    佛陀說道:「想要穀實豐碩,一定要勤於耕作;希望得富貴,就
應多布施;欲得智慧,必須勤習經法;希望長壽,則應大慈護生。為
求健康而殺害生靈,實是加重惡業,顛倒無智。疾病皆有因,必須了
解病因,慎求醫道,才能使身體健康。」

    國太夫人在車裏聽到佛陀這番話,頓時覺悟到──我怎麼能為了
自己而殘酷地殺害這麼多生命?甚至還要殺死一個可愛的小孩子!她
掀起車簾,由宮女扶持步行到佛陀面前,跪拜頂禮,懺悔道:「我實
在太愚癡了!偶爾頭痛腰痠就以為是天神在懲罰我,到處找巫師來祭
祀,如今居然還要殺生祭拜,妄造惡業!剛才聽了您的訓誨,才知應
該慈悲護惜一切生靈,因為所有生命都是珍貴。」

    佛陀微笑祝福她:「你有這分大慈悲心,必然福壽無量!」國太
夫人法喜充滿,心情開朗起來,感覺身上病痛似乎減輕了,頂禮感恩
佛陀教誨。



    一般人往往過於愛護自己,而迷失了大愛的本性,不擇手段損傷
他人或殺害生靈,結果業上加業,招致更多苦果。

    如是因,如是果;以大愛為因,就能得到歡喜自在之果。真正愛
自己,就要培養清淨的智慧與開闊的愛心,真誠地為眾生付出,如此
自然能累積福德善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太夫人求長壽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小國家名為羅益國,位在偏遠之地,還留存
一些落伍的風俗習慣,例如認為「身體健康是得自眾神保佑,生病則
是神明懲罰,必須祭祀求神保佑。」

    國王的母親──國太夫人身體不適,屢次設壇祭祀,病情仍然沒
有好轉。國王召集兩百位婆羅門教徒一起研商對策,其中一位婆羅門
教徒建議擴大祭祀典禮,宰殺一百頭牛、一百頭羊和一名童子來祭拜


    國王很孝順,認為醫好母親的病最重要,就答應一切照辦。

    祭祀典禮那一天,國王與國太夫人乘車前往設於城外空曠場所的
祭壇。兩百頭牛羊似乎知道即將被宰殺,沿途一直哀嚎,被選中的童
子也害怕地掙扎,童子的父母跟隨在後,悲悽地哭泣不已。

    佛陀聽到這個消息,來到城外一棵大樹下等著面見國王。國王見
到佛陀,很恭敬地問訊禮拜,說明自己正要前往祭壇為母親祈福。

    佛陀說道:「想要穀實豐碩,一定要勤於耕作;希望得富貴,就
應多布施;欲得智慧,必須勤習經法;希望長壽,則應大慈護生。為
求健康而殺害生靈,實是加重惡業,顛倒無智。疾病皆有因,必須了
解病因,慎求醫道,才能使身體健康。」

    國太夫人在車裏聽到佛陀這番話,頓時覺悟到──我怎麼能為了
自己而殘酷地殺害這麼多生命?甚至還要殺死一個可愛的小孩子!她
掀起車簾,由宮女扶持步行到佛陀面前,跪拜頂禮,懺悔道:「我實
在太愚癡了!偶爾頭痛腰痠就以為是天神在懲罰我,到處找巫師來祭
祀,如今居然還要殺生祭拜,妄造惡業!剛才聽了您的訓誨,才知應
該慈悲護惜一切生靈,因為所有生命都是珍貴。」

    佛陀微笑祝福她:「你有這分大慈悲心,必然福壽無量!」國太
夫人法喜充滿,心情開朗起來,感覺身上病痛似乎減輕了,頂禮感恩
佛陀教誨。



    一般人往往過於愛護自己,而迷失了大愛的本性,不擇手段損傷
他人或殺害生靈,結果業上加業,招致更多苦果。

    如是因,如是果;以大愛為因,就能得到歡喜自在之果。真正愛
自己,就要培養清淨的智慧與開闊的愛心,真誠地為眾生付出,如此
自然能累積福德善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窮書生的傳家寶

佛經裡有一段故事:有位書生以教書維生,但是家鄉環境貧困,
教書所得很微薄,他只好遠離家鄉到遙遠的都市教書。

    二十年後,好不容易積存了一些錢,他帶著這些錢,和一位同鄉
結伴啟程回鄉,想用這些錢讓妻子、小孩過好日子。

    路途很遠,要花費很多天的時間。有一天,他們在郊外看到遠處
有一間茅屋,他覺得非常口渴,就對同伴說:「前面有一間房子,我
們去要一些水來喝。」

    兩人走到茅屋前,聽到裡面有人在哭,他們好奇地進屋探看,原
來有位婦人在床邊傷心啼哭,床上躺著一個人。他們問:「這位大嫂
,為什麼哭得這麼淒涼呢?躺在床上的這位,是你的什麼人?」婦人
回答:「他是我的先生,病得很重,可是我沒錢為他請大夫,看來只
好賣身換些錢來醫治他的病。」

    書生聽了很不忍心,就對同伴說:「我們每人出一些錢來幫助她
,好不好?」同伴說:「怎麼可以!你和我二十年來省吃儉用,好不
容易存了一點錢,可以帶回家鄉讓家人過好日子。我們若把錢給她,
回去怎麼向家人交代?這我做不到。」

    書生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花了二十年的長久歲月,才存了這些
錢,若給了她,就和二十年前一樣空無一物,要拿什麼回去給家人呢
?他反覆思量,猶豫不決。婦人又開始哭了,他實在很不忍心,只好
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對婦人說:「這位大嫂,我只有這些錢,
你趕快拿去請大夫,這樣就不用賣身了。」婦人驚喜萬分,伏地叩謝
救命之恩。

    書生和朋友趕回家鄉時,年關將近,人人正忙著採購年貨。書生
兩手空空,又餓又累地回到家。太太看到先生終於回來了,滿懷希望
,以為今年能過一個豐裕的年,孩子有新衣服穿,也有豐富的年夜飯
可吃。

    但是書生垂頭嘆氣地對太太說:「有什麼東西可吃嗎?我很餓。
」太太說:「我正等著你買米回來,現在家裡沒有半樣東西可吃。」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能喝、能吃就好。」太太看到先生餓成這樣,
趕快到屋外摘一些菜葉煮給先生吃。

    太太問先生,是不是在路上發生了什麼事?先生就把經過一五一
十地告訴太太。她聽了之後,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讚歎先生。

    「我真有眼光,嫁到這麼善良的先生。我就是再吃多少苦都願意
,只要我命還在,不管你多窮,我都要跟著你!」

    先生聽了實在很感動,於是夫妻倆相互鞠躬、讚歎。三個孩子看
到父母品格這麼清高,也非常感動,於是對父母說:「爹娘請放心,
我們不嫌家窮,一定會用功讀書,不辜負您們。」三個孩子發憤用功
,長大後事業有成,並成為很虔誠的佛教徒,經常布施行善。

    能為人付出就是福,這分付出,就是對子女的一番教育,能讓子
女懂得奮發上進、樂於助人,這才是給他們最真、最好的財產。

    如是因、如是果;不種好因,哪能得好果?付出愛心是做人的本
分,只要無所求地付出,心靈必定輕安、愉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賣魚郎與老鷹

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嘹亮而
悅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氣,這就是牠們的本分、本事。

    至於人,本分是安分守己,本事是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但是有
的人只想展現本事,卻不知自己的本分,不願守住本分,導致人生方
向脫序違規,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

    有一個小故事──

    一位年輕人靠著賣魚來維生,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環視四
周,注意看是否有人來買魚。突然,一隻老鷹從空中俯衝而下,在他
的魚攤咬了一條魚後立刻轉身飛向空中。賣魚郎很生氣地大喊大叫,
可是,只能無奈地看著那隻老鷹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他氣憤地自言自語:「可惜我沒有翅膀,不能飛上天空,否則一
定不放過你!」

    那天他回家時,經過一座地藏廟,他就跪在地藏廟前,祈求地藏
王菩薩保佑他變成老鷹,能展翅飛翔於天空。從此以後,他每天經過
地藏廟,都會如此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輕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薩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討論,其中
一人說:「這位賣魚的人,每天都希望能變成一隻老鷹,可以飛上天
空。」另一人就說:「哎喲!他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時?不如我們
來作弄作弄他!」大家交頭接耳,想了一個方法要欺負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輕人先躲在地藏菩薩像的後面。賣魚郎來了
,照樣虔誠地祈求、禮拜,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面的那位年輕人就說
:「你求得這麼虔誠,我要滿你的願,你可以到村內找一棵最高的樹
,然後爬到樹上試試看。」

    賣魚郎以為真的聽到地藏菩薩的指示,非常歡喜,趕快跑進村裡
找到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

    那棵樹實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愈覺得擔心。

    他爬上樹頂,向下看──「哇!這麼高!我真的能飛嗎?」那群
年輕人也跟著來了,他們在樹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們看,樹
上好像有一隻大老鷹,不知道牠會不會飛?」「既然是老鷹,一定會
飛嘛!」

    賣魚郎心裡很高興,他想:我果然已變成一隻老鷹了!既然是老
鷹,哪有不會飛的呢?於是展開雙手,擺出展翅欲飛的架勢,從樹頂
跳下去。

    可是,怎麼不是向上飛,而是向下墜落呢?好怕啊!但是已經來
不及了。幸好,他落在泥漿地上,陷入爛泥巴和水草之中,只受到輕
傷。

    那些年輕人跑過來,幸災樂禍地取笑他。他說:「你們笑什麼?
我是兩隻翅膀跌斷了,不是飛不起來啊!」

    這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大的警惕──

    一個人要守本分,才能盡本事。若只想得到大本事,卻沒有守好
自己的本分,不自量力盲目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是非常危險的。

    學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心念離開了自己的本分,則修行之路就
會很坎坷,煩惱也會很多!

    所以,大家要時刻反省自己的心念、言行是否已偏離本分,如此
才能盡本事,充分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總歸一句話:一定要多用心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撿栗子

天地宇宙之間,所有生命群居之處,必定要求得一個「和」字。譬如:國家需要
和平、社會需要祥和、人們需要和睦。

    有一則日本童話故事──

    山裡,有一棵野生栗子樹,突然一陣風吹來,許多成熟的栗子掉了下來。


   
一群猴子看到栗子自動掉下來,非常高興,趕快拿籃子來撿栗子,除了自己要吃
的,也多撿一些帶回去給其牠同伴享用。

   
當牠們正在撿的時候,樹上的栗子又掉下來,其中一隻猴子向同伴們說:「我們
撿夠了就好,剩下的栗子留著,狐狸等一下會來撿。」因此,牠們撿了一籃栗子後就
回去了。

   
不久,狐狸真的來了,看到地上有栗子,也很高興地撿拾。撿了一會兒,牠心
想:「還是留一些給夏鼠撿吧!」於是,牠適量地撿了一些就回去了。


   
果然,幾隻夏鼠也跑來撿栗子。牠們看看四周,好像沒有其他動物會再來了,於
是把地面上的栗子撿乾淨,然後離開了。

   
沒想到有一隻鼬狸也來了,牠看地上沒有栗子,嘆息地說:「為什麼我跑得那麼
慢呢?已經沒有現成的栗子好撿了。」牠抬頭看到樹上有很多栗子,自言自語
道:「不是自然掉下來的果實,可以摘取嗎?還是要守規矩啊!」


   
此時,有一隻烏鴉飛過來,看到鼬狸很失望的樣子,就飛到樹上,用頭在枝葉間
搖啊搖,樹上的栗子就一粒粒掉下來了。鼬狸很高興地撿栗子,烏鴉看到鼬狸那麼歡
喜,牠自己也很快樂!

      ※   ※   ※

   
這雖然只是一個童話故事,但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人與人之間只要有這分「和
敬」,就是多麼祥和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馴象記

有一頭大象,體型強健、性格溫順,國王非常喜愛牠,特地為牠建造一間舒適的象
舍。

一群強盜看中象舍周圍靜僻隱密,接連好幾個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搶劫的計
畫,像是如何破壞門戶、如何行搶、如何逃走,以及遇到有人抵抗時,怎樣殺人滅
口!大象聽了這些內容殘暴的言語,性情逐漸變得很暴躁,看到人就用鼻子捲起來摔
下去,看到小動物就用腳去踩,好像發狂一樣。


照顧大象的人跑去報告國王,國王聽了很擔心,原本相當溫馴的大象為什麼變得這麼
暴戾?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自願去調查這件事。

大臣來到象舍,發現大象的皮膚及毛色都很正常,並沒有生病,為何性情突然改變那
麼多?他仔細想了一想,問照顧大象的人:「最近象舍周圍有沒有什麼異常?是不是
常有人在附近徘徊?」「有!有!最近有一群人經常在象舍附近說話,我不知道他們
說些什麼,不過看來都不是什麼好人。」大臣聽了,點點頭說:「原來如此!」


大臣向國王報告:「這隻大象身體很健康,但是心理被一群惡人的言語影響了,導致
性情大變,必須請一些有品德的人來為牠說法,才能使牠恢復善良的個性。」


國王於是邀請一些品格良好的人,聚集在象舍周圍說好話、談好事,經過一段時
間,大象逐漸平靜下來,恢復以前溫順的性格。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夫心缺乏定性,觀念與個性很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
響。如果常與品行良好的人相處,可以薰習端正仁厚的氣質;假使常和心術不正的人
在一起,心態就會跟著偏差了。

在這紛雜的世間,我們要慎擇良朋、遠離損友,吸收正知、摒棄邪見,時刻警惕自己
將心念照顧好、將行為調整好,如此才不會隨波逐流而糊里糊塗過了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鞋匠變國王

有位國王每天聽取大臣們報告政務,處理各項國事,忙碌的日子
過久了,心裏有點煩悶,很想輕鬆一下。

    有一天國王心血來潮,換上平民的衣服,帶著侍從跑出王宮遊玩
。國王來到熱鬧的大街上,看到各行各業的人們充滿活力地工作著,
看來都很快樂的樣子。

    路邊有一位老人正在修理鞋子,國王走過去問他:「老人家,你
喜歡修理鞋子這項工作嗎?」老人說:「才不呢!好辛苦啊!」「怎
麼會呢?我覺得這工作很輕鬆啊!那你覺得哪種人最幸福、最快樂?
」「當然是國王!聽說王宮金碧輝煌,還有豐富美味的食物和許多宮
女表演歌舞。」

    國王聽了,心生一念:「看來這位老人羨慕國王的富貴,卻不曉
得身為國王的辛苦,不如讓他當一天國王看看。」於是國王請老人喝
酒,把他灌醉,帶回王宮。

    國王交代宮女們:「妳們趕緊為老人梳洗,換上我的衣服,讓他
睡在我的床上。等他醒來後,妳們要像對待我一般恭敬地服侍他。」
並且叮嚀大臣們也要把老人當成國王。

    老人睡醒睜開眼睛一看,大吃一驚,自己怎麼會在這麼豪華的地
方,身上穿的衣服也很華麗,難道是在做夢嗎?一群宮女圍過來說:
「陛下,您終於睡醒了,請梳洗整裝,享用早餐。」老人楞住了,不
知所措,宮女幫他洗手擦臉,半推半扶著他走到餐桌前坐下。

    哇!好豐盛的食物啊!老人歡喜地享受美食,吃完後宮女們表演
歌舞,曼妙的舞姿和悠揚的樂音讓老人樂得飄飄然,覺得自己好像真
的變成國王了。

    突然間歌舞停止,幾位大臣走進來說:「陛下,時候不早了,外
面有很多大臣正等著向您報告國事呢!」然後半推半扶著老人來到國
王接見大臣的廳堂。

    大臣們一個接著一個報告各種事項,老人一點也聽不懂,聽得頭
昏腦脹,好不容易捱到用餐時間,宮女們頻頻勸酒,把他灌得醉茫茫
不省人事。這時真正的國王出來了,吩咐宮女幫老人換上原來的衣服
,然後派人把他送回原來的地方。

    過了幾天,國王又穿上平民的衣服去見老人,老人說:「你知道
嗎?那天跟你喝完酒之後,我夢見自己變成國王,雖然有宮女服侍也
有美食可吃,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喔!還是老老實實做個修鞋匠比較
幸福,以後再也不奢望當國王了!」



    世間每個人的境遇與責任都不相同,如果不懂得知足、惜福,老
是羨慕別人比自己有錢、比自己出名,則永遠比不完,日子會過得非
常痛苦。

    所謂「行行出狀元」,人人各有自己的優點與專長,只要安守本
分、真誠付出,就是心安理得、充實快樂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Y8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1-2006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莊周的故事──大樹

有一天,莊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一篇大道理,朋友聽了,覺得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
在那裡?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家門口有一棵大樹,那棵大樹長在馬路邊,大得足
夠讓很多人合抱,但是,沒有人會去砍伐,因為樹身都是樹瘤,無法做器具。剛才你
說的那些話,就像那棵大樹一樣,大而無用,讓人煩惱!」

莊周說:「其實,你並不需要為大樹的大而無用而煩惱。如果將大樹移到較寬廣的地
方,它可以為人遮陽,讓大家在樹下逍遙自在地乘涼。這樣就可以轉無用為有用,你
既不必為大樹而煩惱,大樹又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常覺得佛法很深奧,不知如何將那些大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只要善用
短短幾句話,即可受用無窮。但是,如何才能體會佛法的要義,將它的功能發揮在日
常生活中呢?必須擴大心量,用心思惟,身體力行。總歸一句話,想要領受佛法的妙
用,當然還是要多用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5-2024 11:55 AM , Processed in 0.04956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