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224|回复: 24

文娱趣匣:[如何猜谜][灯谜谜格的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0-2007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猜谜
猜谜是一项有趣的智力游戏,深受人们欢迎.古人把猜谜称为"射虎", 就是把猜谜看做同打虎一样艰难,可见要掌握它的确需下一番功夫.

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谜语的内容非常广泛,俗话说:"事事皆可入谜."可见谜的内容可说 是无所不包.例如猜成语,仅常用成语就有五千余条;猜国名,全世界有一 百多个国家.因此,要多关心各种事物,多看报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要懂得和掌握谜的常用借代语 有些谜语利用我国汉字的同义语,一字多义的现象,用别释,代称或简 称来故制迷团.例如以菊花,黄,金表示"秋",赤,朱,丹表示"红".
人名谜中"张"姓往往以观,看,望作代用字,以醒代"苏",以商代"贾".
又如,我国干支纪年中的子扣"鼠",丑扣"牛",寅扣"虎",卯扣"兔".
山城指重庆,金陵或建康指南京."昆明大雪"扣唐诗一句"春城无处不飞 花",这里以春城借代"昆明",下雪扣"飞花".

三,要懂得各种谜体和结构 灯谜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谜底和谜面的互相扣合有各种法门.有直接会 意的加以暗示,有用字形分析的进行变化,有将字句运用别解的故制谜团, 也有用历史典故加以引申的,更有根据字型制成的象形体谜等等.
一条谜语有谜面谜目,有的还标明谜格.谜面是提示,是隐语,谜目是 要求猜的内容,谜格是给您指出这条谜是运用了某种手法加以调整了的.所 以,猜谜必须先清楚谜面的文词,再看谜目,弄清要猜的内容;还应该记住 的是,凡在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上是不能再现的.
了解和掌握了以上三个方面,再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联想, 分析,归纳,破出谜底就能得心应手了.

四,关于各种谜法 1.会意正猜法:这是一种从正面直接解释,破析谜面隐语,从谜面的内 容和词意进行联想而猜出谜底来的方法.如"日照人间"猜一礼貌词为"光 临",又如"人约黄昏后"猜一文艺词为"晚会",这是从正面去会意的.
黄昏后是夜晚,人约在夜晚相见就是"晚会",但这晚会不是指约会,而是 指文化活动的形式,这就是灯谜的趣味所在.

2.会意反猜法:根据谜面上的词义,从反面去联想以扣合出谜底来.例 如"乐池"猜一江苏游览名胜地为"莫愁湖",乐在这里作快乐讲,不作音 乐解,这是谜的一字多义的运用;乐的反义是"莫愁",因此谜面上看是"乐 池",用反猜法谜底就是"莫愁湖".又如"烧心"打一成语,谜底猜为"不 着边际",这都是从反面扣合的会意反猜法.

3.会意侧猜法:这是一种从侧面去联想以求出谜底的手法,例如"左右 皆是"猜一国名为"中非"就是侧猜的会意体谜.

4.会意分猜法:这是从谜面上的文字分段进行联想扣合,然后完整地结 合起来求出谜底,例如"花好月圆",猜一文明词为"美满",花好扣"美", 月圆扣"满";又如"开口石榴"猜一农药为"乐果",开口扣"乐",石 榴扣"果",合为"乐果".

5.会意用典法:用历史典故制成的谜有情节,有趣味,猜这种谜要熟悉 一些历史典故才行,例如:"东坡投石."猜一饮料为"苏打水".这里就 别用了历史传说中的苏小妹洞房花烛夜三难新郎的故事,苏小妹出了"闭门 推出窗前月"的上句,秦少游苦思不得下句,苏东坡投石入水暗示少游,秦 少游悟出其中之意才对出"投石击破水中天"的佳句.又如以"匡衡夜读" 打一文明语为"借光",也是用古人匡衡因家贫无力买油点灯,只得凿穿墙 壁借邻居之灯读书的典故而制成的会意体用典谜.
下面有几条谜请您试猜.
用会意正猜法猜:轻风拂水(打物理词一) 用会意反猜法猜:射箭中靶心(打成语一) 用会意侧猪法猜:读书不怕难(打物理词一) 用会意用典法猜:红尘一骑妃子笑(打数学家一) 6.增损猜谜法:这种谜是对汉字的字形,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笔画制成的 谜.这种谜比较多见,如"差一点就没治了"打一字为"冶",这里所差的 一点就是治字的点水旁减少了一点;又如"多一点就好了"猜一字为"艮", 这艮字加一点就成了"良",良就是好.

7.离合猜谜法:这是将谜面的词句进行分拆,找出重新组合的门径来.
例如,"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为"座",这是将"从"字置于上面, 再取"至"字的下部即"土"字,然后加上一个"广"字而成"座"字.又 如"人人树立四化志"打一字为"德","人人树立"应理解为双立人的偏 旁,即"彳",再把"四"字溶化在志字中,重新组合就得出"德"字.

8.象形猜谜法:这种谜是将汉字的各种笔画造型用某种象形的物体来暗 喻,如将"丰"比成远树,将"个"比成竹叶,将"人"比成雁,将"干" 比成蜻蜓,将","比成星星或蚂蚁等等.我国传统的一条象形体谜"远树 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为"慧"是非常典型的.如"平地盖 起三层楼"猜一字为"且"也是象形得体的灯谜.


以下简介文娱友创新的浓缩猜字谜法:

字谜猜法参考:
1)象形/比拟法-以谜面来象形笔划的形态,如:“”、“”象形“”、“”等。
2)损形/拆字法-将谜面的字损其笔划,如:“空山之中”则空掉“”字中的“”,剩下“”。
3)会意法-以谜面的意思来推测谜底其中一个部首或关键字,如:“玉兔”会意“”,“祝融”会意“”等,和象形法不同的是,会意法所得到是完整的字,象形法则得到某个笔划。
4)同义代替剪裁法-例子:广西之树被虫蛀。。。广西=桂(同义代替),被虫蛀=木字旁被虫字旁取代(剪裁法),谜底得“蛙”!(沧浪澈)
5)画图法-意思就是拆字法(高曾)
6)数学公式法-凭自己的观察力,异中求同...既是把不同的东西归纳成同样的东西。举个例子,把文字数字看成同样的东西:1等于A1等于B,把A带进去B,11=,所以“三”=“匹”...有点天马行空。

[ 本帖最后由 if 于 24-2-2008 10:4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10-2007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灯谜的结构

我们先说说灯谜的结构。灯谜的结构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   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务”,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   “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象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二)猜灯谜的常规
我们知道了灯谜的三个要素。还需要了解猜灯谜的一些常规。所谓常规,就是人们在猜灯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只要掌握这些规则,猜灯谜时就会免去很多的麻烦。尤其是初学者。一般的常规有这样四个方面,第一谜底与谜面不能有一样的字出现。同样的字出现了用灯谜术语讲就是“露面”。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合格的。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猜物理名词)谜底是“冲击波”。如果我们不去猜“冲击波”,而在猜“波长”或“前进波”就不行了。“波长”和“前进波”也都是物理名词,但“波长”的“长”和“前进波”的“前”都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中的“长和前”相犯,因此就不能成立了。

  第二,如果一条谜的谜目要求猜两个以上的词,那么谜底就要成文。也就是说按谜面联想出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谜底,连起来要够成一句话或一个词组。比如:“春风吹又生”(猜两部电影)一部“原野”一部是“苏醒”。“原野、苏醒”这两部电影连起来还可以构成一句完整的话或是词组。再如:“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猜二个物理名词)一个是“遥感”,一个是“波长”。从谜面联想出来的谜底是大江之源和入海口相距太长,两地相思路漫漫,以谜底“遥感、波长”相和,这样谜底成文又与谜面不相犯。如把两个物词位置调换叫“波长、遥感”那就不成文了,所以只有“遥感、波长”是谜底了。

  第三、所猜到的谜底,必须限定在谜目的范围之内,猜谜必须按谜目的要求的范围去猜。如果不合谜目要求的范围,谜底扣得再贴切,也不能算对。在906娱乐厅中我们曾播出过一条灯谜,谜面是“鸦雀无声”(猜体育用语一)谜底是“叫停”。有的听众猜出个“羽毛球”,这就不合乎要求了。“羽毛球”是体育名词,不是术语。而且谜面的“鸦雀无声”是乌鸦与麻雀不啼叫了。啼叫声停止,“叫停”是扣合严密的。“羽毛球”就扣合不上了。谜底的“球”和谜面无从扣合,“羽毛”二字也很牵强。“鸦雀”是有羽毛,但有羽毛的何止“鸦雀”?。所以此种扣法不合谜道。
又比如:我们还播过一条“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谜,谜目要求猜一个“体育项目”。谜底是“水上运动”。可有的听众猜了“皮划舰”。竹排是水上漂浮比较原始的运输工具,但和“船”、“舰”有严格的区别。所以竹排不能扣“舰”。再者谜底上的“皮”也无着落。另外竹排行驶不用“划板”而用竹竿支撑进行。所以扣不上“小小竹排江中游”这个谜面。而“小小竹排江中之游”还是“水上运动”。竹排是物体,它是个引子,也可把竹排在游都在“水上的运动”。另外,“皮划舰”是“水上运动”中的一个小名词,而不是项目与谜目所要求的不符。
再比如:我们曾播过一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的谜语。这个谜面是现代京剧一句唱词。词意是“到处都飘着白雪,丛山峻岭都披上了银装”。谜底是常用药“四环素”。“四环素”过去是常用西药。现在已不用了,但药名都知道,有的听众猜个“白霉素”。我们说这位听众懂得些谜道,知道“雪、银”是白的,但他忘了“素”字的意思也是白,我们刚才说了,一个谜底有一个“白”字,又有一个“素”字就重复了。就不合谜法和文法了。另外“霉”字之义为里物生菌而变质霉烂,和谜面汉字的形、音、义毫无联系。因此只有“白”和“素”二字。是不成文的,也组不成一句话。因此不成立。而“四环素”之意皆为“四周环境均是成了素装”是与谜面扣合成套。
再如:我们曾播出过“月亮走,我也走”这条谜,要求猜一句成语。谜底为“上行下效”。这本来是一条老谜,但有的听众答的是“形影不离”和“亦步亦趋”。从感观上讲,后两者有些意思,但不完整。月亮在天上走,人在地上随着也走就是“上行下效”。而“形影不离”就有区别了。谜面上的一个“走”字都给猜去。走字一没动态里无。如用“老伴”作面猜个“形影不离”扣的多严谨啊?“亦步亦趋”这与成语乍看起来好像很贴切。但月亮在天上,人在地上,把上、下丢掉了。不如用“跟着前人脚印走”为面岂不更贴切?
还有一次本台曾出过一条字谜,谜面是“乍看多一半,再看一半身,细算多半个,其实半个多”。谜底是“夕阳”的“夕”字。有的听众认为猜一个“歹徒的歹”也对。我们说“歹”字不能算对,因为谜面是四句话,一句比一句严谨。如果用头两句“乍看多一半,再看一半多”扣“歹”字是绝对准确的,再此判断是“夕阳的夕”就不那么准确了。但最后两句是关键,“细看”和“其实”是空语。“多半个”和“半个多”不是还是个“夕”吗?所以“歹”字是不能算对的。但这里要指出这位听众猜谜技巧是比较高的,我们值得鼓励。

  猜谜的最后一个常规是谜面的词义和谜底的词义必须是小扣大而不能大扣小,否则就犯了灯谜术语中的“倒吊”毛病了。比如:江、河、湖、、海、雨都是水,如果用水扣江、河、湖、海等其中一个就不行了。在这里“水”为大,其他为小。再如贞观,开元是唐朝的年号,可以扣“唐”,如果用唐扣“贞观”和“开元”就不行了。因为唐朝的太祖李渊的“武结”到昭宗李晔的轮宁共五十八个年号,因此五十八个之一都是唐朝,可相扣,但唐不可扣其中一个。唐为大,其中一个年号为小。如“贞观之治”(猜电影演员名)“唐国强”。如用“唐国强”去扣“贞观之治”就不行了。因为还有“开元盛世”等典故。又比如:用“芙蓉面”为谜面,(猜京剧名词)谜底应是“花脸”。“芙蓉”扣花,“面”扣“脸”就是花脸。而如果把这个谜倒过来,用“花脸”(打一食品)猜“芙蓉面”就不行了。因为花有千百种,花为大,而芙蓉是千百种花之一为小,所以芙蓉就不能扣花了。否则就无法叫人去猜了。

资料转贴自www.guxiang.com


谜史略考(一) 
作者:雷夏冰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即富有隐喻和暗示性质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圭刂)羊,无血。"它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和诗意,又不失矛盾诡辩,妙趣横生的谜味。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廋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这里讲的是发生于公元前542年的事,虽然没有记录下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廋辞已作为外交斗争的一种形式而登上大雅之堂,在统治集团高级官员中运用了。

  隐比廋辞较晚出现,如同廋辞一样,也是以形象生动的评议来隐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诸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隐语。有些统治者喜隐而不好逆耳之言,臣民若要讽谏朝政,就必须投其所好,利用隐语转弯抹角地劝谏。在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往往用隐语掩人耳目,暗中通情。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和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分别记载了楚庄王和申无畏以及还无社和申叔展用谜语作答的故事。

  如同历史的其它阶段一样,先秦的文学也有其光辉灿烂的一页,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而这其中的一些赋和诗,则是极其精妙的隐语。如荀子的《蚕赋》便是这样,它完全采用隐语的手法,把蚕的形状体态、性能功用和生活习性等几种特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通篇到底才道出个"蚕"字。荀子《蚕赋》对后世的咏物诗和民间谜语影响很大,历代不少谜家认为它是我国物谜的开端,谓"荀卿《蚕赋》已兆其体"。

  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射覆,就是事先把文字或瓯盒或盒匣覆藏起来,然后通过占卜来猜所覆物件,它是隐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游戏。文学家东方朔是当时隐语射覆的代表人物,班固《汉书》和张英《渊鉴类函》等书都有他射覆活动的记载。李昉《太平广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尝以隐语召东方朔。时上林献枣。帝以杖击未央前殿槛,曰:'叱叱,先生束束'。朔至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乎?'朔见上以杖击槛两木,两木林也,束束枣也,叱叱四十九也。"可以看出,这一隐语采用了现代谜语的拆字法,又辅以动作和象声,略有几分文义谜的特色。

  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记载:"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杨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受辛)。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这段曹操与杨修猜碑的故事是虚构的,史实上,曹操和杨修并没有到过曹娥碑的所在地--浙江会稽,虽然如此,但根据《世说新语》的问世时间,至少可以肯定,南北朝之前就有了这条文义谜。

  东汉末年,图谶异常盛行,而作为预卜将来、荒诞玄虚的谶语则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拆组合的,在这种情况下,离合体文字诗谜萌生了,东汉献帝时期的孔融首创了"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到了魏晋时期,离合体文字诗谜已十分盛行,作为一种文体活跃于文坛,风靡一时。随着离合体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增损体应运而生,并且能够结合最早出现的会意体,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据李百药《北齐书.徐之才传》记载:北齐徐之才,聪辩强识,有兼人之敏。公私言聚,多相嘲戏。有一次,他戏王昕的姓为"有言则(讠王),近犬就狂,加颈足而为马,施角尾而为羊。"仅仅四句,就使"王"字跃然而出,极尽嘲戏之能事。


  南朝时期,出现了中国谜史上的第一个"谜"字,当时的诗人鲍照在他的《鲍参军集》里,收入了自作的《井龟土三字谜》。"井"字谜是这样的:"一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前三句用离合,后一句会意更进一层喻示"井"。 谜书的出现标志谜语的日趋成熟。战国时期,我国就已有专门记录隐语的书刊,刘向《新序》云" 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班固《汉书.艺文志》亦云"隐书十八篇"。

资料转贴自www.guxian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0-2007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谜史略考(二)

谜语发展到明末,出现了灯谜谜格。由于谜语的普及,尤其是文义谜的盛行,不仅元宵、七夕和中秋有张灯街巷的猜谜风俗,而且在其它节日和空闲时间也有猜谜凑趣,谜事活动一频繁,谜语素材就显得紧缺,又鉴于一些文人故弄玄虚,喜欢钻牛角尖,在这些情况下,谜坛上兴起了创格新潮,据《韵鹤轩笔谈》所载,明末马苍山在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广陵十八格",即卷帘格、徐妃格、会意格、谐声格、典雅格、传神格、碑阴格、寿星格、粉底格、虾须格、燕尾格、比干格、双钩格、钓鱼格、含沙格、锦屏格、碎锦格和回文格。谜格的创立,标志着灯谜的成熟,它已经跟民间谜语分开,自成体系了。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如同当时的小说戏剧一样,谜事活动也非常活跃,谜风远远胜于明朝。清朝初期,谜语因袭的多,创新的少,如褚学稼的"尹"字谜:"伊无人,羊口是其群,斩头笋,灭口君,缩尾便成丑,直脚半开门,一根长轿杠,打个死尸灵。"句句成扣,可见东汉以来离合体、增损体的遗风。清自中叶以后,灯谜向前迈了一大步,虽然谜面和谜底的素材仍以四书五经居多,但在制作技艺上已益加新奇精巧,力求别解传神。如以"人在人情在"猜《诗经》句"逝不相好",以"绝代有佳人"猜《左传》句"美而无子",又以"霍去病卒"猜《礼记》句"疾止复故"。

  晚清以来,谜语,特别是以文义为特征的灯谜达到了空前的普及,谜格不断增加,谜学上有很大的突破,谜语行家们勇于改革,开创了一些新颖别致的谜艺,如梁章钜设红虎,张起南设外文谜。据《归田杂记》记载,梁章钜曾以朱笔写一字"词",猜古文二句,谜底: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谜底首句紧扣谜面,而后一句呼应书写谜面所用的色彩。灯谜大师张起南有一外文谜见于他的力作《橐园春灯话》,以"GOOD MORNING"为谜面,猜"谭"字,意为"西方言早"。晚清的谜语以灯谜见多见长,当时灯谜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有文字、俗语、成语、诗词、人名、国名、地名、花卉和中药等。

   清代谜风之盛,在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五色石主人《八洞天》、曹雪芹《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陈森《品花宝鉴》、尹湛纳希《一层楼》、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魏子安《花月痕》,以及韩邦庆《蕊珠宫仙史小引》等书,都有不少关于制谜猜谜谈谜活动的描写。以理论为主的谜话和以作品为主的谜集,这一时期也有大量出版,刊行于世,如周亮工《字触》、毛际可《灯谜》、费星田《拟猜隐谜》、俞樾《隐书》、张文虑《廋词偶存》、高超汉《心园谜屑》、杨小湄《围炉新话》、顾震福《谜隐初编》、唐景崧《十八家灯谜》、张玉笙《百二十家谜钞》、拙园老人《揉园灯谜草》、张起南《橐园春灯录》、薛凤昌《邃汉斋谜话》等近百册,这些谜籍是清朝谜语大发展的见证和总结,是我国古代谜语遗产异彩纷呈的一部分。

  自南宋临安出现了南北垢斋和西斋后,谜社经历了元明两代,到了清末民初,已是遍布各地,蓬勃发展,当时最为著名的有竹西后社,北平射虎社和上海萍社三个灯谜组织。竹西后社是清光绪年间成立的,寄寓扬州的福建籍谜家高乃超,利用在校场开设的酒家,为竹西后社的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该社人多势众,高手云集,拥有马趾仁、王绍俞、孔剑秋、周亮工、张剑南、陈天一、李伯雨等数十位专门从事灯谜研究和创作的行家,实力强大。他们每每以茶馆酒肆或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的场所,或聚首商榷切磋,探讨谜艺;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北平射虎社是由樊樊山、韩少衡、高步瀛、刘春林、薛少卿、易实甫等谜界上流人物发起的,于光绪三十二年在北平徽州会馆成立,韩少衡为社长。该社有社员三百余人,中坚人物有顾震福、陈屯、吴玉林、张起南、张超南、俞赞侯、金子乾、吴颖人、宋敦甫、张郁庭、钱南扬、高阆仙等一批谜坛豪杰。他们除了召开月会、年会外,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办大规模的谜会,能人高手,设坛征射,参观者数以万计。与北平射虎社同时成立的,南方谜坛影响深远的上海萍社,其浩大声势并不亚于北平射虎社。该社由孙玉声和王均卿主持,团结了陈逸石、况蕙风、谢不敏、王毓生、朱觉厂、张子良、黄楚九、汪闲闲、朱染尘、刘介玉、徐枕亚、施济群等一大批谜界精英。他们在新世界、大世界等游乐场所大张旗鼓,或互制互猜,自娱自乐;或轮流张灯悬虎,设擂征打。

   清末到民初的灯谜组织多如繁星,全国较有影响的谜社还有扬州的竹西春社、北平隐秀社、学余社和丁卯社、上海的玉泉轩谜社、大中谜社和松江隐社、苏州的西亭谜社、厦门的萃新谜社、晋江的谈虎楼、龙海的文虎社和龙门社、兰州的水晶谜社、枫溪的浣花谜社、潮州的莲社和谜学俱乐部等等。众多的灯谜组织,在普及灯谜知识,促进灯谜创作和培养灯谜人才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使灯谜由文人阶层扩展到有一定文化的平民阶层,大大加快了灯谜的发展和繁荣。

  民国初期,灯谜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派别--南宗和北派。当时,谜学家张郁庭提倡以平仄协律的五言或七言近体诗句为谜面的灯谜,主张谜带诗意,独树一帜。一时间,北平地区呼应附和的谜人甚多,因而形成北派。为了便于区别,人们把运用传统的灯谜技艺的表现手法称为南宗。一般来说,南宗的主要特点是虚拢大意,注重典雅,而北派的主要特点则是字字紧扣,注重叶韵。如以"蜜月旅行"猜五言唐诗句"此去随所偶",又如以"一弯旗影动龙蛇"猜聊目《尸变》,前者属南宗,后者属北派。灯谜技艺的表现手法虽有南宗北派之别,但在实际创作中,却是南中有北,北中有南的,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民国期间,谜社谜家所编撰的谜书相当丰富,如张郁庭《谜格释略》、蔡三省《商灯初步》、许德邻《文虎》、韩振轩《古今谜语集成》、孔剑秋《心向往斋谜语》、钱南扬《春灯余话》、徐枕亚《谈虎录》、韩少衡《莺嘤社谜集》、谢云声《灵箫阁谜话》、谢会心《韵谜三百则》、汪雨人《嬉春阁廋词》、邢楚樵《款月轩谜稿》、孙玉声《萍社谜粹》和顾震福《跬园谜刊》等一百六十余册,是十分珍贵的谜语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对灯谜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灯谜活动蓬勃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在节日或联欢晚会上,猜谜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娱项目。近年来,灯谜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全国众多城市和乡镇企事业单位的群众性灯谜活动频繁,灯谜组织纷纷组建,谜协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5月,全国规模较大的灯谜组织已近二百个。

资料转贴自www.guxiang.com

感谢:fishh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灯谜谜格的基础知识

谜格最早来源


        带格谜是灯谜中的特殊部分。谜格是充分利用汉字、汉语的独有特点而形成的有关制谜、猜谜的特殊方法。它进一步扩大了灯谜的取材范围,丰富了灯谜的内容,增强了灯谜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每一条带格谜中,谜格的提出等于是制谜者对该条谜语所运用的某种特定技巧条件的说明,也是对猜谜者的猜射方法所作出的一种暗示或约束。所以,可以说带格谜是灯谜中的谜中之谜,猜射尤须动脑费心,尤富情趣。

        明马苍山《韵鹤轩笔谈》提到:“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清顾录《清嘉录》则说:“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曹娥格为最。”所以一般人都认为,“谜之有格,自曹娥碑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始也”(薛凤昌《邃汉斋谜话》)。所谓“曹娥格”,又名碑阴格。格名源于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题孝女曹娥碑碑阴八字的故事。相传东汉时上虞有女名曹娥,其父淹死于江,未见尸首,曹娥沿江大哭,投水自尽。五日后,曹娥之尸背负父尸漂浮于江面。时人感怜曹娥的孝心,树碑勒文,彰显其事。后来蔡邕读此碑文,乃于碑阴题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而去。“黄绢”谓有色之丝,隐射“绝”字;“幼妇”犹少女,隐射“妙”字;“外孙”乃女之子,隐射“好”字;“齑臼”为捣姜蒜之器,专以盛受辛辣之物,故暗示“受辛”,“受辛”二字合之则为古异体“辞”字。八字四读,每二字为一读射一字,共射“绝妙好辞”四字,盖赞碑铭文辞之佳美。后世遂依此法立为谜格,便是“曹娥格”。

        谜格名称的正式出现并被广泛运用,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到了明末,扬州马苍山总结出“广陵十八格”。到了晚清时期,俞越又总结出了“射虎二十四格”。越到后来,谜格越来越多,而且越分越细,至有格名百余者。不过从一般情况来说,常用的谜格大约只是五六十种。

         “格”是格律、规则的意思,所以“谜格”无非是有关灯谜猜制的某种格律、规则。其实,灯谜的格律、规则在灯谜本身中已有所存在,谜格的提出不过是人们对文义谜某些特殊规律的总结和扩充罢了。它的作用,是为了充分运用汉语言文字材料来制作灯谜,以使谜面与谜底能贴切地相扣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移字类

        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是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某些文字的位置加以移动调换,以求扣合谜面。移字类谜格,包括:秋千格、卷帘格、上楼格、下楼格、上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双钩格、辘轳格、蕉心格、垂柳格、螺旋格等。

◆秋千格
又名转珠格、颉颃格。谜底限定为两字,互相掉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玉(国名一)
谜底:中国
2、今天(外国名一)
谜底:日本


◆卷帘格
又名倒读格。谜底至少为三字,取“珠帘倒卷”之意,倒读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岛(世界地名一)
谜底:地中海


◆上楼格
又名登楼格、踢斗格。谜底为三字以上,把最后一个字放在最前面才能扣合谜面。
例子:
1、放眼全球(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


◆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落雁格、落帽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将谜底第一个字移到末一字后面从而与谜面相扣。
例子:
1、玉田(艺术品名一)
谜底:中国画
2、来信收到(外国科学家一)
谜底:达尔文
3、第三代赢了第一代(《水浒传》人名一)
谜底:公孙胜


◆上下楼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谜底首尾两字互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三代人都很好(红楼梦人物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
2、言(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互换,读成“信而无人”便切题意。)


◆掉首格
又名调首格、乙上格、掉头格、睡鸭格、低首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将最前面二字调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一决雌雄(数学名词一)
谜底:公分母(按格法读成“分公母”)。
2、蜃楼(中国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按格法读成“海上市”)。


◆掉尾格
又名调尾格、乙下格、掉足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将最后面二字调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腹透(成语一)
谜底:肝胆相照
2、林教头雪夜上梁山(物理学名词二)
谜底:高压、反冲
3、悬崖勒缰(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读成“危地拉马”,即切谜面。)


◆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前一半与后一半互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满座皆曰去(成语一)
谜底:言行一致(前两字与后两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辘轳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例子:
1、冬至太阳生(词牌名一)
谜底:应天长慢
2、长城南北”(人体穴位二)
谜底:内关,外关(按谜格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蕉心格
又名调首格、乙中格、卷心格。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子:
1、京师(成语一)
谜底:千军万马
2、暴君”(法律名词二)
谜底:元凶、首恶”(“凶”与“首”互换位,连续读成为“元首凶恶”,扣合谜面。)

◆垂柳格
谜底为五字以上,把前面的少数字(两字以上)顺移到最后,连读切合谜面。
例子:
1、太极拳操人不老(体育运动形式一)
谜底:少年运动会

◆螺旋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字字旋转读,不能有字往下连续。有“中向外旋”和“外向中旋”两种方法。
例子:
1、诊(成语一)
谜底:毁誉参半(参誉半毁)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2-2-2008 04: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减字类

        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为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或谜面)中的某些文字删减而不读,以求扣合谜面。减字类谜格包括, 落帽格、摘领格、折胫格、解带格、脱靴格等。

◆落帽格
又名脱帽格、免冠格、升冠格、滑头格、龙山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去掉第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半(成语一)
谜底:本末倒置


◆摘领格
又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缩颈格、鹤颡格。谜底为四字以上,去掉第二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与这位兄长决斗(外国地名一)
谜底:格拉斯哥


◆解带格
又名折腰格、掉胸格、挖心格、比干格、鸿沟格。谜底是三字以上的奇数词,去掉中间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黑衫(中药名一)
谜底:乌豆衣


◆折胫格
又名缓带名、不胫格、脱袜格、蔽膝格。谜底为四字以上,去掉倒数第二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电话发明人思路古怪(外国地名一)
谜底:贝尔法斯特


◆脱靴格
又名弃履格、跣足格、力士格、无底格、无底囊。谜底为三字以上,去掉末一个字后(此字不入谜意)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两个黄鹂鸣翠柳(地名一)
谜底:莺歌海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2-2008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加字类

        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字的单音节性和汉语为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在谜底的某处加上某一相关的字词,以求扣合谜面。加字类谜格包括:加冠格、纳覆格、投影楚、藏珠格、藏格格等。 

◆加冠格
又名加冕格、正冠格。谜底大多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读,以补充谜底句文义的不足。
例子:
1、大江东去(红楼梦词句一)
谜底:(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纳履格
又名加履格、进履格。谜底大多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下句第一字,加至本句的句尾连读,以补充谜底句文义的不足。
例子:
1、党的号召(《韩非子·显学》句一)
谜底: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


◆簪花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第一字要加草字头或竹字头来与谜面扣合。加草字头的又叫盖草格,加竹字头的又叫种竹格。
例子:
1、张苞(成语一)
谜底:方(芳)兴未艾
2、警车停了三小时(成语一)
谜底:由(笛)来已久


◆投影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其中有一字应重复读一次成两字(两字意思不同)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一旦豁然贯通(俗语一)
谜底:天晓(晓晓)得


◆藏珠格
又名嵌腰格。谜底为偶数词,在中间嵌入一字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鹏程展翅(经穴名二)
谜底:飞扬、(九)万里


◆藏格格
又名暗附格、内附格。谜底中含有格名,去掉格名后的部分,又要体现所藏谜格的格法,才能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奬(西游记人名一)
谜底:卷帘大将(“卷帘”为格名,“将大”之反,体现“卷帘格”之意)
2、心不在焉(杂技节目一)
谜底:空中秋千(“秋千”为格名,按秋千格之义,“空中”应为“中空”扣合谜面)

此外还有曹娥格、重头格、金钟格、叠腰格、宝塔格、双尾格等。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谐读类

        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多同音字(包括音近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些文字谐音成读(读成音同或音近之他字),以求扣合谜面。常见的有:梨花格、白头格、玉颈格、玉带格、粉胫格、粉底格、丹顶格、丹颈格、丹心格、丹胫格、榴裙格、双皓首格、赤足格,以及围棋格、蝴蝶格等。

◆梨花格
又名飞白格、谐声格、谐音格、全谐格、全白格、玉冰格。谜底至少两字,且全部读成别字(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大海怒潮(电器元件一)
谜底:扬(洋)声(生)器(气)
2、高射炮一再命中(外国地名一)
谜底:洛(落)杉(三)矶(机)


◆围棋格
又名阴阳格、黑白格。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双数字,上半截字正读、下半截字读谐音,或下半截字正读、上半截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成语一)
谜底:心腹(新妇)之患


◆玉带格
又名素心格、素腰格、夹雪格、玉腰格。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数词,中间一字需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食品厂工作(军事术语一)
谜底:制高(糕)点
2、统一语言(清代名人一)
谜底:谭嗣(词)同


◆白头格
又名皓首格、素冠格、戴雪格、粉面格、粉头格、寿星格、白首格、望月格。谜底为两字以上,规定谜底中第一个字读谐音,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子:
1、十(成语一)
谜底:成(乘)千成万
2、废品(水浒人名一)
谜底:吴(无)用 


◆粉颈格
又名玉颈格、鹅项格。谜底为四字以上,以第二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免刑(成语一)
谜底:不乏(罚)其人


◆粉腿格
又名素胫格、鹤膝格。谜底为四字以上,以倒数第二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乡村四月闲人少(节气名二)
谜底:夏至、芒(忙)种


◆粉底格
又名立雪格、踏雪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白足格。谜底为两字以上,以末一个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十个世纪才相逢(中药名一)
谜底:千年健(见)
2、垂钓(数学名词一)
谜底:等于(鱼)


◆赤颈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除第二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伤心细问儿夫病(成语一)
谜底:杯(悲)盘狼(郎)藉(疾)


◆丹顶格
又名正冠格、朱颜格、鹤顶格。谜底为三字以上,除第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刚刚收到赠品(外国地名一)
谜底:新德(得)里(礼)


◆丹心格
又名红中格、朱腰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单数字,除中间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自:
询问学位最高的人(中国地名一)
谜底:淄(咨)博市(士)


◆榴裙格
又名丹胫格、烧尾格。读底为四字以上,除倒数第二个字正读,其余字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父亲常在动脑筋(外国地名一)
谜底:巴(爸)巴(爸)多斯(思)


◆朱履格
又名红鞋格、正履格。谜底为三字以上,除末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一唱雄鸡天下白(明代人名一)
谜底:文(闻)征(正)明


◆双皓首格
又名双白头格。谜底为四字以上,前两字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兄长为信子比赛获第一激动不已(外国地名一)
谜底:圣(胜)菲(飞)波哥大

此外还有穿花格(又名蛱蝶格)、别字格等。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2-2008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变读类

        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中的多音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一多音字变读其另一种音,义随音变,以求扣合谜面。常见的有:系铃格、解铃格、移铃格等。因为灯谜的“生命”在于“别解”,而利用某些汉字多音多义性的特点来改变其音义关系,自为“别解”的手段之一,所以现在设制灯谜时,对这类谜格一般情况下已不再在谜目中特意标示出来。

六、白读类

        这类谜格,主要是利用汉字中的形近字的特点,要求将谜底中某一文字白读成与之形近的另一字,以求扣合谜面。常见的是:亥豕格、乌纱格、青领格、黑胸格、黑带格、皂靴格等。

◆亥豕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故意将谜底中有的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甘罗十二为丞相(活动场所一)
谜底:少年宫(需把“官”讹读为“宫”字)
2、自由恋爱结婚(成语一)
谜底:不谋而合(需把“谋”讹读为“媒”字)


◆乌纱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将首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坐以待旦(红楼梦人物一)
谜底:侯(候)晓明


◆青领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将第二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独木撑天(成语一)
谜底:一技(枝)之长


◆黑胸格
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单数字,将中间一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马后炮(《红岩》人名一)
谜底:车耀(跃)先


◆黑带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将倒数第二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鸿(电影名一)
谜底:突破乌(鸟)江


◆皂靴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将末一字误读成其它形近的字来扣合谜面。
例子:
1、梁上君子(成语一)
谜底:登高作赋(贼)

此外还有有全黑格、鲁鱼格等。

七、句读类

        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语为孤立语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本为一个语句的文字分读成两句,或将谜底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合读成一个语句。常见的是:红豆格和牟尼格,现在设制灯谜,一般情况下也不再在谜目中特意标示这类谜格了。

◆红豆格
又称金锁格。谜底至少三字,且在谜底中加逗号,改变原来的句读来扣合谜面。
例子:
1、九十九(成语一)
谜底:百无一是(百无一,是)


◆牟尼格
与红豆格相反,谜底为有停顿的句子,去掉逗号,上下串读成一句来扣合谜面。
例子:
1、文丞相印(《左传》句一)
谜底:信,国之宝也(信国之宝也,文丞相即文天祥,封信国公)

此外还有集锦格等。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拆字分读类

        分读类谜格包括:曹娥格、虾须格、蝇头格、折覆格、解领格、展翼格、蜂腰格、燕尾格、蜒尾格、筠稍格、筠垫格、蟾足格、宝塔格、碎锦格等。


◆曹娥格
又名碑阴格。读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谜面。
例子:
1、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鸟名一)
谜底:露禽(雨路人离)


◆虾须格
又名鸦髻格、丫髻格。谜底为两字以上,第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巾帼英雄传(鲁迅作品一)
谜底:好(女子)的故事
2、欲言又止 (词汇一)
谜底:味(口未)道


◆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谜底为两字以上,第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每晚休息(毛泽东诗句一)
谜底:多(夕夕)少事


◆解领格
又名鸳肩格。谜底为四字以上,第二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江淮河汉常作客(成语一)
谜底:四海(水每)为家


◆展翼格
又名剖腹格、展翅格、振翅格、振翼格。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中间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阴阳历合订本(文件名称一)
谜底:说明(日月)书


◆蜂腰格
又名中分格、分心格、断锦格。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中间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后谜面相扣。
例子:
1、隆中决策(中国地名一)
谜底:三岔(分山)河


◆燕尾格
又名燕剪格、鱼尾格。谜底为两字以上,最后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久旱(中国地名一)
谜底:长沙(水少)
2、催稿(形容词一)
谜底:速效 (交文)


◆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为两字以上,最后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气象简报(红楼梦人物一)
谜底:晴雯(雨文)


◆筠稍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每字都拆成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建筑家(中药名一)
谜底:杜(土木)仲(中人)


◆筠垫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每字都拆成上下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农夫心内如汤煮(水果名一)
谜底:香(禾日)蕉(草焦) 


◆蟾足格
又名鼎足格。谜底为两字以上,最后一字拆为三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欧美民族(春秋人物一)
谜底:西施(方人也)


◆宝塔格
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逢双数字都拆为左右两部分后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卿卿(诗经句一)
谜底:如何如何(如可人,如可人)


◆碎锦格
又名堆金格、破镜格。谜底为两字以上,每字都拆为二个以上的字(不拘上下左右),才能扣合谜面。
例子:
1、冠盖满京华(春秋人物一)
谜底:管(个个官)仲(中人)
2、众口一致(邮电用物一)
谜底:信(人言)筒(个个同)

此外还有折覆格、摘遍格、离合格(又名金钟格)等。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拆字半读类

        这类谜格,主要也是利用汉字字形结构可拆性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文字或谜底某些文字加以分拆,只取分拆后的某部分字形而成字,以求扣合谜面。半读类谜格包括:徐妃格、揭顶格、放踵格、蝉脱格、摩顶格、折巾格、折翼格、折屐格、踦履格、半面格等。

◆徐妃格
又名齐飞格、半妆格。谜底一般限两字,并含同偏旁部首(此偏旁部首不入谜意)的字组成的词或词组,去掉相同的偏旁部首后,两个字与谜面相扣。徐妃格的谜底一般为一个词或词组,但有的在加上同一偏旁部首后,便成为几个单字的。
例子:
1、万绿丛中一点红(中药名一)
谜底:朱砂(朱少)
2、小舅子 (化学元素名二)
谜底:钠锑(内弟)
3、百般红紫斗芳菲(化学元素名六)
铬、铕、钸、铜、镁、铯


◆揭顶格
又名雍正格、摘盖格、摘遍格。相同部首在上边,以下半部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满堂叫好(蔬菜名一)
谜底:荠菜


◆放踵格
相同部首在下边,以上半部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十厘之积(常用词一)
谜底:忿懑


◆蝉脱格
又名金蝉格。相同部首在外边,以内半部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千分(常用词一)
谜底:田园


◆摩顶格
又名摘顶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将第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只取下半部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做这件事肯定对你有好处(湖名一)
谜底:苏(办)必利尔


◆折巾格
又名侧帽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将第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任取一部分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南甜,北辣,东咸,西酸(成语一)
谜底:饶(食)有风味


◆折翼格
又名断袖格、楚腰格、瘦腰格。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将中央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任取一部分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皆大欢喜(曲牌名一)
谜底:众仙(人)乐


◆折屐格
谜底为两字以上,将最后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只取上半部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知(水浒绰号一)
谜底:智多星(日)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合字类

        这类谜格,是从另一面利用汉字字形可拆性的特点,要求将谜底文字或谜底的某些文字并合成新的字而成读,以求扣合谜面。包括:叠锦格、合壁格、同心格、并足格等。

◆叠锦格
又名比目格、合纵格。谜底为三字以上,谜底中有的两字上下合为一字来扣谜面。
例子:
1、相见再说(成语一)
谜底:人云(会)亦云


◆合璧格
谜底通常用四个字组成,谜底中有的两字左右合为一字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早晨(成语一)
谜底:日(旦)千里(重)


◆并足格
又名并蒂格、连横格。谜底为三字以上,将最后两字合为一个字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风雨荷塘(郑板桥词句一)
谜底:荷叶乱翻秋水(湫)


◆同心格
又名同心结、鸳鸯带。谜底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将中间两字合为一个字来与谜面相扣。
例子:
1、不交真正朋友(成语一)
谜底:与人为(伪)善

此外还有鹭胫格、刖胫格等。

十一、对偶类谜格

        又名楹联类谜格、对联类谜格、对称类谜格,谜面谜底如同对联的上下联一样相扣。对偶类谜格包括:求凰格、遥对格等。

◆求凰格
又名凤凰格、求偶格。象对对联,以谜面为上联,谜底为下联。谜底与谜面用词工整对仗,平仄声调和谐,词性相对。
但求凰格与对联有两点不同:
一、是要求作“无情对”,即字义要对得近,词意要对得远,且越远越好;
二、是要在谜底的前边或后边加上诸如比、齐、双、偶、和、会、朋、合、联、两、并、同、对、逢、遇、连、配等表示成双配对意义的并联字或词,联成一个词或一句话,至于加哪个字或词,要视谜而定。
例子:
1、头绳(数学名词一)
谜底:对角线
2、黄金(画家名一)
谜底:齐白石(应对为“白石”,再加一个“齐”字,成为“齐白石”。)


◆遥对格
又名鸳鸯格、锦屏格、菱花格、楹联格、对联格、求偶格。谜面为上联,谜底为下联。
与求凰格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求凰格所对下联可为断章取义的别解,遥对格上下联必须对仗,且谜面必须独立成文,不可拼凑;遥对格谜底无需加附加字词,谜面与谜底字数相等。猜射时同对对子相同,扣合务求自然,更严格,还须与谜目相扣,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例子:
1、落金扇(戏剧名一)
谜底:拾玉镯
2、五月黄梅天(饮料名一)
谜底:三星白兰地
3、古汉字(猜古书名一)
谜底:新唐书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其他类

        除以上十一类之外,还有骊珠格、隐目格、带目格、重门格、苏黄格、泄白格、连环格等。这些谜格,除骊珠格之外,其他几种都用得比较少。

◆骊珠格
又名探骊格。谜面上不标谜目,只标明谜格,谜目隐于谜底之中,要求猜射者将谜目与谜底同时猜出,谜目和谜底一起方能扣合谜面。
例子:
1、洞长一千五百公尺(骊珠格)
谜底:穴位足三里(足三里是穴位名,连起来解释为:穴的位置足有三里长)
2、来宾请签到(骊珠格)
谜底:书名东方欲晓。
3、湘赣闽辽(骊珠格)
谜底:省名四川。
4、还是生女好
谜底:性别·男(从谜面侧扣推出:性不要男的。别,解释为不要。这其中,性别既是谜目又是谜底的一部分,与男共同组成文句扣合谜面。)


◆隐目格
此格与探骊格相似,据谜面所示,只标谜格不标谜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子:
1、说文解字(隐目格)
谜底:书名,论语(其中“书名”实际上是所隐谜目──《说文解字》是一本书──而“论语”既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2、满路花
词牌·锦缠道
谜面“满路花”既提示谜目是词牌,又扣合谜底“锦缠道”。


◆带目格
带目格与骊珠格、隐目格相似,谜底字数不限,只写谜面注明谜格而不标谜目,不同的是带目格的目是指带有数目的谜目,猜时须将带有数目的谜目作为谜底的一部分,连同谜底一并带出,共同组成文句扣合谜面。
例子:
1、半夜行舟
谜底:水泊人一,时迁。
这里的水泊人是谜目,一是猜射对象的数目,即带目格的目。灯谜中半夜多暗喻一时,以水泊人一时迁扣合谜面。


◆抵销格
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
例子:
说(古人名二)
谜底:司马谈,司马迁(将谜底中相同的“司马”“迁”掉,余“谈”字与谜面相扣。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3-2-2008 10:3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引:

化有格为无格

[ 本帖最后由 fishhy 于 16-2-2008 09:5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来)
抓抓脑袋...


(走出去...)
伤脑筋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8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来)
精神抖擞...


(走出去...)
哈欠连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08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来)
带着问号

(走出去)
还是问号


[ 本帖最后由 xiaoluo 于 15-2-2008 11:5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07:23 PM , Processed in 0.08386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