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00000~

【截拳道※※JKD※※Jeet Kune Do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5-3-2005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兴趣

时间和费用呢?somebody can tell me  ?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4-2005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

振藩截拳道喜欢无形,以期汲取所有武术门派的精华,正因为它没有固定、僵化的形式,所以它亦能够吸收各门各派中的精华并为已所用。因此,截拳道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和技巧,却不受特定手段的束缚。反之,为了达到目的,它将使用一切有效的制敌手段,而所谓的目的,不外乎成为胜利者。

  正如李小龙自己所说:“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又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来补已之短,以及以武入哲。因为每种功夫无论它的流传有多广泛,也都有它的缺点,而李小龙就是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拳术的优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创立了振藩截拳道。

  当年李小龙就是在严镜海、李峻九、伊诺山度等武学名师的辅佐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40多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并由此将截拳道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振藩截拳道的精华元素:

  (1)太极拳(TAI CHI CHUAN):这是李小龙从其父亲李海泉处学得的一种内家拳术,后成为振藩截拳道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振藩截拳道的标志便是一幅太极图。

  (2)咏春拳(WINC CHUN GUNG-FU):这是李小龙从叶问宗师处学得的一门注重实战的近战型拳法(右图),并发展成为振藩截拳道中最关键的内容。而且振藩截拳道中的很多理论都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例如“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便取自于咏春拳中的“无型之型,无式之式”。

  (3)螳螂拳(PRAYING MANTIS):邵汉生先生曾给李小龙讲授过螳螂拳,而李小龙到美国后,又参考书籍自修过著名螳螂拳家罗昆玉先生的螳螂拳。至今,振藩截拳道中很多地方都留有螳螂拳的影子,例如“打击要害”(SOME TARGET AREAS)中的“八打”与“八不打”便直接来自于螳螂拳。
       


  (4)蔡李佛拳(CHOY LAY FUT):这是李小龙在香港读书时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陈师傅处学得的一种极为凶悍、实用的南派拳法,例如,振藩截拳道中的“插捶”(KNUCKLE FIST)便直接来自于蔡李佛拳中。

  (5)八卦拳(BART KUAR CLNA):这是李小龙从书中学到的一种集养生、技击与健体于一体的内家拳术,因为这是三大内家拳术“形意、八卦、太极”之一,故李小龙没有理由不潜心研究它。

  (6)形意拳(YING YIE):李小龙对形意拳极为崇敬,因为在近代中国很多技艺高超的武学名家都学习过形意拳或出自形意门。而李小龙最佩服的形意拳名师则又是以“半步崩拳” 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李小龙名闻天下的“寸劲拳”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小龙从形意拳中最为受益的便是其发力,故在截拳道的很多技术中都有形意拳的影子。

  (7)潭腿门(TAM TUEI):“精武体育会”入门拳法,由于邵汉生师傅早年曾在该会中学习及任教,所以他曾简单地给李小龙讲授过这一注重腿法修炼与运用的北方拳术,后来李小龙亦从书籍上专门研修过这一拳法。

  (8)鹰爪拳(EAGLE CLAW SCHOOL):梁子鹏教师早年曾给李小龙从理论上讲解过这一拳法,而李小龙真正学鹰爪拳老师应是一本教授鹰爪拳的书籍,李小龙亦从中学到了很多擒锁技术,因为鹰爪拳向以擒拿而著称。

  (9)弹腿门(SPRINGING LEG):这是李小龙从台湾省早期出版的一些武术书籍上学到的一种以腿法为主的北方拳术,而且李小龙的高超腿功在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这一基础性拳法,这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传统拳术。

  (10)北少林拳(NORTHERN SIL LUM):李小龙生前曾花了很大的精力研习过这一“天下第一名拳”,他除了从一部介绍少林和尚习武的录影带上学习过少林拳外,亦从很多书籍上研修过少林拳,而且他看得最多的一部少林拳书是金佳福(KIM KAI FOOK)先生的一本著作。此外,李小龙生前还喜欢看《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11)罗汉拳(LAW HON KUNE):少林拳中的一种颇注重实战的拳法,除了邵汉生师傅给他讲授过这一拳法外,他亦在早期拍戏时跟其他叔伯学习过。
 

       

    (12)迷踪艺(LOST TRACK SCHOOL):李小龙最崇拜的一位中国武术家便是“精武体育会”创办人霍元甲先生,并花时间专门研习过他的迷踪拳艺,图53则为李小龙亲自书写的一段有关霍元甲及其迷踪拳艺的珍贵资料。

    (13)西岳华拳(WA KUNG):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北派拳术。

    (14)查拳(CHA KUNG):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典型的北方拳术。


    (15)猴拳( MONKEY STYLE):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门相当灵活、刁钻、凶狠的拳艺。

    (16)白眉派(DRAGON STYLE):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颇为实用的南派拳术。

    (17)白鹤派(WHITE CRANE SCHOOL):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相当实用的南方拳术,李小龙在参加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面试时,曾表演过这一拳术中的动作。

    (18)南派少林(SOUTHERN SIL LUM):这是李小龙早年在香港拍戏时跟一些步伯学习过的拳法,但真正进行研究则是在美国读大学时。

    (19)洪拳(HUNG KUNG):是李小龙在香港读书时期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学名师学习过的一种硬桥硬马的南派拳术,人们只知道这位师傅的绰号叫TAM。

    (20)蔡家拳(CHOY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较为实用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1)佛家拳(FUT GA ):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颇具地方特色而实用的南派拳术。

    (22)莫家拳(MOK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较为注重腿法运用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3)李家拳(LI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4)刘家拳(LAU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5)柔功门(YAL GUNG MOON):是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南派武功。

    (26)道家学说(TAOISM):道家理论直接影响与促进了振藩截拳道的发展,在李小龙的整个武学系统中,道家学说的影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例如:“太极”、“阴阳”与“五行”等便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理论,而这同样亦是振藩截拳道中的哲学底蕴与理论基础。

    (27)禅(ZEN):说到“禅”你一点儿也不用感到奇怪,因为李小龙生前确确实实曾对之潜心研究过,而且在其最权威的著述《截拳道之道》中,便曾专门对其进行过论述。

    (28)易经(BOOK OF CHANGES):对这门古老的哲学,李小龙亦曾涉猎过。

    (29)西洋拳击(BOXING):对这门最古老的西方格斗技艺,李小龙早在香港读书时就曾跟体育老师学习过,亦通过录影带学习过“褐色轰炸机”乔.路易斯的拳击技艺,并间接学习过拳王阿里的高超拳艺,这亦是振藩截拳道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30)西洋剑术(WESTERN FENCING):李小龙除了早年跟哥哥学习过西洋剑技术之外,更于读大学时专门修过这一课程。西洋剑术给李小龙的启示是“强侧置前”,其步法对李小龙的格斗技艺亦有较大的提高与补充。


    (31)西洋摔跤(WESTERN WRESTLE):在振藩截拳道中,摔打技占很大的比例,而这一技术除了取自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摔技外,很大程度上均直接来源于西洋摔跤。李小龙亦曾在读大学时选修过这一课程。如今西洋摔跤已演变成为格斗的主流。这种几千年前在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们中间流行的生死搏杀术亦已登上大雅之堂。

    (32)柔道(JUDO):李小龙的第一位柔道老师是一位在香港经商的日本人,叫大兵卫(TAIHEIE),后又曾跟自己的一位好友兼弟子海伍德.尼希奥卡研习过这一近身格斗的技艺,当时海伍德为“渊美柔道比赛冠军”,亦为“黑带群英殿”之“柔道悍将奖”获得者。

    (33)剑道(KENDO):李小龙是通过书籍自学过这一来自日本的格斗艺术的,一位名叫和里积的日本武术家亦曾向李小龙讲解过这一独特的实用型武技。

    (34)柔术(JUJITSU):这是一种有别于柔道的更为凶残,也更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艺(为日本古代忍者的必修课之一)。李小龙是向有“锁制大师”之称的“美国柔术之父”肯尼.拉贝尔学习这一来自日本的凶狠的以摔锁为主的格斗技艺的。

    (35)法国拳术(FRANG KICK):又叫法国腿拳道,是一种浒于欧洲的实用型格斗技术,也是一种以踢法为主体的拳道,李小龙曾通过书籍自学过这一威猛的欧式拳道。

    (36)萨瓦特(SAVATE):为法国的一种独特的格斗技艺,而且是一种踢、打、摔、拿皆可施展的综合性拳术,在李小龙的武学笔记中亦多有记载。

    (37)菲律宾武功(FILIPINO MARTIAL ART‘S):主要是指学自伊诺山度的莫律宾拳术、双节棍、短棍及菲律宾短刀格斗术,这对李小龙的功夫系统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38)空手道(KARATE):李小龙曾向多人讨教过空手道技艺,如“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与查克.罗礼士等,并自学或研习过大山倍达所著的《空手道训练学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一本空手道教科书。

    (39)跆拳道(TAE KWON DO):李小龙是向自己的好友李峻九讨教这一韩国国技的。

    (40)泰国拳(MUAY THAI,亦可译为THAI BOXING):李小龙是通过书籍与录影带自学这一“世界第一搏击运动”的,尤其是其“内围战法”对李小龙的影响颇大,当然李小龙亦曾潜心研究过其腿功训练方法,这一点在其武学笔记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41)日式合气道(AIKIDO):李小龙是通过植芝盛平先生的《合气道》教材来研习其发力与用力均十分精妙的高度技巧性的武技的,因为植芝盛平为日式合气道的创始人,同时亦同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42)韩式合气道(HAPKIDO):与日式合气道不同的是,这是一种踢、打、摔、拿俱备以及腿法见长的综合式格斗技艺,除了李峻九曾向李小龙讲解过这一技艺外,他亦通过书籍自修过这一拳道。

  在李小龙的有生之年,伊诺山度曾多次陪他一起到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一些中文书店去搜购一些来自中国、香港、台湾的武术书籍,以致后来他家中的藏书竟达2000多册,这是他吸收新鲜血液的源泉。因为作为自学成才的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正式拜过的师父只有叶问一人,但他与一些武坛名人的交流间接地提高了他的武道水平。对于上述武道,李小龙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吸收与融合,而非盲目照搬,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多的引进只能成为自身前进过程中的负担。所以说,欲学好振藩截拳道,就应该脚踏实地,辩证地去接受一切新事物,从而使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这样才能符合李小龙生前的授武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5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宗师自觉地以中西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集世界武学之大成而创立了世界最强而且全真全能的武道哲学系统————截拳道(JKD)。其超前的革命性武道哲理更被世界武坛奉为武道经典,从而直接地影响和促进了从亚洲到欧美的世界实战性武道的创新改革,进而推动了20世纪世界武术发展的进程,赢得了全世界武术家和搏击爱好者最广泛的尊敬和赞扬。如今,“截拳道研究”已成为世界性学问。

截拳道是一种武道哲学
 

  截拳道的根本和精华就是李小龙的武道哲学思想,一种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撞击下融于李小龙血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

  1961年,李小龙进入了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国际名校“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学的专业是哲学。对此,他曾解释说:“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李小龙遂沉湎于哲学的海洋里,他崇拜的东西方哲学家中,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以及黑格尔与释迦牟尼等。他尤其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即要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性所束缚。至于当他看了尼采的书后,觉得尼采的书就是为自己所写的,因为尼采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李小龙亦渴望并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强者。
       



截拳道是一种发展中的武道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首先是科学的,而且是批判的,充满无穷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发展哲学。诚如大家所知道的,李小龙的武道思想是天天都在变的,如果一位教师始终在一成不变地教授一套固定的与僵化的打斗模式,那么他就是把流动性的情况加上了“型”的伽锁,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在对无用的花招虚掷精力并与现实化的情况背道而驰罢了,这种所谓的“截拳道”根本无法进一步将李小龙的思想更深一层地进行开拓和发展。

  或者说,如果研习者只知道盲从和模仿,则永远也无法找到武术的真谛。例如,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则属于截拳道的范畴,而由其他人刻板机械地打出,则未必就是“截拳道”,所以必须将截拳道的技与理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以及将截拳道与现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武道再进行一次有效的结合,才能逐步寻求到真正的截拳道之“技”与“艺”,进而可探求和独创真正属于自我的新武技。也可以这样说,当求学者学习了截拳道之后,所发出的一拳一脚不应仍属于李小龙的,而应当真正属于自己的。

截拳道是一种综合性格斗技

  截拳道是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系统。但纵观现在的截拳道传播界,却鲜有人能把李小龙的完整技艺全面地教给求学者,从而严重阻碍了真正的“截拳道”的健康发展。因为习者从他们那里接受的均为片面的内容,此般行径正好与实际的搏击相背而驰,最后的结果也只不过是种下了混乱的导因而已。
 

  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之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补已之短与以武入哲。当年李小龙宗师在伊诺山度大师与詹姆斯.李等人的大力辅助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26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此种踢、打、摔、拿、跌、夺(指自卫术中的徒手夺器械技术)具备的综合性的完整的技术结构,不仅使学习者对世界上的各种拳道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令学习者用来准备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打法类型的对手进行格斗并取胜,更可令研习者掌握到不断吸收新知识及逐步完善自我的完美的武道思想和方法。
       

截拳道是一种攻击型武道

  虽然截拳道中的“截”首先意味着“阻止”或“截击”,但确确实实,截拳道是一种攻击型的武道,因为李小龙打的是一种攻击型的防御战法,当然这亦是李小龙的一种创新,也就是一种以积极、有效的进攻来代替消极、被动的防御,即所谓“攻击即最佳的防御”。

  和李小龙同处于一个时代的众多武林高手都有一种同感,那就是恐惧。因为李小龙的攻击力与破坏力实际上太惊人了,并有戏言称:“与李小龙对抗会显得相当愚蠢,因为那与自杀无异。”这其中虽有过誉之处,但李小龙的全盛时期的确能像拳王阿里一样,可以称霸于一个领域,而且不是别人不行,是他实在太突出了。

  李小龙的武技从最初的训练到实战,自始至终都强调人体潜能的极大发挥,而且无论研习者的体格如何,经过系统训练后都可发放出力重千钧的毁灭性攻击来。李小龙也经常这样说,一个好手与初学者之间的差别是,好手能善于用机会作连环而给以致命的攻击。他能运用其敏锐的知觉,并采用主动的攻击来发起有效的进攻。当然出拳踢腿时的配合亦须十分有计划,以便每一击之后必可制造另一空档而去重创对手,直至其倒地不起为止。
 

截拳道是一种个性化武道

  在李小龙的生活与武道生涯中,由于他注重个人风格的发挥,因此他不赞成拘泥于形式,也不赞成为传统而传统。对于这一点,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生前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过:“截拳道这种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而独创的,当然他同时又结合了自己的身型、体力去进行设计的。所以说这种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

龙迷当然,李国豪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想劝人们不要学习截拳道这种被传统武术家们视为“旁门左道”或“街头小流氓斗殴伎俩”的拳艺,而是提醒大家,对截拳道的研修亦要“武术因人而异”或不要“盲从”与“模仿”。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李小龙生前的授武精神。

  在李小龙的墓碑前的精美石刻上,便用英文写着:“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同时,他生前亦说过:“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经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因他创造截拳道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武道来解放习武者,使他们不再受格斗风格、武术形式和各种既定主义的奴役。

截拳道是一种实战性武道

  “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搏击。”作为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武道,任何有类似于“国术”、“空手道”的所谓的截拳道,都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因为他们并非身处于搏击的涡流中,而是仅徘徊于周边部位。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武道高手的重要标准,就是他的功夫是否是纯粹以实战为目的,因为过硬的打斗能力将比任何花哨的“说”、“教”都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
       


  李小龙亦认为,一味创作虚幻的招式,无异于是在建筑空中楼阁。一名技击者如果脱离实战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或单纯地想依靠虚幻及花哨的招式来取胜对手,就会丧失其技术的创造发挥,成为“墨守成规”的奴隶,并逐步封杀自己的进行真正对抗的能力。

  此外,搏击的真正实效并不在于形式的正确,也就是说,不论运用什么招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只要依靠它能击败对手而取胜,才能够算是最具有实效的。所以说实战是非常现实的,它可令欠缺实战经验的习武者失望及受伤,因为他脑海中憧憬的那些幻想中的武技,通常很难在实际搏击中实现,这就是过分信赖“正宗”、“正统”而脱离现实的后果,是习武者在实战或擂台搏击中饮恨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只要有效地击败过手,就是高超的技术,对此,你应掌握每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达到自己的愿望。



本文内容摘自于《权威截拳道》 作者:魏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5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与世界功夫的比较


截拳道与散手运动的比较
 
       

  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国内武术界已把许多散存在民间的优秀拳种和秘传技法公诸于世,并提出了“将中华武术推向世界”的口号。此种迹象表明中华武术推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现行的散手竞赛机制却严重的影响技击术的发挥,把技术固定在了“拳击加腿再加跤”的框框内。从这一点来讲,散手技术的丰富性是绝对无法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提并论,因为李小龙的截拳道首先是集传统武术精华之大成,而散手运动缺少的就是这些。近几年来虽也提倡与鼓励使用传统技击术动作,但起色并不大。
       


  (一)、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拳法上的比较:李小龙的拳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运用“节约的经济线”(即两点间的直线)的技击原理,所以它打击对方的机会和实用性最佳。李小龙一反传统观念,而注重“活用”的方法。他提倡的是随机应变、条件反射式的技巧,这也是笨而“重”的散手拳法所无法比拟的。李小龙出拳时讲求的是“短”、“快”、“狠”,而散手拳法则注重“长”、“快”、“重”,两者在观念与内涵上截然不同。在拳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截拳道的拳理要诀之一。李小龙要求拳手对此需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而在散手拳法中则绝无此观念,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再者,李小龙在出拳进攻时,皆善于用脚控制住对方的脚,用以控制住其重心和限制其动作的发挥和施展。

  (二)、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腿法上的比较:李小龙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腿法为基础,并吸收了空手道和其它一些国家技击术中腿法的优点和特长,而创编了在世界武坛中独树一帜的“李式”腿法。而散手运动的腿法却仍以老三腿(踹、蹬、扫)为主,且在战术上缺少变化。李小龙的腿法在施展时以短快与脆狠而著称,它运用的是爆发力,这种力量也许未必能把对方踢倒,但却能把对方踢伤。相反,散手腿法运用的则是大开大合的长劲,运用这种劲力可能会把对方击倒,但却没什么杀伤力,因为对方起来后仍能继续进行缠斗。此外,由于李小龙的动作短小,因此动作速度亦相当快捷,许多时候,对方尚未反应过来,即在懵懂中挨上了李小龙的致命重腿而饮恨擂台。事实上,李小龙的本体速度并不比常人能快多少,重要的是其动作在设计上要更为科学、合理一些而已。
  

截拳道与空手道的比较

  空手道与中国武术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中国武术中少林拳对空手道的影响最大,也颇接近,正因如此,空手道至今都没能摆脱中国武术的影子。千百年来中国武术的主要流传方式是套路,也就是“型”,这种“型”是进步的绊脚石,而空手道从中国武术中遗传了这种“型”。尽管近些年来有了以格斗为主的“硬式空手道”和“全接触空手道”等,但这只是一种外形上的改变,其中的内涵与中心要旨仍没有改变,所以说现在的空手道仍不是“自由”的,仍是受“型”所束缚着的一种“表演性的‘搏击’功夫”。
       


  在实战训练中,空手道讲求的是自由对拆练习,这种方法虽比中国武术的散招训练进了一步,但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为空手道只是在模仿实际搏斗,或摆出一副虚有其表的型。象这种硬把变幻莫测的现实技击固定化,对实战来说毫无意义。由于空手道源自于传统武术,故在防守上亦继承了幅度过大的弊端,而且防御时自身后移过大,这样虽可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却不易发起反击。截拳道则不然,因李小龙善用以打为消,且常常是迎势而上,所以往往可打对手以措手不及。由于李小龙还擅用左手防御和前手反击的打法,因此更强化了动作的突发性,在这一点上,空手道是绝无法与之抗衡的。这一打法特点是世界武坛独一无二的。
 

截拳道与跆拳道之比较

  跆拳道是一种优秀的武道,在很多国家,军队和警察亦都采用跆拳道作为训练内容,甚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可看到跆拳道的动作。另外,李小龙生前对跆拳道的指责也不多,可见其确为一门优秀的格斗技击。跆拳道的艺术性虽然很强,但对手脚的技术限制的太多,从而对真实的搏击益处不大。跆拳道虽然能吸引人,但却不能慑服人。

  跆拳道与李小龙截拳道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出招快,回收也快。这样露出的破绽便会因自己快速收回的动作而得以弥补与解除。此外,跆拳道善用飞踢的技术,而李小龙则不提倡将飞踢运用于搏击,原因是没有充分的机会去运用它,这也是跆拳道的最大区别之一。再者,跆拳道通常以大幅度的纵深性攻击动作为主,而李小龙则以快而小、短而狠的打法为主,因此这在无形之中李小龙便比对手快捷了许多,因他攻击的距离短,所以打击的速度快,抢在对手之前击中对手的机会也就多。两者在防御与反击上比较,基本上差不多,即李小龙所提倡的制敌机先的打示,以及仍以前手前脚进行反击以增强反击的命中率与实效性等。再者,李小龙在诱敌等战法的娴熟之运用,也是一般的跆拳道所望尘莫及的。跆拳道所倡导的是:“攻击是最佳的防御”。李小龙则认为:“反击是最佳的攻击”。
  

截拳道与泰国拳的比较

  经过数百年的战争磨炼和擂台砥砺,泰国拳已从古老残忍的杀人毙命武技演变成为今日高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凶狠凌厉的现代泰拳格斗术体系。在剧烈搏击中,泰拳没什么复杂套路,它完全从实战出发,真正起用了四肢的拳、肘、膝、腿八个部位,且招招狠毒。这一点,也只有李小龙的截拳道能与之匹敌。泰拳由于其攻中有防,攻防合璧,加上厚实的功力,勇往直前的斗志,泰拳师能毫无惧色,毫无限制的把泰拳的搏击威力发挥到极限。
       


  李小龙认为,泰拳精华就在于其内围战法上,这是其常胜不败的杀手锏。除此之外,如攻击力与反应等,泰拳均不及截拳道。欲战胜泰拳手,首先需有厚实的功力,精通内围战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在世界上几位曾战败过泰拳王的外籍高手中,他们所运用的武技皆是学自于泰拳的打法,即以泰拳对付泰拳。当然,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的擒锁技亦能有效地克制泰拳,但最为重要的是需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灵活的战略战术去对付凶悍的泰式打法。


截拳道与格雷西柔术的比较

  在很多国际性武术杂志都认为,格斗与搏击技术的天敌就是格雷西柔术。而且,一个采用格雷西柔术风格的武师,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会使你窒息,从而击败你。但我个人认为,李小龙截拳道是格雷西柔术的天敌。
 

  首先截拳道亦拥有格雷西柔术中的大多数武技,尽管叫法与名称不同。事实上,如果李小龙能活到今天的话,则其技击术发展的盛况决不在格雷西柔术之下,可惜斯人已逝。

  现在,虽然人们把顶峰格斗冠军赛看作是“顶峰格斗”,但是它仍有一些限制。或者说,它并不能用于巷战,而巷战技法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专长。
       


  再者,格雷西柔术讲求的是两分钟内制服对手,但李小龙的观念则是一招制敌。据某些武学行家说,一旦你被格雷西柔术选手抓住手(脚)或衣服时你就完了;但相对于一位截拳道高手而言,他能会被对手轻易抓住吗?有几位截拳道大师现在早已开始研究格雷西柔术,以便取长补短与寻求战胜它的办法。

  所以说,将来格雷西柔术能否再称霸天下也很难说。其实,格雷西柔术能否战胜泰国拳也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前两届顶峰冠军赛上,霍伊斯.格雷西曾战败过几位练过泰拳的泰拳师,但这些泰拳手却并不是泰籍人士。也就是说,这几位泰拳手代表不了真正的泰拳水平。此外,一年半之前,咏春拳叶问宗师的第五代传人亦曾在美国向霍伊斯.格雷西公开挑战过,但后者却并未应战。其实格雷西柔术并非没有规则限制的真正实战功夫,它仍限制插眼、袭裆和牙咬。而截拳道的特点就是没有限制,如果有了限制,必然会有利于格雷西柔术的打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5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革命性拳理


  作为一位文武兼修的武道思想家、武术哲人、武之圣者和武学宗师,李小龙几乎研究了当时的所有武道系统与收藏了当时所有能收集到的武道和哲学书藉。他之所以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方法和思想,是因为他深深地了解到,只有不断容纳新的东西与继续革新自己的武道系统,才有助于人们对武道真谛的清醒认识和积极行动。总之,是他的创造性吸收与开放性创新才使其武道思想和思维最终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卓然成家。

李小龙对强侧置前的科学分析

  李小龙由于有了对武术终身不变的执着热爱,才使他产生了无穷的动力,他那右侧置前的戒备战法,亦成了世界自由搏击运动的代表动作。李小龙的武道哲学之所以提倡右手置前或强侧置前,是因为人的右侧更为强健。他曾说过:“你最合适的脚应该向前,以尽快结束战斗,这也是截拳道区别于其他武道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搏击中为了减少运动时间和距离,你必须把自己那既快又有力的手、脚放在前边,在原则上,这可使攻击的命中率大大地提高,并由于前面的手和脚最靠近目标,所以百分之八十的打击要靠前手与前脚来完成。而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的左手相对要弱一些,因此我便把它置于后侧,而让它处于一种待打击状态,也就是继前手之后发起足以致命的连续重击,以便于发挥更大的威力与作用。

  在李小龙及其众多的嫡传名弟子中,绝少有人在对抗中以左手居前或将弱侧置前,这并不是说左手不可以在前,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右侧更强猛、迅捷、有力。况且,截拳道讲求的是简捷直接,而右侧置前的姿势又最能体现这一技击特点。
       


李小龙对攻守抢中线的运用

  在截拳道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拳理诀要之一,亦为实战搏击中的金科玉律。也就是说,截拳道的动作虽然简单、直接、实用、凶狠,但这一切均是以“攻守抢中线”为基础的。李小龙曾这样解释过:“人体的中线是以鼻脐的联线为基准至重心的虚一,在这条线上几乎分布了全身所有的要害部位;再者,中线亦是人体的枢纽,因此破坏了对方的中线就等于取得了胜利。”所以,李小龙在给学生授课时,常常提醒学生要严密防护住自身中线部位,并设法尽可能地去攻击对方的身体中线部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打击的效率,亦可做到“花最少的力气以取得最大的效果。”在实战中,若想让已方的中线不被对手击中,就必须做到侧身对敌,以减少被攻击的面积,并使自身的中线远离对手,同时亦须垂肘护肋而使自身无破绽。

李小龙对后手消截法的运用

  李小龙的打击或反击速度之所以极为惊人,原因之一是他坚持了“后手消截法”的运用,故而节省了打击的时间,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手进行反击并击中对手。具体运用时,我方的双手几乎是同步地出击,也就是在用后手消截或封挡的同时,前手就应不失时机地立即进行迎击或直接予以打击,从而击敌以措手不及,使对方因来不及闪避而遭受重创并落败。此种攻守合一的打法与传统的那种先封挡再打击的模式相比,起码在速度上要快一倍,因为传统的技术是将整个动作分为两步去做,反应自然要慢得多。
 

李小龙对经济节约线的运用

  对许多人来说,李氏技击法简单、易懂,也便于解释,属于一种便于施展的比任何拳术系统和流派都简化的拳道。李小龙亦曾说过:“截拳道的训练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进程,或者说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在实战中,他并不虚张声势亦不迂回地走着,而是朝向一直线目的,因简捷的一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因为李小龙提倡在搏击中以最短的路径去果断地重创对手的要害部位,所以对方所发出的任何的大弧度与长距离的攻击方法都无法击中李小龙,因为距离长者可能在攻击到半途时便早已被对方的短而狠且准确的重击所击倒了。
       


  例如,李小龙以强劲有力的右手右脚居前的姿势去面对对手,这时由于在出击之前手脚便已接近了目标,故无论对手动作有多快,都会在半路遭迎击而落败。总之,我们在研习截拳道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进行截拳道训练的目的,就是借此迈向武道的极至。而所谓武道的极至,就是回复到高级的原始本能动作,亦即简单、自然、直接、强劲,就如李小龙1967年接受《黑带》杂志访问时所说:“在我开始学习武术之时,对我来说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在我学习武术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现在,当我真正了解了这门艺术之后,便又感觉到一拳仍仅仅是一拳,一脚也仅仅是一脚罢了。”

李小龙对整体劲力的运用

  整体发力也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不论何种形式的发力都是周身各部位相互协调运用的结果,是诸种力量的综合。例如,所谓拳打,表面上看是以拳为发力点,实质上仍然是周身整体的冲撞力,而不是手臂的局部收缩运动,故李小龙的打击威力非常巨大,作用于人体之后可给人一种“穿透感”,且震彻脏腑令人无法阻挡与抵抗。再者,截拳道不是定点打人,而是在运动中创击对手,身无定势,手无定向,脚无定位,发力击人即可借用惯性将身体上的诸种合力与加速度合而为一,从而产生强大的毁灭性力量。

  在截拳道中,最忌手动而腰腿不动,因腰腿不动,手脚僵硬,攻击就没有足够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周身亦不得灵活而至散乱。故李小龙强调手(或脚)一动,则腰、腿、脚、精神与内力均同时活动,并配合呼吸以形成一种浑身一体的整劲,从而产生极大的、可怕的打击力量。
 

       

李小龙对本能的发挥运用

  李小龙一贯主张用本能的反应和直觉去完成攻防动作,而这也是对真实搏击惟一有效的应付方法。他曾经说过,当面对一个高速冲前的对手,你的脑海里可能有十种以上的应付方法,但在搏击的电火光石之瞬间,你能发挥出其中一种方法的效能吗?

  所以,李小龙认为,惟一有效的方法,便是凭本能反应进行攻防。要知道搏击是残酷的,瞬息万变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该用何种招式,因此你必须依靠本能去应对。


  在截拳道中,本能的动作可谓是最简捷、最正确、最直接与最具有效率的动作。在搏击中,你必须完全依靠本能的反应和直觉,这实际上也是平时训练所获得的能力产生的下意识反应。当然,对于一些传统名家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不入流的搏斗方式与理念。可是,正是这种被传统的拥护者不屑不顾的打斗方式,却远比什么招与什么式更能应付实战,除非那些鄙视“自然”、“创新”技法的人甘于接受惨败,否则,当他们在面对真正的实战时,或当他们在实战面前头破血流时,最后仍要使用这种技击方法。

  因为在真正的实战或搏击中,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当然不会固定在某一位置上不动;也不会像师兄弟们在对拆时而让你先对峙观察,然后再策动攻防。也就是说,真正的对手是不会给你蓄势运劲或蹲身起步的时间的。因此,李小龙建议那些传统技法的研习者在与强手对抗时,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与姿势是否正确的观念,而见势见机尽已所能与对手一搏到底。

  李小龙亦始终认为,武术是一门求真的艺术,在求真的道路上,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只须以个人的有效方法去探求和表达。况且,搏击之道绝非是限于一个人的好恶选择的,惟有每一时一刻在实践中去追寻方可,也惟有不受偏颇、歪曲或任何的模式所限时,方可能至不败之境。当你的一切显意识的活动熄灭时,你才能达到无思无往、随心而发或随心所欲的潜意识活跃的本能进发的姿态。至此,你已无须理会用拳还是用脚,面对对手的攻防动作,只需简单的一举手、一捉足,便可给对手以致命性的创击。
 

李小龙对精神武器的发挥与运用

  李小龙始终坚持认为,精神气势、实战技术、实战功力这三大要素是决定搏击胜败的关键因素,而精神气势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况且截拳道是追求精神和肉体完全自由的修炼方法,其方法只求必司。换言之,打斗的成败取决于内在精神,惟有不虑不惧的搏击家,才能稳操胜券而如入无人之境。就李小龙的经验而言,咬紧牙关克服体能与意志上的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技术上的最大效用。在这里,纵使身心俱疲至极,但只要抱着必胜必成的决心全力赴战,则必能达到目的。

  李小龙亦认为自己是不能被击倒的,因他清楚地知道,若自己一旦倒下,则毅力和意志也会同时倒下。因此他在打斗时,身心都已升华至极,他认为纵使皮绽肉裂,也要致敌人于死地。对此,他会进攻、进攻、再进攻,直至对手倒地不起时为止。此外,李小龙还会像野兽般盯紧对手,而这种慑人的“兽性”和灼人的目光,曾多次令受创不深的对手不战而败或俯首称降。李小龙也常对报界说:“我即使倒地不起,也要带着胜利死去。”亦即“宁可死,不可败”。如此,取胜夺魁自是早已在预料之中。



本文内容摘自于《权威截拳道》 作者:魏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5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的致胜要诀


  作为世界武坛上的重量级人物,李小龙用自己的真理发现并粉碎了世界武术的保守僵化的蒙味症结,从而把搏击爱好者从传统武术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他亦由此令世界武坛对其格外敬重和推崇,而被誉为武道真理之路的奠基人与倡导者。然而,欲成为一名优秀的截拳道传人亦非易事,他需要具备相当的武功基础和学识悟性,或者说任何一位研习者欲从中获得终身教益,取得根本性进步,就必须在深悟前面的拳理及在增进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深刻领悟宗师生前以二十年武坛生涯而总结出的宝贵的搏击经验,这将会成为我们攀登截拳道高峰,探索武道奥秘的无可穷尽的源泉和动力。
 

李小龙所首创的控制重心的最佳方法

  李小龙曾经说过,搏击家的姿势或架势的好坏及身体的平衡,十分重要。如果无法在任何时刻保持平衡与重心的稳固,则绝无效果可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在静止中保持平衡,而且应该力求在运动中也保持良好的平衡。特别是在有效地出拳或起脚时,必须力求做到用完美的平衡状态来控制身体。而且在不断改变身体重心的情况下保持平衡,这的确是一门不易掌握但却必须练好的技艺。
       

培养稳固的重心的方法:

  1、半屈蹲姿势是最佳的搏击姿势,对身体的支撑情况良好,无须再做准备动作即可迅速进行有效的攻击。
  2、短而快的移步步伐是维持重心的良好方法。
  3、适当降低身体的重心。
  4、身体重心落在脚尖上。
  5、攻击、后退、反击之间,细心体会两脚相互的正确关系,以及脚与身体的关系。
  6、采用各种拳法和脚法之际,须注意身体各部位的正确位置。
  7、亲身体验正确与不正确的平衡姿势,以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之处。
  8、即使在跑步时,膝盖亦绝少有僵直的情形。

李小龙所体认的攻击时的身体感觉

  在截拳道中,攻击时的身体感觉意味着肉体与精神的一种和谐与一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1、肉体上的:

    (1)已方的攻击动作是否能直指对方的要害。
    (2)攻击时及攻击前后,考虑防守是否严密。
    (3)体验长劲及短劲击打在对手身体上的感觉。
    (4)学习和研究如何攻入对手的防守线,并采用何种技巧去战胜各种打法类型的对手。

2、精神上的:

    (1)培养意欲击中目标的“愿望”。
    (2)击中对手时要有“穿透感”。
    (3)以机警、小心留神来应付攻、守形势的自然变化。
    (4)随时严密注意对方,留神其一举一动,并决定该如何采取策略。
    (5)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斗志与毅力。

李小龙所强调的眼明
 

  视觉敏锐不仅是本能动作的基础,亦是攻防动作的开端。凡优秀的拳手视觉都极为发达。否则的话,他就不可能在擂台上掌握攻击的主动权。同时,眼光锐利,可使对手丧失战斗意志,使对手迷惑,使对手动作缓慢。而一个反应较迟缓且动作较慢的拳手,只要眼睛敏锐,亦可弥补一些由其自身的缺点产生的不足。
       


搏击中运用眼睛的技巧:

    1、一个优秀的搏击者应洞悉对手的每一举一动,尤其是假动作后的真实打击动作。
    2、可用眼睛去迷惑对手,如用眼睛盯其上盘,却突然出腿重创其膝关节。
    3、欲使视觉速度加快,必须更专注于所注意的目标上。
    4、搏击时,还必须练习扩大自己的视线范围。

李小龙所提倡的精简的动作

  进行截拳道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借此迈向武道的极至,而所谓武道的极至,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动作去重击对手。换言之,最有效的动作当是最精简的动作。李小龙生前亦说过:“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

运用精简的动作的原则与技巧:

    1、肢体须放松,而使动作如弹射般发出。这样的攻击动作不仅速度快,而且无预动,并具有寸劲。
    2、攻击时,应尽可能取捷径去打击对手,以减少拳脚的运行时间与运动距离,提高攻击的命中率。
    3、一个高明的拳手,往往能尽量减少无谓且不必要的动作,使其自身的每一个动作更加有效,并减少体力
       上的不必要的损失。
    4、身体的惯性必须善用来克服阻力。
    5、倘肌肉未受不必要之紧张阻碍,该可使动作更灵活,更柔畅,更快速,更自然且更准确。
    6、良好的锻炼并适宜的练习动作的自然韵律,有助于柔畅自然的动作的产生。
 

李小龙所指出的使速度更快之要素

  速度是截拳道技击法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惟快才能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倘自己在速度上占有较大优势,就可领先对手做动作,换言之,对手便只能跟着你做动作。所以说,一位拳手如能在速度上占据较大的优势,那么在其他方面亦会占有不少优势。

使速度更快之要素:

    1、重要的一点,身躯必须与前锋腿成一直线,以打好身体快速前冲的基础。
    2、做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增加肌肉的弹性与柔软性,以及调整人体各个系统,以适应更高程度的
       生理运动状态。
    3、肌肉的适当收缩。
    4、精神的贯注。
    5、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性,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6、必须使自己完全放松,使自己肌肉能有最快反应的姿势与条件。因为当你握紧拳头而全力打出一拳时,
       那只能是“推”而不是“击”,当然也就谈不上是什么爆发力了。
    7、肉体与精神上的警觉性。如果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皆处于戒备状态的话,则起动时就要快得多。
    8、想象力与洞察先机。
 

李小龙所注重的对时机的把握

  一个老手与初学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老手能善于发现机会,并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去把握它和利用它,故而击出的每一拳或每一脚都是胸有成竹的。李小龙亦曾说过:“一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美的,亦可能因受到对手的攻击而失败。因此,截拳道初学者须练好精确地把握时机的本领。”

对时机把握的方法:

    1、攻击于对方准备移动之时。
    2、于对方做动作的瞬间进行攻击。
    3、于对方过于紧张时进行攻击。
    4、于对方注意力转移、不留神时进行攻击。
    5、于对方改变姿势或收手时进行攻击。
    6、先诱使对方做无谓的反应与动作,再攻击。
    7、使对方破势再攻击。
    8、于对方心理与身体失却平衡时进行攻击。
    9、于对方疲倦时进行攻击。
    10、于对方攻击失手之际进行攻击。
       

李小龙所倡导的韵律之破坏

  李小龙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两个搏击者功夫相当时,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方拳手常会随着对方做动作,而且除非他们的速度或力量相差甚大,否则常易陷入僵持的状态,即两人的动作之间似乎有种韵律,如微微的迟疑或做一个出人意料的欺敌动作等,都可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使攻击得手。而且有时速度通常不要太快即可,原因是对方此时犹有维持原先韵律的倾向,自然无法及时来调整自己以适应新节奏。这就是为什么及时一击是最漂亮的一击的原因了,因为已方这时能在对方的意料之外而突然得手。

搏击中韵律变更与破坏的方法:

    1、在攻击之半途突然停止则称为“半次攻击”,它常可诱使对方做出整个的防御动作,然后已方可再突然
       继续原先之动作去重创对手。此种“破坏韵律”的方法常可使对方产生精神或肉体上的失却平衡。
    2、故意做出迟缓的动作或缓慢前进,以松弛对方的警觉性。然后可突然迅速出招做致命的攻击。
    3、可以先用快速的虚招动作,然后再以较迟缓的动作做攻击,最后可再用真实的攻击去重击对手。值得一
       提的是,这种变更韵律的方法将会因时间或场合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



本文内容摘自于《权威截拳道》 作者:魏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4-2005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棒。。。谢谢分享。。。加油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5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一直是一个探索者,他不断地研究所能接触与搜集到的资料,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研究并学会了所有的武术,但他确实研究过当时的所有功夫流派,并将它们合而为一融会贯通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


  虽然说振藩截拳道并非面面俱到,但它所涵盖的范围确已代表了世界武术中的方方面面,尽管李小龙自己亦声称截拳道并未建立整体的系统与完善的理论体系,但若拿任何一种拳道去与之相比较的话,你便会发觉,鲜有一门拳道能与之相提并论。究其原因,是每一种拳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且它们又多固步自封而闭门造车,它们不似李小龙般有机地消化与融炼,并大胆否定自己的一些理论与技术,以求与日俱进。李小龙生前亦曾说过:“在雕刻塑像的时候,雕塑者不能在塑像上增砖添瓦。实际上,在雕塑的时候,一开始就把非本质的东西凿掉了”。李小龙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吸收、消化、删除、实践与检验的过程中,最终找到了一种最具效率和实用性,以及最能表达自我的方式————振藩截拳道。
       


截拳道完整的技战术体系由以下武术实体或相对独立的格斗技系统组成:

  (1)咏春功夫:即学自叶问大师的咏春拳。不过李小龙后来又对之进行了改进与提升,但自始至终,咏春技术都是振藩截拳道中的核心内容。如李小龙经常在公众场合表演的“黍手”、“蔽目黍手”及“寸劲拳”等绝技,便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中,只不过又融入了别的拳派中的相关内容而已。即使在打斗技术上,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咏春风格与咏春模式。例如作为其中坚拳法的“日字冲拳”及振藩截拳道中攻击距离最长的上肢攻击技术“标指”等。振藩截拳道中的很多理论也都保留了咏春风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守中用中”;在功力训练上,李小龙对咏春拳保留的也最多,例如寸劲、方形墙靶(3个)及木人桩的练习方法等。
 

  (2)功夫系统:是指李小龙在咏春拳基础上,所学的蔡李佛拳、洪拳、形意、八卦等传统武术。虽然李小龙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传统武术,但也只是批评传统武术中华而不实的部分,但他从未抛弃传统武术,相反是对之进行了潜心研究。

  因为浩如烟海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武学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而李小龙就是一个成功的寻宝者。例如,李小龙取自形意拳中的劲力发放方法便直接增强了自己“寸劲拳”上的杀伤力度;他学自螳螂拳中的快速、连贯、凶狠的打击手法又迅速增强了自己的近战能力。右图便是李小龙学自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要害部位的打击方法。
       


  (3)西洋拳击:李小龙非常欣赏西洋拳击在训练上的科学性及在运用上的实用性,此种古老的格斗艺术非常符合李小龙“简单、直接、效率”的要求。众所周知,咏春拳中的拳法虽然强猛,但却过于刚直,而拳击的拳法则是灵活、短促、机变的,而将此两者合而为一才是最具威胁办与杀伤性的拳法,因为它同时具备了凶狠、灵活、快速的优点。另外,振藩截拳道中的步法亦大多直接来源于西洋拳击中,例如李小龙的灵活、迅猛的步法便是学自拳王阿里的“蝴蝶舞步”;振藩截拳道中的戒备势在很大程度上亦取自于西洋拳击。李小龙对西洋拳击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除咏春拳之外的其他功夫系统的总和。

  (4)自由搏击:通常是指振藩截拳道中的高级阶段或高级课程,亦可称为“踢拳”。其目的在于鼓励拳手积极思维、深思熟虑、机智地去挫败对手,以及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并使之达到本能化的状态。在此阶段,每个练习者都可发展自己的特长技法,并可进一步磨练擂台搏击技术。练习者亦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去修习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流行拳道以便进一步补充与提高自己,例如伊诺山度的高足保罗.凡奈克就曾修习过日本的一种综合性立体搏击术“修斗”(一种泰拳与柔道混合而成的日本现代自由搏击运动);而日本的著名截拳道研修专家中村赖永则专门赴美国学习过目前世界上最凶悍的格斗技“格雷西柔术”(GRACIE JUJITSU),用以提高自己的截拳道搏击水平;而笔者本人亦曾于1994年赴泰国修习过泰拳这一当前最威猛的自由搏击运动。而李小龙亲笔手书的“振藩功夫/自由搏击”之标牌,此牌目前亦收藏于伊诺山度的拳馆中。
 

  (5)擒锁:是指李小龙最拿手的擒拿与固锁招式,在振藩截拳道中,这是一种在运动频率上可与腿法相媲美的格斗技系统,通常是结合拳法与腿法来运用,即在拳与腿创造机会后以擒锁技最终制服对手。而振藩截拳道中的擒锁技,除了从中国传统武术中吸取了部分动作外,则主要来自于古希腊角斗术与学自肯尼.拉贝尔的 “柔术”,肯尼.拉贝尔号称“美国第一锁制大师”,所以李小龙不可能从他身上无所获取。事实上,李小龙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向他人潜心学习的大好机会的,这是他的个性使然。
 

  (6)振藩武器:是指李小龙学自各流派而后又自成风格的单、双二节棍,单、双短棍,三节棍,长棍以及短刀格斗术等。其中,在向伊诺山度学习单、双二节棍之前,李小龙已经研究过日本空手道中的双节棍术和传统武术中的“鞭杆”等技法;至于长棍则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中的“六点半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整体武道格斗技系统,去掉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大大削弱其整体的战斗效力,同时也违反了李小龙的授武目标与教学要求。



本文摘自《振藩截拳道》 作者:魏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4-2005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藩截拳道的运用原则


  振藩截拳道的根本与精华就是李上龙的武道哲学思想——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撞击下融于李小龙的心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正因为振藩截拳道注重对内在因素的修养与修炼,所以在介入技术动作学习之前,还须先明了其在理论上的一些指导思想,亦即以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最终全面地掌握振藩截拳道。或者说,只有将拳学理论与格斗技能进行最完美的结合,才是李小龙生前的原始教学内容,并由此最终迈入振藩截拳道的殿堂。

振藩截拳道的武学指导思想,实际上是指李小龙生前所提出的“十二字诀”:
 

  体用:我们练习搏击术的目的是为了到现实中去实践,而非仅仅用于健身。“一个搏击者必须能经常不断地保持心灵纯洁,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如何搏击。对此,他必须排除阻碍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无论是感情上的、身体上的或是知识上的(李小龙)”。而此首先必须有一个前提,即要将自身的潜能发挥至极限,然后再去研究与探讨如何将这种已发挥到极限的杀伤力有效地作用于对手身上。

  弃形:李小龙最反对僵化形式的束缚,而致力于探讨适合自身特点的动作与方法。正如他所说:“倘若某门某派教你如何搏击,你可能会依照着那种指定的方法去全力搏击,然而那并非实际情形下的搏击。因为一旦你随着传统的模式走,那么你所了解的便只是老路子,一种‘传统’与‘传统’所造成的阴影罢了————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劲:劲是指振藩截拳道中的发力,与别的拳道的重而长的劲力相比较,振藩截拳道则主张使用措手不及与快速短促的瞬间爆发力。将两种力相比较,若双方同时发劲出招,则李小龙的短而快的劲与技会抢先作用于对手身上,其特点就好像压缩的弹簧突然弹出一般,具有极大的压力与震撼作用。李小龙亦曾拿中国武术与泰国拳比较过,他发现国术中的动作虽可把对手猛力抛出,但却无法形成具有摧毁力的攻击;而泰国拳虽不会把人轻易击倒在地,但它的拳腿所到之处,均骨断肉裂,使对方战斗力大失而瞬间自己躺倒不起。究其原因,原来是在发力上有所差别,一个是长而慢的推击力,一个是短而促的瞬间穿透力,其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疾:振藩截拳道一向以快速猛烈及闪电般的快速度而著称于世。即“速度”是搏击致胜之道,唯快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倘若在速度上占有极大的优势,那么就可抢先于对手做动作,甚至能后发而先至。而且,若一位拳手有极快的攻击速度,还可由此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许多曾败在李小龙手下的拳坛高手都说他们逃不过李小龙的快速拳脚,因为他的攻击快得如眼镜蛇一般,令人防不胜防。一个极具攻击威力的拳手,并不见得是个块头很大的人,却可能是出手发招奇快的人。因为打击的力量等于攻击者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反应:对敌搏击不仅需要有冷静的头脑,而且反应还须快,这是一种在与敌交手之际能准确、有效地进行应变的能力。李小龙似乎有一种天性或超人的第六感官,能事先洞察到别人的企图,并在对方恰要起脚或出拳之际进行有效的抢攻、迎击或截击,使对方因抢先挑起战斗而遭受迎头痛击。

  时间:截拳道运用了“后手消截法”与“经济节约线”等原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打击效率,由于打击距离短了,故可缩短打击的时间,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手进行重击并得手。时间从另一层意思上来讲,还须把握好打击的时机,因为打击的时机与精简的动作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出招的时机亦为搏击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时机比速度还重要得多。

  哲学:我们都知道振藩截拳道是哲学化拳道,或者说振藩截拳道是哲学的武术,亦是武术的哲学。它从创立之初便是在通过一些武术技法来阐述深奥的哲理,或是说李小龙所精选出来的对自己极为有用的哲理实际上一直就是自己在武术行动上的一种理论指导。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振藩截拳道中的哲理是李小龙的精神与思想武器,而其拳脚与动作技术则是其肉体与肢体武器,当然只有肉体与精神高度合一才可将自身的潜力发挥至尽。李小龙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武术哲人,如果没有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作底蕴,截拳道就根本不可能会在仅仅20多年的时间里便辐射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并成为福泽成千上万武术爱好者们心田的甘露。



本文摘自《振藩截拳道》 作者:魏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5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的诱敌攻击法


  在截拳道中,所谓“诱敌攻击法”,是指拳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空门来引诱对手先出招,然后自己再乘机进行打击的方法。诱敌战法几乎和假动作的运用一样,实际上假动作的运用只是诱敌的一部分。在假动作中,拳手要设法欺骗对手并使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反应。而在诱敌时,则要求自己有意暴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并诱使对手去进攻那一部分,呈旦对手这样做了,即可采取有效的反击或迎击技术,给予对手以迎头痛击。诱敌也是诱使对手对你的假动作出做反应的策略,一旦对手这样做了,就会落入陷阱。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实战本身就是一种双方之间的斗智过程,因此不妨诡诈一些。

  通常情况下,引诱对手先主动发起进攻,远比耐心地等待对手先行攻击更为有利。因为诱敌的动作常包含着策略与方法的运用。这时,对于对手进攻的注意力与身体动作均专注于攻击非防御,所以能由此为自己创造许多绝佳的攻击机会。即在对手立足未稳之际,便可立即予以猛烈反攻,后发先致,给其以致命性重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05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深,不过获益良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05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 just want to know where can learn . K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omadm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9-4-2005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 于 16-4-2005 12:15 PM  说 :
i just want to know where can learn . KL



So far, I know you can only learn the best JKD in US. In KL, I heard once before many years back, but the comment of that Sifu is not good. Since then, I heard no one learning or teaching JKD in K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格斗的本质


原著:丹.伊鲁山度(Dan.Inosanto)

  现在,我来讲一讲李振藩:对于他革新并融世界武技于一体,凭他的经验和资格是当之无愧的。首先他曾是一位拳击手;他曾练过泳春功夫,深暗“中心线”之道;他曾有一位是击剑手的兄弟,从而了解那些击剑的获胜技巧;他曾是一位街头打斗者,知道什么动作是有效的,什么是无用的;他曾从朋友学习过中国北派功夫,从而在中国南派功夫基础上发展了他的踢腿技巧;他曾在美国遇到了一些超一流的拳击手和格斗手,师从他们,使得技巧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李振藩具有自己最显著的独特风格,那就是勇于进取!


  李振藩宗师习惯于阐述剖析各种武术体系中的优劣势,几乎一个也不丢下。他曾劝告他的学生不要通过比较两种武术(如东方武术对西方武术,中国武术对日本武术,冲绳武术对朝鲜武术,徒手自卫术对柔道等等)来确定哪种更好;而应单独地去考察他们,找出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在问:“何时使用何种技巧更好?”在适当的时机和距离,发挥最佳的技术。
       


  李振藩另一个惊人的成绩是:终其一生研究各种对抗运动形式,从拳斗到击剑,并且发现得出:不管存在多少种格斗体系,综合起来都有且只有五种攻击方式,其余各种则只是他们的变换形式而已。他们分别是:ABC混合攻击;ABD引诱攻击;HIA封手攻击(或FIA足部固定攻击/封足攻击);PIA渐进间接式攻击;SDA简单直接性攻击(或简单角度性攻击SAA)。

  大多数自卫体系中仅有一或两种攻击变化形式,极少极少的有三种攻击变换形式。最通用的两种是西方运动中的拳击和击剑,(李振藩从中引申出了节奏和方向的概念),李振藩总结出来的五种攻击方法,应用与截拳道中,使截拳道者攻守转换变化自如。

  李振藩为我们如此准确地总结出武术的实质,实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试想一下,一个人终其一生地细心分析每一众所周知的武技,并敏锐地查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其精神和毅力该是何等地惊人!但我们的李振藩所做的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这些,他还有一种能力就是将自己的热忱传递给他人,鼓舞其他的人在武技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正因如此,才使李振藩成为一名顶尖级的武术导师。

  到我们要练习李振藩所教各种武技之时,他不希望我们有某种条条框框所限定(如规定再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技巧)的感觉,故而让我们在实战中练习,即依据对手的情况而确定自己的出招,而这一点又涉及到基本的准备动作,踢腿范围,拳击范围,挡手范围,缠斗范围等等,作为一名截拳道者要应迅速,并凭直觉进行恰当地攻击——————不是蛮力抵抗——————而是化对手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来反击对手。总而言之,引李振藩最常用的话就是:“对方的技巧就是自己的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封手攻击法

(HAND IMMOBILIZATION ATTACK,简称:HIA)


  根据李小龙的讲解:“封手攻击法(HAND IMMOBILIZATION ATTACK,简称:HIA),是一种先封住对方的手或者脚,瓦解对手的攻势后,再攻击对手的一种虽有防御动作,但却是抢先发起攻击的攻守合一的高级实战技巧。

  它通常是先发起攻击以诱使对手进行格挡,然后己方可采用迅速利用对手的格挡而进行打击。当然,对于对方的格挡,己方可采用封缠的手法进行控制,使对方受控制的部位无法动弹,从而留有空门而使己方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打击。”————“封手的攻击法亦可与其他四种攻击方法有机的结合”(李小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训练三要素


  拳手要使自己的技巧在比赛中得到良好发挥,是需要寻找和掌握一些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和严格的筛选,最后淘汰那些不合适的,或纠正那些看起来不合适的技法,以便于他们在比赛中应用最好的技术。丹.伊诺山度曾评价李小龙说:“他做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该怎么做。”李不龙称这一点为“功能的眼睛”,“单一”、“直接”、“创新”,是截拳道的3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无论是对技术的训练,还是对截拳道的完善都起着直接的作用。
       

 
  “单一”意味着准确,如果一个招式需要6个动作才能完成,那成功的机会则相对很小,你用的动作越多,出现的失误也会越多,因此,必须设法让我们的进攻动作更简单些,能否将6个动作缩短成3个?3个动作能否缩成2个?2个动作能否缩成1个呢?把较多的动作尽可能缩减并取得相同的功效,是截拳道追求的目标。训练手段可以简化,然而,还不能直接地用一个反击动作来阻击对手的进攻。进攻对手时,也许可以用简单的动作,但它不能直接达到效果,这时“中途阻击” 就起了作用,这个动作主要部分是防止进攻。

  中途阻击对手的动作是截拳道的高级阶段。这种技巧运用在反击对手的过程中会起重要作用。也可在阻击对方的同时出拳击打他,同时,尽可能运用前臂和前腿,出拳、脚也是非常主动和直接的。练习截拳道的人,都在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方法和理论,以使自己的搏击区别于其他体系和门派。当你带着这个想法去寻找创新时,你将主动改进一些动作。使用这种“改良技术”的人借鉴的是一种方法论,但要运用好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对它的改进是为了使技巧在应用中更简单,更直接。如果你试着引进太多的动作,以至不能发挥其效力,那么这些动作就只是一种负担。这就是为什么把一些武术的精华简单的拼凑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截拳道的原因。李小龙将拳击、泳春拳和剑术做为截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你观看实际运用中的截拳道时,却看不见剑术的招式。这是因为截拳道体系只是吸收了剑术的理论。对于截拳道所吸收的泳春拳也是这样,你能看见泳春的服饰,却找不到泳春的姿势。截拳道的步法和身体躲避运动与拳击手的行为相似,但更侧重于前手和脚。当你把截拳道当做一种学习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判断什么样的技术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技术是实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4-2005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拳道的技击要素

       

一、意念和精神

  (一)头脑清醒:在搏击的整个过程中,头脑要清醒,身体要放松,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和旺盛的攻击意念,做到形神合一。

  (二)信心十足:搏击前想象自己是一只下山的猛虎,把敌人想象成一只小羊羔,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扑杀面前的小羊羔,以气势威慑敌人。

 
二、时机

  在出手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则攻击效果不佳,所以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时机是取胜的关键。李小龙在他的遗著中强调:“以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善的,亦可能因对方的攻击压迫而失效。因此,要练好把握时机的本领。”进攻的最佳时机为:当对手眨眼时;目光呆滞时;目光脱离对手时;面带惊恐时;移动时;挨打时;重心不稳时;大口呼吸时等。

三、视觉敏锐

  李小龙之所以每战皆胜,首先就在于他具有非常敏锐的视觉。他认为:“视觉敏锐不仅是本能动作的基础,也是一切攻防动作的开端。”武谚云:“头打眼,二打胆,三打手脚快与慢。”它有三方面的作用:1、敏锐的眼神可以视察对方的攻击意图,及时发现敌人的破绽;2、给自己壮胆,震慑对手,使其害怕;3、分散其注意力。

四、步法灵活

  在搏击的过程中,双方都要以各种灵活多变的步法调整自己的攻防距离,角度和位置的变化。要施以利害的招术必须依靠自己的步法。李小龙认为:“坚决灵活的步法是提高反应能力的以个重要环节。灵活的技艺是技击的原则。”世界上各种武技都把步法做为搏击的基础。

五、速度要快

  在截拳道中速度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假如在速度上占有较大优势,常可领先对手做动作或后发先至,在其他方面也会占有不少优势,正因为如此,李小龙把速度放在三大要素之中,并把速度训练作为最关键的训练内容。

六、要有力量

  李小龙说过:“截拳道强调所有武术家都必须锻炼身体。如果你的身体不强壮,你便不能进行激烈的搏击。”拳脚没有力量就没有威力,取胜机会就不会大。在格斗中如果其它方面相同,谁有好的力量素质,谁就占有优势。耐力是格斗的保障,耐力素质不好,就容易产生疲劳,人体疲劳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下降,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拳脚无力,最终会处于被动。

七、身体动作协调放松

  在搏击过程中,身体必须放松。李小龙认为,不会放松就不会击拳。假如身体紧张,会致使全身肌肉僵硬,增加肌肉能量的消耗,造成肌肉过早疲劳,出现击打无力,动作拖泥带水,并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致使搏击被动。动作一定要协调。李小龙认为:“协调能力决定了速度、耐力、灵活及准确程度的增减。攻击时,要注意招式的灵活运用,要注意招式的组织和联系。招式变换要隐蔽,流畅。”

八、攻守抢中线,集中突破中心

  中线密集着人体要害部位和人体的重心,李小龙认为,如果实战者中线造成极大影响与破坏,以致难以发挥其技击技术。所以,在搏击中必须严守自己的身体中线,着重攻击对手的中线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伟大斗士的要素——译自李小龙原著《武道释义》


●  协  调  性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协调性都是从事体育竞技技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具备协调性的人,才能够结合整个生物体的一切力量和能力,形成一次有效的活动。活动之前,关节两侧的肌肉紧张程度必然发生变化。肌肉配合的有效程度是决定体育竞技中的速度、耐力、力量、敏捷性和准确度极限的因素之一

  在静止和缓慢的抵抗性活动中,如倒立或举重训练,关节两侧的肌肉的人体固定在预期位置上的作用不小。在一些快速运动中,如跑或投掷锻炼,靠近关节的肌肉缩短而对侧的肌肉却拉长以完成动作。两侧仍紧张,但拉长的一侧其紧张程度却减轻许多。
       

  
  拉长肌过度紧张就象刹车器一样,减慢了运动的速度,削弱了运动的力量。这些有反作用力的紧张增加了肌肉活动消耗的能量,过早引起疲劳。接受一项对工作量、速度、重复性或持续性强度有不同要求的新任务时,就必须完成一种全新形式的“神经生理调整”。因此,在新活动中感觉到的疲劳不仅仅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肌肉,也源于协调不当引起的制动。一个出色斗士的显著特征:即使已拼尽全力,动作仍轻松自如。新手的特征是紧张、无用动作过多和过度用力。有些罕见的“天才运动家”,似乎生来便具备从事任何体育活动的能力,无论熟练与否,都轻松自如。轻松反映了他们在反作用最小的紧张状态中活动的能力,在某些运动员身上更为明显。

  那些行动笨拙的斗士,那些仿佛永远找不准距离的斗士,总是一会儿就被打败了。他们永远都无法猜透对手的想法,但对手却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企图,在他们做好进攻准备之前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醒对手。他们主要是缺乏协调性。协调性能优越的斗士做任何动作都流畅而优雅。他似乎是在轻松的滑进又滑出,一点儿都不费力。他善于把握时机,他的动作如此富有节奏感;他还打算创造一种加入自己优势的节奏,他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他似乎总能猜透对手的意图,他总是占据主动地位,而且总能逼迫对手作出他所希望的反应。首先,他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而不是仅仅带有某种模糊的愿望,因为他对自己满怀信心。

  肌肉没有力量进行自我保护,他们的行动方式以及我们行为有效程度,完全取决于神经系统如何引导它们。因此,一个完成不好的动作就是神经系统错误刺激肌肉的结果,或是发送信号过早、过迟,或是发送顺序错误,或是强度分配不当。一个完成较好的动作就可表明神经系统已训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准确的向特定肌肉发信号,使肌肉在最适当的那一刻收缩。同时,关闭发给反抗肌的信号,让那些肌肉放松。协调完好的肌肉冲动只随要求的准确度激荡,并可在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适时停止。因此,协调性是训练神经系统的问题,而不是训练肌肉的问题。从肌肉根本不能协调用力到协调性能高度完美,是改进神经系统联系的过程。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都说神经系统的上亿成分互相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神经细胞纤维同靠近它的细胞相缠绕,从而使冲动按某种感应过程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冲动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点叫做“接触”。突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看到球没有任何反应的婴儿后来会成为有名的主力球员。

  技巧(协调)训练纯粹是通过练习(准确练习)使神经系统恰当联结的事。每次行动表现都加强了涉及到的联结,使得下一次表现更容易、更确定、更从容不迫。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学到自己想要的技巧,高效率的运动精力和动作,确保动作最为简洁。想当冠军必须要有从容的心理状态,在最为枯燥艰苦的训练中也能感受到乐趣而不断进步。一个人对刺激反应越从容,他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大,反之,越是“忙乱”他就越为被迫行动而烦恼。重点:有疲劳感请不要练习已相当熟悉的动作,因为就算再练习,你的动作也是粗糙的,记住,错误动作会妨碍运动员的进步。因此,当你感觉新奇时就练习细致的技巧,当你感觉疲劳时,就转向增强耐力的粗糙动作的练习。
 

●  精  确  性

  动作的精确性是指它的准确度,通常是指发力时的准确程度。精确性通过受到控制的身体动作来获得。这些动作应该是用最少的力气完成,而且仍可获得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富经验的斗士都必须经过相当数量的练习与训练才能获得精确性。想拥有技艺最好先利用速度来学习精确性和准确度,之后再用更多的力量和速度来尝试技术动作。镜子对精确性的训练有所帮助,它可以帮你检查自己的姿势、手的姿势和技术动作。

● 力   量

  确切的讲,只要身体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在行动中操持平衡,才能学会打击或投掷技艺。为使冲力同机械作用恰当结合,神经系统应把冲动传递给有用的肌肉,使足够数量的纤维在真正合适的时候活动起来,而传给抵抗组织的冲动却减少以逼退抵抗。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运动员总过分调动肌肉,使出过多的力气,这是由于反射神经肌协调系统“无知”。力大无穷的运动员不一定长得高大,但他们一定能快速发力,力气相当于力量乘以速度,如果运动员能够更快行动,即使肌肉的可收缩拉力保持不变,他的力量也增大。因此,身材矮小的人如果转动迅猛,也可能同那些身材高大却转动缓慢的人打击得一样凶狠。

  利用重量训练强健肌肉的运动员,一定要同时在速度和柔韧方面下大力气,力大无比,同时又速度奇迹快、柔韧良好、耐力持久,具备这样素质的运动员在许多体育项目中都能成为佼佼者。不具备这些,一个强壮的人无非就是一头徒然地追赶着斗牛士空有蛮力的公牛,或是一辆追赶兔子的速度奇慢的卡车。

● 耐   力

  超出正常的生理承受力,并使人精疲力竭的艰苦而长期的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耐力,也会使人感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及肌肉痛苦。最好的耐力训练是比赛。当然,跑步和与假想对手进行拳击练习是必要的耐力锻炼方式,但你应该采用不规则的节奏、不规则的调整心理神经来进行这些锻炼。多数初学的运动员都不情愿进行艰苦的锻炼。他们应该在完成大的运动量之后充分休息,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休息之后再开始的运动量。由分散在温和的活动期间的短而快的活动组成的长时间活动似乎是最佳耐力锻炼方法。超耐力运动的四个前提;

  1、全速度跑同轻松慢跑相结合的锻炼方式可以提高耐力。
  2、耐力训练有其特定的速度。
  3、极限耐力训练应该是比一般训练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4、进度也应偶做调整,利用不同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肌肉纤维。

  耐力训练的强度应该循序渐进的增加。对于需要相当程度耐力的运动来说,六个星期未免太短,真是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想要攀上成功的颠峰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如果不注意保持锻炼,耐力的流失相当迅速。

● 平   衡

  平衡性是影响斗士姿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能时刻保持平衡,就绝对不能有力出击。只有身体各部位联合得当才有可能获得平衡。足、腿、驱干和头对保持姿势平衡都很关键,它们是传递身体力量的运输工具。使双脚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使双脚同身体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对身体各部位正确联合有所帮助。站姿过宽破坏平衡,但却以速度和效率为代价换取了聚集力量。站姿过矮也不利于平衡。速度起作用了,却失去了力量和平衡。适当姿势中的适当平衡秘诀在于双足之间距离适中,身体重量或是均衡落在两条腿上或是稍微多的落在主攻腿上,主攻腿相当直,膝盖松弛自如。身体的主攻侧从主攻足跟部到主攻肩部形成一条直线。这一姿势可以使人拥有松弛感、速度、平衡和自如的动作,可能变得力大无比。

  一般体育竞技中,准备姿势包括半蹲式、重心下降偏前。前膝稍向前弯,随之重心稍稍前依。通常准备中,即使是膝部弯曲之后,主攻足跟通常也是稍稍触及地面。足跟同地面稍有接触有助保持平衡,缓和紧张感。两脚之间应留有可自然迈步的空间,这样,双脚就能支撑住身体,而不是仅仅立在一个点上。避免双脚交叉,就不会被推得失去平衡也不会因步法糟糕而被打倒。姿势习惯:1、重心下降;2、底步侧宽;3、重量落在脚上;4、即使奔跑,膝也很少拉直;5、细小而迅速的动作中的重心是运动员在方向会突然、频繁变动的比赛中的特定习惯。

  这些习惯是动作中的准备姿势以及静止姿势的特色。每个动作之前及过后,斗士都表现出这些静止并逐渐发展的机动习惯,为下一动作做准备。出色的斗士在有突然活动的必要时,很少会因膝盖过平或其它完全拉平的关节角而失败。平衡即对重心的控制再加上对身体倾斜与不稳平衡的控制与应用,因此,重心移开,推进动作。平衡也许意为能够把重心降至基座之下,追随它,不要让它跑掉。同弹跳或交叉步相对照,碎步和滑行能够保持重心的移动。当有必要快速活动时,出色的斗士会用足够小的步子,这样其重心很少会失去控制。

  预备姿势中身体倾斜是为了平衡伸出的手臂或腿。应在运动之中而不是静止中寻求良好的平衡。斗士的重心不时随自己的行动或对手的动作发生变化。打而未中或题而未中意味着暂时失去平衡,因此通常是反击者占优势,但采取小的阶段性弯膝姿势的进攻者也会相当安全。常和对手练习失去平衡后、特别是当他站立时的反击。应一直保持平衡,以便再次出腿或出拳。但不要投入太多。组合进攻、撤退或反击时,体会一下双脚之间以及双脚同身体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注意不同类型的打击和踢击时它们是怎样的姿势。在平衡的姿势中感觉一下自己。如果必要的话,你应该能按平时走路的步子完成所有移动。感受一下平衡姿势与不平衡姿势间的区别。前移、后退和侧移。协调打击与踢击;保持你得到速度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个可以保持或迅速恢复的平衡姿势。最好的增强平衡感的练习毫无疑问不是普通的随意蹦蹦跳跳,而是真正的锻炼。首先,单腿蹦,在身前抓住一只脚;另一只脚单腿蹦。然后,双腿轮流随绳的每次轮回跳跃,尽可能加快速度。连跳三分钟,休息一分钟,再跳三分钟,按不同方式跳三个回合下来是一项好计划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个人截拳道训练要法

李小龙个人截拳道训练要法


  李振藩当年是如何进行截拳道训练的?除少数亲近门徒之外,局外人很想了解但又不得而知。同样,我们相信每位读者亦充分了解李振藩究竟是如何将自己训练成超一流武术技击家的?这里,我们谨根据李振藩当年有关个秘密练功笔记及每天的个人训练计划等第一手资料,摘要做综合之分析和概括,从而为你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貌,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及安排自我训练时之参考作用。请从李振藩整个训练内容的构成,训练程序时间之安排等方面去理解、分析,以求得出有益于自己的结论。请切勿停留于表面,则善莫大焉。

  李振藩1968年特定时期的技术训练主要集中于手法和腿法练习。通常是每周一、三、五集中于手法为主安排训练;周二、四、六则以踢法练习为主。每日必行之体能训练内容则是前臂肌腹肌和腰部肌力练习以及柔韧性训练。如果时间允许,通常是在30分钟内以变速跑跑完约6.4公里路,有时则达到6英里(约9.6公里)。另外,李振藩还将骑固定架自行车和跳绳同跑步一样作为最佳的心血管系统耐力练习纳入到训练中。基本规律是:周一、三、五跑步;周二、四、六骑固定架自行车和跳绳。跳绳对于练习步法及增进身体节奏感亦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李振藩将负重器械练习作为强健体魄,增进力量,特别是提高四肢肌肉爆发力,以强化拳、足杀伤力,以及增进速度、协调、耐力等相关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来进行安排。通用的训练计划安排——从李振藩到他的亲传门徒是每周的二、四、六。即每周练习三次,隔天练习。基本上每个练习每组重复的最佳次数为8-12次;腿重复次数则是12-20次。他通常到唐人街健身院利用专业器械做相关练习。除负重器械练习之外,以加强肌肉关节肌腱集中性劲力为主要目的的静力练习法亦是李振藩格外推崇的,为此他发明了不少专用训练器械。此种练习法对于提升截拳道者无论长劲、短劲乃至贴身封手和擒摔劲力均有极大帮助。因此,一些静力练习是李振藩每天必练的。李振藩是世界武坛充分将集中性静力练习和以速度性力量练习为主的负重器械练习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的先驱者。高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程序使得李持藩每一寸肌肉、肌腱都能投入格斗中,进而使他发出的爆发性攻击力量和动作速度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对于力量训练的重要性,用李振藩的话来讲就是:“如果在力量和灵活性(包括速度)方面没有获得提高,光有技术是不够的”。

  李振藩的手法练习运用的辅助训练器具很多,如重沙包、手靶、梨球、上下拉扯式速度球、纸靶等。踢击的辅助训练器械则以空气泡沫踢靶、手靶、重沙包、纸靶等为主。他充分地利用这些工具,集中发展手法和踢法的隐蔽性、速度,以及出击之时机咸、距离咸、动作灵活性、准确性,使动作日益精简、直接,机动高效。在训练中,李振藩手法和踢法技术动作数量上的安排并不是很多,他重视的不是每次练了多少动作,而是第个动作练习的质量如何。他对最简单而又最具攻击实效的基本手法、踢法,例如前手冲捶和标指以及侧踢、勾踢等几乎每天必练。李振藩基本技术每天的练习总次数高峰期经常达到手法练习2000次、左右腿各练500踢击的程度。李振藩每天的训练课多为综合课,包含热身、技术、战术训练(包括辅助技术训练)、生物修炼、负重练习、静力练习和放松整理运动。实战练习每周安排1-2次。

  充分的营养和休息,李振藩如同对待训练般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安排。在营养方面,他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健美运动的专业营养补充手段和方法,再适合他自身的基础上加以吸纳和运用,在配合力量练习,最终雕琢出令健美冠军亦咸惊叹的骄人身材和强健体魄。毫无疑问:如同最好的赛车需要好的燃油做动力一样,格斗中每一次速度最和力量爆发的质量,亦与科学的营养提供优质的能量密切相关。李振藩惊人的训练成果来自其全面的、科学的训练结构和程序,而绝非来自某一特殊部分。另外,长期的不懈努力以及保质保量的训练,是使他每一天、每一寸的训练成效,最后累积达到常人所能达到的巅峰的保证。
 

李振藩洛杉矶时期普通周训练基本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日 期
        练 习 内 容         时 间 安 排

星 期 一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上午:7:00 ~ 9:00
中午:12:00  0000
下午:5:30 ~ 6:30
晚上:8:00 ~ 9:00

星 期 二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星 期 三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星 期 四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星 期 五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星 期 六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李振藩1968年元月6星期六的训练课程表

星 期
        训练类别         训练内容         时间安排         时 段

星 期 六
       

技术和体能
       

 热身练习(一般身体素质练习)
       

9:10
       

上 午

 1、拳法练习500次(重点发展中线重拳)
       

10:40

 2、标指练习500次

 3、与黄锦铭一起练习(私人教授)

 4、唐人街跑步

传道授艺
       

 唐人街用餐并为朋友及琳达的同学讲授武道哲艺
                 

下 午

 

李振藩1968年元月3日星期三的训练课程表

星期
        训练类别         训练内容         时间安排





        热身及手法、步法技术        

 1、功夫练习与测试(重点练习黏手/CHI SAO/2小时)
        7:00-9:00

 2、热身练习(重点是腿、腰、腹/15分钟)
        9:00-9:15

 3、挂捶练习500次     (30分钟)
        9:20-9:50

 4、跳绳练习3组       (30分钟)

 5、标指练习500次     (30分钟)
        10:00-10:30

 6、步法练习         (10分钟)
        11:05-11:15

午 休
腿法及柔韧性练习        

 1、高踢练习  左右各4组
        3:05-4:00

 2、侧踢    左右各4组

 3、滑轮吊腿柔韧练习 3组

 4、前足勾踢练习:重沙包练习3组;纸靶练习3组

 5、左/后足勾踢练习:重沙包练习3组;纸靶练习3组

 6、腹肌与腰背肌力练习
        4:15-4:35

 

本文摘自“李小龙截拳道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5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论武术训练中的“六大要点”


  李小龙先生是20世纪世界武坛影响巨大的重量级人物。他武功精湛,勇于创新,在32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立截拳道,为现代武术百花园奉献了一株鲜艳夺目的奇葩。李小龙生前,藏书颇丰,注重知识吸收,偏爱中西哲学,可谓学识渊博,文成武就。他勤于思考,对武术见解独到,常语出惊人,言人所不言,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

  认真研究他的武术著作,给人的启发和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训练作为武术科学的重要内容,在李小龙的言论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认真研究,科学分析,辩证吸收,对我们形成正确的训练理念,指导训练十分有益。李小龙关于武术训练的论述很多,但比较分散、细碎,综合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要点一:一切立足实战。李小龙生前经常说:“如果进行训练而没有实战观念的话,那么只能是在欺骗自己。当你踢打沙袋时,你必须想象实际上是在同对手较量,集中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踢打,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他一贯强调要“吸收有用的,再加上自己的专长,从而增强实战能力,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为实战而练应当作为第一原则,必须牢记并贯穿于训练全过程。“平时锻炼时应该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而确定各种应付手段,勤加练习,以期收到熟到生巧之效。”

  要点二:注重自身体悟。李小龙认为,智慧型的搏击家总是不断地检讨自问“为时?如何?何时?”,勤加练习,籍由思想和行动来学习技术和战术。指出“训练的目的不在于训练次数多少,而在于你从每个动作中学到多少内容,取得多大进步。很努力地去做两件事,也远比一百件事浅尝辄止好得多。”强调截拳道方法“只求心悟”。总结自己的武学体会,李小龙有一段这样的论述,“经由我个人实际的体验和认真学习,发现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助力就是‘自助’。除了自助再没有别的助力。” 可见他对武术训练要深入思考,细心体悟是特别推崇的。

 
  要点三:遵循运动的科学性。李小龙以现代运动科学为理论基础,认识武术,指导训练,克服了传统武术的局限。指出“任何运作必须先从精密和正确性要求作起,然后再讲力量的强猛和速度上的快捷。”同时,李小龙提醒说:“疲惫不堪时不要练习精细动作,因为身心具疲的情况之下进行练习的话,细密的动作往往容易流为粗枝大叶的劣等动作,练到最后反变成草率不确实。”“唯有在身心具舒畅的状态下练习,才能发挥精细技术的功效。”

  要点四:重视反复练习。李小龙认为“反复不断练习是迈向优胜的唯一要道。”这是因为“反复的刺激在神经组织内产生行动的形态,一旦形态确立之后,只要有刺激,就能产生稳定的行动。”他指出“训练的多寡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固定的动作在于强化相关的接续能力,并使日后的动作更灵巧、正确、敏捷;反复训练一个动作,可以使动作变得正确、顺畅。反之,原先的接续能力将日渐退化,动作变行是迟钝,不正确。”“动作技巧的训练,纯粹是利用经常而恒久的反复练习,使神经肌肉系统有效地协调合作罢了。多一次练习,神经肌肉系统则多一分协调能力,动作则更容易一分。同样的,疏练一分,则只有更减少一分协调能力。”“编组各种不同的拳法之后,最重要的是勤加练习,直到一切动作均能顺畅灵巧。”

  要点五:倡导身心俱练。李小龙说:“截拳道追求精神和肉体完全自由的修炼。”身体和精神训练应该兼顾,不宜偏废。他重视身体训练,强调所有武术家都必须锻炼身体, “如果你的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行剧烈的搏击。”同时,他也指出“无法自我控制情感的人在搏斗时,将因为情绪的起伏不定而瞬间失去发挥攻击的机会,或身体变得僵硬,动作呆滞不灵活。”“为了避免临阵失常,务必学习自我控制感情,以适应种种状况。”

  要点六:主张刻苦磨练。李小龙认为“不论是初学者或老练的搏击家,动作欲达到纯熟精练的境地,务须籍由非寻常的练习和磨练。”“想超于常人,惟有随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成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受此等折磨,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09:02 PM , Processed in 0.0710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