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4845|回复: 414

《净业三福》,大家做到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6-2011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福这三条,佛说是一切诸佛净业正因

无论你修学那一个科系,这三条叫作“共同科目”;无量法门里面,这三条是大家必修的课程,非常重要。

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条‘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希望大家对《净业三福》的认识与实践来发表意见。。。
单选投票, 共有 61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6 收起 理由
阿弥陀佛56 + 3
王俊英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6-2011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法師談 - 淨宗修學基礎「淨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

深信因果,斷惡修善,孝親尊師,這是《地藏經》上所說,如果就淨宗的教義,淨宗修學的基礎是世尊在《觀經》上所講「淨業三福」,沒有修念佛法門之前,先要奠定這個基礎,淨宗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這個基礎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諸位想想,這四句話是不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沒錯。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後面這兩條七句,與《地藏經》末後五品,從這一品一直到經的結束,總共十三品經,完全相應。

換句話說 ,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淨業三福的詳細說明,不僅僅是修淨宗的基礎,是佛法當中無論大乘、小乘,無論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佛不在世沒有人弘教, 我們能把這個基礎維護就行了,維護這個基礎就能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

所以末法時期堅定奠定這個基礎,勸人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成功了,這是真實不思議事。

我們要弘揚其他 的經論,自己沒有開悟、沒有見性怕講錯,很難得真實的受用。

唯有堅持這個基礎,老實念佛,決定不錯,即使諸佛如來示現在今天,教化眾生也必定如是。

所以我們讀這一段經文, 就曉得諸佛如來心裡想的是什麼,他們做的是什麼,我們應當在這個地方學習。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12:44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estheryu + 5 谢谢分享,末学就是地藏经才入门的~感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1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入佛門基本的條件

誠敬怎麼來的?誠敬是性德,是從孝養父母那裡來的,把對孝養父母的心對待老師,這就是尊師重道。

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那就完了,這一生學佛,有一個好處,阿賴耶裡面種了佛法的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

我們聽了這個話,很恐怖,不能成就怎麼辦?好在淨宗法門裡面有特別的緣分,你要真正能學會,懺除業障,還有一口氣,到最後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是淨宗的殊勝。

所以我們在台中蓮社看那些蓮友,往生的真不少,最保守的估計,李老師在台中講經教學三十八年,跟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往生的,我的估計應該有五百人以上 。這個功德殊勝,真難得,那不錯。

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是以孝道為基礎,你看淨業三福跟我們講得多清楚,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入佛門基本條件, 你要把這四句做到,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換句話說,佛經典裡,你能信、能解,這就是你的善根;你能夠依教奉行,這是福德。

你能行、能證,往生就是證果,無論三輩九 品,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一生圓成佛道。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1:2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1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深信因果」是信什么因果?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頭。

所以我們能肯定,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念清淨的時候決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了,一念清淨還來不及感受,第 二念就迷了問題在此地,保不住,保住就好了,所以要練習。
怎麼個練習法?世尊在淨業三福裡面告訴我們「深信因果」,這一句話重要。

深信因果講的是什麼因果?我曾經跟同學們作過報告,年輕的時候初學,對於這一句很迷惑,幾個星期都 想不出來。因為三福是三條,第一條是人天法,我們容易懂,第二條是小乘,第三條是大乘。

如果深信因果放在第一條,甚至於放在第二條,我們都不疑惑,放在第三條,第三條是菩 薩,菩薩還不相信因果嗎?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我們人都相信因果,都能深信因果,不敢造惡業,這話怎麼對菩薩講?肯定不是一般因果,我那個時候就有這麼一個疑問。

那不是普通 因果,是什麼因果?忽然想到大乘教裡頭講的,「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真的很多菩薩都不知道,所以淨業三福第三條「深信因果」,肯定是講這個意思,念佛 是因,成佛是果。

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要怎樣在這一生當中趕緊養成念佛的習慣?絕不能有貪瞋痴慢的習慣。

有貪瞋痴慢的習慣不好了,為什麼?那個感餓鬼 、畜生 、地獄,感三惡道,這個習慣不
好。

那麼再說善業好嗎?善業好,善業感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

所以佛勸我們修淨業,淨業不在六道,六道不清淨,那一般講淨業在什麼地方?淨 業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那叫淨土。

實際上是方便有餘土,不是真的淨土,真的淨土是實報土,那是真淨土。實報土不但是分別執著放下了,連起心動念也放下了,這 非常不容易。

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這是八萬四千法門,我們用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念到理一心不亂,就生實報莊嚴土,也就是說我們念佛功夫真正念到不起心、不動念,跟這個經上所講的境界就相同了。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八卷)  2009/09/30  檔名:12-17-2048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1: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1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當遼望無際的天空
在那遙遠的西方
有一個我很嚮往的地方
那裡沒有苦只有樂
一切的眾生都平等

每當回想人生的旅程
這段漫漫的歲月
嚐盡了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娑婆世界樂少苦多
一切的眾生都受苦

佛陀在凈土三經中
細說極樂世界
只要一心念彌陀
臨終得往生
今生一心一意念彌陀
不負佛陀的苦心
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

今生一心一意念彌陀
不負佛陀的苦心
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

[演唱:柯佩磊 詞/曲/編曲:許俊華]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1: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1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淨業三福是佛法指導原則

我們現在要認真問自己,淨業三福,不僅僅是淨宗的指導最高原則,也是整個佛法指導原則。

第一條裡面所說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我們做到沒有?這是 什麼?這是學佛的基本條件,我們要不具足那沒有資格進佛門。

進佛門是有條件的,什麼人?善男子善女人。

這個善就是這四句,這四句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孝親尊師在《弟子規》 裡頭,慈心不殺在《感應篇》裡面。所以你能夠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真正落實,真正做到,你就是標準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條件才能夠入佛門受三皈五戒。

第二 福這是真正佛門弟子,「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前面條件不具足沒有資格來受。

可是現在怎麼?現在我們不具條件的也都受了。

章嘉大師告訴我,受了怎麼辦?受了學。 千萬不要認為我受了戒,我已經得戒,不可以這樣說,這個說是什麼?這叫大妄語;大妄語,你沒有得到,你自己以為得到。

這個話最早蕅益大師講的,蕅益大師明朝末年人,明末清初,雖然是淨土宗的祖師,第九代的祖師,他在戒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所以像近代弘一大師,大家知道弘一大師研究戒律。 在那個時候蕅益大師研究戒律的,他戒律的著作也很多。

他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那個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無實,比丘戒做不到,沒有比丘。要傳出家戒,傳出家 的比丘、比丘尼戒,至少要五個比丘才能傳,沒有五個比丘傳這個戒,受戒的人不能得戒。

他說南宋以後就沒有,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所以勸導大家你可以去受,知道這是形式,受了 以後要學,真正學一條你就得一條,你得做到。

我們受五戒的人很多,很普遍,受在家菩薩戒的人也不少,五戒有沒有做到?不要說別的,不妄語做到沒有?常常說瞎話有意無意,沒 做到!

這種 做法這是欺騙諸佛菩薩,我什麼壞事都沒做,你受戒做不到這個罪就很重。

怎麼個結罪法?犯了什麼罪?破壞佛教形象你承不承認?人家一看佛教,你看這佛教徒是這樣的,他不罵你 ,他把整個佛教都罵了,連諸佛菩薩都罵了,要懂!

在家的信徒十善做不到,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出家的這些弟子們,沙彌律儀做不到,不但沙彌律儀,三皈、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你說佛教怎能不衰?佛教衰在哪裡?戒律沒有 了。

你看佛法信解行證,你有信有解沒有行,證就不談,沒有行怎麼會有證?只有信解,信解就變成學術,變成佛學;有行、有證那就變成學佛。

學佛跟佛學不一樣,佛學是能說不能 行,學佛是能說又能行。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1:1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6-2011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享福更要修福

三福第一福,我們今天提倡學習《弟子規》,為什麼學《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的細說。

我們怎樣孝養父母、怎樣奉事師長?把《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 字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就做到了。

由此可知,《弟子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的落實,你能不做嗎?你要不能做到,這兩句你白念了。

「慈心不殺」,我們把這一句落實在 《太上感應篇》上,《感應篇》給我們講了善惡因果一共一百九十五條。

因果教育不能不懂!不要說言語造作有果報,起心動念就有果報,講得很微細。末後一句「修十善業」,這是 佛門的根。

所以我稱這一句裡頭給我們說了三個根,儒的根是《弟子規》,道的根是《感應篇》,佛的根是《十善業》,開頭要把這三個根紮下去,淨業三福第一福你有了。

現在人沒福,沒福看起來好像享受都不錯?是的,他享福,他福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中得人身享福報。他享福報,沒人教他,不知道修福。

不像過去,過去在舊社會裡 頭,確實,無論你有福還是沒有福,老人都懂得修福;也就是說,社會上一般人都懂得要學習這三個根,這三個根在中國古代稱為紮根教育。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1:2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11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末学也在努力。
觉得这句不错。可以提高修学兴趣

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6-2011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8-2023 06:11 PM 编辑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jpg

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

那麼現在我們講到「修行」了;行就是行為,錯誤的行為就是染污,如何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行為不外乎三大類,就是身、口、意三業:身是身體的造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這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把這個錯誤修正過來。

那麼到底什麼是正?什麼是錯?這個正的標準是什麼?

佛實在是高明,實在是偉大,並不是說他給我們制定一個標準,要我們去遵守,那佛不值得我們尊敬。
佛給我們講,標準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從外面來的。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修行的基礎—【淨業三福】


那麼修正行為從那裡修起呢?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有一段開示,我先把這樁事情給大家做個報告:《觀無量壽經》是淨土宗三經之一,裡面給我們敘述了一個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發生了變故,兒子篡奪父親的政權,這在我們中國人講是大不孝——他殺父、害母。

母親在這個時候遭遇到家庭、國家的變故,感到這個世間非常之苦,於是乎她就要求釋迦牟尼佛,問釋迦牟尼佛:除了這個世界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世界?
用現代話來講,她想移民過去,不想在這個世界再住下去了。

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將十方世界;不僅是我們這個地球,還有他方世界(我們今天所謂的外太空),釋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許許多多星球的狀況,以他的神力變現在韋提希夫人的面前,讓她自己看。

她看了以後,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區。你看看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善巧,他不是勸她:唉呀!妳生極樂世界好!不是

他把十方世界給你看,讓你自己去選擇。選定了之後,世尊對她很讚歎;為什麼呢?她選得很正確,沒有選錯,果然選的是十方世界裡最清淨,最好的一個世界。

選中之後她就要求釋迦牟尼佛:我怎麼去?這個世界很好,我用什麼方法才能到達?

世尊在沒有跟她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淨業三福;而且佛特別為她說明,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那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們修的法門一定是不一樣,修學的宗派也不一樣,但都成佛了。

可是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一定要以三福作基礎。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無論你蓋什麼式樣的房子,蓋多麼高的大樓,房屋式樣太多了,千千萬萬種,但地基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非常堅固的地基,從這個地基上才能夠建造各種不同的建築物。

由此可知淨業三福是修行的基礎,就像蓋房子的地基,這是世尊要求韋提希夫人必須先要把這個基礎打好,然後才可以接受佛教給她修學淨土的方法,這就是四種念佛;四種念佛的方法,都是建立在這一個基礎上。

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很大的啟示,今天我們修學,費的時間比古人長,用的精神比古人多,為什麼沒有古人的成就呢?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把基礎疏忽掉了。

好像蓋房子怎麼蓋都蓋不成功,毛病出在那裡呢?沒有打地基;你搭個小茅篷,可以;蓋個兩層就倒了,那三層就不必說了。

這是我們今天把修學毛病找出來了,一定要在此地打基礎。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9-2014 12:1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1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業三福

一、總論

《觀經》三福為淨業正因者,共有三條,文曰: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相信很多同修這一段文都很熟悉: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第二條是小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福報;第三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

這三條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就好像這個大樓一樣,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第一層不見得包括第二層,因為第二層不蓋可以。這個基礎真的是非常之堅固啊!那麼你就曉得第一是根本的根本,這一條做不到,後面統統都沒有。

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假如人都沒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呢?首先要把人做好。

諸位要曉得經文裡面每一句每一個字,它的含意深廣無邊,確確實實像佛在《華嚴》所講——周遍法界,包含無遺。

那麼發菩提心是在第幾層呢?第八層哪!前面七層都沒有,那來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沒有了,念阿彌陀佛也不見得能往生。

為什麼呢?往生的正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你那個正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這往生靠不住啦!想到這個地方,我們的確是不寒而慄啊!才真正明瞭為什麼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

從前李老師講過,一萬個念佛的,天天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正往生,也不過是兩個、三個,不成比例啊!

原因在那裡呢?他一天到晚念佛只念了一半,菩提心沒有。

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明白、覺悟的心。他的心還是胡裡胡塗的,還是顛倒妄想的,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呢?

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他雖然念佛,還是迷而不覺啊!所以不能往生。

怎樣才是覺呢?底下七層沒有修到,就是不覺。因為覺了,下面七層圓滿了;第八層蓋好了,下面七層當然蓋好了,這一定的道理嘛!

所以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不知道什麼叫覺心,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就明瞭了。

再給諸位說明,這十一句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換句話說,不管你學那一宗,那一個法門,這十一條是大根大本。

到什麼時候才分呢?真的到菩提心以後,才分宗分派。菩提心以前這八句是不分的,是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共同修學的科目。

到「深信因果」這個地方可以分啦!你學禪也好,學淨也好,學律也好,學教也好,那個「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分啦!發菩提心之前是不分的,我們幾個人能做到?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9-2014 12: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1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第一條——人天福

1、孝養父母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三福」第一條,這四句實在給我們講,只講了四個字:一、是孝;二、是敬;三、是慈;四、是善。這四個字是修行的大根本。


我們先講『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做到?這個孝字絕對不只是養父母。這一句話非常不簡單,我們對於父母在生活物質上一切奉養都能做到了,算得上孝養嗎?

你看看《論語》,孔老夫子講的話:「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這個叫孝養,畜生也可以做得到啊!

所以一個明理的人,一個讀書人,要養父母之志啊!父母對於你的期望,你能夠不辜負,這個叫孝順啊!

可是我們話說回來,今天做父母對兒女是什麼期望?真的是有問題。

在古禮,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希望你將來長大了,名副其實,所以古人給兒女取名字不是隨便取的啊!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給兒女取的名字,有取成外國名字,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一定想將來希望他兒女變成外國人,這實在是對於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毫無所知,才會犯這種毛病啊!

佛家講孝,如果父母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麼能夠忍心叫父母來生還墮六道呢?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9-2014 12:3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1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1-2021 09:45 PM 编辑

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這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列祖列宗留給後世子子孫孫最寶貴的遺產,我們要知道珍惜。

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沒有看到這樣完美的工具。

中國文字的結構可以分為六大類,我們稱它做「六書」。

這個字,屬於「會意」,你體會這個意思:這個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集合成一體,你去想這個字的味道和它的含意,這叫做孝。

那麼上面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是一個整體。

西洋人不懂得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所以他有代溝,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沒有聽說代溝的,如果有,那就不孝了,孝字就沒有了。

就是沒有代溝的,就是始終是一體,這是從的方面來說。
從橫的方面來講,佛法是橫遍十方。

所以這一個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是一個整體,這就是自己。

然而現代年輕人接觸中國文化逐漸淡薄了!


有人來問我,為什麼要祭祖先,祖先去我們很遠,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供一個祖先牌位,還要春秋祭祀?你明白孝這個意思就懂得了。

祭祖先就是永遠叫我們體會到是一體,這個是孝道,這是孝道真實的含意。

因此什麼人能把這個孝做圓滿呢?給諸位說只有成佛,這個孝道就做圓滿了;菩薩都不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那就是他的孝道不圓滿。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原來一大藏經只說了一個「孝」字啊!

所以華嚴說「一即一切」,這個孝是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都是它演變出來的,還歸這一個字,這是我們要把它認清楚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11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法師談 - 淨宗修學基礎「淨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

深信因果,斷惡修善,孝親尊師 ...
念弥陀 发表于 8-6-2011 12:42 PM


南無阿彌陀佛!
常美做的不好, 會繼續理行事行。
感恩善知識愛樂勸進行者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1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7-2011 01:11 AM 编辑

感恩 常美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_/\_

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離三界啊!第一孝行是要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孝啊!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因素,找出那個原因,把這個原因消除,父母就樂意接受了!他才曉得這個好處嘛!父母疼愛子女,尤其年老了,兒女那裡會騙父母呢?不過現代兒女騙父母的太多了,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在從前騙別人有之,騙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那罪過滔天啊!所以很少會騙父母的。勸父母親念佛,這是大孝,沒有比這個更究竟的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孝順父母。

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師長也是不孝,不敬長官也是不孝,不敬眾生還是不孝。換一句話說,孝,一定講順,順親性;兄弟不和,父母很痛心,這就不孝;妯娌不和,這也不孝。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父母心裡愉快,兒女都能夠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不犯法,不違規,這是孝順父母。你的鄰里、鄉黨對你尊重,對你父母就更尊重了,這是孝親啊!即使我們在工作,沒有把工作做好,不能盡心盡力去做,那也叫不孝。所以孝順兩個字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諸位要知道,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可見得這個「孝」字含意,確確實實涵蓋了整個的宇宙人生,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認識它。所以學佛是從那裡學起?從孝親做起。你要不做,那麼換句話說,你就不想出三界嘛!來生還想搞六道輪迴。不孝親,你要是恭敬佛,那說得不好聽的話,那是巴結佛,佛不會接受的;佛是看到你真正能夠體會親心,孝順親心,佛看到就歡喜了。為什麼呢?你跟佛真正是志同道合,佛是孝子,你也是孝子,佛會尊敬你,你也會尊敬佛,這個才是如理如法,我們中國人常講的合情合理。

如果家人、兄弟、妯娌他不懂,我怎麼辦呢?忍讓。我們中國人講孝,為什麼一定講拿舜作一個榜樣。你們看看舜王的傳記,一家人對他的態度那麼樣的蠻橫惡劣,他只是一個真誠恭敬對家裡任何一個人,積年累月,十幾年,全家都被他感動了,一家人後悔了,這才叫做孝養父母;孝養父母,大舜做到了啊!

「養父母」,不但要養父母之身,要養父母的心,要養父母之志,要養父母之願,可見得孝養兩個字的範圍,也是非常的深廣。兄弟多,兄弟不和就是不孝,家族不和睦也是不孝。為什麼呢?父母操心,父母憂心。中國人常講「家和萬事興」,「和」就是孝的效用,就是孝的一個結果。一家和,這是孝;兄弟姊妹,親戚鄰里鄉黨,都要和睦。社會不和也是不孝,國家不和、世界不和,你看看做父母的他怎麼不擔心,凡是叫父母憂心的,這都是不孝啊!希望同修們要常常從這個地方體會,從這個地方去下手,學佛從這裡學起,這是起步,是基礎的基礎,根本的根本。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1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7-2011 02:43 AM 编辑

2、奉事師長

第二句『奉事師長』。師長,這就講到教育。師長的恩德跟父母是相同的,不能孝親,就不能敬師,所以這是第二層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父母關心子女,老師關心學生,沒有兩樣。但是師道在今天已經衰微了,已經看不見了!在從前古時候老師關心學生,決定超過他關心他的兒女。如果他關心兒女超過他的學生,社會上就要對他批評了;這個做老師的人有私心,沒有認真教導學生,他有偏心,你看他教他的兒女,疏忽了學生。這在社會上會被輿論指責的。所以從前的老師寧願自己的兒女不成器,這個社會人不會責怪他;學生有成就,這是他無限的光榮,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所以做老師對於學生之愛護,比父母愛護兒女還要來得懇切;佛在經上常說:父母之恩是生我們的肉身,我們這個身體是得之於父母的;老師的恩德是生我們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是得之於老師的。這是從前講師道。

可是現在師道看不到啦!我們學了佛,我們到台中去拜老師,還是用古禮來拜。台中李老師有一年辦了一個內典研究班,他辦內典研究班請了六個老師;他一個人教不了,沒那麼多時間,請六個老師,我也是其中一個。李老師要請我們做老師,他代表學生家長,把我們這六個人請了上座,李老師在下面恭恭敬敬地拜三拜,我們也得要受著,受得很不自然,還是要受,禮不可以失,教那些學生跟著他後面,你想想看,我們教學能不認真嗎?

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諸位想想不孝順父母,怎麼可能尊敬師長呢?師長是不是要你尊敬呢?不是的,尊敬師長是為了敬業,是為了敬學,對於自己學業尊重,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尊師重道」啊!古今的大德都教給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師教學生,學生選擇老師,這都是緣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11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7-2011 12:36 AM 编辑

現在學校不行啦!老師對學生嚴格一點,那要告狀,老師還要受處罰,麻煩啦!所以老師樂得不要教啊!師道沒有啦!所以奉事師長不容易做到。奉事師長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依教奉行」,到那裡去找一個依教奉行的學生呢?找不到啊!所以李老師講,師資道合不容易,一個學生想求老師,可遇不可求,不容易求到一個真正善知識。真正好老師要找一個學生,他給我講,比學生求老師還難,這我深深體會到,那裡去找一個那麼老實的學生?

現代的學生,程度愈高愈不聽話。為什麼呢?他的妄想愈多,成見愈深,愈不好教。基本道德觀念捨了之後,一般來講,受教育愈高的是愈麻煩,都是自以為是,狂妄啊!輕視了別人。今天報紙上登英國新首相只是高中程度,很值得人深深去反省。我們中國人常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往往出身低的人謙虛、恭敬,念念當中我不如人,他才能成就。別人不如我,就完了,我還會有成就嗎?還會有進步嗎?沒有啦!所以諸位看看《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你看看每一位善知識,那都是大菩薩,善財童子去參訪,他把他自己所修學的法門教給善財童子,教完之後告訴他,無量無邊甚深法門我只知道這一點點,我不如那些善知識。你去查查看,沒有一個不是自己謙虛,尊敬別人、推崇別人,五十三個善知識找不到一個傲慢的。

連孔老夫子都說,假設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如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聖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啊!「使驕且吝」「驕」是傲慢,而且「吝」嗇。假如他有這兩點,夫子就說了:「其餘不足觀也矣?」那都不必看。為什麼呢?統統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禮記》一開頭,聖人就教「傲不可長」。儒家講的是世間法,沒有強調斷煩惱,但是人家伏煩惱——不可增長啊!佛家要出三界,決定要斷煩惱;斷煩惱,從那裡斷起啊?傲慢的習氣先斷掉。所以佛法的修學,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那個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才有資格學道。才有什麼?心清淨。對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才能承受,才成為一個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甚深之法是如來平等性法,有一絲毫驕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傳授給你,傳授給你沒有用,裝不進去啊!這裡傳給你,那裡漏掉,所以叫有漏。漏是什麼?就是你煩惱!佛法一裝進去了,一會兒就漏掉了。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見思煩惱斷掉,見思煩惱斷了之後,這才是個法器。見思煩惱,思惑裡面:貪、瞋恚、愚癡、傲慢、懷疑——貪、瞋、癡、慢、疑,有一條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這是真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7-2011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7-2011 02:06 AM 编辑

所以演培法師選學生,他只要選老實,呆呆的,不要很聰明,初中畢業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幾個人懂得?程度愈高了,愈不聽話,陽奉陰違,表面上他給你點頭,背過頭來他搞他的,不能成就啊!這個程度愈低,他愈謙虛。為什麼呢?他有自卑感,他總覺得處處不如人,能夠發憤,能夠向上,他能夠接受老師指導愈是書念得多,見識又廣的時候,貢高我慢,那個不能成就。想看看,現代老師找學生,找不到;學生找老師也找不到,往往希望很渺茫啊!這個兩句是根本的根本,實在是不容易啊!

你要問:什麼樣的老師是一個真正好老師呢?給諸位說他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這個標準是什麼呢?就是我自己心目當中最仰慕的這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的好老師。也許他的學問道德不如另外的人,另外的那個人,我沒有看得起他,我沒有重視他,他縱有學問道德,你跟他也是枉然。為什麼呢?沒有誠敬。換句話說,你在他的門下,什麼也得不到,就是不肯依教奉行。我們自己心目當中最仰慕的這個老師,他所講的話,我們會百分之百地把它做到,這就沒問題了。因此選擇老師,諸位懂得這一個道理,你就會選擇了,你在這一生當中,多少總會有成就,這一生決定不致於空過。

親近一個善知識,真正遇到老師了,如果同學當中有磨擦、有意見,這不是奉事師長。為什麼呢?叫師長操心,等於不孝順師長。家裡面兄弟相聚人數還不多,同學們相聚往往超過家裡兄弟的人數,如何能和睦相處?在佛法僧團裡面六和敬,六和敬要做不到,就不能叫做奉事師長。我們想一想,我們那一個人做到六和敬?所以從這個地方認真來細細思維,才知道往生不容易。可是你真正要想超越三界,了生死,這一生圓成佛道,你不走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1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2011 01:34 AM 编辑

我學佛,說實在話,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讀得很多;要想把我說服,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那時我看佛教不如基督教,基督教不如回教。為什麼呢?我都接觸過。佛教迷信嘛!怎麼能夠叫我們心服口服呢?所以從來就沒有把佛教放在眼裡,不知道佛教是怎麼一回事情。就是到寺院裡來,看到這麼多的神像(那時候不知道,以為是神像,這個神一多了,叫汎神教、多神教。汎神教、多神教是低級的宗教,比不上基督教,基督教只有一個神,唯一的真神,不複雜,這佛教比不上它。

沒有人能夠把這些事實真相給我們講清楚,那麼這樣去信仰,那不是迷信是什麼呢?

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我在民國四十二年跟他學哲學,承蒙方先生非常的愛護,給我作了一個有系統的教導。從西洋哲學講到中國哲學,中國是從易經一直講到王陽明的哲學,然後在第三個單元講到印度哲學,從印度部派、瑜伽、數論,一直講到佛經哲學。最後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精華,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是人生的最高享受。

我是聽了他這麼一介紹,原來佛教裡有這麼好的東西,這才一下明白了。明白之後,到寺院裡去借經書看,那個時候民國四十幾年,台灣的經書非常缺乏,買不到,只有寺院裡面還有舊的藏經,我們漸漸跟寺院的法師們熟了,藏經可以借出來看,好的東西,我們自己手抄,還抄了不少本的經書,可見得那個時候得到一部經書,如獲至寶啊!不像現在得來這麼容易,那時求學非常地辛苦,這是提供同修們作個參考。

不是自己心目當中最仰慕的老師,你對他講的東西是半信半疑,你不能接受。所以最仰慕的老師,他給我們講的,我們百分之百任,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這是方老師引我入佛門

我入佛門,緣分實在講是非常非常地殊勝,在大概一個多月的時候,認識了章嘉大師,以後在經典上,遇到些困難問題,都是他老人家指導我。那個時候章嘉大師住青田街八號,我是每一個星期天一定要到他那裡去,他給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跟他三年,我的佛學基礎是章嘉大師奠定的。所以師道完全在一個,以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求學,要去求啊去求道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11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8-2011 12:49 AM 编辑

老師選擇學生用什麼標準呢?就是真誠恭敬。就這一個標準。沒有真誠恭敬;實在說我那時候希望親近方東美先生,自己的願望只是希望他容許我到學校裡面去旁聽他的課程,我的願望只是如此啊!

沒有想到他召見我。談話之後,他是在他家裡召見,他家住牯嶺街,台大的宿舍;在他家裡談話之後,他就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想到學校去聽課,你會一無所得。」這幾句話是涼水澆頭,我想到學校聽他的課,沒指望了。我當時聽他老人家這幾句話,心裡非常難過,他也看出來了;最後他非常慈悲,他說:「這樣好了,你每一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小時課。」所以我跟方先生學哲學,是每一個星期天,在他家裡客廳小圓桌上,一個老師,一個學生,我們課是這樣上的;這是我沒有想像到的,也不敢想像的。

以後跟章嘉大師三年,也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在他住所裡教導,這個因緣非常之特殊。當時我不明瞭,以後我才知道,所以我對老師一生感激,念念不忘。

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裡去?假如我到學校裡面去旁聽,我會認識很多同學,也會認識很多教授,會聽到許許多多的學術,這是必然的。好不好呢?不好。什麼不好呢?我們的清淨心被污染,我們的思想見解被污染。我學哲學的時候,我是有這個願望、興趣,但我沒有學過,沒有讀過哲學的書,也沒有聽過哲學的課,所以方先生看我是一張白紙,沒有被染污過的。

一個真正好老師想找一個學生,就是找一張白紙,一切沒有受染,這是寶貝,所以要親自教導,不可以到學校,到學校怕被污染。這一種苦心,我們知道之後,才深深感謝他。

假如當時他問我:「你看了些什麼哲學書籍?」

我說:「我看了很多很多。」

「有沒有聽到課程,聽演講?」

「我聽了很多。」

那方老師頂多點點頭:「好吧!那一天你到學校來旁聽。」這就如此而已。

為什麼呢?被污染之後,很難教,先入為主,你有成見你把你那些錯誤的見解再把他洗乾淨,很不容易。所以真正好老師希望教一個真正發心喜歡學,又沒有學過的人,這是他選擇的對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8-2011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8-2011 01:21 AM 编辑

拜老師,真誠恭敬啊!在過去,我六、七歲的時候,大約六十年前,我的父親送我到私塾裡面去念書(我大概念了四個月的私塾)。這個私塾是在一家祠堂裡面,祠堂的大殿供奉著孔老夫子的神位,我們先要向孔老夫子的神位行大禮,三跪九叩首(清朝時候的禮節)。拜完了孔夫子神位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的父親帶上禮物,他在前面,我在他的後面,要跟老師行大禮,也是三跪九叩首。那個老師沒有說「一拜」,不說的,他就坐在那裡就收了,接受了。諸位要曉得,這個大禮是父母把他的小孩付託給老師,老師如果不認真地來管教,怎麼對得起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對老師這樣地恭敬。

那麼我們看看現在的教育,沒有了。從前我們小孩頑皮,喜歡鬧事,被老師處分,罰跪、打手心,手心都打腫。回家之後父母看到了,今天被老師教訓,父母明天備一份厚禮,到學校去謝謝老師。現在我聽說學生要是被老師打了,學生第二天到警察局去告狀,你說這個跟從前完全相反了。所以從前做老師不敢不認真地管教,那真的對不起家長;現在家長是小孩受了委屈,要告老師,老師怎麼敢教學生!這個父母要負責任,叫老師不敢認真地教學。我們從前因為看到父母第二天還要給老師送禮,還去道謝,所以以後在學校被老師處罰了,回家不動聲色,絕對不說。為什麼?說了,第二天父母還要破財,還要去給老師道謝。

這是說到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從前一個小孩,從小就是父母跟老師雙方面配合,把這個人教成了,所以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要配合,密切地合作。父母對於兒女雖然恩德很大,自己總不好意思叫著兒子女兒:「我對你恩德很大,你要孝順我。」這個話說不出口,這個很難講的。要誰來說呢?要老師來說。老師要勸學生,叫學生盡孝,叫學生懂得什麼叫「孝」,什麼叫「悌」,懂得事親,懂得侍奉兄弟姊妹,教這個。同樣地,老師教學生也不好意思叫學生:「學生,我是你的老師,你要尊敬我。」這也說不出口。這要誰來教呢?要父母教。父母教兒女要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要孝順父母,兩個互相教,這才能成功。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的和平,都在教育。所以《學記》裡面就說得很明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政治設施什麼最重要呢?不是經濟,教育最重要。我們今天台灣的社會非常不安定,大家都看到,毛病出在那裡呢?出在教育。教育徹底失敗了,所以雖富,富而不樂,你說這個多冤枉。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05:23 PM , Processed in 0.08783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