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anfo

《净业三福》,大家做到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0-2011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10-2011 12:39 AM 编辑

去年我到美國的頭一天,不知道是那一位居士送了一組西方三聖油畫像,高度大概有八、九尺高,相當莊嚴。我不知道是什麼人送的,因為我沒有在家,簡豐文居士代我收的,而且還交代這是送到美國去供養的。
我把這個畫打開來一看,很難得——阿彌陀佛是印度人,觀音菩薩是中國人,大勢至菩薩是美國人。這個事很不可思議,的確是有感應;特別大勢至菩薩是美國人,這個意義很深長;為什麼呢?淨土宗的初祖就是大勢至菩薩。

諸位讀《楞嚴經》就曉得了,在盡虛空遍法界提倡專修淨宗、專念阿彌陀佛的是大勢至菩薩,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淨宗法界初祖。

在我們娑婆世界,第一個提倡念佛法門的是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初祖。

佛教傳到中國來,在後漢的末期,東晉的時候,慧遠大師在廬山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邀集志同道合的同修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共修,提倡專修專弘,這是我們中國的初祖。

所以今天我們講初祖要區別是法界初祖、是娑婆世界初祖、還是中國初祖。

這是跟諸位同修說明佛教永遠要現代化、要本土化,才能夠將佛教的教育推廣到全世界,利益一切眾生。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0-2011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10-2011 12:58 AM 编辑

4、佛法的教學——藝術化

不僅如此,佛教教學,它講求藝術化,那就是將佛教的藝術跟教學結合在一起,這個也是世間教學所沒有的。
我們現在學校跟博物館是分開的,而不是集合在一起;甚至於在古代佛教的建築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它注重美術、雕塑,剛才講了,包括建築在內。

正規的道場也就像學校一樣;正規的學校一定有校門,門口一定有門房。那麼我們佛門裡面也可以說是警衛,保護學校的門房,看守校門的。

佛法寺院你看,你進去大門第一個建築物,也就是道場的門房。這個門房叫什麼呢?叫天王殿。

天王殿裡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四大天王是護法,保護這個道場的。

那麼我們要問了,他這個保護道場,是一種形式,是一種藝術,你要懂得它真正的意思。

佛給我們講道場在那裡呢?道場在你的心地。

護法保護道場,是要保護你心地的道場,它取這個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1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0-2011 02:29 PM 编辑

(1)彌勒菩薩

天王殿,我們一進門你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天王殿的正當中供奉著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麼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什麼資格才可以入佛門。

佛弟子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

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我們以清淨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

所以他是教學,而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祭祀,那就錯誤了,你一定要懂得它真正的含意。

你明瞭之後,才會對於佛家教育佩服到五體投地,不能不稱讚,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圓滿的設施。

如果用現在教育上的名詞,所有一切的佛菩薩形象,一切設施,都是教學的工具我們現在稱為教具,香、花都是教具

那麼兩邊的四大天王,他也是表法的——護法護誰的法?護我們自己。

你一看到他,明瞭他對我們的教育的意義,這就是護法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11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0-2011 07:04 PM 编辑

(2)四大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這是從比喻上說,持國裡面最重要的含意就是「負責盡分」。

我們修身、齊家,也就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自己是什麼身分,就負擔起什麼樣的職責。

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得圓圓滿滿,每一個人在他自己崗位上都能盡忠職守,負責盡職,這才能護持國家,他表的、教我們的是這個意思。

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樂器)它也是表法的這個代表什麼呢?負責盡職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所以講這就是中庸之道。

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就像弦一樣,你要是太緊了,它就會斷掉;太鬆了,就彈不響了,一定要調到恰到好處,這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到恰到好處,它是這個意思啊!

你們今天見到佛菩薩像,只知道磕頭,頭磕破了也沒用處啊!也得不到好處啊!一定要曉得它的含意。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10-2011 01:10 AM 编辑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求進步;不進則退。

儒家教學說日日新,日新又新,永遠在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進步當中要守住精純,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所以佛法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永遠指導時代,永遠領導時代;那你不求進步怎麼行,整個社會都在進步,你落在後面,這個會被淘汰掉的。

這就是我們佛教在今天這個社會裡是倒退的,不但不能夠領導這個社會,而且社會走在前面,我們幾乎趕不上了。

趕不上,諸位要記住,就會被時代淘汰掉;這不是佛教教學的本意,是我們對於佛法完全無知,完全不了解。

我們弟子們錯了,佛沒有錯。

所以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才藝也要進步,乃至於我們生活品質也要天天往上提升,這才是佛法。

佛法講苦行,那是在求學的階段。因為佛所講的是教我們離苦得樂,不要搞錯了,我們離樂去吃苦,這在佛法裡找不到。

所以苦行是在修學的階段,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求學的階段要苦,踏進社會我們造福人群,這個時候是離苦得樂;不但自己離苦得樂,幫助整個社會,幫助一切大眾離苦得樂,是這麼一個意思,不能搞錯。

苦行是一個階段,不是永久的,這個一定要知道。

增長天王手上拿的是寶劍,這個劍也是表法的,代表是智慧之劍,能斷煩惱。

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這些煩雜的事情,統統都解決掉,它表這個意思。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1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2011 12:50 AM 编辑

「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前面兩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要負責盡職、要日新又新。

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底下兩位天王教給我們I要多看、多聽;現在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智慧從這兒來的呀!

要讀書,要讀誦大乘;要到處去看、去考察,像現在說觀光、考察。

「光」是什麼呢?光是那個地方的風俗人情,那個地方的生活習慣。我們去看看都了解了,人家的長處,我們學習;人家的缺陷,反省我們有沒有。

我們能夠採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社會,這樣豈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最美好的社會了嗎!

這個不是憑空在想像的,是要叫你多方去考察、去觀察。可見得佛教給我們的確是非常地踏實,絕不是一個空談;教我們多看、多聽,沒有教我們只讀書啊!

少說話,多看、多聽,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見識。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11-2011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1-2011 12:25 AM 编辑

那麼廣目天王右手拿的是一條龍,或者有的時候造像造的是蛇。

龍跟蛇代表什麼呢?代表變化莫測。這是講人心、社會、世界,這個事情非常非常地複雜,常常在變化,你有智慧你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到局勢,它表這個意思。

右手也有拿的是一個,好像是個飛鼠,長著翅膀,看那個樣子,有點小老鼠樣子。

那是什麼東西呢?要用現代話來講就是飛彈,是戰鬥機。你有智慧,你能夠控制,能夠控制軍事,控制軍備,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世界的和平。它全都有含意的。

北方多聞天王,他手上拿的是傘蓋。

傘代表什麼呢?傘是遮蓋,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環保,遮蓋灰塵,保護自己身心的清淨,他取這個意思。

所以你要是真正的明瞭,真正懂得,一進天王殿看到這五尊的塑像,這就給你上了一課了。

這一課真正護持你自己身心的健康,護持你個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的和平,這統統都護持了,一點都不假。

諸位一定要曉得它表法——教學的意趣。

我們今天佛弟子不知道這個道理,給他燒香,供些香花、水果,在那裡求他保佑平安;這個錯了,把他當作神明看待了,不曉得他是教學的工具——含著無盡地深廣的教學意趣。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11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11-2011 07:14 PM 编辑

5、佛法教學的四大科目

佛法裡面,佛、菩薩、阿羅漢、諸天護法,這些菩薩像、天神像,無量無邊;每一尊名號,每一個塑像,都代表深遠的教學意趣,而非神明,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四個科目,這是主要的科目。

四個科目可以同時學,可以分開一個一個學;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圓融」是四個科目同時學習;「行布」是四個科目一個一個來學習。

四大科目就是四大菩薩代表的第一是地藏菩薩、第二是觀音菩薩、第三是文殊菩薩、第四是普賢菩薩。

我們中國有四大名山供奉著四大菩薩,他是代表大乘四個主要的學科。

次第不能夠顛倒的,它有一定的順序。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1-2011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1-2011 12:34 AM 编辑

(1)孝敬

地藏,地是大地,我們人不能離開地,離開地面不能生存了;我們生活所需仰賴大地,我們吃的五穀雜糧,是地上生的;我們穿的衣服這些纖維織成的,也是大地長成的;我們所需要用的,乃至於金銀財寶,所有一切都是大地供應的。
大地含藏無盡的寶藏給我們受用,取這個意思;把我們的心比作大地,我們的真心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功德,一切的無量都在我們心地裡面圓圓滿滿的具足了。

所以六祖大師當年證道的時候(也就是開悟,明心見性的時候),向他的老師五祖忍大師提出他的心得報告,這在《壇經》上有記載。

他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就是沒有一樣欠缺的,樣樣都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大,恆河沙世界;小,微塵毛孔,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所以禪家「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佛法是心法,讓我們明心見性。

禪家叫明心見性,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家的明心見性,兩個宗派用的名詞不相同,教下叫大開圓解。

諸位要知道,不管它是怎麼說都是說的一樁事情,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11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11-2011 03:00 AM 编辑

知道之後才曉得佛家所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就真正理解,真正地認識了;不致於生起誤會,甚至於無謂的毀謗。

學禪的人毀謗修淨土的,修淨土的人毀謗學禪的,這都是造很重的罪業。

禪宗乃至於密宗都是佛傳下來的,你毀謗它,就是毀謗三寶,這個就犯戒。

菩薩戒裡頭「自讚毀他」,自己讚歎自己,誹謗別人,這是重戒。在梵網戒裡面是輕戒;在瑜伽戒本裡面是重戒,是列在第一條重戒,這個是絕對不許可的。

就好像一個大學一樣,大學裡面有許許多多科系,我學我這個科系特別讚歎,不同科系的人我都毀謗他,這個可以嗎?這個不可以呀!

所以要認清楚佛家的宗派法門,就像學校的科系、院系不相同是一樣的道理,任何一個科系都能夠圓滿成佛,只是他所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標是不變的,這是大家要好好的記住,要認識清楚。

不要一面學佛,一面在毀謗三寶,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業抵消掉,甚至於還抵不過;我們修的功德少,造的罪業太重,抵不過!

抵不過,將來的果報都在三途,這非常可怕。


往往自己造極重之罪,自己並不覺得,並不知道;知道你就不會造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1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11-2011 12:38 AM 编辑




那麼應該用什麼態度對不同的宗派法門呢?要讚歎。

你看看《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菩薩,每一個人修學的法門不一樣。

善財童子去參訪,這一些善知識接見,對於自己修學的法門非常謙虛,都讚歎別人,都是說我自己善根淺薄,能力薄弱,我只知道修學這一個法門,我比不上他們那一些大菩薩們,他們智慧、德能都超過我。

這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尤其是在不同的道場參學。

佛門有一句俗話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大家互相讚歎,佛法就興旺了。

彼此互相毀謗,這個不但是不能興佛法,實在是滅佛法,讓社會大眾對佛法猜疑,對於佛法輕視,甚至於對佛法不敢接觸。

甲毀謗乙,乙毀謗甲,旁邊的人在那裡聽到,我到底學那一個好呢?這一想,你們都不是好東西,算了,我都不學了。

這是破壞眾生的法身慧命,造這個重業,往往自己不知道。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很好,祝福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11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11-2011 01:39 AM 编辑

感恩   大魔神大大  随喜功德! 阿弥陀佛_/\_

一九七七年,香港大嶼山寶蓮寺的聖一法師,曾請我到他的道場跟同修們講開示。
他的道場是禪宗道場,每一天都還坐香參禪,有四十多個人,完全是男眾。

我這一生當中所看到頗具規模,是我看到第一個禪宗道場,我對他非常尊敬,非常佩服。

我是一個修淨土,念阿彌陀佛的,我到他那個道場去如果讚歎念佛好,參禪恐怕沒有把握;如果我要是這樣說法,那就破壞人家道場,那就造業了。

俗話常講「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我們到那個地方去,是要讚歎人的,是要禮贊的。

所以我在他那個道場,不但是在講台上說話,就是私下談話,我對於淨土念佛法門是一字不提;偏讚禪宗,讚歎他的道場,讚歎他的老師。

這是聖一法師領導的,我們是外面來的客人,對他的師父這一讚歎,他們自己的同修信心就增長了ll我這個老師不錯啊!

修行成就實在沒有別的,就是對老師的恭敬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們讚歎這個道場,他覺得這個道場是真正修行的道場,自己歎為稀有,信心增長,信心堅固,領導的老師是真正的善知識,這才幫助他們成就。

別人道場請我們去講開示,要知道這種態度,絕對不能說自己。

當然我這樣讚歎,也有人來問我,他說:

「法師,禪這麼好,你為什麼念佛呢?」

我就告訴他:「我的根性很劣,不如你們,我參禪不能成就,念佛能帶業往生,我就很滿意了。

他們聽了也歡喜。所以許許多多道場願意請我去講開示!

為什麼呢?我絕對不會去破壞他們的道場,絕對不會去抬高我修學的法門。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11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11-2011 12:41 AM 编辑

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也許很多人都認識,他在新加坡二十七年了,他老人家修的是彌勒淨土,我修的是彌陀淨土,不一樣啊!
他求生兜率內院,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到新加坡,這位老人來找我了,找我到他的道場上去結結法緣,跟大家講講開示。

那麼我去了也一樣,我知道他修彌勒淨土,我這個彌陀淨土,一字不提,偏讚彌勒淨土;彌勒淨土的東西我看得很少,說什麼呢?我過去讀《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參訪的是彌勒菩薩彌勒樓閣。

所以我就用華嚴教義特別讚歎彌勒菩薩,希望同修們認真地跟老法師學習,接受老法師的教導,依教奉行,這樣才有成就啊!

他們在那裡修了二十多年的彌勒淨土了,我們決定不能說那個法門不好,那個法門不容易成就,這是大忌諱。

那麼現在有一些少數的年輕的法師,不明瞭這個道理,往往到一個道場,他沒有顧忌,偏讚自己所修行的;不顧這個道場,這些同修們他們過去學的是什麼,修的是什麼,往往使聽眾聽了之後,信心動搖,無所適從,這就是過失,這就錯了。

這是說到參學必須要知道的禮節,必須要曉得僧讚僧,道場興旺,佛法興旺,是我們四眾同修每個人都有這個責任。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11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2-2011 12:36 AM 编辑

(2)慈悲

地藏菩薩所表的是孝親尊師,所以一部《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無論那一個宗派,那一個法門,都是從孝親尊師做起。

然後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夠孝順一切眾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

諸位要曉得一個不孝親、不尊師的,絕對沒有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從孝敬昇華、擴展,這樣拓開來的,這個是自行化他的動力,這兩位菩薩代表的這個。

我們知道世間人能夠勤奮地工作,不斷地在精進,什麼力量在推動呢?

我想大家都知道,不外乎名利呀!有名有利,他拼命工作,假如沒有名利可得,你今天還會去工作嗎?

像中國大陸在過去,他們那個社會沒有名利,我們在外面聽到的,所謂「工作也是三十六塊,不工作也是三十六塊」,所以大家怠工、懶惰。為什麼呢?不願意做了。

我們台灣同胞為什麼每天這樣精進努力,不斷地在工作?

你一分工作就有一分報酬,十分工作就有十分報酬,所以不斷拼命的努力去做。

那麼佛法沒有報酬的,也沒有名,也沒有利,什麼都沒有,那這個自行化他是什麼力量在推動?給諸位說——就是孝敬、慈悲。

這個力量是從內發的,不是從外面刺激來的;世間人的努力,是外面環境刺激的,你才會動啊!不刺激就不動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2-2011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12-2011 01:25 AM 编辑

(3)智慧

佛法是內發的,我們要盡孝,要修敬;我們要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一個大願力推動我們永遠地在精進不懈,這是一個大力量。

但是慈悲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不可以感情用事。

所以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個話對照起來看好像非常矛盾!

其實它有道理的,就是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如果是以智慧為基礎,那是真實的功德。

因此文殊師利菩薩他代表的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絕對不是迷惑顛倒,感情用事。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2011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2-2011 12:41 AM 编辑

(4)實踐

最後一位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從我們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對事對人對物,都能夠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生活上,這叫做普賢菩薩。

這個是大乘佛法修學的四個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實踐。

諸位想想佛教裡那來的迷信,真正是叫我們破迷開悟啊!然後才能得到離苦得樂。

苦從那裡來的?


從迷來的。


樂從那裡來的?


從悟來的。


覺悟就樂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統統清楚,統統明瞭,自然就快樂了。

你能夠掌握這個現實,你能夠自在地運用這個現實,支配這個現實;而不是被環境所支配,被環境約束。

被環境支配,這個人很痛苦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環境,支配自己生活,樣樣作得了主宰,他怎麼不幸福,怎麼不快樂呢?

關鍵就在迷、悟啊!這個是四大菩薩代表修學的四個綱領。

這些話還都是叫我們真正地認識佛法。佛法裡面內容太多了,說之不盡,只舉這幾個例子來說。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11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2-2011 12:53 AM 编辑

6、受持三歸

第二福首先講『受持三歸』。

「受」是老師傳授給我,我接受之後,一生要能夠奉行,要能保持,不能離開它。

我們要求智慧,要恢復德能,我們從那裡下手呢?這就從「三歸依」

什麼叫做「歸」?什麼叫做「依」歸是回頭;依是依靠。

真正了解佛法,認識佛陀教育,由衷地敬佩——我要學習,我要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我要接受佛陀教育,真正發這個心了,這就先拜老師。

如果不拜老師來學佛法,這叫盜法,這不是真正的學生;真正學生一定向學校報名,一定考取,才能夠列入正式的學生,你有了學籍。

否則的話,充其量你只是個旁聽生,沒有歸依的,那是旁聽生;真正歸依是佛的正科的學生,這個歸依是拜老師。

既然拜老師了,老師一定要把修學的方針,修學的要領教給你,傳授給你,你依照這個方針、綱領去修學,這就對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11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惭悔,一个都没做到......
连〝诸恶莫作〞都还办不到.......

完了....完了.....!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1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2-2011 01:52 AM 编辑

感恩  大话西游大大   称念阿弥陀佛 “一句佛号即是无上忏悔法”!阿弥陀佛_/\_

「三歸、五戒」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法門,都離不開這個方向,離不開這個綱領。
如果與這個方向、綱領違背了,那就不是佛弟子了,那你就錯了。

這個三歸就是基本的戒條。我們通常講戒,五戒是根本戒五戒以什麼為基礎呢?三歸為基礎。沒有三歸,那來的五戒

你們平常在佛門裡面受了三歸,去求戒的時候,還要受三歸,再受五戒;如果受比丘戒、菩薩戒,還是從三歸受起。

為什麼呢?三歸是基礎。沒有三歸,底下統統都沒有了。

歸依戒裡面有三條,就是綱領有三條:一、是歸依佛;二、是歸依法;三、是歸依僧。

佛、法、僧稱之為三寶。

可是諸位要知道,跟我們傳授的三歸,是自性三寶;經文出自於《華嚴經》,我們今天念的三歸偈: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這個「自」是自性,不是別的,統統講的自性三寶才是你真正歸依處,可不能搞錯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165.htm#a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1:50 AM , Processed in 0.08074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