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恭敬淨土大經解演義(无量寿经)~'~ 真信、切願,乃至一念,十念,沒有一個不成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1-2012 0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1-2012 02:48 AM 编辑

感恩  StreetCat大大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功德无量!阿弥陀佛_/\_

黃老居士這份資料可以說很用心,非常豐富,他盡心盡力去蒐集。
下面引用日本道隱法師讚歎《無量壽經》「如來興世之正說」,興是興起,跟善導大師的話意思是相同的。

善導大師是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就是這個興,興起,出現在世間,「唯說彌陀本願海」,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

這個道隱,我沒有查資料他是什麼時候的人。因為日本淨土宗是從善導大師那裡傳過去的,唐朝時候,日本許多的高僧在中國留學,那個時候善導大師在世。

所以善導大師在日本很出名,在中國不出名,在日本很出名,日本有很多寺廟叫「善導寺」,你看到善導寺,那就是淨土宗的。

台北還有一個善導寺,是日本統治時代建立的,這是淨土宗道場。

所以,這句話也許是學善導大師的。他說「如來興世之正說」,換句話說,佛說其他一切經,四十九年一切經都是旁邊說的,這才是正宗,《無量壽經》是正宗,其他都是來幫助《無量壽經》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才是正說。

所以隋唐大德,確確實實,我們在梅光羲大士的序文裡看到,都認為,就是連《法華》、《華嚴》都是引導我們歸向淨土。

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所以魏默深把《華嚴經》最後一卷附在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有道理,沒有話說,這個舉動我們雙手贊成,《華嚴》歸《無量壽》。

《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也是聽文殊菩薩講經她聽懂了,她也是求生淨土。

這是千經萬論,印光大師講,處處指歸。所以它是正說,這個說的確實是有根據的。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1-2012 01:12 AM 编辑

「奇特最勝之妙典」,奇特,最勝是無比的殊勝,不是一切經能夠相提並論的,包括《華嚴》、《法華》,雖然都是大乘,都是一乘經,哪有這個法門這麼殊勝?

「一乘究竟之極說」,這就說出它奇特在哪裡,它最勝在哪裡,它真的是一乘教,一乘教是一生成佛,講到究竟圓滿。

「速疾」是快速。一般法門,宗派法門,修學都要很長的時間,唯獨這個法門不需要很長時間。

其他法門裡面講修行要無量劫,才能把煩惱習氣淘汰盡,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你煩惱不盡,你怎麼能還源?妄盡才還源。

《華嚴經》上講的是妄想、分別、執著,用這個名詞,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這些名詞在佛學大辭典都可以能查得到。

淘汰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就證阿羅漢,超越六道。

六道之外就是四聖法界,六道是個界限,六道裡面叫內凡,這凡夫,六道以內的凡夫;四聖法界叫外凡,六道以外,他還是凡夫,他不是聖人。

凡聖差別在哪裡?一個是用真心,你就是聖人,用妄心是凡夫,妄心是用阿賴耶識。

要曉得,四聖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有佛,上面還有佛,全用阿賴耶所以他叫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

但是人家雖然用妄心,這個妄心用得很正,很像真心。

為什麼用得很正、很像真心?都是學佛,把佛經上所講的理論融歸自己的心裡面,阿賴耶裡頭,變成阿賴耶的種子行為的時候,這些戒條一條一條都做得清清楚楚的,他都做得很好,非常像佛。

所以四聖法界叫「相似即」,很像,做得很像,不是真的。

為什麼不是真的?沒轉識成智,他沒轉得過來。

這就是《般若經》上給你講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把經教裡講的都做到,做得那麼好,你還是凡夫,你可以出離六道,出不了十法界;要想出十法界,要把這些東西都放下。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捨掉,出十法界,這個要知道。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2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2012 12:38 AM 编辑

所以,你看這個經多了不起,這個經修行的方法,頭一個,它這經題上前半段是果報,後半段是修因。

前半段是「大乘」,大乘是什麼?大乘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

《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

這是果上,一切眾生皆有。

我們怎樣把它再找回來?「清淨平等覺」,那是修德。

我們修行修什麼?清淨心清淨心是從戒律裡成就的,平等心是從禪定上成就的,是從菩提上成就的,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所以,修「清淨平等覺」,證「大乘無量壽莊嚴」,就在經題上。

所以中國、外國這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沒錯,講得真好,「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

這個「金」在佛經裡用得很多,你要懂得它的意思。金是什麼意思?金不變。

金屬都會氧化、都會變色,唯獨黃金不變,它的好處就在此地。

所以佛法用金就是不變,金身永恆不壞,真身,取這個意思,並不是真的把它塗成金色。

現在在寺院裡,佛像都把它塗成金色,表法的,他真的是那個顏色嗎?那個顏色也並不好看。

要懂得它是表法的,永恆不變,這

這種身有沒有?有,實報土就有,諸佛如來的實報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那個身相就永遠不變。

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胎生,不是從小孩慢慢長大,不是的,他是化生,到那個地方蓮花化生。

化的身像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樣子差不多,那個地方是平等法。

我們現在畫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畫得特別大,菩薩畫小一點,往生的又小一點,這個都不如法,一樣大,哪有這麼大大小小的!

有大大小小的就不平等,一樣大。永恆不變,他是化生。

所以這些,你經教讀多了慢慢就明白,就知道這裡面真正的含義。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012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1-2012 01:35 AM 编辑

為什麼他不會變化?因為他沒有念頭,道理在此地。你懂得這個道理,你相信。

變化從哪裡來的?變化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

實報莊嚴土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他已經轉識為智,所以他就不變。

你沒有念頭,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會變,不起心不動念,他怎麼變?不會變了,永恆不變。

西方極樂世界花草樹木,花永遠不會凋謝,永遠不會變質,道理在此地。

那個地方的居民還不是境隨心轉嗎?那個地方的居民,一個個都是明心見性,所謂明心見性,就是妄想斷了,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各個人都是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明白了,你就承認了,這事情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1-2012 01:48 AM 编辑

我們想在這個世界不變行不行?行,你不起心不動念就行,就是那個境界。做不到,因為念頭太微細了。

你看佛問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問彌勒,還不是講給我們聽的!

我們凡夫一個念頭起來,就是心有所念,我們一個念頭起來,這一個念頭裡頭多少細念組成這一個念頭?

佛問的是幾念幾相幾識?彌勒菩薩回答的是一彈指,我們講一念,一彈指,我們彈得快,我彈大概是四次,一秒鐘,如果很快彈應該可以彈到五次,一秒鐘能彈到五次。

他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單位,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你看,一彈指裡頭三百二十兆,我們一秒鐘彈四次,就一千二百八十兆,如果彈五次,一千六百兆。

這個念頭太微細了,我們怎麼能覺察?彌勒菩薩「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形皆有識」,就是阿賴耶的轉相。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12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2012 01:42 AM 编辑

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曉得,自性裡頭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它能現,能生能現,念頭能變,就是識能變;沒有識,那就是能現,能生能現。

極樂世界能生能現,它沒有變,那邊的人完全用的是真心,沒有妄心,都是轉識成智的,所以他們那個世界永恆不變

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無量的德能,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學來的,這是我們的老家。

這是不是到了究竟?沒有,真正還源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裡頭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沒有,那才叫回歸自性

怎樣才回歸自性?因為實報土雖然妄想斷了,妄想習氣沒斷,因為有妄想習氣,所以才有實報莊嚴土;妄想習氣也斷了,都沒有了,實報土也沒有了。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實報莊嚴土也不例外;佛經上沒有說實報莊嚴土是例外,沒有這個話說,實報土也不是真的境界。

真的境界是常寂光,就是惠能大師講的那五句話,那五句話講的是常寂光。

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萬法從常寂光,常寂光能生能現

「凡所有相」,就是從實報土到方便土、同居土統統都是的,四聖法界是方便土,六道輪迴是同居土,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要曉得,我們虛空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時間、空間都是假的,常寂光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那才叫真的回歸自性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1-2012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2012 01:40 AM 编辑

所以,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給諸位說,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

現身的長短是眾生的業感,眾生感還在,這個相就在,眾生感沒有了,相就沒有。

我們這個身,我們是業報身,也有時間性的,有時間長短,業報!

佛菩薩不是業報,佛菩薩是應化,應眾生之感而現的身相。不僅是現人的身相,他能現樹木花草的現相,他能現山河大地的現相,他什麼現相都能現。

所以我們看禪宗裡面一些故事、公案,有些參禪的人,看到樹木花草開悟的,看到雨打芭蕉豁然開悟的。

那是什麼?那就是我們今天講佛在加持。

在那一剎那當中,那是佛,他有感,佛應現的,讓他在這個境界裡豁然開悟。

沒有一樁事情不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就是自性的作用,是自性的起用。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一點都不懷疑。所以對佛,雖然佛現佛身來加持,我們也不會生歡喜心,也不會激動,一激動就錯了。

為什麼?阿彌陀佛是你自性彌陀,你自性變現的,不是外頭的。極樂世界是唯心淨土,哪裡是外頭?全是性德,自性流露。

你懂得這個道理,永遠是心平氣和,永遠是如如不動。

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你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不要讓你的心在境界裡起一點波浪,這就對了。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2-2012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2-2012 01:36 AM 编辑

「十方稱讚之誠言」,這個話好懂,真誠的話,決定沒有妄語。

「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這前面都說過,「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他這裡也說到一大藏教,確實是這樣的。

「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古來的這些大德讚歎這部經,「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這底下幾句重要,「圓滿」,太難得了!

哪個法門能講到究竟圓滿?圓滿是什麼?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個法門是圓滿的。

《華嚴》是圓滿的,《法華》是圓滿的,但是太長了,不像這個經,這個經分量這麼少,跟《華嚴》一樣的圓滿,跟《法華》一樣圓滿,這就難得。

「直捷」,直截了當。「方便」,一切法門裡最方便的法門,法門都叫方便,它是方便當中的方便。

「究竟」,就是方便幫助你成佛是究竟,幫助你成菩薩,不錯了,不究竟,幫助你成阿羅漢,那更不究竟。

所以今天我們教你、幫助你轉惡為善,你變成個好人,不究竟。要成佛才究竟,不成佛不究竟,幫助你證等覺菩薩,像觀世音一樣還不究竟,你沒成佛。

這個法門是幫助我們究竟成佛的。「一超直入,最極圓頓」極圓極頓的,頓是頓超。

  它用什麼方法?「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這說出來了。

他這「一超直入、最極圓頓」講的是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麼簡單,這麼容易,產生這樣大的效果,誰相信?所以叫難信之法。

佛在經上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對這個法門猶如隔羅觀月。

這是用比喻話,像我們看月亮,中秋月亮,隔個羅,羅是很細的紗,綾羅綢緞那個羅,隔著羅看月亮,還隔一層,等覺菩薩對這個法門像隔羅看月;佛就沒有這個羅紗,他還隔著一層羅紗。

太深了,道理太深,可是事情太簡單,就這六個字就成功了。

真行嗎?真行。今天向小莉居士在此地,你看黃忠昌居士,他去做實驗,這六個字行不行,試試看,聽說古人念佛三年就能往生,他做試驗。

他才三十幾歲,很年輕的一個人,在深圳閉關,向小莉居士護持他,兩年十個月,他就預知時至走了。

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法門這麼容易!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2-2012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2-2012 01:07 AM 编辑

我們過去聽倓虛老法師給我們做的報告,我是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福分,沒見到老法師,我到香港來,他已經往生二、三年。
但是我從錄音帶上聽到的,他在佛七裡面講開示,有個同修拿來這卷錄音帶。

他是北方口音,我聽得不太懂,我連續不斷聽了三十遍,大概可以聽到九成。

最後我終究找到一個北方的同修,把他這個錄音帶全部寫成文字,印成小冊子。

好,講得真好!你看講鍋漏匠,這都是他的同參道友,都是熟人,人家念佛,一句阿彌陀佛

鍋漏匠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四十多歲才出家,什麼也不會,跟諦閑老和尚的關係是小時候的玩伴,同住在一個村莊。

找到諦閑法師,他的生活實在太苦了,看到諦閑法師做了法師出了家,還很不錯,很羨慕,要跟他出家。

諦閑老法師也非常慈悲,遇到小時候的玩伴,跟他說,出家要學經教,你年歲這麼大,也不認識字,經教看來學不成。

當時在寺院,不學經教那就得學經懺佛事,經懺佛事這五堂功課,看他笨頭笨腦的,你也學不成功。

這個意思是你怎麼能出家?可是這個朋友一定要賴住他,最後他沒有法子,他說那我有個條件,你能不能答應?他說:你說,我一切都聽你的。

在這麼一個條件之下,他說好,給他剃度。

剃度之後,他說你不必受戒了,受戒儀規你也不懂,你也受不了。

在寧波鄉下找個破廟,沒人住的,讓他一個人住在那裡,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他說:你在這個地方,你就念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以後準有好處。

這個人他的成功的祕訣沒有別的,老實、聽話、真幹,他就成功了。三年,你看人家念佛站著往生。

在鄉下,那時候交通不方便,鄉下老太婆發現了,師父站著走的,挺稀奇,從來沒有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

還有些念佛的老居士,告訴他們大家來看,看了派人到觀宗寺去報信,報諦閑老和尚。

老和尚聽到這個信就趕緊去看他,一往一來三天,走路。

看到這個樣子,諦閑老和尚很歡喜,讚歎,「你沒有白出家,你不錯,你這個樣子」,他讚歎說,「講經說法的大法師比不上你,叢林裡面方丈、主席也不如你,你真不錯」。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了三年,多殊勝!這都是眼前的事情,不遠的。

我前面給大家講的,台南將軍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佛三年站著走的。

這種讚歎絲毫不是虛假,問題我們得真幹才行。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12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2-2012 12:26 AM 编辑

可是在今天這個時代你得記住,淨宗是大乘,不是小乘,大乘人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

你自己成就了,沒有教化眾生的緣分,可以做這種示現;如果有教化眾生的緣分,你就還得多住幾年,多住幾年不礙事,你功夫到家了,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

所以,要想到一切諸佛如來,尤其想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願望是什麼?普度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

我們懂得阿彌陀佛的意思,我們也讓阿彌陀佛歡喜,就多帶些人去,你帶得愈多愈好,這是好事情。

所以不可以當小乘自了漢,自己成就了趕快就走,那是不對的。

鍋漏匠為什麼馬上就走?鍋漏匠走有他的道理,示現,他那叫作證轉。

黃忠昌居士也是示現,給我們念佛人做個證明。

我在香港講經,我們這裡距離很近,他天天聽我的光碟,我這個地方是勸轉,示轉、勸轉他在那裡作證轉

證明經上講的不是假的,這事情是真的,決定在一生當中,而且短短三年當中,你就能超越六道輪迴,就能超越十法界。

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能做到?只有這個法門!我們要把這樁事情認清楚,「圓滿直捷,方便究竟」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所以,這個法門是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最可靠,而且又最快速。關鍵就是,你能不能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東西放下?凡是不能往生,原因就是這一樁,你還貪戀這個世間,你還想繼續搞六道輪迴,那就沒法子。

阿彌陀佛不能把你拉去,你捨不得這個世間,阿彌陀佛點點頭,就走了,等下次再來。

什麼時候你全放下,阿彌陀佛就來了,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2012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2-2012 01:05 AM 编辑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集



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又曰:舉此體(指法界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托出。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既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12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2-2012 12:33 AM 编辑

我們學到念公老人為我們介紹古大德對於這部經的讚歎。

接著他說,「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我們從這裡讀起,「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

這一句我們在上面念到此地。這是說這個法門為什麼讚歎的人這麼多,我想與十方諸佛有密切的關係。

這個法門可以說在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

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讀到六方佛讚,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面是十方佛,說得很詳細。

《無量壽經》、《觀經》裡面,佛都是這樣為我們介紹。這是彌陀在因地發的願太偉大,不可思議。

佛佛道同,諸佛所證得的智慧德相沒有一樣不同,但是在因地上發的願、發的心確實是有差別。

佛法還是離不開因果,別說是世間法,佛法也離不開。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12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2-2012 12:42 AM 编辑

我們在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勉勵我們,那個時候我們體會沒這麼深。老師只是說要發心,要廣結善緣,將來你弘法利生法緣就殊勝。
給我們講現前的這些事實真相,我們聽了感覺到很歡喜。怎麼結緣?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都相當困難,學生也沒有多少財物跟大家結緣。

老師說你去拿一塊錢,買一包花生米,你在大門口,進來聽經的人,一個人給一粒,那是結緣;買糖果,一個人一點點,以恭敬心笑面迎人,接待來聽經的大眾。

李老師講經法緣很盛,大概聽眾有三、四百人,教我們這個方法。

到我們以後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不僅是用這個方法結緣,更重要的是結法緣。

我們從印送卡片做起,到以後是經書,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送錄音帶、送錄像帶,現在送光碟。我們有衛星電視,有網際網路,都是結法緣。

可是我們以後深入經藏,明白了,這個法門,阿彌陀佛在因地上發的願太大,佛佛道同,佛佛之中可以說,經上是這麼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佛有沒有嫉妒心?沒有,不但沒有心,佛沒有念頭。

我們平常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佛都做到了;他要是做不到,還會起心動念,他是菩薩,他就不是佛;他還有分別執著,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哪裡來的這些嫉妒障礙!絕對不可能有的。

所以彌陀發的這個大願,諸佛歡喜,所有一切這些眾生,一切諸佛如來統統把他介紹到西方極樂世界,包括華嚴會上毘盧遮那佛也不例外,所以文殊、普賢把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帶到極樂世界去皈依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不生氣,不但不生氣,歡喜。

為什麼?在華藏世界修行成佛,這是經上講得很清楚,要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他阿賴耶裡面無始無明的習氣才斷得了。無明是斷了,無明習氣沒斷,在華藏世界要這麼長的時間。

到極樂世界呢?到極樂世界他就辦到,一天就完成了。這樣的殊勝方便,十方世界沒有的,阿彌陀佛有。

行,你這個地方有,可以了,十方諸佛都把他的學生,連菩薩生都送到西方極樂世界來。

這是給我們表法,阿彌陀佛所教出來的就是諸佛如來教出來的。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有這個心量,這叫什麼?隨喜功德。

《華嚴經》上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達到究竟圓滿。

諸佛如來,你想想看,不是落得清淨自在?我希望一切眾生成佛,都到極樂世界去,他落得清淨自在!

阿彌陀佛有沒有說累?沒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幫助一切眾生成正等覺,成無上菩提,阿彌陀佛心裡痕跡都不著,這叫隨緣妙用,真妙,妙到極處!

這是給我們表法,實實在在講,諸佛如是,彌陀如是,我們每個人皆如是。

只是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自性的體相用是如此的廣大,不知道;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與外頭不相干。

所以這個持名念佛法門自性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2-2012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2-2012 02:17 AM 编辑

「圓滿直捷」,圓滿是沒有欠缺,直捷是沒有障礙;「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所以這個法門是頓教。

放下是頓捨,你只要能捨,放得下,你現前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他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三更半夜在五祖方丈室裡面,也是這個境界,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就成佛了。

能大師的境界跟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的境界是相等的、是相同的,這叫「最極圓頓」。

我們今天沒有這個能力,這是真的。為什麼沒有這個能力?煩惱習氣太重,我們對事實真相明白了,佛給我們講清楚了,可是我們放不下。

這個地方有一句話,「方便究竟」,這句話了不起,方便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你把這六個字牢牢的抓住,執著,執著它,所以淨宗持名念佛叫執持名號,執就是執著,你看不執著別的,把其他的執著全放下,就把這個執著換過來,這叫究竟方便。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自性,自性的性德。

「南無」兩個字是梵語,意思是皈依的意思、歸命的意思。

歸是回頭,依是依靠,我什麼都放下,我今天完全依靠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性,無量光、無量壽;再給你講清楚,就是《華嚴經》上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無量光就是自性的智慧,無量壽就是自性的德相。所以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智慧德相,這還得了!

這就是下面所說的,「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所以這個法門叫果法,它不是因法。

八萬四千法門是修因證果,這個法門一開頭就是果,它不是因法。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2012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2012 12:47 AM 编辑

下面講,「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說這個法門跟八萬四千法門有什麼樣的差別,這說出來了。
這個法門你要是遇到談何容易!許許多多小乘、菩薩遇到了不相信,這叫難信之法。

二乘、菩薩不相信,我們這些凡夫相信,這奇怪!這說起來,我們比二乘、菩薩高明多了。這是什麼緣故?善根福德不同。

這一生當中遇到法門,能信能解,還真肯幹,這不是這一生的事情,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你已經種了善根,你阿賴耶有善根。

你沒有善根,不可能遇到你會相信。

如果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夠得上這個條件,這一生決定往生。

還不夠呢?不夠就差一點,差一點有辦法,你在這一生當中,如果真的相信,真能夠理解,勇猛精進,把你不足的善根福德補上,我們這一生能做得到,真想補的時候很快。

如果懈怠懶散,那就沒有法子,那你這一生沒有法子補足,怎麼樣?還得去搞六道輪迴。

下一次再碰到,再繼續幹。像這樣的事情,過去生生世世我們都不知道幹了多少遍!

這是事實。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不知道幹了多少遍,這一生又遇到,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又起現行,這一次明白了,決定下定決心我在這一生要成就,要下定這個決心。

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真有這個決心,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

有這樣的決心,那你一定要覺悟,你把這世間世緣要放下,你真正要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句話真實的意思是什麼?不要說是我們人間這一生,六道、十法界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都不值得放在心上,應當放下,毫無留戀,你的障礙就沒有了。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2-2012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2-2012 01:59 AM 编辑





如果有一絲毫放不下,還有牽掛,這在凡夫來講,最重的是情執,這是
迷惑
這個東西能放下,其他的就容易了。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定要知道,那些東西叫禍害,情執不是好事情,你要看穿了之後,那叫孽緣。

它障礙你,障礙你證果,障礙你開悟,障礙你念佛往生。

我們在這個世間,難道父母親屬都不要了,好像這與倫常有違背?

是真的,如何能做到兩全其美?你能把情緣轉變成法緣,把家親眷屬轉變成法侶、同參道友,同生極樂國,那多好!

在這一生當中,是再深的情緣,死了以後要分手,還能在一起?不能。可是到西方極樂世界,那真的永遠在一起。

無論你到哪一道去應化,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需要幫忙,你就跟他一道去,去當他的助手。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這個世間成佛,你看那些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過去世當中同參道友都來了;還有在家的這些國王大臣、護法居士,全是過去的法眷屬,所以幫助眾生,教化眾生才有那麼樣的順利,要懂這個道理。我們做一個轉變就成功了。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世尊《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這對於在現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許多不學佛的人,對佛有誤會的人,可以用這個跟他解釋,佛是什麼?佛就是你的真心;魔是什麼?魔是你的妄心。

小乘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大乘沒有,大乘知道佛魔是一不是二。

覺悟了,魔就成佛;迷了,佛就成魔,就這麼回事情,統統都是自己。

換句話說,迷了就是魔,覺了就是佛。心呢?心沒有覺迷,覺迷是妄心,真心沒有覺迷。

所以覺悟了,你還有個覺悟的念頭,你還沒有覺悟,你還落在二三裡頭,二三就是不覺。

迷跟覺是對立的,你怎麼還搞兩頭!末後這句話說得好,「不可思議」,這個事情你不能去想,你一想就錯了,一想就迷了;你不能說,你說也迷了,說不出來的。

說不出來,釋迦牟尼佛說了四十九年,雖說了四十九年,佛講得很好,他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

我們聽這些話愈聽愈糊塗,他講的是真話;他講假話,我們聽得很明白,沒有問題;他講真話,愈聽愈糊塗。我們要用心體會所以才告訴我們,你要會

會聽,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離言說相」你聽,不要執著他的言說。聽,不執著、不分別,那就對了。

換句話說,真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什麼人聽?佛在聽。


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什麼人在聽?菩薩在聽。


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那是阿羅漢在聽。


如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具足,那是凡夫在聽。


你看都是在聽,不一樣,他所領會的境界不相同。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3-2012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3-2012 12:46 AM 编辑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你看看這部論的名詞「起信」,那就是入門,大乘入門就告訴你。

你要真正不起心動念,實在講我們沒有辦法,它太微細。

彌勒菩薩給我們講,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怎麼能發現?我們怎麼能把這個念頭斷掉?這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不是上上乘人,但是我們可以學上乘人。上乘人是菩薩,菩薩有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你能夠聽得如來真實義。

有分別執著,你所聽的,你說聽懂了,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說的。

再給你說清楚一點,不是你自性的性德,而是你阿賴耶識裡面的見解。

為什麼?因為你有分別執著,你還是阿賴耶當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裡頭的知見,不是真心,跟真心隔一層,這就曉得佛法修行修什麼?就兩個字,「放下」,放下就是!

真的能做到不思議,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說,人家問,你就回答;不問,什麼也不知道;這一問,什麼都知道。

沒有人問你,你的心完全在定中,那叫做根本智,《般若經》上說「般若無知」。

沒有緣的時候,般若無知,在大定之中,那就是大涅槃的境界,清淨寂滅。

別人有感,你立刻有應,應的時候是無所不知,那是什麼?那是根本智起作用,無所不知。

就像經中講舍利弗的故事,舍利弗智慧第一,沒有問題能難倒他,多少人向舍利弗請教,對答如流。

有人去問釋迦牟尼佛,說舍利弗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智慧?他智慧從哪裡來的?

佛舉了鼓,敲的鼓,佛舉鼓做比喻,他說你看到這鼓沒有?看到。

鼓裡頭有沒有東西?沒有,空空的,就是兩張皮。敲它,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

佛說舍利弗心裡面的智慧就像鼓一樣,你要不叩,什麼都沒有;你要叩他,他立刻有反應。

那是什麼?自性般若,不是從外頭來的,外面沒有。

在外面學東西,那太苦了。外面境界是個緣,它感。像我們讀經,經本展開,文字面對前,它感,我們要應,自性去應,那就生智慧。

我們要用分別去應,要用執著去應,就是現在人講的研究,怎麼去研究,研究來研究去,都是煩惱,都是錯誤的知見,不是正知正見。

佛法講正知正見,不能研究,研究是思議。不能研究叫什麼?佛學有個名詞叫參究,不叫研究。

參究跟研究差別在什麼?研究裡面有分別、有執著,參究裡頭沒有分別執著,不一樣在這個地方。

參究是智慧,直截了當,當中決定沒有委曲的現象,這是我們學大乘不能不知道的。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2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3-2012 01:21 AM 编辑



下面引蕅益大師的要解,《彌陀經要解》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就是說明,簡單的說明,這個法門難信難解。

為什麼難信難解?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蕅益大師把這個祕密給我們揭穿,念阿彌陀佛成佛的。

這話在哪裡?話在《彌陀經》裡頭,我們天天念《彌陀經》,沒有發現,念了幾十年沒有發現。

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真的,一點都不假。

大乘教裡頭,佛給我們講了一個原理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佛就成佛,我們天天想阿彌陀佛,那你決定成佛;你天天想觀音菩薩,你就會成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不是一個人,阿彌陀佛也不是一個人,這一定要知道。

觀音、彌陀有無量無邊身,你念他,跟他融為一體,自他不二。

中峰禪師繫念法事裡面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念這個名號是自性的德號,觀音菩薩還是自性的德號,一個從果上建立的,一個從因上建立的。

佛號是從果上講的,菩薩號是從因上講的,體都是自性,沒有離開自性。

這句話很重要,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這是佛在經上自己說出來的。

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句話全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可以翻,無上正等正覺。

阿翻作無,阿彌陀佛的阿要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無上;三翻作正,翻成中國意思是正;藐翻作等,平等的等;後頭又一個三,正,菩提翻作覺。所以完全翻成中文意思,無上正等正覺,能翻,不是不能翻。

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大乘法裡面,你所修學的,最後的指標是什麼?就這句話,換句話說,大乘所求的是這個,不是別的。

無上正等正覺是自性,不是別的東西,也就是說,回歸自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得到那就是回歸了。

在相上講,淨土宗講四土,四土裡面的常寂光淨土,就是這個,他跟常寂光相應。

常寂光裡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它存在,它沒有生滅。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講的五句,就是常寂光,「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怎麼會生萬法?有個一念不覺,萬法就出來。

一念不覺叫無始無明,諸位要記住,佛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無始,始是開始,沒有開始。

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沒有理由,不可思議,就沒事,如果你要追究「一念不覺,為什麼會一念不覺」,你馬上就墮落,你看,你有分別了,你有執著了,立刻從最高的就掉到六道輪迴。

所以用的這個名詞好,無始,你就不要追究了,你不要追究什麼時候開始,不要追究,真的是無始。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2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3-2012 12:47 AM 编辑



我們一直到讀了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才稍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為什麼它無始?它太短了,你想想看,我們現在就算一秒鐘彈四次,彈指四次,一念是多少時間?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能說它有開始嗎?

我們說這個開始,那不曉得多少個念頭過去了,所以念頭存在的時間太短暫了。

經上常講一剎那,就是極短的時間,可是短到什麼程度,說得含糊籠統。

彌勒菩薩這個講得清楚,一點不含糊,「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我們彈指彈得快的,可能有比我更快能彈五次,我大概能彈四次。

彈五次的話,一千六百兆,五個三百二十兆,你看那個速度這麼快,你怎麼能說它有生滅?

所以不能講它有生滅,來不及了。所以佛經上講生滅同時,同時可以這樣講法,不生不滅,只能這個說法,這個說法你要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如果真的沒有生滅,說不生不滅,那不叫廢話,不是多餘的嗎?

確實有生滅,生滅速度太快,你沒有辦法去觀察它,你眼看不到它,你念頭想不到它,所以只說這個生滅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裡頭有生滅,生滅即是不生滅,不生滅即是生滅,你才能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搞清楚、搞明白,說老實話,還是用分別執著;不用分別執著,咱們還是搞不清楚、搞不明白,為什麼?不會用真心,用的是妄心。

實在搞不清楚,你就別搞了,你就老實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不就清楚了嗎?這是個好法子,何必去惹這些麻煩?

大乘經恭恭敬敬念一遍,這是功德。可是你起心動念就想這什麼意思,功德全破壞了,功德就沒有了,就變成福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樣。

我們為什麼還要念?念是修定,用讀經的方法來攝心,把所有的妄想執著放下,讀經也不起妄想,也不起執著,讀經是在修定。

八萬四千法門,這也是一個法門,問題就是自己會不會。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12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3-2012 01:23 AM 编辑


下面這幾句話對淨宗說的,這就重要!「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濁,五濁惡世。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六十年前,看到經上講五濁惡世,我們總感覺到釋迦牟尼佛說話有點過分,這世界雖然濁惡,沒有濁惡到這種程度。

可是今天來看這個字,他講對了,一點都不過分。

所以今天這個世界上有災難,災難怎麼來的?與濁惡有關係。

是混濁,是十惡,你看這個世間眾生起心動念與十惡相應,十善沒有了。與十惡相應,那真的大災難就來了

我們今天想想,災難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問我,我說應該是真的,為什麼?我們從因果上看,善因感善果,惡因感受惡果。

首先看自己的相好,相隨心轉,心地善良,相貌就善良;心地善良,身體就健康。

彭鑫大夫說得很好,不善,你會得病。他那報告裡面是這麼說法的,不仁,仁是愛人,不仁之人容易得肝病;不義,容易得肺病,它跟肺有感應;無禮,容易得心臟病;無智,就是糊塗,沒有智慧,容易得腎病,腎臟;不信,沒有信用,常常懷著欺騙別人,脾胃上容易得病。

要怎樣讓身體健康?把五常做到,仁義禮智信你都做到。

五常在佛法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仁義禮智信。

你能把五戒做好,你這個內臟不會生病。哪個地方有病,你一定缺德,五常就是五種德,你才會得這個毛病。

得這個毛病,如果你懂這個道理,我好好的修德,讓我這個五臟六腑恢復正常,病就沒有了。

中醫用藥物給你治病,效果只有三成,改變心態要佔七成。

如果懂得改變心態,再用一點醫藥來做輔助,對病非常有效。

http://new.jingzong.org/Item/4691.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2:23 PM , Processed in 0.1273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