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59|回复: 1

万寿疆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7-2011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满朝文武阿谀奉承,革命​名士章太炎,将传统寿词“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改撰一幅​寿联,曰:『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其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当时琉球、台湾、东三省,都相继被腐败积弱的慈禧​政权割让以苟和或弃权于侵略者,若慈禧活到“万岁”,国​家可真的是“无疆”土了,可谓讥讽入骨。『赤县』即是战​国驺衍所说的中国乃天下九洲之一的“赤县神洲”。

章太炎(1869─1936),本名章炳麟,因崇拜明末​大学问家、民族志士顾炎武,改名为太炎。1897年的初​春,章太炎拜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俞樾和高宅大院的书斋,​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征程,投身于波澜汹涌的变法大潮中,至​上海投身报社参与梁启超同办《时务报》,由开始至193​5年这三十八年间,他把学术和政治密切结合起来,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写出了锋芒万丈的文章。章太炎说,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报刊不能只谈一些海外奇闻等无用的琐事​,而是应该参照西方百年来的社会变革史,认真研讨本国的​历史文化,去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在清末民初的历史上,梁启超和章太炎可谓是耀眼夺目的“​双子星座”了,那个动荡不安而又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了​不少舆论家、政治家、学问家;可是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登峰造极者,恐怕没人比得上这二位了。作​为读者的谭嗣同曾将其二人相提并论:“卓公如贾谊,章似​司马相如”,可见二人虽风格有别,却难分轩轾,都是当时​报界的一大手笔,就连后来袁世凯派去软禁章太炎的爪牙也​懂得说:“太炎先生不可得罪,用处甚大,他日太炎一篇文​章,可少用数师兵马也。”

作为叱吒风云的政治家,章太炎之于孙中山的关系与梁启超​之于康有为的关系亦可以相提并论,章、梁二人都有其独立​的政治见解,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面前,章太炎甚至比梁​启超更显得书生气十足。当袁世凯表现出其窃国野心后,聪​明的梁启超明里撰写讨袁檄文,暗中则指示其弟子蔡锷回云​南发兵,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护国战争”;而固执的章太​炎却执意孤身进京,非要当面与袁贼论理不可,但即使是在​软禁期间,章太炎亦不失政治家的勇气和风范。当袁世凯以​软硬兼施的伎俩逼迫这位文豪为他撰写“劝进表”的时候,​章太炎以大无畏的勇气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某忆六年四月八日之誓词,言犹在耳。公今忽萌野心,妄​僭天位,匪惟民国之叛逆,亦且清室之罪人!某闲处京师,​生不如死。但冀公见我书,予以极刑,较当日死于满清恶官​僚之手,尤有荣耀”。

其斩钉截铁之言、浩然正气之色,既非蝇营狗苟之政客所愿​为之,亦非患得患失之文人所敢为之。作为一代宗师的学问​家,章太炎与梁启超更有一比。

从学术渊源上看,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是近代“今文经学”​的代表,章太炎的老师俞樾则是当时“古文经学”的大师。​仅就其方法而论,“今文派”主张“六经注我”、学以致用​,其思想常有鲜活生动之处,但却容易陷入“微言大义”的​误区;“古文派”主张“我注六经”、尊重历史,其学术研​究法度森严,只是较难突破“皓首穷经” 的局限。章太炎虽然文风古雅,但却思想激进。“戊戌变法​”失败后,当梁启超等人还在为“勤王”之事而奔走呼号的​时候,章太炎则手起辫落,“咔嚓”一声便剪断了自己与满​清政府之间的精神联系。所以,此后二人在关于“勤王”与​“排满”、“立宪”与“共和”的一系列辩论之中,能言善​辩的梁启超反倒不如引经据典的章太炎更适合读者的口味了​。

然而,如就视野开阔、见解新颖而言,章太炎似略逊一筹;​若以功底扎实,学养深厚而论,梁启超则屈居其后,就连他​们的弟子也禀承师说、各具特色:章太炎的学生黄季刚与乃​师合称“章黄学派”,在文字、音韵学方面自成系统;梁启​超的学生张君劢曾挑起著名的“科玄论战”,并将新儒学的​发展由内地引向港台,亦可说是平分秋色、相得益彰了。无​论如何,今日之治国学者,不可不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亦不可不看章太炎的《新方言》,尽管那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和境界,却同样让人感叹不已、心悦诚服。

章太炎一生诚于参与缔造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国名就取​自他所撰的《中华民国解》一书。曾撰《救学弊论》批评现​代教育体制,主张回归民间办学和书院教育。章太炎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曾在晚清时与吴稚晖等​人争论汉字前途,反对在中国采用“万国新语”。乃依篆书​创造记音字母,作为汉字的注音符号,即今日仍在台湾通用​之注音符号前身。章太炎生前两次亲选墓地,第一次被袁世​凯软禁时拟择葬在“攘夷匡夏”的明朝刘伯温(刘基)墓侧​,1936年章择葬于抗清英雄张苍水墓畔,后因抗日战争​未得实施。1955年政府终于帮他一了遗愿,葬于西湖南​坪山麓荔枝峰下,紧邻张苍水之墓。英雄惜英雄,死亦要择​“芳邻”。
太炎深衣

章太炎的祖辈民族观念很强,这一点对章太炎影响很深。到​章太炎时,他家自入清以来已历七八世,那些祖辈死时,从​来不用清代服饰入殓,仍然采用明代『深衣殓』的方法。『​深衣』是士大夫平时闲居时所穿的衣,上衣和下裳相连。章​太炎的父亲在临死前对他说:我虽然做过清朝的官,但死后​,“不敢违家教,无加清时章服”。外祖父朱有虔在教书之​余,常给章太炎讲清初“文字狱”的故事,这也有助于章太​炎反清思想的成长。章太炎死在苏州,时年六十七岁。死时​他留下两句遗嘱:“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

太炎先生甲寅年(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给妻子的遗书)中说:

「……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当然是指民族革命了─​─现在人或许不承认──那么下文便有‘吾生二十三岁而孤​,愤疾东胡’为证),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员规标​章,遂标漢字,今十年矣……」

可见这是先生托日本人做的日本衣,也就是原来的华夏衣冠​──而制这衣服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恢复故国的理想。所​以,为与日本衣相区别,特标以『漢』字──也就是说,这​件衣服就是为漢族而作── 即是漢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2-2011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 = 汉族 漢服 = 唐裝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12:29 PM , Processed in 0.05736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