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elonmun

文娱书坊:[对联韵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
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下联: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苎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这副长联共118字,是太白楼楹联中最长的一副,为黄琴士所撰。黄氏为泾县人,曾主讲翠螺书院。
    此联上联说李白生平既曾有侍奉玄宗于金銮殿的显赫,又有被远谪夜郎的酸辛,但他生性磊落豁达,何尝对个人得失耿耿于怀?什么“仙”呀、“狂”呀、“文章身价”呀,都难以概括真实的他。数千年间,只有他能集战国时屈原的忠愤、汉代东方朔的狂傲、晋代陶渊明的旷达于一身。下联则由回忆李白转入自己在太白楼所见的景致与感怀。登临绝壁临江、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俯视脚下浩荡东流的长江水,顿时觉得江天浩渺,天地空阔。在此处凭栏远眺,怎么能无诗,怎么能无酒,又怎么能无李太白那样的高谈阔论,一抒胸中怀抱?在此高楼上就该盘桓个四五日,不仅仅要饱览牛渚明月、白苎浮云、青山烟雨,更要缅怀李太白之绝世才情与坎坷身世。
    全联之妙就在于有历史,有现实;有景物,有情感。情景交融,胸襟开阔;诗情画意,快人快语,通过排比夸张,将眼前景与胸中情结合起来,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


此联为太白楼二层“李白纪念堂”横匾两侧楹联,系赵朴初先生自撰自书。上下联中各嵌进李白诗一句。上联中“炉火照天地”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其八:“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联中“鼻息吹虹霓”出自《古风其二十四》,原诗为讽刺斗鸡之徒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斗鸡者趾高气扬,吹出的气息都能冲上天,使路边的行人胆战心惊,可见其小人得志之态。这里赵朴老说,在此登临,心中不由想起李白描写冶炼工人劳动场面的诗句,仿佛看到被炉火映红的冶炼工人的脸庞,争看钢花飞溅的壮观;而翠螺山因为有太白楼在,也沾染了李白的傲气傲骨,又怎怕那些得意小人的不可一世。全联巧妙地嵌入李白诗句,表达自己对一代诗仙的崇敬、怀念与向往,堪称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击楫几登临,看白纻环来生成画稿;
推窗一凭眺,问青莲在否同放诗杯。


此联为清代彭玉麟所撰。彭氏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早年追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谥刚直。光绪三年(1877年),彭玉麟时任兵部右侍郎,捐俸重建太白楼。他十分喜爱采石山水,每年巡阅,必来此游览。
    上联是楹联通常写法,即由景入手,说自己几度浮舟过此登临,只见白纻山等众山环绕长江矗立,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宛然一幅天生的水墨山水画卷;下联转景入情,写自己在此登楼推窗,凭栏远眺,不由问苍天:“李太白尚在否”?如能与他一起对酒当歌,畅抒怀抱,该是何等赏心乐事啊。只可惜斯楼依旧,江流亦千古,而斯人已难觅仙踪,想起他往日诗酒风流,怎不令人感怀惆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忆记取当年犯放,动地惊天。


此联为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采石矶时所题。上联说自己置身于背倚翠螺山、头枕牛渚矶的太白楼上,见到山青水秀,胜迹如画,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河山;下联转入评论李白,说他一生奇才出众,又独好诗酒,曾写过多少惊天动地的诗歌文章,却生性狷狂,不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不幸晚年惨遭长流夜郎,这教训可值得记取啊。蒋氏是政治人物,深谙权谋之道,他除了以“奇才诗酒老”称誉李白外,更看到了李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这一点,也是和历来其他文人所见不同的。但太白楼既是东南名胜,李白又是这样一位飘然若仙的天才,触景生情,又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呢。任何人想起白居易写李白墓的诗句:“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都难免要为李白的绝世才情,多舛遭遇而同声一叹,蒋氏又何能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然;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上下,枫叶纷纷。


此联上下联均化用李白诗句,但意思十分贴切。上联出自《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诗为:“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写的是李白在黄鹤楼中听笛时所触发的愁思。这里作者在联首用了一个“公”字,表示那是发生在李白身上的往事。下联出自《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本来诗意是李白秋夜在牛渚江面上泊舟,想起东晋袁宏在此吟诵自己所作的咏史诗,恰巧被谢尚听到,十分赏识,从此声名日著的故事,不禁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空有满腹才情,可惜却无人欣赏,致使平生抱负不能实现而生发的惆怅。这里作者加了一个“我”字,表示自己追寻诗仙足迹,浮舟翠螺山下,来到太白楼,登舟望秋月,重新见到了李白当年见到的枫叶纷纷景致。风景既然如故,想来情怀亦如太白当年。“梅花默然”与“枫叶纷纷”都无语,但它们所触发的人的情感却如丝如缕,胜过千言万语。上下联虽均出自李白诗意,但意境上一古一今,一诗仙一自己,既有对李白风采的怀想,又有自己和李白的心灵相通,用在太白楼,可谓意味深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此联上下联说的均是李白平生最为人拍手称道叫绝的地方,可谓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峰的话,那么,李白无疑就是站在这座高峰之顶的巨人。所以,用“诗中无敌”来赞誉李白,是毫不为过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只要有美酒,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人们只要想到酒,就自然会想起李白,“太白遗风”亦因之名布千古。所以,用“酒里称仙”来形容李白也是历来大家的共识。正因为李白一生诗酒风流,作者才有“才气公然笼一代”之评。下联说,李白当年得到唐玄宗赏识,待诏翰林院。一次乘醉在金銮殿上,曾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晚年又曾身披宫锦袍,自金陵往牛渚玩月,与崔宗之等人在舟中饮酒畅谈,旁若无人。此等风采,何等令人向往,故作者说他“狂名直欲占千秋”。值得一提的是,“力士脱靴”虽然只是传说,未必可靠,但历来文人心知肚明,却宁愿信其有,就是因为代表了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铁骨,大快人心,酣畅淋漓。正因为这样,李白之“狂”,非狂妄之气,乃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傲骨,也是千秋万代人们所推崇的崇高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大江来倚翠嶂高楼,月朗风清依旧
六朝陈迹尽瞻锦袍遗像,天长地久犹新


此联上联写出了太白楼“风月江天贮一楼”的气势与风光。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倚靠在太白楼上的栏杆处,依旧能见到皎洁的明月,沐浴到轻柔的微风。下联说,采石矶作为六朝京畿天然屏障,目睹了多少六朝的成败兴衰。瞻仰着太白楼中陈列的李白的锦袍遗像,仿佛又看到了风神潇洒的李太白在世。这种风采,历久弥新,可与日月争辉,能使山河增色。“翠嶂高楼”上的“月朗风清”,连接着的是李白的“锦袍遗像”所带来的“天长地久”。江山代谢,人世浮沉,庶民尘土,帝王亦尘土,惟有李白这样的诗仙才能不朽。此联之妙,全在于从李太白、太白楼,联想到了历史的沧桑兴替,令人读后不胜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莫上层峦,睹江水狂澜,洒不尽英雄涕泪
聊倾蚁酒,听秋林落叶,感从来才子飘零


上联说千万不要登上高山,因为登高望远,看到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淘尽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让英雄人物也禁不住要洒下涕泪。下联说,在太白楼上,百无聊赖,倾满蚁酒,听着秋风中飘落的树叶,不由感慨自古才子亦如这秋叶般飘零。英雄涕泪,才子飘零,从来都让人心动。更何况自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有多少英雄才子,怀才不遇,郁郁终生。在那种个人命运完全掌握在帝王等权贵人物手中的年代里,帝王的赏识,就是士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渠道。得则高歌,失即万事皆休。宇宙无穷,人生有限,个人是多么渺小。在太白楼上登高望远,有多少人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千古英雄千古泪,由来才子自飘零,明月楼高,江湖日远,对酒凭栏,同声一叹。身世如浮萍,飘忽不定,这就是那个年代有傲骨的读书人的命运。所以,无论是英雄,还是才子,需要的都是知己的赏识。而那种知遇之恩,却可遇而不可求,又岂是个人所能决定的?“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就难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日苦难留,须臾六十四年,觉浮生仕真若梦,游真若梦;
高风洵寡偶,上下三千余载,问何人诗可称仙,酒可称仙?


此联上联说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十四年就过去了。回首往事,只觉得仕途真的如梦,交游亦如梦。总之是浮生若梦,恍如隔世。下联说李白高风亮节,难有匹敌。三千多年间,又有何人能象他那样,被人称为诗仙、酒仙?上联是慨叹,纵使多才如李白,亦只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的一个石子,终究难以挽留住逝去的时光。所以才会有“仕真若梦,游真若梦”之感慨。但伟人终究是伟人,他的生命虽然难以再现,但诗仙、酒仙的风采却会长流人间,不会因为他肉体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下联转而又说,从这一点讲,“诗可称仙,酒可称仙”的李白便可以没有什么遗憾。毕竟,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象他那样千载留名呢?李白生前就已被人称为“天上谪仙人”,非寻常凡夫俗子可比。身后更是推崇者无数,能够集“诗仙”、“酒仙”称呼于一身,的确是几千年间难得一见的奇才。此联之妙,在于将李白短短一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虽不免有“生命如花,转眼凋零”的遗憾,但更有一份看破人生浮沉得失之后的旷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心旷神怡,前身或许是汪伦。


此联上联先以问句起头,因为李白生平最爱美酒,所以作者上来就问:“何处有酒家?”每当月白风清的夜晚,杨柳依依垂拂的时候,对着如此良辰美景,总不由想到,应当招来李白的好友杜甫,让诗仙、诗圣一起品酒、赏月、吟诗、畅谈,才不失为一桩赏心乐事。下联写道,桃花潭的潭水依旧象李白游览时那样清澈,桃花也依旧妩媚动人,自己到此只觉得心旷神怡,仿佛神游数百年,穿越了时空隧道,与李白在一起。或许自己的前身就是那个在桃花潭畔踏歌为李白送行的泾县汪伦吧。此联把美酒、良辰、风物、胜景,与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曾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还是李白笔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都是李白的好友,都曾与李白一起留下一段让后人神往的佳话。这里,作者也禁不住神思遐想,自己也是李白的异代知音,或许前身还就是李白的同时代人,也曾追随李白左右,也曾与李白把酒畅话,醉歌抒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此联上联说李白遭谗,起因是《清平调三章》中“借问汉宫何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中以赵飞燕比杨玉环。本来李白此诗是赞美杨妃美貌如花,娇俏动人,只有汉宫中的赵飞燕可比。传说高力士却故意在杨玉环面前挑拨说:“以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杨妃于是十分生气,遂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玄宗想以官职授李白,也为宫中所悍而止。后来李白在朝廷就呆不下去,玄宗终于“赐金放还”,李白就结束了不到两年的待诏翰林生活,他的第一次从政也就此宣告失败。所以上联说,李白怀有千古之才,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谗言遂因之而起,致使李白这位“千古才人”怀抱着“千古遗恨”。下联转说自己登上百尺高的太白楼,眼前所见是一楼风景,一楼诗词。如果除去上下联前面四个字,“千古才人千古恨,一楼风景一楼诗”同样是一幅妙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此联上联“把酒问青天”出自宋苏轼词《西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意为把酒问苍天,世间已无觅高力士这样的谗毁小人的踪影,而人们对李太白的怀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自有公道。下联“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为象谢尚那样能够识别人才的高风亮节,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赏。大家每当读到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诗,都要想起这位谢将军的旷怀。正象一位诗人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可是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却死了。”象谢尚那样的人,纵然肉体已化作尘土,人们却依然时时记着他;而象高力士这样的人,死后又有谁会追念他呢?“爱屋及乌”,人们因为喜爱李白,所以连带着对他所推崇的谢尚也加以怀念,而对以谗言中伤他的高力士却十分厌恶。这一正一反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人们对李白的热爱之情与追思之深,可谓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此联上联上来就说,千百年来,被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带去的英雄有多少啊,正应了罗贯中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采石之险甲江南”,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翠螺山见证了多少险恶的战争,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楼饱览了多少朝代兴衰的往事,依旧在蒙蒙的江南烟雨中勾起人们那份绵绵不尽的怀思。下联说,斯楼虽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诗卷却长留天地间。千载后重来,楼中依旧可见后人拜祭时奉上的美酒。因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爱好诗酒,所以来拜祭他,别的可以没有,却不可无诗,不可无酒。表面上是说酒不空,实际上是说,人民对李白的怀念经历了千秋万载,也不会消除磨灭。此联只有短短的26字,却以“山”对“人”,以“酒”对“楼”,以“英雄”对“天地”,处处可见对仗之工。江山千古,江流千古,楼亦千古,诗亦千古,人亦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恨“胜棋楼”(象棋对联故事)

传说明朝开国元帅徐达,自小聪明过人,且善于象棋,幼有“象棋神童”之美誉。后来徐达投靠洪武皇帝朱元璋,被封为元帅,辗转南北,成就伟业,明建都南京后,明太祖朱元璋封徐达为中山王,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有一次,明太祖和徐达在莫愁湖畔下象棋,两人本来棋艺差不多,正是棋逢敌手,历来弈棋,各有输赢,现在朱元璋棋兴勃发,因此他向徐达打赌许诺,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这盘棋,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赐给他,后来经过一番对弈苦战,结果,朱元璋还是棋差一着,被徐达胜了,朱元璋果然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此建一座豪华的亭楼,名曰:“胜棋楼”,真是皇恩浩荡,扬名于世。徐达因战功显赫,历来认为自己建国有功,时时居功骄傲,飞扬跋扈,现在弈棋,又胜了皇帝,获得赐湖建楼,认为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因此,他在“胜棋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请他的一帮同僚文武官员喝酒祝贺,席间,酒醉饭饱,少不了吟诗撰对取乐。
  首先是常遇春就莫愁湖吟了一联。
  诗曰: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
  此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蕴含明太祖弈棋输于中山王徐达的典故。
  轮到刘伯温吟诗,刘伯温看见徐达这样居功骄傲,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看见厅堂挂有一幅《龙吟虎啸图》古画,就触景生情,说:“徐老弟,我这里撰一上联,请你撰答下联,若你答得好,我就喝酒,若你答得不好,就加倍罚酒如何?”
  徐达高兴地说:“请军师赐教!”
  刘伯温就撰了上联,联曰: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到徐达答下联,他也是触景生情,看见厅堂上有一幅《龙吟虎啸图》,他认为自己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灵机一动,也随口浪声吟道:
  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席上,三清道观的清虚道长见其对得不错,此联以画幅对棋子,造语既有清意,又不悖事理,徐达戎马半生,能对出这样的好联,实是不易,但是,联中显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象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
  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
    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  
徐达道:“请仙长赐教!”
    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曰: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散席徐达走后,老道摇头对刘伯温叹息说:“军师!你提醒他‘喝声将军!提防提防’他就是不知提防啊!”
    刘伯温说:“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
    不久,徐达果然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所杀,应了老道预言,老道在对联里,上联把“美人”置于“英雄”之上,下联演绎“一子投错,满盘皆输”的棋理,暗示后来徐达被杀的政治哲理,虽然这历史事故缘于“兔尽烹狗、鸟尽弓藏”的哲理,但是也说明棋理即哲理,可见老道因为淡泊人生,所以看破官场仕寰的风云幻变,早知徐达仕途暗藏着危机。
    刘伯温可谓一代英才,聪明盖世,又得到老道的提醒,识破“伴君如伴虎”这一政治哲理,后来他审时度世,急流勇退,才不成为政治牺牲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藥對聯故事擷趣

1) 清 代 詩 人 袁 枚 任 江 寧 知 縣 時 ﹐ 一 天 信 步 出 游 至 一 座 古 寺 前 ﹐ 老 和 尚 將 其 請 至 禪 房 ﹐ 讓 座 敬 茶 後 ﹐ 邀 袁 枚 到 天 井 邊 去 看 一 面 半 掩 半 露 于 塵 土 瓦 礫 之 間 的 堂 鼓 ﹐ 並 請 他 為 老 祖 師 留 下 的 一 闋 上 聯 續 對 。

原 來 ﹐ 這 枚 堂 鼓 為 宋 代 民 族 英 雄 岳 飛 帳 中 用 物 ﹐ 岳 飛 被 迫 害 後 有 人 暗 中 收 藏 堂 鼓 以 表 懷 念 。 當 堂 鼓 傳 到 老 和 尚 手 中 時 ﹐ 他 攜 鼓 回 故 鄉 江 寧 出 家 當 了 和 尚 。 有 一 天 深 夜 風 雨 雷 電 交 加 ﹐ 藏 鼓 樓 坍 塌 ﹐ 鼓 架 斷 損 ﹐ 堂 鼓 半 埋 ﹐ 極 度 傷 感 的 老 祖 師 不 竟 惋 嘆 ﹕ “ 鼓 架 鼓 架 ﹐ 陳 皮 不 能 敲 半 下 ( 夏 ) ” 。 這 是 一 闋 嵌 兩 味 中 藥 名 的 上 聯 。 時 過 不 久 ﹐ 老 祖 師 便 去 世 了 ﹐ 臨 終 前 囑 咐 ﹕ 務 必 求 人 對 出 下 聯 ﹐ 方 能 取 出 堂 鼓 ﹐ 修 復 藏 鼓 樓 “ 。

老 和 尚 多 年 苦 苦 尋 覓 ﹐ 末 能 了 卻 老 祖 師 的 遺 願 ﹐ 今 知 袁 枚 乃 天 下 奇 才 ﹐ 料 能 續 對 ﹐ 故 特 細 告 往 事 。 袁 枚 聽 罷 述 說 ﹐ 感 概 嗟 嘆 之 余 ﹐ 正 為 老 祖 師 所 遺 下 聯 的 奇 特 難 對 而 沉 吟 ﹐ 忽 見 家 人 及 衙 役 提 燈 籠 來 找 他 ﹐ 不 禁 豁 然 開 郎 ﹐ 脫 口 續 出 下 聯 ﹕ “ 燈 籠 燈 籠 ﹐ 紙( 枳 ) 殼 原 來 只 防 風 ” 。 這 副 對 聯 僅 2 2 字 ﹐ 不 但 工 整 準 確 ﹐ 琅 琅 上 口 ﹐ 還 ( 連 同 諧 音 ) 嵌 入 了 陳 皮 ﹑ 半 夏 ﹑ 枳 殼 ﹑ 防 風 4 味 中 藥 名 ﹐ 由 此 而 成 了 傳 頌 千 古 的 佳 作 。


2) 明 末 清 初 名 醫 傅 青 主 也 有 一 段 藥 聯 趣 話 。 一 日 ﹐ 有 位 老 中 醫 慕 名 來 訪 ﹐ 傅 氏 設 宴 招 待 ﹐ 酒 過 三 巡 ﹐ 這 位 老 中 醫 起 身 瀏 覽 藥 架 上 的 藥 物 後 ﹐ 信 口 說 道 ﹕ “ 紅 娘 子 生 天 仙 子 ﹐ 一 副 生 化 湯 ” 。 傅 氏 笑  回 答 ﹕ “ 婦 貞 子 產 劉 寄 奴 ﹐ 二 包 止 迷 散 ” 。 老 中 醫 拉 開 抽 斗 說 道 ﹕ “ 白 頭 翁 騎 海 馬 ﹐ 赴 常 山 揮 大 戟 ﹐ 怒 戰 草 蔻 百 合 ﹐ 不 愧 將 軍 國 老 ” 。 傅 氏 尾 隨 而 至 ﹕ “ 何 首 烏 架 河 豚 ﹐ 入 大 海 操 仙 茅 ﹐ 逼 殺 木 賊 千 年 ﹐ 堪 稱 長 卿 仙 人 ” 。 老 先 生 聽 完 ﹐ 知 傅 氏 醫 文 符 實 ﹐ 名 不 虛 傳 ﹐ 乃 拍 案 叫 絕 。 傍 晚 ﹐ 宴 畢 送 客 上 路 ﹐ 傅 氏 說 道 ﹕“ 生 地 變 熟 地 望 常 合 歡 ” ﹐ 老 中 醫 拉 著 傅 氏 的 手 ﹐ 依 依 不 捨 ﹕“ 望 月 乘 夜 明 定 來 夜 交 ” 。


3) 在 民 間 ﹐ 也 有 不 少 用 中 藥 名 嵌 成 的 藥 聯 ﹐ 如 “ 鬱 李 仁 行 百 步 與 紅 花 重 樓 相 會 ﹐ 山 木 通 別 云 母 同 菊 花 海 南 成 親 ”、“ 稚 子 牽 牛 耕 熟 地 ﹐將 軍 打 馬 過 常 山 ” 等 ﹐ 給 死 物 以 活 力 ﹐ 賦 草 木 以 生 機 ﹐ 民 族 特 色 濃 郁 。


4) 最 有 名 的 藥 聯 要 數 “ 起 病 六 君 子 ﹐ 送 命 二 陳 湯 ” 這 副 了 。
袁 世 凱 稱 帝 前 ﹐ 自 稱 “ 籌 安 會 六 君 子 ” 的 揚 度 ﹑ 劉 師 培 等 6 人 積 極 擁 戴 袁 做 皇 帝 ﹐ 袁 也 漂 漂 然 ﹐ 做 起 了 當 皇 帝 的 美 夢 ﹐ 上 聯 即 指 此 事 。 陳 樹 藩 ﹑ 陳 宦 ﹑ 湯 芝 銘 ( 二 陳 湯 ) 都 是 袁 的 親 信 ﹐ 為 袁 稱 帝 出 了 不 少 力 ﹐ 後 來 ﹐ 各 省 相 繼 獨 立 ﹐ “ 二 陳 湯 ” 見 大 勢 已 去 ﹐ 也 反 戈 一 擊 ﹐ 宣 佈 獨 立 ﹐ 成 了 袁 的 催 命 鬼 。 有 人 用 中 藥 方 劑 中 的 湯 頭 名 ﹐ 寫 了 這 副 對 聯 ﹐ 予 以 辛 辣 的 諷 刺 ﹐ 用 語 雙 關 ﹐ 堪 稱 中 藥 聯 中 的 上 乘 之 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对偶”“对仗”这类修辞手法,可见这是写文章常用的修辞手法,把这手法发展到极至的一种文体,便是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语说“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适当向学生补充一点对联的知识,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对偶”这一修辞的理解,还可以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更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历史上流传下很多有趣的对联故事,幼年的鲁迅曾在“三味书屋”里对出了“独角兽——比目鱼”这样的名对,“比”对“独”,虽都不是数目字,但皆含数目之义。“独角兽”是麒麟,属天庭祥物;“比目鱼”则是海中珍品,二者相对,可谓绝妙无双。讲这些名对的故事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上联,让学生试对下联,等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再道出下联及有关的故事,例如,学生们很喜欢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充满了豪情壮志。还有也是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的对联,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文字的魅力,同时又荡涤了思想,陶冶了情操,真是一举两得。《红楼梦》里的名对:“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既有意境,又有情节,顺便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曹雪芹和林黛玉,不是又达到了文学欣赏的作用?从“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里我们又引出“两手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这样的名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将弥勒佛大腹便便,笑面悠悠的神态,勾勒得活灵活现。像这样的好对子还有很多很多。


当学生对对联产生兴趣,并对对联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对对子的语法知识,如在词性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要对形容词;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要相同。在词义句义上,要相关或相反。在声律上,无须每个词都讲究平仄,但要告诉学生,上联一定要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这是区分上下联的标志。这样,学生在创作对联时,就会有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不会受太多形式的拘束。


同样的文字,不同的读法,不同的断句,就会出现意思迥然不同的对联,譬如那句名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我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对联,让学生们进行断句,并告诉他们这里用了同音假借的手法,“朝”同“潮”,“长”同“涨”,学生兴趣大增,断出了多种句法: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


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不一会儿,就写出了很多种断法,意思上比较通顺的主要有以上三种,其中第一种是传统的断法,这是写在山海关孟姜女庙前的一副对联,作者已不可考, 但确实是一副妙联,读起来,语音抑扬顿挫,犹如望见海潮起落、浮云聚散的景色。


我认为,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适当给学生灌输一些传统文化,普及一些古典文学知识,是相当有好处的,毕竟,只有我们的汉字才演变出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普及英语和计算机的这个世纪,我们更要普及一些母语文化。实践证明,这一堂课的教学是相当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寻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

别看村里人个个都是农民出身,可泥脚杆子写对联,挑牛粪者是“秀才”,在这里一点也不稀奇,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刚出校门的学生,村里大部分人能吟诗作对。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对联故事。





江南名楼岳阳楼往东70公里的张谷英古村—— 一个由张姓子孙聚族而居的神秘大宅院,由一个祖先发展起源,历经25代,形成一个现居人口2600多人的农家古村,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堪称典范古朴的民风民俗,跨越了上下六百年完好保存至今,这本身就是一个谜。人们在领略古村风貌的同时,也可见识这里的楹联文化。

  当地人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幅,表示一番新气象。次日,他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

  相传老祖宗张谷英为明指挥史,于明初从江西而来,写对联的风俗在便这里一直盛行不衰。不信你看,全村人逢年过节,喜庆乔迁,婚嫁寿诞,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对联,并且是自己撰联自己书写。这时若是给主人家送幅对联,必定挂在堂屋的正中的抢眼位置,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村里200多个厅堂大门到处都挂有醒目的对联,走进去,就象进入了一个对联的迷宫。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

  这两幅分别是当大门和一个厅堂的楹联,不仅是大屋里对联的代表作,还一联道出了大家族的家风,即“勤耕苦读”和“孝友家风”。孝敬长辈,邻里友好,也是这个家族能够具有五六百年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精神财富。

  别看村里人个个都是农民出身,可泥脚杆子写对联,挑牛粪者是“秀才”,在这里一点也不稀奇,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刚出校门的学生,村里大部分人能吟诗作对。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对联故事。

  清乾隆年间,有个盐运使在出差岳阳时,听说张谷英村老少皆善对联,便有心去印证一下。他听到古宅传出朗朗读书声,便进宅首先向私塾先生挑战:“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此联是顶针格,续对难度大。没想到老先生哈哈一笑,朗声答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盐运使又出联句,指定一个愣头愣脑的孩子应对:执短笔,写长文,居高位,做大官,管南管北。

  这孩子见那盐运使一脸神气,就来了二愣子脾气,气嘟嘟地对道:

  穿红袍,骑黑马,瞪青眼,说白话,不东不西。

  盐运使听了此句,脸上变成了猪肝色,但又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确实对得好。

  民国时期,岳阳县县长黎自格来张谷英村公干,闲暇中与谷英公第18代孙张渥潜以对联消遣。黎出上联:“月圆。”张暗自思量,若对个“风清”什么的,未免太俗套,于是对了个“风扁”。黎大笑:风怎么是扁的?张从容反问:风若不扁,怎么能从门缝里钻进来?

  黎自格又出联:“凤鸣。”张渥潜有心再作弄他一回,口出奇语:“牛舞。”黎更加大笑不止:“自古以来只有燕舞、雀舞、凤舞,牛哪能舞?”张胸有成竹地说:“这是有典可查的。诗经云:百兽齐舞。牛不是百兽之一吗?”

  两人哈哈大笑。自此,黎自格每回来村,必定要张渥潜作陪。

  张谷英的第20代孙、村内老秀才彦兮爹,是多年的私塾教师,又兼通中医。在附近的金鸡洞教书时,当地老中医桂三爹在酒席上用对联试探他的功底。一碗红枣上桌,桂三爹顺口出了上联:“一碗山红枣。”红枣是一味中药,彦兮爹知道这老中医是要他也用中药名续下联。他沉思了一下,随即回答:“六味地黄九。”

  桂三爹又出联:“消暑最宜淡竹叶。”

  彦三爹再应对:“伤寒当用小柴胡。”

  “马齿觅。”“鸡冠花。”

  “青蛤藤。”“黄牛木。”

  这时,彦兮爹开始反守为攻: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此联不仅嵌入了中药金银花,还用了三个数字,要对上很不容易。但桂三爹也是对联高手,不一会就对上了:

  梧桐籽大,每服五六十丸。

  也是药名和数字齐全。

  自此,二老对中药联的故事就远远传开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古宅被发现并开始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在市里任职的谷英公第19代传人张治雄为刚修复的牌坊撰了一联:“古建壮奇观,先祖辛劳留胜迹;民风称典范,后人努力续新篇。”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既体现了继承之美,又拓展了创新之意。

  一村民俗一馆精英孝友弥传滋后裔;

  满目风情满怀意气形神俱备醉游人。

  悬挂于张谷英民俗文物展览馆的这副长联,形象地概括了包括楹联文化在内的张谷英村的风貌风情,令人对这古村更加如痴如醉,遐思不止……

  一位80岁的老人家,精神矍铄,出门只带一支毛笔,有人邀请,一副对联随手拈来。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桑麻琐事,都是撰联的题材。目前这样的老人村里有20多位。

  随着参观旅游者的纷至沓来,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古村闻名天下。老人喜撰堂联:“地袭人名,天下古村第一;时彰祖德,荧屏广播轰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春联表现得尤为隆重。200多个厅堂大门、600多户人家一夜之间贴上红对联,成为古屋的一大亮点。过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元宵节,宰年猪、打滋粑、磨豆腐,一派热闹喜庆气氛。腊月三十过大年,祭祀祖先,吃过团圆饭,孩子们就举着长辈们亲自制作的大红灯笼,挨家挨户辞年,道声恭贺新年的祝福,主人家则端出上好的糖果,塞进孩子们的腰包,平增了节日的气氛。晚上全家大小围坐火塘,堆柴火旺,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直守岁至拂晓。

  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电波传到村里后,2002年春节,一位老人的撰联被醒目地张贴在当大门:“举国高歌三个代表,普天同庆九州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古村人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目前张谷英村出了大中专学生300多人,教授多位,还有留学英美的博士。该村一位医科大学生撰联于自家堂屋:“祖留胜迹,功德齐今古;国赐祯祥,治学贵中西。”自豪、爱国之情跃然联上。

  走进张谷英村,就象站在历史和现代两种时空的交替之间,让人更相信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学生,口含冻笔“红黑相间”
吝财主,塾见对联“黄白一色”


这是一个对联故事。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京城附近一吝啬财主开学馆的事。
    那时候,还没有钢笔、铅笔、园珠笔等写字工具,写字都用毛笔蘸墨水。由于吝啬,这家学馆冬天不让生火。由于教室温度过低,毛笔就上冻写不出字。学生们便将笔头贴在嘴上融化,结果弄得嘴唇上沾染了墨迹。学馆的老先生实在看不下去,便要求主人生火,但主人就是不同意。于是,老先生便在墙上题了一句上联,之后不辞而别。这个上联是:

             口含冻笔唇沾墨,红黑相间

    老先生走后,财主要请别人来任教,但人人都知道这个财主的为人,谁也不肯来。正无计可施,外地的一位书生路过此地,到财主家借宿,财主便让他在学馆过夜。天黑后,书生欲点灯读书,但那油灯里的油用干了。他等了很久,也不见主人送油来,只好睡下。第二天一早,一眼瞅见了墙上的那句上联,他才恍然大悟,于是提笔续出下联:

             手拨残灯指带油,黄白一色

    正在这时,财主推门起来,欲留书生在此教书。书生并不答话,用手指了指墙上的对联,径自出门而去。
    财主看了对联,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后来,实在无人来此任教,学馆只好关门了事。
    这位财主为什么办学会失败呢?原因在于他的投资观念不正确,不愿意为办学投资。故事中说,财主是吝啬的。何谓吝啬?吝啬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也不愿意用,这决定于一个人的投资观念。花最少的钱把事情办好,是每一个办事人都应当遵守的节约原则。然而,必要的开支是不能“节约”的。如果连客观上必要的开支也“节约”了,事情的失败则是不可避免的。故事中,学馆的老先生对学生的遭遇“实在看不下去”,便要求主人开火,但财主就是“不愿意”。老先生于是题了一句对联,描述学生的滑稽写字状况之后,不辞而别。当地人知道财主的吝啬特性,已经没有人再愿意来此教书。这时正好外地来了一借宿书生,财主又有希望了。但不巧的是,这书生对自己在这里的遭遇不满,而且发现了墙上老先生的题字。于是又用自己的滑稽遭遇续写了下联。所以当财主欲留他在此教书时,已经“没商量”。当然,即使这位书生没发现老先生的题字,他也不会在此长久,因为别人都无法忍受的状况,他也应该忍受不了。
    因此,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想做成,就需要有正确的投资观念。具体分析哪些是必要开支,哪些是不必要的。一方面要励行简省节约原则,另一方面则要有充分的必要开支。
    本故事中,反映财主素质特征的,是一副讽喻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求得佳联“楼头做寿”
贤弟子,为寿恩师“井底挖泥”


这是一副对联故事,说民国时期一位私塾老先生喜欢学生给他写富有新意的对联的。故事说,这位老先生平时就喜欢听奉承话,每逢寿诞即要求学生们写寿联为他祝寿。可由于年年祝寿,学生们已用尽了溢美之辞,只好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陈词滥调应付了事。老先生很觉不满意。
    这一年,老先生六十大寿,学生们照例前来祝贺,但所送寿联,无一使他高兴。正失望时,见一学生满头大汗跑进屋来,脚步尚未站稳,便将手中的寿联展开,老先生急忙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大尊师,尊师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
    小晚生,晚生在下,下到九百丈深潭,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老先生看罢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叫好,还破例留那个学生一起喝酒。这副对联也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了。
    说到这里,需要讲一下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是中国方块字的特产,也是汉字所独有的文化形式。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题材丰富,应用广泛,作品数量浩如烟海。从用途上讲,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风景联、装饰联、赠答联等类型;从内容上讲,有述志联、自警联、劝勉联、感事联、丧葬联、喜事联、戏谑联、讽喻联等;从艺术手法上讲,可分为藏典联、藏头联、谜语联、谐音联、拆字联、回文联、叠词联、嵌字联、顶真联,以及人名联、地名联、电影片名联、集句联等等。利用对联表情达意,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语中,在我国古代和近代都是很普遍的。那时候,社会上对这一点是很看重的,一个人对对联的水平,基本上可代表这个人的文化素质水平。现在对联的使用虽然少了,但还是不可或缺的,每年春节和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它,它已经成为汉文化中保留的一道独特风景。对对联的能力水平,可以称为属对(对对联也称属对)素质,属于语言表达素质的一部分。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第一个用花形容女人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这样形容的人,就一般了;第三个再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就纯粹是笨蛋。语言要常用常新,陈词滥调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吸引力。据说,英国的学生以不会用自己的话表情达意而借用名人名言或是成语为耻。开始,我对这一点还有怀疑,因为我们以能够借用名人名言、善用成语为学识渊博。可留美教育专家黄全愈先生在《“考试”在美国》中写有这样的话:“中国的高考作文讲究引经据典,讲究掉书袋,但美国的行家却谆谆告诫不要太多这类东西,特别是不要在一开篇就引用一大段名人名言语录。……甚至用复杂的、不常见的大词也是一忌,因为这有卖弄词汇的嫌疑。用词太专业,以专家的口气叙述,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几相对照,就让我不得不相信他们在使用语言上与我们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不仅是观念上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个国民的表达素质问题。因为,如果不通晓名人名言和成语典故,就无从以使用它为耻。没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就无从知道什么叫卖弄词汇和专家口气。可我们许多成人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我们的语言表达素质是很需要提高的。
    故事中的老先生,要求学生写寿联要写出新意,说明他在这个方面的素质和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这副对联,属于寿联,用了顶真手法。在创意上,学生把老师的“高寿”祝到“登峰而造极”的高度,学生感情又深入到“沉渊以凿洞”的深度,比一般的说法意境更高、更深,因此获得老先生的赞赏无可厚非,说明这个学生的属对素质也是比较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5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工巧对财主

从前某地有一外号叫陈才歪的财主,家有土地千垧,窝棚多处,雇用了大量长工。陈老歪为人狡诈刁钻,惯用卑劣手段,变着花样地克扣长工工钱。附近十里八村的穷人没人愿到他家扛活。陈老歪每年只好到外乡雇工。

说来也巧,又一年年终岁尾,管家正准备给长工结算工钱,陈老歪故伎重演,把早已筹谋好的新把戏抛出来。皮笑肉不笑地摇晃着脑袋,拖着长腔,俨然一副学究的派头:“今日老爷赏脸,我出个上句,你们能对出下句,一年的工钱照发,每人另赏白银二两;对不上嘛,扣当年工钱一半!”说完眼睛望着天,得意的样子,好像长工们真被他捉弄住了。

隔了一会儿,正在吃午饭的长工中,走出一人,此人系外乡人,姓王名昊,绰号对子王。他诙谐地说:“不才愿奉陪!”陈老歪一听有人敢应对,眼皮翻动两下,凑近一步,折扇一摇,嘴像癞蛤蟆似的开了腔:“啊哈,听着,我的上联是:‘四书五经,有趣有味’!”对子王“呸”地吐出一口饭:“一日三顿,无油无盐!”陈老歪一惊:对得好快呀!他朝大厅一望,说:“听着:‘十根金龙柱,十颗小圆珠,十对宫灯,十红十绿。’”对子王用筷子猛敲一下手中的破碗,半天故意不答。陈老歪以为答不上来,便得意洋洋地嘲讽道:“量你也对不上,一个臭扛活的,能有几滴墨水?今年的工钱,你们就拿一半了!”

对子王怒视着陈老歪,大声说道:“东家,我刚才敲了一下碗,不是早告诉你下联了吗?听着:‘一只蓝粗碗,一个大缺疤,一双筷子,一黑一白。’”

陈老歪听后,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不到一个穷长工,竟能对答如流,并且对出的句子带刺,弄得他这位财主老爷在众人面前真下不了台。他想着想着,怒从心头起,剥去平时伪装的善人面目,赤裸裸暴露贪婪本性:“哼!吃老子的,喝老子的,还不知足?”

对子王把筷子一摔,眼睛望着烧香摆供的大厅,微微一笑:“嗬,敬祖宗来,拜祖宗来,当然嫌呀!”

陈老歪碰上了对手,当场威风扫地,不得不把工钱如数发给长工们。从此,他再也不敢克扣长工的工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06:32 PM , Processed in 0.07521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