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双面人

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12-2011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个人思想存在的问题。

事物的存在在于认识之后的真实存在记忆意识。
事物之所以会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思考里真实存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刻而在刹那间存在了。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认识事物,事物就必定不存在;当我们认识到事物时,在刹那间,事物在个人而言,就突然间拥有实在的存在的意义。
比方说,假设在我的生物学库里头,我不认识鸡这种生物,那么鸡在我的意识里头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有一天,我认识到鸡的形态与鸡的本质,那么,从哪一刻开始,鸡就在刹那间在我的意识里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2-2011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双面人

存在,可以在很多方面去探讨,简单的如某事物在意识里存在,在电影里存在,在记忆里存在,都很容易明白。

我想知道,“存在” 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是主观的还是可以客观的呢?
例如,我看见桌子上面有一粒苹果,我认为苹果是“存在”在桌子上的,但是你看不到桌子上的苹果,对你来说桌子上的苹果就不存在了。那到底苹果有没有绝对的存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11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burntan


森林中的樹------沒人看到------有存在.

城市中的樹------有人看到------有存在.  



不會因為有沒有人看到而存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11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9-12-2011 03:24 PM 编辑

哲学家NASSIM NICHOLAS TALEB说,未知有两种,一种是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另一种是不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

一般学者只是对已知的知道(known known)感兴趣,误以为哲学就是研究已知;但是严肃的哲学家,却以探索未知为主要的使命。

试问自己,你的哲学兴趣是属于前者或是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burntan


    在笛卡儿的理论中,出现在视觉感官上的事物存在,都是属于主观的感觉而已。

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凡是透过视觉与触觉,感觉到存在的事物,是否真的存在都是一个疑问。

如果要追求绝对的存在,我想,到目前为之,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办得到。

假设我认为阿娇很有气质,但也有人认为阿sa的气质远胜于她。就这么来看,主观的感觉是不能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
大家同样都是用眼睛看东西,为何会出现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分别。

等我整理一下资料,我再回答关于几近事实的存在确认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家NASSIM NICHOLAS TALEB说,未知有两种,一种是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另一种是不知的未知(un ...
谷成 发表于 19-12-2011 03:23 PM



    我只是一个割树胶中五毕业出生的乡下人,哪里有这么高的学问?
这问题就让金山留学高材生OPO 回答吧 ^_^

这问题我真的没想过,等我整理好逻辑架构,再作出分析。

多谢指教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12-2011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9-12-2011 04:02 PM 编辑
我只是一个割树胶中五毕业出生的乡下人,哪里有这么高的学问?
这问题就让金山留学高材生OPO 回 ...
双面人 发表于 19-12-2011 03:34 PM


哲学帮助我们检讨思维盲点,避免陷入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知识太多对思想反而是一种障碍,这种现象在佛家称为“知见障”。

我见过太多高学历的学者,思想执拗得一点玩转的空间都没有,想和对方交流知见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只要让思想保留一定的柔软度,我们就能发现以往未曾注意的“新视角”,每天都能活在崭新的思维观之中,不断获得“跳出框限”的愉悦感。

所以学习哲学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经常感到烦恼,最好先自我检查,是否在那里被主观想法卡住了不得移动,所以得不到思想上的轻盈和自由。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欢迎双面楼主和各位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谷成


    可以这么说
思维上的逻辑架构是经过很长的时间调整后出现的一种几近稳定性的思维运作方式。
如果只是要改变思维上的某一个部份逻辑架构,整个架构有可能会坍塌与崩溃,产生思维错乱,后果严重。
而重新建立新思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对生活也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包括两性关系,亲情关系,友情关系,利益关系等。
如果不改变也不会影响生活的话,相信一般人都不愿意改变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2-2011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9-12-2011 09:16 PM 编辑
回复  谷成
可以这么说
思维上的逻辑架构是经过很长的时间调整后出现的一种几近稳定性的思维运作 ...
双面人 发表于 19-12-2011 07:41 PM


我完全明白你的顾虑,因为我也经过这种过往所“依赖的世界观”突然面临崩析瓦解的过程(目前仍在持续,但已习以为常了),其肇因正是因为好奇而去动摇了最底部的思想基石,从此改观我对生活、情感、事业、金钱和人际关系的看法。

至于要不要去检讨你的思想基石,依我之见取决于两个动机:“你是否渴望如实地面对实相,而愿意放下防卫,甚至愿意赔上虚假的知识观和自信作为面对事实的代价;或是,宁可自我催眠,也不愿意逆转既有想法和思维习惯,理由是前者提供了一种幻觉的“自信”和安全感,倒不是因为这个思想架构帮助你更贴近事实地去认识生活。

每个人都有作出选择的权力,这里其实并不存在对错的判决。如果你倾向前者,又害怕无法驾驭太剧烈的思想变化,那我建议你在面临转变的过程时,回归自己信仰的宗教之中,让信仰填补中空的地方。一但经过这种思想的检视和重塑过程之后,甚至你会发现,自己对宗教的看法也有巨大的变化,原来宗教(无论佛教或是基督教)中的教义不是表面的那么刻板,而是一门活生生的生活艺术和哲学观。

这是我的经验,希望能够提供你一个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0 收起 理由
神气 + 80 用心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面人 于 19-12-2011 11:59 PM 编辑

回复 29# 谷成


    搞到我要感怀身世了 ^_^
在这里不便说出亲身经历遭遇的东西,这是我对人有所防范之故。
是耶非耶,无论是那一种方式,我都有自己的逻辑架构来衡量轻重,谷兄有心了。
郭靖忠慈仁厚,到头来也是满手血腥。
南帝出家也不过逃避事实,还把渔樵耕读留在身边当护法,私心可见一般。
王重阳把良人的爱典当,把其懦弱归咎于献身国家大事,但却隐居于终南山,甘愿终生守护身在活死人墓的伊人,但保持距离,为的是武学上的天下第一的武学造就。
欧阳锋不愧是一位武学奇才,但为人乖戾,反复无常,信誉扫地,为了利益可以违背誓言的卑鄙小人。
洪七公最讲义气,但却连累黄蓉多灾多难,如果不是她机智过人,相信她早就遭遇毒手。
黄药师虽然别树一格,但太过迷离飘忽,对世事不闻不问,沉迷于自我武学陶醉之中,如果不是得到欧阳峰一臂之力,相信已经栽在全真七子的手中。为了九阴真经,居然发神经迁怒于其余的徒弟身上,残其身心,到头来,堂堂一位五绝之东邪居然斗不过一个赤练仙子李莫愁。
惟有桃花岛黄药师的女儿,黄蓉才是真正女侠。论机智与应变能力,她方是身居华山五绝之首。

谷兄论unknown unknown,双儿论机智,应变,五行八卦阵,可谓各行其道,互不相干。
谷兄可以选择轮回路,双儿也有天堂径的选择,大师又何苦为难双儿?
Known unknown 与unknown unknown ,孰高孰低,乃是未知之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解决主观和客观的问题。

什么是主观?
什么是客观?
与存在有什么关系?
且暂先卖个关子,因为近来事物缠身,脑袋老是转不过来,之前的构思的空间已经被琐事占领了 ^_^

圣诞节倒数的时间还有两天一点点。
趁这个机会,双儿向大家说一声"圣诞快乐"~
要开心的玩就尽量开心,把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抛诸脑后,希望明年可以有更多的智慧来克服障碍。
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们, 只有这么一句老土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安夜被世俗定义为狂欢的夜晚,不过,女性们得小心心怀不轨的男士借意行凶。

就此别过,来年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1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26-12-2011 05:38 PM 编辑
有一个命题必需接受的就是,「存在或发生的任何东西,都有其存在或发生的原因。

下面结尾则是故事就可以追溯下去,直到第一因的出现。
双面人 发表于 16-12-2011 06:57 PM


这两句是自相矛盾的。
佛教里面不相信第一因,不然第一因会破坏因果律的
有果必有因的结论。如果有第一因就推翻全部后来的因果了。
凡事必定有因有果。但是突然有个东西超脱出来?不符合自然因果律成就第一因?

如果说因果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有什么东西的来由是没有原因的那么这个东西一定不符合科学。
人一定有父母,但是追溯到最后你会不耐烦的说到此为止,这就是第一因。那么这不是科学存疑的态度。

谁又知道所谓第一因有没有其他原因促成他的存在呢?

即使智慧如佛陀者,也要按照因果律来解脱。止贪、止嗔、止无明成就清净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1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Gap_Gezz

这一问题,康德已提出了合理的见解。 那就是为着维护道德的缘故,因果律若是合
理的,就得合理的接受有这执行因果律的第一因。不然, 在实践上就不合理了。


详情可参考康德的理论。Links from 维基百科

《实践理性批判》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
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
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
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
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
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
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
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1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要搬出休谟的理论,楼上就已经搬出来了

不过我并不知道康德推翻了休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1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这一问题,康德已提出了合理的见解。 那就是为着维护道德的缘故,因果律若是合
理的, ...
PeterTan 发表于 27-12-2011 01:16 AM


佳礼果然卧虎藏龙
因果律可以被体验也可以被试验验证的来。

科学试验都说明了因果的存在。
化学反应 必定要有因,与缘才能产生效应,如果有因没有缘,就不能有结果。
在试验室里大多数都是environment, condition, material, cause and effect...

酸性+碱性(有水)就有结合的缘 = 盐巴;若无水(无缘)则永远不能结合。

不知康德跟休谟的著作,那篇比较值得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1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7-12-2011 09:21 AM 编辑
回复  Gap_Gezz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
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
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
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
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
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PeterTan 发表于 27-12-2011 01:16 AM


因果律究竟存不存在,这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命题。

个人观点认为,我们所称谓的因果律是一种地简化手法,容易忽略了更为复杂的现实真相,而且在极端的情形下,我们往往“以为很理性”地却掉入误信“单因单果”的简易陈述。

举个简单的例子:

单因单果的陈述:A因为他偷窃东西而被判入狱。

实际的情况:A在百货商场拿了一件商品,刚好遇到朋友打招呼谈了起来。他一时忘记随手放入袋包,然后再离开商场时,被发现尚未付款。本来他想道歉并付款,但是商场的cashier小姐的态度恶劣,因此他们吵了起来,最后商场报警捉人。他在罪证人证俱在的情况之下,被判偷盗罪名成立而入狱。

从上例可以发现,实相其实是多因多果,而不是我们一般相信的单因单果。很多时候,可以是一万个因,导致一千个可能性发生的果,而我们能够认知的现象其实是只其中的极少部分。但是事情是多因多果时,我们就不见得能够理清其中丝缠交错的因果关系了,所以修哲学的人到某个程度时,会恍然发现,自己无论怎么说都是不正确的,以直哑口无言。

其实因果律让我们产生“自以为”很理性的谈论事情,实际上“理性”未必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一回事,更多时候是错觉。但不能说它是无用的,因为人类如果不能简化事实,就陷入无法从容谈论的困境了,那时的麻烦更大。所以人类的"理性"交谈,其实是一种权便法,总是和实相存在差距,语言有误导现象,就是简化过程而致。

因此佛教利用“缘起法”的角度来解释事相,因为佛陀很早就觉察,某件事从A过渡到B的中间,依赖多种条件成熟才会发生,而非单纯的A导致B。至于坊间佛教所说的单因单果论,都是为适应市井小民的方便说,实际上不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2-2011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谷成
不变的律
世上绝对不变的律就是一切都是在变。这说明无常也要立根于有永恒不变的律。如果这永恒绝对的律也打破了,  世间没有永恒不变,那么无常也就不攻自破了。


就如双面人所提到的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他在怀疑世间一切是假象时,
他也领悟到只有立根在“正在怀疑的自己”必须是真实的。


"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
怀疑着的「我」的存在。"


因此,回到你的说法:“但是事情是多因多果时,我们就不见得能够理清其中丝缠
交错的因果关系了,所以修哲学的人到某个程度时,会恍然发现,自己无论怎么说
都是不正确的,以直哑口无言。”


我赞成你所言。我的解读是:人所能够认知的 在智慧真理中显得非常渺小.懂得越多的人,不
得不谦卑承认自己的不足。
我认为人不该在追求真理中因不可知而迷失。人也不应认为真理是没有绝对的。


反之,我会更相信真理不是不可知,而是自己的还无知、还未知。但我对目前的无知
与未知, 不感到失望或迷失。 不然我就不是谦卑的。因我对未知的追求是立根于对永恒无限智慧的真理[存在]
的信心中的。把握当下活着[存在]的真实,向明天的未知,一步一脚印的探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11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面人 于 28-12-2011 11:48 AM 编辑

回复 32# Gap_Gezz


    因果推论与因果律是否相同,我暂时还搞不清楚。
因果推论是由现成的果的自然规律现象反方向推论出因的来由。
至于佛教的因果律,由于我不清楚其教义,因此不便发表评论。


由「存在或发生的任何东西,都有其存在或发生的原因」的原则作为出发点一直推论下去,就可以寻找出第一因并不存在矛盾问题。
举例:当你发现在厨房存在着一碟炒饭,那不代表炒饭是自然存在的。当你追查下去,你会发现那是妈妈炒出来的一碟炒饭。如果你再追查下去,你会发现,饭是妈妈从杂货店买的米后来被妈妈煮熟的产物,里面的配料亦是如此。
那么,米和配料从何来?这也是可以一步一步追查下去的。接下去,你会发现,米是稻农种出来的产品,然后卖给批发商后转售给杂货店,被你妈妈买回来的东西。
如果再追查下去,这肯定会看到第一因的出现,哪来矛盾之说?
理论必须迁就事实,而不是拿事实去迁就理论,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不是吗?
如果找出原料的第一因,那碟炒饭依然是一碟炒饭,而不会被破坏,如果那碟炒饭是虚有其表的就另当别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1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谷成

我认为无需为多因多果来伤脑筋,无论多少个因,多少个果,都可以从基本的单因单果去理解因果的效应与道理。反而需要提醒的是因果论非善恶报应,所以不该以某某做了坏事(因),后来坐了牢(果)来解析因果。 比较恰当的例子是某某杀了人(因),死者的儿子成了孤儿(果)。还有更玄的是,有时候同一个动作(因)会有不同的效应(果),当中影响果的就是缘了。例如读了这篇帖的人,有些会更了解因果论了,有些反而更模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1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28-12-2011 12:24 PM 编辑
回复  Gap_Gezz
米和配料从何来?这也是可以一步一步追查下去的。接下去,你会发现,米是稻农种出来的产品,然后卖给批发商后转售给杂货店,被你妈妈买回来的东西。
双面人 发表于 28-12-2011 11:04 AM



    米是稻农种出来的产品, 这里就断了因果。。如果继续下去问题的因非常多。米从何来?米是矿物质,从大地、水而来,为何矿物会形成米?

是什么因在主导?大地又从何而来? 水又从何而来?
一直追究下来、凡人常说是上帝在主导。。。 那么上帝从何而来?
如果人人有父母这是科学推理的因果律,那么上帝的父母呢?上帝的祖父呢?

因为人们无法解答所以都推算去第一因, 实际上第一因可能根本不存在。
整个宇宙就是因果因果互相牵连变化。

米如果没有阳光、水、养分、矿物。米就不可能形成。。缺一不可,那么这些就是米的诸因,那么请你告诉我阳光的因?水的因?养分的因?矿物的因?
你必须存在才能见证这些米粒.... 那么你必须要有空气、阳光、水分。
没有你的存在就不可能见到米粒的存在,那么你的存在必须要有环境的助缘你才能存在。
构成你存在的因以至于你可以见到米粒?空气的因?
你母亲存在的因导致你有见到米粒的缘?空气的因?生命交汇的缘分?

是诸因导致诸缘,你现在说的还是在无穷因果律里面。还没有证明到第一因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11:48 PM , Processed in 0.07680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