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1|回复: 2

看到争论带来危险,和睦带来安全;共同安住融洽和谐中,这是佛陀的教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2012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7-1-2012 01:58 AM 编辑

若心中有佛,有智慧。

早该放下心中自己的(大、小)分别了。若不放下大小,如何放下自我?
如果还有人执着 “的才是对的”,那他真的错的很厉害。
一个人如果执着自己的“我见” 自然就会和别人吵。

世间苦已经够多了,佛弟子不应该到处指责别人,专心做导人向善的事情、帮助离苦得乐就够了。
何必去阻滞别人的善行呢?

看到争论带来危险,
和睦带来安全;

共同安住融洽和谐中,
这是佛陀的教诲。

--小部 譬喻经

《法句經》是佛陀所說之真理語句,其中有如下幾句:「在這世界上,決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唯獨無怨恨才可以止息,這是不變的真理。」換句話說,只有用仁愛心才能化解仇恨。《法句經》又有云:「勝利者招生怨恨,失敗者臥而苦惱;寂靜者捨棄勝敗,生活安樂。」若人類每天都渴望著要征服他的同胞,人間就不會有和平與快樂。所以我們應以慈悲心去戰勝嫉妒,以善行去戰勝惡行。這樣,在一個充滿和平、友愛、慈悲、忍耐、自制、寬容、不憎恨、不逞強的社會,在佛光普照之大地上,隨著每個人的努力,便很自然地創造出一個樂土。

报复的苦行者
  人的内心若抱持:
  「他(她)辱骂我、殴打我、打垮我、劫夺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无法止息。(偈3)

  人的内心若没有:
        「他(她)辱骂我、殴打我、打垮我、劫夺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注)(偈4)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为僧。

他喜欢假装自己是长老比库。如果来访的比库得到他的同意,为他服务时,就很高兴。但他却不尊敬真正的长老比库,也时常与年轻比库争吵。如果有人说他的行为不如法,他就哭闹、生气,非常不满意,并且向佛陀抱怨。佛陀对他的情形了然于心,所以每次都劝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要记恨,因为只有不记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说: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顽固,前世的时候也很固执: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顽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于误会,而咀咒一个非常神圣的宗教师,虽然国王劝他向该宗教师恳求宽恕,但他悍然拒绝。国王最后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该宗教师恳请宽恕。

累劫以来的仇恨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
  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
这是永恒不易的古法(注) (偈5)


从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视,就亲自为丈夫安排,选择再纳了一妾。但前后两次,当她知道妾怀孕时,却在饭中掺药而使妾两次都流产。第三次有喜时,这妾就刻意隐瞒她,但她后来还是知道了,并且如法泡制,妾因此再次流产,并且因而丧生。弥留之际,妾发誓要报复她和她未来的儿女。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从此展开。

后来,这对妻妾曾经投胎转世成母鸡与猫、牝鹿与母豹。今生,一个投胎转世成沙瓦提城一位贵族的女儿,另一位则变成食人妖怪。有一天,食人妖怪拼命追赶贵族女儿和他的婴孩,当贵族女儿知道佛陀正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他就逃到佛陀的身边,并且把婴孩放在佛陀的脚下,接受佛陀的保护。食人妖怪却被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后来食人妖怪也被传唤进去,佛陀向她们两人劝诫,说她们两人的前世是彼此仇恨的妻妾,因为互相怀恨,以致于往后的几世里,不断地迫害对方的子女,佛陀告诫她们,恨只会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谊,相互体谅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她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就在佛陀的劝诫下,尽释前嫌。

佛陀接着要贵族的女儿把小男婴交给食人妖怪,但她担心男婴的安全,而迟疑了一会儿,但出于对佛陀的虔诚和信心,她听话地把男婴交给食人妖怪。食人妖接过男婴后热切的爱抚和亲吻婴孩,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一会儿,又把男婴还给贵族的女儿。

从此以后,双方尽释前嫌,同时善待对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2012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耆那教分裂的警惕 ──滅諍七法的教說
  有一次,佛陀住在跋耆族人的舍彌村中。
  那時,耆那教教主尼乾子,剛在波和城過世不久,當地的耆那教教團便分裂為二派,彼此之間對教義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意見不和,相互鬥爭。耆那教的在家弟子們,對這種情形都感到厭惡與反感。
  耆那教分裂鬥爭時,一位名叫「周那」的沙彌,正好也在波和城結夏安居,對這個情形十分清楚。安居期結束後,沙彌周那來到舍彌村見尊者阿難,告知了這個情況。尊者阿難深有感觸,帶著沙彌周那去稟告佛陀,並對佛陀說:
  「世尊!我聽到耆那教分裂鬥爭的消息,大感震驚,使我聯想到比丘眾在世尊入滅後,如果也起了類似的鬥爭,一定會讓許多人苦惱,對大家都不利。」
  「阿難!你看大家可能會為了什麼事而分裂鬥爭呢?」
  「世尊!大家會因為對戒、定、慧修學的不同,而起分裂鬥爭。」
  「阿難!對戒、定、慧修學不同,而起分裂鬥爭的可能很小,多的是因修行經驗上方法的不同,而起爭執,造成分裂
  阿難!我教了大家許多自知、自覺、自證的修行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會有比丘對這些有不同的主張嗎?」
  「不會的,世尊!但我擔心世尊入滅之後,那些只尊崇世尊的人,會對僧團的生活與戒律有不同的意見,而起爭執。」
  「阿難!這類爭執有六種起因,稱為『六諍根』,即:因為生氣怨恨、輕蔑傲慢、妒忌貪婪、虛偽欺詐、惡欲邪見、固執己見,而對師長、正法、僧伽都不謙恭,也不好好修行,因而在僧團中引起爭端,讓許多人苦惱,對大家都不利。如果發現自己或別人有這六種情形,應當趕快捨離。如果沒有這些情形,將來就不會起爭端了
  阿難!當有爭端發生時,有七個解決方法,稱為『七滅諍』,即:
  一、面前止諍:集合涉入爭執的雙方,面對面協調,找出適當的方法解決。如果無法在自己的住處協調解決,則應當到更多人的住處集會,尋求更多人的加入,以多數人的主流意見解決。
  二、憶止諍:當有重大違反戒律事件被舉發,但被舉發者又說不記得曾有那樣的犯行時,則應藉由其他與會者的回憶,以解決爭議。
  三、不癡止諍:當事者因喪失心智下的行為,事後又不復記憶時,在當事者當眾表白後,應以不追究結案。
  四、自發露止諍:當有違反戒律事件舉發時,應經由當事人的親自表白承認,再依戒律懲處,以解決爭端。
  五、君止諍:當所舉發的違反戒律事件已經很明確了,但當事者還是故意狡辯,不願意坦誠時,應多方交叉訊問與舉證,使當事者無所推卸,以解決爭端。
  六、輾轉止諍:即爭端的當事者,訴諸僧團大眾議決,以多數決表決公斷。
  七、如棄糞掃止諍:若僧眾中因爭端而形成二個對立集團,經團體協商後,以接受對方懺悔的方式和解。在一方表示懺悔後,所有爭端應一筆勾消,就像把垃圾拋棄一樣。
  阿難!還有六個生起敬愛的誠摯原則,有益於僧團的向心力,使僧團保持無諍、和合、團結。哪六個原則呢?那就是對僧團內的同修們,不論是在公開的場合,還是在私底下,都要『身慈』、『口慈』、『意慈』、『飲食均分』、『戒律共守』、『見解相應』。阿難!如果大家都能遵守這六個原則,還會因不能忍受他人言語或生活上的瑣事,而起爭端嗎?」
  「不會了,世尊!」
  「阿難!所以大家應斷除『六諍根』,而以『七滅諍』的方法解決爭端,以『六敬愛』的原則和睦相處,阿難!這樣,即使我入滅了,你們也可以和樂相處,不起爭端,快樂遊行,一如我還在的時候一樣。」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一0四舍彌村經》、《中阿含第一九六周那經》。
  二、「六諍根」、「七滅諍」、「六敬愛」等,佛陀雖是對出家僧眾開示的,其實也適用於任何團體的和樂與健全發展。斷「六諍根」與行「六和敬」(即「六敬愛」)這是治本的,而「七滅諍」雖是治標的,但卻是解決眼前爭端必要採取的方法,值得非聖賢的凡夫重視
  三、「七滅諍」也見於律典中,條目名稱與解說內容,或與故事中所說略有差異,以下為一般常見的條目名稱:(一)「現前毗尼」或「面前止諍律」(二)「憶念毗尼」(三)「不癡毗尼」(四)「自言毗尼」或「自發露止諍律」(五)「覓罪相毗尼」或「本言治毗尼」(六)「多人覓罪相毗尼」或「多覓毗尼」(七)「如草覆地毗尼」或「草伏地」(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七二頁)、《佛光大辭典》第一一一頁)。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106.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0 收起 理由
Gap_Gezz + 40 充满正法的分享补充,感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山野草夫

说的好! 善哉,善哉!

以此我们可以判断一个长期谩骂别人的网友绝对不是佛道中人。
只有“爱、慈悲、耐心(平等心)、悲悯、随喜。 即是慈、悲、喜、舍!

在这里我祝福那些有嗔恨心之人能早日明白世尊的教化,早日放下怨恨、厌恶活出快乐。
真正值得尊敬之人是在别人谩骂你时,你还可以以爱、慈悲回应。

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有一次他发心要到一个偏远的国家去弘法,那个国家的人民充满邪见、恶念,非常强悍。

佛陀就问:「那地方的人民既然很难接受正法,而且瞋恚怒盛,这样你敢去吗?如果他们不能接受你的教法,你要怎么办呢?」富楼那回答:「若是这样,我会想:他们只是不能接受而已,并没有骂我,也算不错了。」

佛又问:「若是对你破口大骂,你会怎么处理呢?」富楼那说:「我要感激他们只是骂我,并没有打我。」佛说:「如果他们出手打你呢?」富楼那回答:「我还要感激他们只是用拳脚打我,还不至于用刀、棍、杖等利器来截断我的身体,也值得感恩。」

佛再问:「如果他们用刀棍加害你、使你丧生,又该如何呢?」富楼那回答:「那我更要感激他们消除我的「业」,如果过去生我没有和他们结下这分恶缘,也不会被他们怒骂、毒打,甚至丧生;若有这分恶缘,可以藉此了断还清宿债,所以要生起忍辱之心、更需感恩他们成就我的道业。」这就是修行人的心念,他明白因缘果报之理,时时刻刻宽恕众生,所以能发挥修行忍辱的力量。

学佛人除了被人打骂、毁辱时要忍让外,即使受人恭敬供养、欢喜赞叹,内心也要保持平淡,不起骄慢执着,这就是对众生、对境界的平等心。就像悟达国师,他因为唐懿宗赐给他沉香宝座,起了一念我慢的欢喜心,结果不小心,膝盖碰撞了一下,业障就现前了——受九世前的冤业所缠,使他膝盖生了毒疮。所以在欢喜顺境之中,若不能以平常心看待,这也是心中的污垢、无明。

经中说明心垢即烦恼,心镜要擦拭干净;心中若有烦恼杂念,别人说你什么,就时时把它放在心里,想尽办法要报复,这就是心垢。心垢若能够灭除,心就如同洁白无瑕的玉一样清净,如此必能明心而透彻一切真理。

「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就是穷过去世直到现在。我们有幸听闻了忍辱的法,即需确实思惟、实行,能够如此,心垢就能去除;擦掉了心垢,烦恼就能消除。

「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十方是宇宙无边际的世界,也是十法界。「无有不见」是指一切境界与真理,无不在心念之中显现(亦即见道)。只要心能够明朗,十方尽未来际的无边世界,都能全部显现出来。

「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此时心垢尽除,便能得一切智。「一切智」包括「一切种智、无师智」,指即使没有老师教授,自己用功修持,也能通达道理而明心见性。

这章经文,强调用忍耐力来帮助我们修行,忍耐是修行最大的力量。日常之中的杂念心,就是因为不能忍而产生,我们要以忍涤净心垢,心才能清净。

所以「忍」力之大,能耐怨害、持心寂定、对境不动,不论是出世或入世,一切事业都不能没有忍。学佛人要将世间的事物、人情是非提得起、放得下,才能心无挂碍、轻安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5-2024 11:22 PM , Processed in 0.06829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