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02|回复: 14

我自解的道德经,九九九分章未破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2-2012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我从前年圣诞节开始解出来的东西,历时大约九个月,由于时间紧迫,加上道德经本来就是很深奥的一本著作,所以有很多部分其实我也只是草草了事,放在这里给本地人看看,是不是马来西亚也有和我志同道合的人...

先在此声明我只是想作交流而已,那些没有基础的人千万不要信我太多,我还是相信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有师父带领才能够真正入门,不然的话就会变成迷信和误导了.


九方基本目录(按照我的分类法一共有三块最后一块我破不到)


A部9篇27章





B部9篇27章




~小诗三首~



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多良处益,日常作息,坚持勿急;   开门游神,消耗沉迷,异形怪音,言粗语浅;

多私杂欲,忐忑浮躁,弃长好短,反复无能.   关门养神,恢复清醒,绝奇听视,文精悟深.


速食快餐,寝坐难安,色香味麻,暴食难化;   久病自治,久治良医,久惑自习,久习良师;

简单自煮,鼓动胃气,清香淡味,尝品细腻.   事事求人,智智灌人,人善人恶,病惑不知.


私有繁简,解繁纳简;欲有精粗,去粗取精;   人有喜好,随和通俗;自欺欺人,强人所难;

繁缛纠结,粗糙摇晃;简单透明,精炼稳固.   愚者察异,智者察同;异端不止,不如求同.



绝圣弃智


国之所强,必有迂腐,民之所智,必有阿斗; 国之所弱,必有善信,民之所愚,必有才子.

阿斗强之,迂腐必泛,迂腐智之,阿斗必滥. 才子弱之,善信有利,善信愚之,才子有福.


伪害防治,民若惶恐,伪治除害,民若得意; 真害之除,民若无恐,真治之防,民若无意;

伪害真治,诈人耳目,伪真治害,耳目失焉. 无恐无意,国之福利,耳目清净,伪真弗作.


争强辩智,民将有苦,崇强尚智,苦之已哀; 柔强弱智,民不争辩,还国才子,无言而教;

治诈防伪,国将有乱,奉诈承伪,乱之已哉. 释诈解伪,国不治害,还民善信,无为而治.


财货宝贵,买卖而已,上盈乏值,下亏涨价; 上亏赤字,下盈呆滞,俭之广之,国民泰安.

美盈恶亏,乏涨民贫,上实下虚,盗贼国昏. 上虚则净,下实则固,善之信之,盗贼无有.



小国寡民


路遥多歧,人挤多疏,来往不知,只识生活. 路邻多同,人散多亲,出入可名,博识多才.

岐疏而私,生活为欲,贵贱之裂,城乡满患. 同亲而素,博才为朴,忧乐之融,城乡希夷.


高楼大街,精英聚散,远郊发难,隔若聋盲. 低宅小巷,贤士流连,近乡患苦,旁若耳目.

大市若远,郊区若小,大城之盈,小乡劳穷. 小市若近,郊区若大,小城之缺,大乡勤丰.


大国杂民,多法多检,检法大治,小祸能平? 小国寡民,少法少检,检法小治,大祸不至?

小积祸大,兵械镇之,他国必犯,谨之慎之. 大祸之至,必有内间,他国欲犯,详之细之.


城乡来往,他给他足,真伪难分,承祖断梁. 城乡若一,自给自足,承统祖传,艺术多元.

异国之曲,岂有风骚,黑白难知,乱之将起. 今已全球,虽说弗信,一身之进,为一足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复无有.道 (9T九章) A-复常篇 B-益损篇 C-玄道篇


(T1A)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者无以别,故言无名,强字曰道;有者有以别,故言有名.无之复无,有之复有,常也;无之复有,有之复无,非常也.故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无以别,天地之始也;有名有以别,万物之母也.妙者无别,故无欲以观之;徼者有别,故有欲以观之.
无之复有,有之复无,同出异名也;无之复无,有之复有,同谓之玄也;复之复,常非常,玄之又玄也,是谓众妙之门.

(T2A)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视之听之,观有物混成,同之异之,观先天地生.
观其寂寥,玄又玄而独不改,复之复而周不殆;常非常而不殆,是谓可以为天下母.
观其妙,故无名,强字曰道之;观其徼,故有名,强字曰大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观其徼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观其妙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T3A)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天地之象也;守静笃,天地之物也.欲生之生,万物并作;欲化之化,吾观其复.生,夫物芸芸;化,各复归根.
化之化,归根而静;生欲化欲,是谓复命.欲之欲,常也,知其所欲故曰能明.不知常,欲不欲,是谓妄作凶.
其所欲者,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T4B)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者无别,无之复无,一也;无之复有,有之复无,二也;有之复有,三也;而后复之则三生万物焉.
生之复生谓之冲,化之复化谓之和,故万物负阴而抱阳.
有之复有,万物生化,人之所常也;无之复有,有之复无,孤寡不谷,其非常也,故人之所恶,而王公以为称.
以其非常,是谓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其非常也,我亦教之,人之所常也.强梁者妄常,故不得其死,是以其为教也.

(T5B)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有益而有不益,有余者损之,复归于无;有损而有不损,不足者益之,复归于无;无之复无,谓天之道.
人之道,有之复有也:益之不损,损者不益之;损之不益,益者不损之;损不足以奉有余也,故言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故言圣人之道:有损而无损,为而不恃也;有益而无益,功成而不处也;有之无之,是谓其不欲见贤.

(T6B)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日益,学而有别,有别而有不别;为道日损,损而有为,有为而有不为.
其学非学其有别也,学其有不别也;其损非损其有为也,损其有不为也,是谓损之又损.
学其有不别,有不别而无别也,无别而无不别;损其有不为,有不为而无为也,是谓无为而无不为.
故言:无别者,非不可别也,其无不别也;无为者,非不可为也,其无不为也.
故言:取天下者,无别无为,常以无事也;及其有事,有别有为,则不足以取天下.

(T7C)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与大之,大成若缺,虽大亦小,其用不弊;小与小之,大盈若冲,虽小亦大,其用不穷.
强于外者,大直若屈;弱于内者,大巧若拙;门于无窍,大辩若讷.
实于下者,躁胜寒;虚于上者,静胜热;交于无阶,清净为天下正.

(T8C)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无之复有,道冲而用,有之复无,用之不盈,以其两者是谓万物之宗.
其窍无之挫其锐,其阶无之解其纷,大小与之和其光,左右无之同其尘,无之复无,是谓或存.
无之复无,故不知谁之子;冲之用之,故其象帝之先.

(T9C)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上下与之,知雄守雌,不为其阶,天下溪之,上下无阶,常德不离,上虚下实,复归于婴儿.
大小与之,知白守黑,不为左右,天下式之,左右无还,常德不忒,亦大亦小,复归于无极.
内外与之,知荣守辱,不为其窍,天下谷之,内外无窍,常德乃足,内弱外强,复归于素朴.
窍阶还无,朴散为器,与与之善,圣人用之,善善与之,故其官常,无别无名,故大制不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恍惚精神.德 (9D九章) A-混混病病篇 B-不测不涉篇 C-玄德篇



(D1A)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神而能视,精而能听,交而能搏;而无者无别,视不见,听不闻,博不得,是谓夷希微也.其三者无以别之,无之复无,不可致洁也,故言混而为一.
精之神之,其上不皦;华之明之,其下不昧;谷之治之,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是谓恍惚.
观之观,迎之不见其首;欲之欲,随之不见其后也.
德本精神作以,故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本恍惚知以,故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D2A)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德精神之容,惟道恍惚是从.道之为物,恍惚无别.无之复有,有之复无,恍惚之中有二也,其或为象,其或为物.
混而为一,是以有精;道可道也,故其甚真;非常道也,故其有信.其精者无别故自今及古,其真者名不去故以阅众甫,其信者有别故何以知.


(D3A)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道本恍惚知以,德本精神作以,恍惚则知,精神则作.
知不知,作不作,恍惚之,精神以,故尚矣;不知知,不作作,恍惚不测,精神不涉,故病矣.
病病者,恍惚不测,精神不涉;不知不作,不测不涉,故不病之.
故圣人之不病,其不知不作也,故其病病也;以其病病,不测不涉,是以不病也.

(D4B)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恍惚知道,为学日益,故绝学无忧;为道而不损,其学有为,唯阿(是否)善恶相去几若,非其恍惚不能知也,其莫能行而行之也,是谓恍惚不测.
学而有为,人之所迷,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非其畏可畏,其迷可畏也,非其精神不能俭也,其甚易行而难之也,是谓精神不涉.
~荒兮其未央哉!~
精神者熙熙,恍惚者未兆(如婴儿);精神累累(不涉),不俭者有余,俭者若遗(如愚人);恍惚沌沌(不测),不损者昭察,损者昏闷.
~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
故,众者有以,恍惚不测,精神不涉;独者顽鄙,恍惚知道,精神作俭,是谓贵食母.

(D5B)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恍惚知道,故其政闷闷而其民淳淳;恍惚不测,故其政察察而其民缺缺;以其两者是谓祸福之倚伏,孰知其极也.
其无正,知无别也;其正之,知有别也;有别之正,复以为奇,善复为妖;无别以而恍惚知道,有别以则恍惚不测,人之所迷也,因其复日固久乎.
故圣人之道,方圆无别不以为割,廉鈍无别不以为刿,直曲无别不以为肆,光暗无别不以为耀,是谓不以奇为迷乎.

(D6B)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大有更大,小有更小,虽小亦大,虽大亦小,故言谓之似不肖也.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至恍而返,至惚而源,返源之无为,故言其慈;至精而华,至神而明,华明之无损,故言其俭;恍惚不测,精神不涉,故言其不;是谓慈俭不三宝.
慈者无为而无不为,故言能勇;俭者无损而无不损,故言能广;不知道,不作德,故言能成器长.
不知返源之慈,不作华明之俭,不以为不之敢,故言死矣.
慈者以战则胜,非胜其恍惚知道也,胜其柔弱也;以守则固,固其精神作德也.天之将救,其返源华明者也,是谓以慈而卫之.


(D7C)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本恍惚知以,明其民,非明其有别也,明其无别也,是谓非以明民.(王有不别而无别,民无别则无不别.)
德本精神作以,愚其民,非愚其有益也,愚其无益也,是谓以愚为之.(王有不益而无益,民无益则无不益.)
其民多智,恍惚不测,其民多欲,精神不涉,故言难治.(民无不之而有不之,王有之则有不之.)
民多智多欲,不以为不之敢,故难能成器长,国之贼也;民少智少欲,不敢不以为之,故易能成器长,国之福也.
民常不敢:稽恍惚而能无别之,无别而无不别之;稽精神而能无益之,无益而无不益之;以其两者是谓稽式.
常知稽式:民恍惚而能无为之,无为而无不为之;民精神而能无损之,无损而无不损之;以其两者是谓玄德.
故言玄德深远物反,然后乃至大顺也.


(D8C)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法自然而无限无了,德使亚然而有限有了;道生而物形,德畜而势成.
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故言道尊;亚然有为而有不为,故言德贵;是以万物莫不尊其道而莫不贵其德.
有为而有不为,有不为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谓莫之命而常自然.
有为而有不为,长之育之;有不为而无为,亭之毒之;无为而无不为,养之覆之;是谓道生而德蓄也.
生而不有,有别而无别也;为而不恃,有损而无损也;长而不宰,有益而无益也;尊道而贵德,是谓玄德.


(D9C)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损而有不损,无损而无不损;有益而有不益,无益而无不益.以其两者是谓精神(孤寡).
有别而有不别,无别而无不别;有为而有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其两者是谓恍惚.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上下之无损无益也;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上下之无别无为也.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大小之无损无益也;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大小之无别无为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内外之无损无益也;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内外之无别无为也.
生之畜之,有为而无为也;生而不有,有别而无别也;为而不恃,有损而无损也;长而不宰,有益而无益也;有之无之,是谓玄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混 (9S九章) A-窍阶混篇 B-窍阶大小混篇 C-得失混篇


(S1A)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无窍无阶,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上下无阶,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内外无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上下无阶,见素抱朴也;内外无窍,少私寡欲也;无窍无阶,绝学无忧也.

(S2A)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美者,上下之有别;辩者,窍阶之有别;博者,内外之有别.
信者,上下之无别;善者,窍阶之无别;知者,内外之无别.
圣人以无别为贵,故:其信而不美,其善而不辩,其知而不博也.
圣人之窍阶,与之而无别,故不积;圣人无别,与之即以为人,故己愈有多.
天之道,其窍阶无别,故能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其窍阶无别,是谓为而不争.

(S3A)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下之常阶,上尚而下争;内外之常窍,内艰而外盗;阶窍之常,欲心之乱.
上虚下实,虚其心实其腹也;内弱外强,弱其志强其骨也.
上下无常,无知也无阶;内外无常,无欲也无窍;无阶无窍,智者不敢为也,是谓为无为则无不治.

(S4B)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窍阶不从,以正治国,左右相还,以奇用兵,大小无别,以无事取天下,无之复无,故何以知焉.
阶常上下,天下多忌违,上实下虚,而民弥贫;窍常出入,民多利器,内强外弱,国家滋昏;大小左右,人多技巧,无不之而有之,奇物滋起;有之而有不之,法令滋彰,有之复有,盗贼多有.
是谓圣人:无为,故无不为而民自化;好静,上下无阶而民自正;无事,内外无窍而民自富;无欲,大小无左右而民自朴.

(S5B)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无知而无不知,故有知,行于大道,有之而有不之,唯施是畏,非其无不知可畏,其有不知可畏也.
无之而无不之,大道甚夷;无不之而有之,其民好径;有之而有不之,失道也,故朝甚除;大而小之,田甚芜;小而大之,仓甚虚;上而下之,服文彩;下而上之,带利剑;内而外之,厌饮食;外而内之,财货有余;有之复有,是谓盗夸.

(S6B)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有不之也,而无之也;大小有伯器而不用也,上下民重死而不远途也,内外有舟舆而不乘也,左右有甲兵而不陈也,无之复无故复结绳而用之.
内内之,甘其食;外外之,美其服;上上之,安其居;下下之,乐其俗;大大之,邻国相望;小小之,声音相闻;无之复无,民至老死,是谓不相往来.

(S7C)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有不之而无之,知者不言,得也;无不之而有之,言者不知,失也;以其两者是谓得失之常.
上下与之塞其兌,内外与之闭其门,其窍无之挫其锐,其阶无之解其纷,大小与之和其光,左右无之同其尘,无之复无,是谓玄同.
大小与之,不可得而亲疏;内外与之,不可得而厉害;上下与之,不可得而贵贱;是谓与之而与,为天下贵,精神华明也,

(S8C)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法自然,无之复无,无限无了,风不终朝,骤雨不终也;德使亚然,有无相生,有限有了,天地人不能长久也;而有之复有者,道德失焉.
故其有三,或同于道之而乐,或同于德之而乐,或同于失之而乐.其失者虽失,然复有之若得,故能成其乐.
其失者,因其有之复有之,其信不足而有不信也,有别而有不别焉.

(S9)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其一者无别,无之复无,无为而无不为乎,故能自然:天地上下得一以清宁,神谷内外得一以灵盈,万物侯王大小得一以生天下正.
其致之有别,有之复有,有为而有不为乎,道德失焉:天地上下致之将裂费,神谷内外致之将歇竭;万物侯王大小致之将灭蹶.
有不之而无之,高贵以贱下为本基,是谓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其无之而无不之也.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名别 [9B九章] A-用朴篇 B-用无篇 C-别名篇


[B1A]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无之复无,谷神不死也,非阴非阳也,是谓玄牝.
有之复有,玄牝之门也,亦阴亦阳也,是谓天地跟.
无之复有,有之复无,故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B2A]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恍惚返源而道常无为,精神华明而德无不为.侯王守之返源,万物将以华明而自化.
精神华明故化而欲作,是谓无名之朴.无名之朴而无不为,故以无欲之.
无为而无不为,是谓不欲以静,而天下将自定.

[B3A]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本恍惚知以,故无名;德本精神作以,故朴小;恍惚精神者,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守之恍惚,万物将以无名而自宾;天地相合精神,以朴而自降甘露;以其两者是谓民莫之令而自均.
无名而无不名,始制有名,无不名而有名,名亦既有,有名而有不名,故言将于有名而知止(精神也),则守于无名而不殆(恍惚也).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B4B]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之而有不之,无之而无不之;是谓有之以为利也,因其有不利也;是谓无之而以为用也,因其无不用也.

[B5B]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不用而有利,反者道之动也;有不利而无用,弱者道之用也.
有之而有不之,无之而无不之;是谓天下万物生于有也,因其有不无也;是谓有生于无也,因其无不有也.

[B6B]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柔者有不为,坚者无不为;有不为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也;无不为而有为,有为而有不为,天下之至坚也;以其两者是谓至柔驰骋至坚也.
有不别而无别,无有入无间也;有不为而无为,无为之益也.
有不别而无别,不言之教也;有不为而无为,无为之益也;以其两者是谓天下稀及之.

[B7C]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有别者可名,无别者不可名;
有别者美,皆美者皆以为有也,有(无)不能(相)生,有别而有不别,故为美斯恶以;
无别者善,皆善者皆无也,(有)无不能相(生),无不别而有别,故斯不善以;
以其有不为而无为,以其无为而无不为,有无相生也.
故圣人:处无为之事,无别无不别;行不言之教,有不别而无别;是谓功成而弗居.

[B8C]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别,故无常心;无别而无不别,故能以百姓心为心,是谓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圣人无名,无名而无不名,是谓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天下有别有不别,若怵怵,而圣人无别,故为天下混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若有名,而婴若无名,故圣人皆孩之.

[B9C]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者无别,故:行无别迹,言无别瑕,数无别筹,闭无别开,结无别解.
圣人之善:救无别人,故无弃人;救无别物,故无弃物;有别而无别之,是谓袭明.
善者无别而无不别,故为不善人之师;不善者有别而有不别,故为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否则无不别而有别;不爱其资,否则有不别而无别;以其两者是谓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柔弱子 [9Z九章] A-母子篇 B-赤子篇 C-攻胜篇


[Z1A]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无别天地之始,有别万物之母,其子有不别.
知其有别,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其有不别;知其有不别,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有别而无别,是谓没身不治.
无别者,闭塞其兌门,无别无不别,故终身不勤;有别者,开济其兌事,有别有不别,故终身不救.
别其有不别,非别其有别,见小曰明也;为其有不为,非为其有为,守柔曰强也;
别其有不别,用其光,有别而无别,复归于明也;为其有不为,无遗身秧,有为而无为,是为习常也.

[Z2A]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欲治人事天者,非无不为之有为也,以其有不为而无为也,是谓若啬.有不为而无为,故能早服,是谓重积德也.
无为而无不为,故重积德而无不克;无不为而有为,故无不克以莫知其极焉,不以有为也;莫知有极,不以有为,故可以有国.
国母长久,以其有不为之啬,是谓深跟固柢也,长生久视之道也.

[Z3A]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道本恍惚知以,德本精神作以;以精神而能知有,故甚易行;以恍惚而能知无,故莫能行.
精神之言,故有宗,而事有君;恍惚之言,故无知,而不我知.
知我者恍惚,稀也;作我者精神,贵也.以其两者是谓圣人披褐而怀玉.

[Z4B]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有不之而无之,比于赤子,有不别而无别.
与毒虫有不别故不螫,与猛兽有不别故不据,与攫鸟有不别故不搏.
未强筋骨之博而能握固,有为若无为,因其有不为也柔弱;未知牝牡之合而能脧作,有欲若无欲,因其有不欲也;有而若无,是谓精之至也,有不之也.
故言赤子终日号之,因其有不之也;有不之而无之,故号而不嗄,是谓和之至也.
有不之而无之,知和曰常也;
有不为之柔弱,益生曰祥也;有不欲之未知,心使气曰强也.
有之无之,物壮皆老也;有之复有,无之复无,是谓不道,故早已.

[Z5B]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有不之,生生之厚,生之徒也;人无不之,死死之薄,死之徒也;人有无之,有无之动,有之而死也;是谓出生入死十有三,其三者是也.
人有不之,闻善摄生也;陆行有不之不遇兕虎,入军有不之不被甲兵;虽其无不所及,而人有不所及,故能无死地.

[Z6B]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以其有不之也,其若烹小鲜之有不味也,以莅天下之道.
鬼者无不之,以其有不之,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其神有不之也;其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也,以其有不之也,其两有不之而不相伤焉.
有不之而无之,故德交归焉,无之则无不之也.

[Z7C]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有为而有不为,人之生而柔弱也,万物草木之生而柔脆也;无为而无不为,人之死而坚强也.万物草木死而枯槁也.
故坚强者死之徒,无不为而有为也;柔弱者生之徒,有不为而无为也.
兵木强者,无不为也,非其无为而无不为也,其无不为而有为也,故折而不胜.
故言:无不为而有为,强大处下;有不为而无为,柔弱处上.

[Z8C]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有不为莫过于水,其柔弱也莫过于水,而攻其无不为莫过于坚强者,故能胜也;非攻其有也,攻其无也,故以无易之.
有不为柔弱胜其无不为强刚,非胜其甚易知甚易行也,胜其莫不知莫能行也.
故圣人云:有为而有不为者,故受国不祥之垢,有不为而无为者,是谓社稷主为天下王.
以其有不为而非其无不为,是谓正言若反.

[Z9C]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无不为而有为,欲歙而固张;有为而有不为,欲弱而固强;有不为而无为,欲废而固兴;无为而无不为,欲夺而固与;无不为,有为,有不为,无为,知不者,是谓微明.
有不之而无之,无之而无不之,柔弱胜刚强也;有之而有不之,鱼不可脱于渊也;无不之而有之,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还 [9H九章] A-左右篇 B-主客篇 C-善与篇


[H1A]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者,左右也,不祥之器,左右相还,故物恶之,有道者不处也.
君兵之贵,左右之主,不祥之器,左右相还,故不得已方用之,左右无别之,恬淡为上也.
左右而胜,胜而不美,左右无别之;美者,左右之常也,是谓乐杀人,天下不可得之志焉.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右而右之,以哀悲泣之;战胜之军,右而右之,以丧礼处之;以右之右向而无别之也.

[H2B]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大小常左右,民不畏死,左右失常,故何以以死惧之.欲使民畏死,以奇者杀之,非杀其大小也,杀其左右也.
左右司杀,司杀者杀,大小司杀,取而代之,大小无别,故代之以杀,左右相还,稀有不伤.

[H3C]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大而小之,和大怨之,小者大之,故有余怨.圣人执左契,左而左之,不责于人之.
左右司契,有德之契;大小之契,无德之彻;大小无别,天道无亲,其不左右,常与善人.

[H4B]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有更大,小有更小,大道泛兮;虽大亦小,虽小亦大,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小之与小,而生而不辞;大之与大,功成而不有.
小之与小而不为主,故能衣养万物,是谓常无欲;大之与大而不为主,故能万物归焉.
为其大小而不为其左右,是谓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H5B]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用兵之言,大小无别也:大与大之,不为主而为客;小与小之,不进寸而退尺;是谓为其大小而不为其左右也.
大小无别:内外无行攘而无利器,上下无仍执而无敌兵.
其大亦小,其小亦大,故大者轻敌几丧宝,其大小反之而左右也.
抗兵相加,非胜其大小也,胜其左右也;非胜其左右也,胜其不为左右也,故衰者胜.

[H6B]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人无左右,是以道佐主也,不主兵强而佐天下也,否则天下有不佐也.
左右相还,其事好还;师处主之,有不佐之,荆棘生焉.(其道客之,德不佑之.)
故以大军主之,兵天下有不佐之,是谓军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左右也;不取强,大小也;是谓何以取强于左右而及其大小也.
于窍无主,内外无左右,果勿矜伐;于阶无主,上下无左右,果勿娇已;大小无主,左右无佐,果而勿强.
佐之左右,物壮皆老,主之大小,是谓不道,主之佐之,不道早已.

[H7C]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大小无别:大为小为若无为,上事下事若无事,内味外味若无味.大小多少,左右相还,故报怨以德.
图难于易,非其大小之易也,其有不别之易也;为大于细,非其大小之细也,其有不别之细也;是谓圣人终不自大,以其有不别之大小也,故能成其大焉.
大小有别而有不别之,于阶者轻诺而寡信也,于窍者多易而多难也;大小有不别而无别之,是谓犹难也;无别而无不别之,故终无难.

[H8C]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下下其安故易持,上上未兆故易谋,外外其脆故易泮,内内其微故易散,其非窍阶之有别也,是以有不别而易之.
为之其未有,以其内外而非以其窍也;治之未乱,以其上下而非其阶也.九层台之窍,起于垒土之内外也;千里行之阶,始于足下之上下也.是谓圣人为其内外上下而非为其窍阶也.
圣人无为,其有不为而无为也,故无败;无执,有不执而无执也,故无失.
民之从事,其无不为而有为也,故几成而败之,其有为而有不为也.
不慎其有不之,故终;慎其终,其有不之也,故如始,则无败事.
欲不欲,于窍而不贵难得之货,是以其有不欲也;学不学,于阶而复众人之所过,是以其有不学也.
恍惚而无限无了,以辅万物之自然也,精神有限有了,使之以而不敢为也.

[H9C]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小者将欲取天下之大,其小何以能成其大?
天下者,左右无别也,神器也,非左右可为者也.
小者为而败之,大者执而失之;是谓:无为故其小无败,无执故其大无失.
故物:外外或行随,内内或嘘吹,上上或强赢,下下或挫隳;以其大小无别也.
是以圣人:去上下之甚,去内外之奢,去大小之泰;为其大小而不为其左右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外窍 <9Q九章> A-彼此篇 B-知足篇 C-善与篇


<Q1A>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精神主人窍之所出入:在内者声色之出入,在中者五味之出入,在外者猎货之出入.
一出一入谓之常:声色之常则盲聋,五味之常则口爽,猎货之常则狂妨.
圣人之治,为内外而不为出入,为人而不为窍,为腹而不为目也,是谓去彼取此.

<Q2A>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者,窍之所入;胜者,窍之所博;动者,窍之所出;而圣人为其内外而不为其窍.
知人入之而有智,而自知者明;胜人博之而有力,而自胜者强;行人出之而有志,而自动者富;而圣人以其两者不失其所故能久,是谓其窍虽死而其所不亡故能寿.

<Q3A>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常处于窍者:或自以为出,或自以为入,或自以为博.
自以为出者,企跨而不立行;自以为入者,见是而不明彰;自以为博者,伐矜而不功长.

<Q4B>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常处于窍,故走马于粪(窍);天下无道,不处于窍,故戎马于郊(内外).
罪莫大于可欲,常往于窍也;祸莫大于不知足,常处于窍也;咎莫大于欲得,常智于窍也.
为其内外不为其窍,知足之足;内内之,外外之,内外常足兮.

<Q5B>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天地内外主万物之窍,故圣人执天地之内外大象,天地上下之所能往也.
圣人内外往而不害,万物处之安平太,故天地之窍所处,乐与饵亦所处也,而万物过客之所止也.
然道之出口,为其内外而不为其窍也,淡其味,视无物,听无声,用不既也.
此三者常处于窍而余食赘行,故内外之所恶也,有道者之不处也.

<Q6B>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窍者外若观,故视曲枉则观全直;窍者内若容,故盆洼敝则容盈新;窍者间若门,故门少则得,而门多则惑.
与其与多,不如与少,而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于内不自以为见是,于外故能明彰;于窍不自以为伐矜,于内外故能功长.
为其内外而不为其窍,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Q7C>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知其有别,不如知其无别;观其徼,不如观其妙;为其出入,不如为其内外;故知其内之户而能知其外之天下,不窥其牖之外而能见其天道之内.
其出弥远而其知弥少,非其少知也,其多知有别而不知其无别也.
故圣人无别:不行而知,非其多知也,其知和也;不见而名,非其多见也,其见同也;不为而成,非其无为也,其无不为也.

<Q8C>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外与外之,善建不拔;内与内之,善抱不脱;内外之窍,祭祀不辍.
外身修,内德真;外家修,内德余;外乡修,内德长;外国修,内德丰;天下修,内德普.
是谓外与外之,与身观之,与家观之,与乡观之,与国观之,与天下观之也.
然内外无别,故何以知天下.

<Q9C>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之善士者,内外恍惚,其道微妙玄通,内外精神,其德深不可视,其两者皆有不别而无别也,故强字曰容之.
内内恍惚,豫兮若冬涉川;内内精神,犹兮若畏四邻;内内窍窍,俨兮其若容.
外外恍惚,涣兮若冰之将释;外外精神,敦兮其若朴;外外窍窍,旷兮其若谷.
熙熙窍窍,浑兮其若浊;累累精神不涉,澹兮其若海;沌沌恍惚不测,泊兮若无止。
常往于窍者浊,故不能以静徐清;常处与窍者安,故不能久动徐生;是谓为其内外不为其窍者,保道而不欲盈,故能蔽而新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阶 <9J九章> A-彼此篇 B-清净篇 C-善与篇


<J1A>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高者上,上者为王,王者上之为道,下之成仁;低者下,下者为民,民者下之为道,上之成义; 一上一下之常,是谓阶也.
道者不上不下,上德不德之有德,无为而无以为,无别也;道失或上或下,下德或德之无德,无为而有以为,有别也;
仁者上之为无,下之为有,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义者上之为有,下之为无,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礼者上下之阶,上礼下礼莫应之.
失道而后下德,不上不下而或上或下也,有之;失下德而后上仁,上者上之也,无之;失上仁后上义,下者上之也,有之;失上义而后上礼,有之复有,上下有之常之,是谓上下阶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
前识者,上下有之,是谓道之华,上下常之,阶也,愚之始也.
大丈夫上而上之,处其厚用不处其薄阶也,下而下之,处其实用不处其华阶也;为其上下而不为其阶,是谓去彼取此.

<J2A>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者,上上无别;无别而无不别,故言下知有之.
次上者,有也;上下之有别,上亲下畏也;亲则誉,畏则辱,阶之常也;有别而有不别,是谓上有信不足而下有不信焉.
上者贵言(信),上上无别,功成事遂也;下者百姓,下下无别,皆谓我自然也.

<J3A>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上之而下,辱也;下之而上,宠也;上下得失,是谓若惊.
宠为上,则贵大;辱为下,则贱小;贵大者失大之若惊,贱小者得大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上贵下贱而大患若身.
得失是因有吾在身;身吾有别者,以其贵贱若有大患;身吾无别者,其贵贱何以患之.
上下无惊,身吾无别,贵贱无患;上与上之,贵身以及贵天下,故可寄天下;下与下之,爱以身以及爱天下,故可托天下.

<J4B>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上下,万物生焉;天地不仁,上之而上,以万物为刍狗也;天地不义,下之而下,利万物而不争也.
圣人上下,百姓成焉;圣人不仁,上之而上,以百姓为刍狗也;圣人不义,下之而下,行不言之教也.
天地之间,上虚下实,是谓橐龠.虚实之为,上而不屈,下而愈出.上下之常阶,多言数穷也,故言不如守其虚实之中.

<J5B>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下下之实,下之为重,上之为轻,故重为轻跟;上上之虚,上之为静,下之为躁,故静为躁君;以其两者是谓为其虚实而不为其上下之常也.
下与下之,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上与上之,有荣观而燕处超然.
万乘于下,乘主于上,其自然之性也,奈何无妨;身下有实,身上有虚,何以去其实而身轻天下焉.
故言:下与下之,重者不失其实,下之而上,而轻则失跟本;上与上之,静者不失其虚,上之而下,而躁则失心君.

<J6B>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大民,下之与下,橐龠之民本也,故下流;天下之交,上之与上,刍狗之君也,是谓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非胜其躁君轻民也,胜其静君重民也;交之而上,取之而下,故以下取之.
大国以下而取小国,取其重民也;小国以下而取大国,亦取其重民也.
静君者,大国之交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之交不过欲入事人;是谓天下静君之交以其各得所欲也.
天下之交以下而取,静其君而重其民也,是谓大者宜为下.

<J7C>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上者为王,下者为民;下民善上,故能成百谷王,其上王善下之也.
王者下与下之,以言下之,故能欲上民;王者上与上之,以身后之,故能欲先民.
上与上之,故圣人处上而民不重;下与下之,故圣人处前而民不害.
以其两者是谓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上下无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J8C>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下而不上,故能善利万物而不争,下而下之,故能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下与下行,居善地,上与上处,心善渊;下与下作,与善仁,上与上知,言善信;下与下民,政善治;上与上王,事善能;上下无阶,动善时.
上下无阶,夫唯不争,故无尤.

<J9C>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上而上之,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上或下,若存若亡;下士闻道,下而上之,故大笑之;上而下之,故不笑,而不足以为道.
上而上之,建言有之;上下无别,明道若昧;上下无阶,进道若退;下而下之,夷道若类.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故若谷;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故大白若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故广德若不足;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建德若偷;上礼为之而忠信薄,故质真若渝.
下而下之,非与上而下之,与下而下之也,故大方无隅;上而上之,非与下而上之,与上而上之也,故大器晚成;上下无名,故大音希声;上下无别,故大象无形;上下无阶,是谓道隐无名。
上下之道,与之而为,是谓善货且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窍阶二 <9JQ九章> A-民篇 B-王篇 C-天地篇



<JQ1A>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阶之常动,民不畏威,上下失常而大威至;窍之常博,民不狭居,内外失常而无厌生.
圣人无厌,是以窍阶而不为,故不厌.
为其内外而不为其窍,自知而不自见;为其上下而不为其阶,自爱而不自贵;以其两者是谓去彼取此.


<JQ2A>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上实也;税之多,下虚也;上实下虚,是以饥也.
民难治,外弱也;上有为,内强也;内强外弱,是以难治也.
民轻死,内强外弱也;求生厚,上实下虚也;内外上下失常,是谓轻死.
上虚下实,夫无以为生也,内弱外强,是谓贤于贵生.


<JQ3A>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上下失焉就阶,有仁义也;慧智出,内外失焉就窍,有大伪也.
阶之仁义,六亲之不和也,上上为孝,下下为慈;窍之大伪,国家之昏乱也,外外为忠,内内为臣.


<JQ4B>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为其内外之窍者,外持内揣;于外盈之,内不如己;于内锐之,外不可保.
为其上下之阶者,上玉下贵;于上满堂,下莫能守;于下富娇,上自遗咎.
故言天之道,为其内外上下而不为其窍阶,功遂身退也.


<JQ5B>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上下之有名非身能有亲,内外之有货非得能有多,窍阶之有得非身能不亡病焉.
故言:甚爱者必大费其亲,多藏者必厚亡其身.
上下知足故能有不辱,内外知止故能有不殆;为其内外上下不为其窍阶,是谓可以长久.


<JQ6B>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窍之所搏,善外之士而不武,善内之胜敌而不与.
阶之所动,善上之战而不怒,善下之用人而为下.
以其两者是谓窍阶不争之德.是谓搏动用人之力,是谓内外上下配天古故之极也.


<JQ7C>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其勇亦有不杀;勇于不敢则活,其勇亦有死;是谓其两者或利或害,而亦有不利不害,故天之所恶,有之有不之也.
圣人犹难之,以其有不之而无之,是谓天之道,内内不争而善胜,下下不言而善应,外外召而自来,上上坦然而善谋.
有不之而无之,天网恢恢,无之而无不之,疏而不失.


<JQ8C>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者无别无名,是谓万物之奥;善人无别,故道为之所宝;不善者有别,故其所保.
美言市尊,阶之有也;美行加人,窍之有也;窍阶之有,人之不善也,自然之性也.
其立天子,有别有名也;其置三公,窍阶左右也;其拱璧以先驷马也,其所保也.
然道有不别之无别,故其不如坐讲此道,无别无名之道贵也.
道者无别无名,故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非免其有罪,免其有不罪焉.以其有不之而无之,是谓为天下贵.


<JQ9C>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有之复有,天长地久,无之复无,以其不自生,有无相生,故能长生.
其阶虽无而身上下,后其身而身先也;其窍虽无而身内外,外其身而身存也;圣人以其两者,为其上下而不为其阶,为其内外而不为其窍,是谓非以其阶窍而无私邪,故其上下内外能成其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12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的白话文注解
http://tieba.baidu.com/p/1182272496



其他相关之我的研究
谈谈"熵"和"真气" tieba.baidu.com/f?kz=1052366469
谈谈"超对称"和"无为而无不为" tieba.baidu.com/f?kz=1053840700
超对称团体和熵破缺团体的运作机制 tieba.baidu.com/p/1057243788
人体vs导体;修真vs半导体;飞仙vs超导体 tieba.baidu.com/p/1149203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12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很厉害下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啊你,老祖保佑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2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马来西亚人?
怎么在百度开?
你用科学观来解释,是不错的尝试。不过道很多境界是在“觉知” awareness里走。所以有一些你还是解释不通。圣人病病,你竟然说老子莫名其妙。。。
我自己也很简单的解释了下,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一起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2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冲了,我理解的道德经和你的有很大的不同啊...
有机会一起研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命理运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07:36 PM , Processed in 0.0740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