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286|回复: 2

我想了解蔡莫拳和南枝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7-2013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了解蔡莫拳和南枝拳
有谁可以分享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7-2013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兩門武術我還沒在馬來西亞遇過,不過在香港大陸就有。

以下有他們的視屏:
蔡莫拳

蔡莫派拳术:一代神拳刘仕忠(1897 ~1974),诨号“三脚虎”,广东陆丰甲子镇人。自小醉心武学,喜看戏,尤喜武侠义士,由此养成尚武的性格和侠义胸怀。早年承练蔡家拳和莫家拳、并四处寻师访友,拜师学艺,每到之处有武名者无不诚心求教,不数年已练成一身高深武功,年二十即在潮州设馆课徒,以教寓学,并暗中找寻名师,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刘仕忠本拟设馆授徒,安居乐业,奈何在一去接受踢馆挑战中,错手打伤挑战者,不得已浪迹江湖,到处为家。

    在这次浪迹江湖中巧遇江西省武林奇人张文永,让他脱胎换骨,学到少林武技的精髓,且对武功有更深的认识,也为他日後创出“蔡莫派”武功奠下了紮实的基础。张文永原为一名秀才,年青时为报强盗杀父之仇,弃文习武,成复仇後,不问世事,行医济世。张文永不但武功精绝,更兼通天文地理,他经常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赠医赠药。刘仕忠年近28岁时正式拜张文永为师,学艺数年尽得高深精绝的武技真传。之後张文永也再次云游四方,刘仕忠回到祖家甲子镇,把所学到的武技,弃芜存菁,融汇贯通,集南派少林之洪、刘、蔡、李、莫五大派,以及朱、范、钟、太极、六合等精华,创出技法独持,别具风格的一个崭新拳种,成爲蔡莫派创派的-代宗师。

    蔡莫派拳术又有它别於其他拳种的奥妙之处。蔡莫派拳术一拳一脚均着眼於实战,不练与搏击无关的花招,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非常严格,出手时肘不出尽,肘部必须稍屈,留有一定的廻旋变化余地,既可感觉到对方的力度变化,又不必回手即加予反击。蔡莫派拳术擅於搏击,交手时虚实兼用,巧狠并行,出手快捷有劲,马步稳而不滞,桥手坚硬,节节贯穿,筋肌富有弹性。攻中寓守,连消带打,在攻守中利用砸、弹、顿、冲等手法,突然发力或施放暗劲,使劲穿透对方的五脏六腑及筋骨关节,势沉力猛,中者如受电击雷轰,加上手法严密紧凑,快速连贯,拳不空发,手不空回,出手不冲即砸,不托即劈,不封即扣,不搂即缠,务必使对手欲退不能,欲弃不得,手脚被封,身形被困,陷入挨打局面。

法度:吞、吐、浮、沉、刚、柔、阴、阳。

   手法:提、圈、梳、托、冚、綑、插、标、黏、压、带、送、滚、刮、拨、擒、漏等;

   掌法:招阳、风车、阴阳、六合、奔雷等。

   脚法:撑鸡、勾踩、虎尾、提弹、横直撑、连环铰剪、鸳鸯盘螺、鲤鱼摆尾;

   腿法:撩阴、穿心、扫堂、阴阳锁子腿等。

   步法:蛇行鼠步、跳涧、梅花、磨心、羊尾、迷踪步等。

   马法:头斗、二门、三角、四平、斜战、铁钳马等。

   力度:回力、螺丝力、跟力、卸力、借力与食力等。其中以“食力”最为精巧奥妙。

   拳术套路分为:

   初级:车轮手、车斩滚、车打、车轮标指、内车手、软车手、 车鞭手;

   中级:插打、猴打、四尖、六尖、七步反、斜身战马;

   高级:虎鹰双形、调劲手、风雷手、鞭桥、老虎伸腰、花迷手。

   器械方面,蔡莫派最饮誉武林的是它的棍法,它包括有三家少林名棍在内,即阴阳弹箭棍(十多套棍法在内)、青龙棍、半斜月棍。

   其他享有盛誉的有“六合双鐧”、“六合刀”、“双头櫈”等。

    由於蔡莫派吸收了多家南少林拳法之长,兼收并蓄,具有内外俱练的统一性,再经过长期的实战磨砺,发展成独具风格的一个优秀南少林拳种。

    自刘仕忠创派以来,威名远播,盛行於潮汕、海陆丰、东江流域、香港及东南亚各地,人材辈出。传人有刘远成(子)、黄岱、陈妈如、陈述升(娘昌)、陈世正、张合、黄土(永辉)、吴笑、刘乌镭、刘开亮、张造、方梅、曾一然、曾随、曾庆丰、曾昭坚、着名文武生陈宝寿和溜旦等。

   相传刘仕忠师父在民国时期曾参加抗日游击队,在潮汕海陆丰一带打击日寇。一次劫狱营救战友的战斗中,左掌被炸药炸断,癒後经刻苦锻炼,左手有如杵槌一样,具有惊人的杀伤力。他平常只以右臂应敌,如遇高手,则突发左臂,锐利如锥,力发千斤,应者辄倒,名闻于惠、潮、梅三州,称“三脚虎”。1974年仙逝,终年77岁。

   续後其子刘远成,成为蔡莫派拳第二代掌门人。刘远成幼承庭训,年未及冠即习入门功夫,天性聪敏,过目不忘,又能刻苦勤练,十多岁就协助其父之教务,教学兼长,随其父走遍潮汕、海陆丰、惠州各地,其父见其风雨不辍,朝夕钻研,遂将本门高深功法悉心教导。刘远成的一手蔡莫拳术,尽得其父真传,已臻化境,尤擅棍法,曾以一手“阴阳弹箭棍”折服不少拳师,而其最擅长的“近身攻防功夫”是武林一绝。五十年代刘远成师父南来香江,发扬蔡莫派拳术,在港创立“蔡莫派国术总会”任武术总教练,设会授徒,在香港致力发扬推广,经数十年的辛勤传播,桃李满门。 1999年在香港仙逝,享年70岁。徒弟有刘标、向华民、江旺、吕堂及誉满中外武打明星向华强等。

   刘标(蔡莫拳传承人之一):海丰县人,自幼喜欢武术,在乡间时学得一招半式,其後来到香港,1966年机缘下得遇蔡莫派宗师刘仕忠的徒弟黄岱,即时拜师习武。黄岱师父仙逝後,蒙刘仕忠宗师儿子刘远成纳为门下,专心致志追随师父学习蔡莫派功夫。其後,刘标师父在1977年正式在香港开设刘标武馆,1978年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锦标赛”获得亚军。 1998主编出版《南少林蔡莫拳》。










南技拳
南枝拳,中国传统拳法之一,是由海丰县人陈南枝首传的。该拳在潮汕地区分为两脉:一脉在普宁、潮阳一 带,另一脉在揭阳一带。南枝拳动作简练,发招刚劲,能攻善守,灵活多变。

南枝拳是南拳中一个出色的拳种,属后发制人的实战技法。据传,此拳出自南少林寺,为洪熙官所创,寺僧何岩曾学此拳。火烧少林寺时,何岩出走广东,至海陆丰碣石收徒传拳。陈南枝是何岩再传弟子,是门中成就最高之人。

南枝拳是由海丰县人陈南枝首传的。陈南枝成年时移居妻家揭阳县南山区(今揭西县境内)。少年时学习家传武术,后得福建少林寺双禅法师的第三代传人松先生的真传。功成后,到潮汕地区设馆授徒。他所授的拳术注重实战,近身擒拿,手足并用,技击特点与当地拳术截然不同,群众把他传授的拳术称为“南枝拳”。









本帖最后由 Tiras 于 6-7-2013 11:4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4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6-2024 07:11 PM , Processed in 0.05661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