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3|回复: 1

淺談Coin Across的效果類型及其表演型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2-2013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淺談Coin Across的效果類型及其表演型態

前言

Coin Across是硬幣魔術當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效果,它的表演是把硬幣從一處至另一處的穿越移動。對於這個效果類型的延伸,分別還有3 Fly和Coin To Glass。Coin Across的基本表演是把四枚硬幣握在手中,然後再將硬幣一枚一枚的轉移到另一隻手上。從表演的型態來說,Coin Across很難作為舞台的表演;甚至可以說,除了Miser’s Dream以外,所有的硬幣魔術都較適合於近距離——頂多是中距離的表演,這最大的原因在於硬幣小而讓視覺感受的不明顯。當然,我們可以嘗試將大硬幣搬上舞台,表演Jumbo Coin的Manipulation。不過,與其是Jumbo Coin Manipulation倒不如改為CD Manipulation更合現代表演的氛圍,哈哈。(看來硬幣魔術似乎只能作為近距離的命)

在這裏,我想討論關於Coin Across的類型效果。我認為這樣的效果可以有三種型態的表演方式。首先最普遍,也是最常看到的一般表演型態,即表演者將硬幣拿在手上的獨立表演。

Coin Across的站立表演

關於Coin Across第一種型態的表演方式,我認為是表演者將硬幣拿在手上的獨立表演。同時,這樣的形態還可以再分為「站立表演」和「桌面表演」。

所謂「站立表演」,我在這裡是指魔術表演的即時性。Coin Across的站立表演,其最大優點是減低了表演場地的環境限制,而在沒有桌子的情況下依然能獨立操作。由於表演者不須用到桌面,因此表演者只要走到人群(無論是廳堂或街頭),即能展開表演。例如Homer Liwag的4 coins and a Filipino、Kainoa Harbottle的Punctuated Equilibrium Coins Across、Chris Kenner的Unicoin、Dan Watkins的3 Way Crossing (或稱Coinvention Crossing)、Ponta the Smith的3 Coin Across等等。尤其Homer Liwag的4 coins and a Filipino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Coin Across。雖然他在Coin One處理最後一枚硬幣的方法用到了桌面,但從魔術整體的表現上,無疑是非常棒的站立程序。國內徐詣的Li-bird-ty也是這類型的精彩表演。

指尖的硬幣飛越

對於Coin Across的站立表演,3 Fly可謂其中相當有名的程序。在站立表演的程序中,3 Fly與3(or 4) Coin Across的差別在於後者是掌心至掌心的硬幣轉移,而前者則是將硬幣拿在指尖上的硬幣飛越。關於3 Fly的來由典故,公認是Chris Kenner創造出來的硬幣程序。至於創造出來的契機,則是他看見了Jonathan Townsend所表演的Visible Coins Across——其中有三枚硬幣以扇狀推開拿在指尖,然後飛越到另一隻掌心向上的手中。這一小段的表演,可以說是讓Chris Kenner促成了3 Fly硬幣程序的創造。

3 Fly與站立表演的Coin Across,兩者最大的不同,除了先前所談到的拿硬幣方式,實際上還有更重要的是3 Fly少了掌心握拳的遮蔽。換言之,當魔術效果發生的同時,觀眾是可以清楚看到硬幣從指尖到指尖的瞬間穿越。這當中,Eric Jones的Speed Fly、Ponta the Smith的3 Fly(除了手法版本,還有Super Triple Coin與Dream Coin版本的精彩表演)、Kainoa Harbottle的Another Flipping 3 Fly、Andy Gordon的Visual Coins Across等等,都是非常精彩的表演。

Coin Across的桌面表演

至於Coin Across的「桌面表演」,顧名思義即是必須用到桌面來表演的硬幣穿越。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來談。首先從第一方面來說,所謂的桌面表演,桌面的功能實際上只是用來讓硬幣的放置,以便於表演者進行手法上的操作。David Roth的Winged Silver(或許Ponta the Smith的程序更為人知)、David Stone的Star Travel、Tommy Wonder的Coin Across、Miguel Angel Gea的Versión Con Tres Monedas等等,都是屬於這方面的精彩表演。

從第二方面來看,Coin Across的桌面表演則是用手覆蓋在硬幣上,然後在桌面從左至右將硬幣一枚一枚的隔空轉移。當然也不一定是以手的覆蓋,Michael Gallo的B.O.B就用了香檳杯。重點是這時候桌面成了必要存在,因為它變成了原理操作上的重要構成。Miguel Angel Gea的De Mano A Mano與Luis Piedrahita的Monedas Con Nata,是我覺得非常精彩、漂亮的程序表演。

另外,Dean Dill的Explosion也是非常精彩的桌面硬幣程序。表演的開場,Dean Dill將硬幣放在桌面,從左至右的逐枚移動;之後再將硬幣放在四處不同的角落,以手將之覆蓋進行轉移。後段的表演,David Roth的Chink-A-Chink、Geoff Latta的Open Travelers、劉謙的眼花撩亂(第三段的表演起)、胡凱倫的五鬼搬運等等,也都有非常精彩的演示。這樣的表演方式,實際上已超越了Coin Across單純將硬幣放在桌面兩旁的左右移動,而有著更堅實的變化與發展類型,統稱為Coin Assembly。

四枚硬幣的集合

Coin Assembly在表演上有別於Coin Across的一般呈現,主要有三種形式的表演。第一種形式的表演,是用到四枚硬幣與四張撲克,稱為Matrix;第二種是用到四枚硬幣與兩張撲克(或在硬幣與撲克的數量上作變化等等),稱為Coin Assembly;第三種則僅用雙手覆蓋在硬幣上,即上述談到的表演形式,稱為Barehanded Coin Assembly(John Born在他的書中Matrix God’s Way稱為Barehanded Matrix)。除了四枚硬幣的集合以外,還有看似將硬幣集合,實則卻是在最後將硬幣的瞬間還原,稱Coin Assembly Reverse或Backfire。

這種表演類型當中有不少變體,其中像是Richard Mo用透明卡片來進行硬幣集合的表演;Lennart Green的Xirtam將硬幣與紙牌的「位置」互換(即是以硬幣覆蓋紙牌的顛倒表演);Dani DaOrtiz的Matrix Restored則將撕牌還原的經典效果,也以Coin Assembly的形式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呈現。當然了,Lennart Green和Dani DaOrtiz的表演,與其是為硬幣魔術的變體,毋寧更是完完全全的紙牌魔術。如果從更狹義的角度來看,Coin Assembly並不能算是Coin Across的一般表演類型,因為它在表演的細節處理有自成一家的系統;它不是將硬幣的左右移動,而是放在四處角落的集合。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Coin Assembly與Coin Across在硬幣魔術的表演當中,兩者視為同等重要的經典效果。

硬幣的桌面替代

回到Coin Across的桌面表演,上文談到桌面表演的兩種情況,第一是把桌面作為硬幣的放置,第二則是把桌面作為魔術操作的因素構成。根據第一種情況,既然桌面並非原理操作的一部分而僅為硬幣的放置;換言之,觀眾的雙手在某種程度上,也就能成為「桌面」的替代。

Eric Jones在An Extension of Me以及Metal的教學系列中,走上街頭的Coin Across無疑是給了我們非常棒的表演示範;在完全沒有桌面的狀況下完成Coin Across 的「桌面」表演。通常來說,這樣的表演與觀眾的互動性較高,而且最後一枚的硬幣效果,往往直接轉移到觀眾手中。事實上,這是非常接近我想討論的第二種表演型態,即Coin Across與觀眾的互動表演。

互動型態的Coin Across

對於Coin Across第二種型態的表演,我認為是表演者與觀眾的共同參與。例如在Eric Jones的Impossible Coins Across表演中,直接讓觀眾親身把硬幣由兩枚變成一枚;David Stone的One Way和Michael Gallo的Coins In Spectators Hands表演,則將四枚硬幣一枚一枚轉移至觀眾手上(Michael Gallo的結尾還在觀眾的手中變出了大硬幣),等等。這樣的表演型態,無疑能讓觀眾產生更大的驚喜與震撼。

相較於上述兩種表演型態,第一種型態的獨立表演(分別有站立表演與桌面表演),可以在程序的安排上,做到只需視覺而不用說話的表演。如果再能配合放上背景音樂,仿如Ponta the Smith的人氣教學Sick(我一直覺得那根本不是教學,而是充滿視覺享受的表演影片)。這樣的表演型態如果透過鏡頭和螢幕的輔助,某種意義而言,是否也能算是近距離型態的「舞台」表演?

Coin Across的第二種型態的表演,重點在於和觀眾的互動。通常來說,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必須說話,透過兩者的互動來完成表演。表演者藉由說話與肢體的互動,將觀眾拉進魔術所營造的神奇氛圍當中,讓觀眾更能親身感受到硬幣在掌心自由來去的巨大魅力。

硬幣的敲擊,舞台的經典

不同於上文談到的兩種表演型態,我認為Coin Across的第三種表演型態,是具備舞台性質的中距離表演。所謂舞台性質,我在這裡是指Coin Across在程序的編排上,具有更高度的完整性與欣賞性,而Coin To Glass則是當中最佳的表演方式。

我覺得Coin To Glass具備舞台性質的中距離表演,最大的原因在於多了硬幣敲擊杯子所發出來的聲音。這樣的效果,大大加深了觀眾對於硬幣轉移的強烈暗示,同時也擴展了視野觀看的提升;不再局限於近距離的觀看,而讓表演的欣賞範圍得到提高。這也明白了Miser’s Dream為何可以在舞台上,作為永恆經典的硬幣程序。

不過Miser’s Dream乃屬Coin Production的類型表演,至於Coin Across的例子,Richard Ross的Coins in a Glass無疑也能稱得上是舞台的表演。作為中距離表演的話,其中David Roth的Champagne Glass Concealment、David Stone的Cash Money、Miguel Angel Gea 的Coins to Glass、David Acer的Card Coin Holder & Money Flies(這是我最喜歡的硬幣轉移程序)等等,都是非常精彩的表演。

寫在後話

寫完之後重新看了一遍,突然發現「硬幣穿越」與「硬幣轉移」的微妙差異。按照Coin Across的字面涵義,指的是硬幣橫越、穿過。可是在魔術的表演上,如果左手握著硬幣往右手的方向輕輕一抖一動,右手出現硬幣,這是穿越。然而,假設左手握著硬幣再用力一握、一頓,攤開右手出現硬幣,這是轉移。我想說明的是,在這篇文章的內容探討,我所指的Coin Across有著穿越與轉移的兩層意義,文章的標題也是如此。為免造成混淆,所以特此說明。

有句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詮釋上的問題。放在魔術這樣一個特殊的表演藝術而言,我想每一個人對於它的自我定義,不同的見解恐會是更加強烈。我相當喜愛硬幣魔術,於此抒發小小心得;對於文中在表演上的類型劃分,自然也就很主觀,還望多多指正,以期對硬幣魔術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體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18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04:23 AM , Processed in 0.05049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