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idj

美联储2015:趁早加息还是推出QE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9-2015 01: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加息就是美金变废纸的时候,记得不要再收美金,要保值去买黄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idj + 5 不排除 这个可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9-2015 01: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破产一直都是他们的计划当中,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可以去了解这两个组织,光明会,共济会。 23.9.2015 据他们的计划会有一些大事发生,离今天还有几天就看看是真是假。不用再为这些小事争吵。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idj + 5 真被你说中,双十节露出水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5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被问及到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时,贝兰克梵表示:“我宁愿我们欠中国钱,也不要中国欠我们钱。”他进一步补充道:“这样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是中国要担心我们,而不是我们要担心他们。”好吧,坏蛋的坦白有时也透着可爱,习近平访美前夕专门在专访中就A股表态,也许是对高盛的回击。但不管怎样,全球投资者不必再对美联储加息抱啥指望,从高盛明里暗里的暗示中,已经可以解读出,“非政治化”的美联储不会在总统大选之前加息。那么2016年夏天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是实行NIRP(负利率政策)还是QE4(第四次量化宽松)? 其他问题都是噪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5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加息渐进,黄金暗无天日?

双鱼美媚 发表于 18-9-2015 01:40 PM
美国加息就是美金变废纸的时候,记得不要再收美金,要保值去买黄金。




呵呵,目前美国卯足全力打压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15 01: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6-11-2015 10:47 AM
呵呵,目前美国卯足全力打压黄金

美国打压黄金是因为他不够中国多金,美国一直都在超大量的购买银,目的是让银的价格高过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5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鱼美媚 发表于 16-11-2015 01:56 PM
美国打压黄金是因为他不够中国多金,美国一直都在超大量的购买银,目的是让银的价格高过金。

想起 中国白银历史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16-11-2015 02:43 PM
想起 中国白银历史教训


货币冻结时代到来,存在银行的钱危险了!
https://m.toutiao.com/i6501456384310116877/
一场白银通缩引发的大崩盘:从明末乱世看比特币前世今生
https://m.toutiao.com/i6501451215686074894/


一场白银通缩引发的大崩盘:从明末乱世看比特币前世今生
弧面 2017-12-20 10:31:11

前言:1926年,一位辗转到上海、考取庚款留学资格后赴日苦学10年的中国学生,在日本京都完成了自己的经济学教育。临别之际,他和京都帝国大学的老师们一一告别,其中一位日本老师对他说:“中国(China)这个名字只能算是个地理名称,不像个国家。北京政府的政令不能出都门,各省各地区群雄割据,各自为政,各自发钞票铸铜元。你现在准备回到哪个地区去?我看,你要回去,很可能无路可走。”

这位年轻学生后来回忆,当时两人的经历和立场不同,对于当时中国的金融局势判断自然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听完依然气愤,立即动身回国。回国后他先入北京中华汇业银行,后面很快得到中国第一代银行家、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的赏识。在陈光甫的器重和提拔下,这个年轻人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二代银行家。

他就是资耀华。关于王莽、刘邦、叶帅等人疑似“穿越者”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但是如果让我评选几名中国金融领域“穿越者”的话,资老的人生之奇、遇贵人之多,可高分当选。船王卢作孚、实业家范旭东、日本评论家室伏高信、经济学家何廉、刘少奇、周恩来、南汉宸都曾是他的贵人。

时间回到20世纪30年代,这位方正不阿的年轻人,当时亲自见证了白银一步步退出民国货币舞台的历史,对其触动极大,驱动他后面编写了《清政府统治时期货币史资料》、《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等四部中国货币史。而质疑他的那位日本老师,正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即由他首先提出。内藤湖南当时的观察其实相当准确,货币的混乱解释了中国当时政治与经济的萎靡,而这一状况可以追溯到明朝的中后期——明朝最辉煌而又转瞬陨落的时代。

(一)

大明宝钞被放弃的一个理由:“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顾炎武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曾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亲人和邻里在贪官污吏的盘剥下被活活饿死,因此在起义成功当上开国皇帝后,他高度强调中央集权和实物经济,后世称之为“洪武体制”。军事方面主要包括世兵制和屯田制;财政税收则回归实物经济;中央力推重农轻商政策,甚至实施海禁;社会方面,建立严密的里甲、黄册制度,人户分为军、民、匠、灶四大类世袭身份,人人服役。——一个幸运的农民孩子当上皇帝后所能设计出来的最典型的小农经济管理模式。

货币方面,朱元璋延续了宋元发钞的传统,发行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明宝钞,这是一个典型的不能兑换铜钱等任何金属货币的准法币,但是它又没有足额储备金作为保证,这使得它具有高度的滥发风险。大明宝钞从一开始就不受欢迎,在洪武末年(1368-1398),民间价格已经坍塌到160文铜钱换一贯钞(官方为1000文=一贯钞),商人开始拒绝用钞并交替使用金银。

明政府对此其实有所觉察,最开始采用的手段是禁止民间使用白银,洪武七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到了英宗一代才开始放松用银禁令,但拒钞者仍旧有责,“阻钞者追一万贯,全家戍边”。即使如此,民众依然拒绝使用宝钞,铜钱与白银流行。

但是作为辅币的铜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铜钱的铸造成本低而且便捷,民间私铸铜钱成风,无法和宝钞/后来的白银形成“金银复本位”那样的缓冲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铜钱的面值低而且繁重,也无法撑起经济的交易体量。

按理说出现了流通货币的缺位和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应该会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上有所体现,但是洪武之后的永乐盛世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郑和七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建造紫禁城、修书征鞑靼等等都无愧于后来康熙点评的“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徐瑾的《白银帝国》里提到,这里是因为明朝鉴于前朝的通胀后果,逐步放弃纸币制度。但仔细深究,朝廷层面放弃大明宝钞更根源的原因却让人唏嘘不已:

因为连大官们都被整的太穷了。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曾公开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海瑞45岁任淳安知县的时候,给母亲贺寿买了两斤猪肉,竟让官场的人奔走相告;海瑞死的时候,都察院的同事去他家里翻箱倒柜,”仅存俸银十余两“。可以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上下5000年以来最苛刻的大老板,给官员定的俸禄是历朝最低,雪上加霜的是,官员的薪水还有部分是由宝钞支付的。

从九品的芝麻小官,洪武初期每个月有八公石的米,正统中期减成两石半,成化年间减成一石七斗。即使正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仅为900-1000石。而且这里面宝钞支付的比例是越来越高,到成化年间已经只有20%是发米兑现的了,剩下的80%都是由不值钱的宝钞支付,正一品拿到的实际收入还不如唐开元时的一个七品官。因此,不只是民间,官场上也开始对宝钞颇有微词。

说实话,这里说一句“官不聊生”还真不过分。于是,在官员和民众的一致努力下,宝钞的印发终于慢慢开始停滞,政府开始逐步承认白银的税收(金花银)和货币地位。明穆宗在隆庆元年(1567年),终于宣布“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从此,白银完全货币化,后来官员的俸禄也逐渐白银化,明朝最终迈入银本位大门。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这扇银本位大门打开的,是明朝的最后一次繁荣,以及无尽的深渊。甚至它的本质还能映射到450年后的今天,2017年一个让无数人痴狂的区块链货币上。

(二)

这位官人,便是本县里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作西门大官人。家有万万贯钱财,在县门前开生药铺。家中钱过北斗,米烂成仓,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放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大象口中牙。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

朱元璋这个上下5000年最苛刻老板,除了禁白银,还禁耕沿海土地,曾曰“寸板不许下海”。不过著名的墨菲定律也有曰: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这个海禁,最终也随着白银禁令一起,被打破了。

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民间走私逐步兴起,而明朝和欧洲、美洲的贸易关系也在16世纪正式缔结,商业繁荣唤醒了对货币的呼唤。国际贸易的爆发,海外白银的巨量流入,彻底奠定了白银在明朝的货币本位地位。

中国是贫银国,国内市场新增流通的白银主要来自海外的欧洲、美洲和日本。以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代表的欧洲殖民者,将白银从美洲开采出来以后,从美洲运回欧洲,再通过国际进出口贸易流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买回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而日本国内铜矿极少,银贱钱贵,故白银持续流入中国。

这个体量有多大?明朝每年的白银产量大概才30万两,16世纪初的存量合计5000万两,而这时期海外白银每年流入数百万两,总流入量约为2亿两,是本土存量的4倍左右。

一方面境外白银的流入提升了商品交换效率,另一方面全球贸易刺激了明朝经济的活力,“治隆唐宋”的盛世孕育而生。白银潮汐还催生了许多社会的变革:城市人口激增,农业更加商品化,工商业越发繁荣,把晚明逐步改造成一个商业而又世俗化的新世界。当第一次读史书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一拍大腿:我去,这个不就是QE量化宽松政策的历史雏形么?

作为无数人启蒙书的《金瓶梅》,恰好撰写于晚明经济白银化期间,西门庆从破落户出身奋斗到权倾一方的富豪,这种暴富神话只有在经济对外开放、货币高度宽松的背景下才有较高的概率出现,这点无论是500年前的明朝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白银和贸易成全了西门庆们。

《金瓶梅》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与以往古典小说截然不同的经济世界,全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300余人,几乎达到全民皆商的地步,即使不从事商业,也呈现商业气质。在宽松货币——白银的灌溉之下,清河县西门一家的生活是围绕白银而展开的。

且看应伯爵上门时候的招待,“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饭: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水晶膀蹄,一瓯儿白炸猪肉,一瓯儿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对一个帮闲的日常招待,也写得活色生香。

一个县城暴发户的奢侈在书中比比皆是,京城朝廷的风气更可想而知。此时的明朝上下,无论是终于开始领着白银俸禄的朝中重臣、时运来转而暴富的江南富商、经白银滋润得以温饱的普通沿海民众、还是被人遗忘的饥渴的偏远地区,依然沉浸于大明盛世的美梦中,大家都没有意识到,明朝对于白银的依赖程度,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对于中国丝茶的依赖程度。

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之后的明朝,突然就从白银帝国,坍塌成了白银黑洞。

“明朝的最后一年,从上到下烂到骨子里,任何变革的努力都像扔到一黑洞里,人人知道落幕在即但没人关心未来。”——某网友评李洁非的《黑洞:弘光纪事》

(三)

《大明劫》,王竞/谢晓东/周荣扬,2013年

2013年,比特币诞生的第四年,明朝已覆灭369年,一部叫做《大明劫》的电影上映,放了十几天,票房只有450万,还不到同年冠军《西游降魔篇》12.46亿票房的零头的零头。

《大明劫》是一部有诚意的严肃历史题材影片,里面最让我有触动的不是《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表现,而且作为明朝对抗闯王李自成最后希望的孙传庭,率兵操练于潼关,但是却因为崇祯帝对其区区五千人部队的军饷斤斤计较而彻夜难眠。孙传庭要求当地强占军屯田的乡绅捐款,但是乡绅却推诿塞责,最后孙传庭直接找崇祯帝要到谕旨,在酒桌上把一众乡绅拿下,就地处决,家产充公。

这可能是整部影片里最核心最解气的片段,孙传庭低声怒吼:“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他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

这是孙传庭作为武将的朴素认知,他隐约察觉到问题出在这些乡绅上。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真正导致这一切的,却是白银货币的紧缺。

当时一系列近乎偶然、却彼此串联的事件,为明帝国打上了棺材铁钉:虽是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但困于欧洲战场的西班牙无力保护海上贸易,使得中西贸易经常受到英国和荷兰的劫掠;西班牙更因中国商品挤占西班牙商品在美洲的市值空间而进行贸易限制;1630年,美洲白银产量开下降;1639年冬天,两万多在菲律宾的华人遭到西班牙屠杀,随后,经菲律宾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大量减少。同年夏天,日本德川政府决定禁止从澳门来的商人在长崎进行贸易,曾经给中国带来大量日本白银的路线也宣告关闭。

祸不单行的是,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小冰河期,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天花和鼠疫等瘟疫也蔓延肆虐。当时白银货币主要在“江南-京城-东北边防-南方”流转,缺乏生丝和原棉的西北等地基本没有被白银“灌溉”。而当时明朝的实物税收政策,征税基准为“粮食”,但是却必须折算为“白银”结算,在晚明白银输入量减少、粮食歉收的情况下,出现了“银贵米贱”的局面。

1640年河南灾荒之后,由于白银的流入减少,还叠加了银钱比价的崩溃:米价每斗3000钱,小麦每斗2700钱,民不聊生。没有白银浸淫的西北地区变得更为贫穷,税负折银的比率也水涨船高,农民更无力纳税(手头没有任何白银),最后被逼到绝境。——孙传庭说李自成输得起,就是因为大量家破人亡的农民随时准备参加义军。

这种白银紧缺情况甚至蔓延到了京城,因为此时的朝廷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的财政和税收能力,也无力对偏远地区进行救助。“到1629年,朝廷每年向在朝的官僚、贵族(仅在京城的就多达4万人)发放的俸禄,只有15万两,不到国家财政预算的1%”。显然这并非好消息,因为俸禄的缺失引发了官僚更为严苛的搜刮,也形成了很多人认为明朝崩于贪腐的印象。

祸起白银,这是大家在描述这段历史时最常用的标题之一。

(四)

《通货紧缩:确保它不会发生在这里》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2002年成为美联储理事时的第一次公开讲话题目

当一个货币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之后,会发生什么?用最通俗的话讲,你手里的钱变得越来越值钱了,它会消磨掉绝大部分人的消费和投资欲望,所有人会拼命的储藏货币,因为货币本身正在非常安全的增值,这将导致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速降低,产品价格下跌。而货币一旦无法给经济本身提供流动性,就像人失去了血液,会造成经济运行极大的摩擦成本。——所有的一切都是致命性的,这又反过来强化了货币本身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激发人们的储备意愿。

当一个经济体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扭转这种通货紧缩预期的时候,这简直是灾难多重奏。美国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也是伴随着严重的通货紧缩,股市崩溃和银行挤兑频发,但当时美联储经验不足还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导致通货紧缩的越发严重和企业居民的实际债务增加,进一步压垮了消费和投资需求。

当时的晚明朝廷,同样处于如此的境地,甚至更加凶险。它需要同时面对白银的通货紧缩(流通量减少)和货币主权丧失(无法发行白银),还叠加了白银通缩导致的税收体系崩溃,最终发现财政政策彻底失灵(无法救助灾民和支付军饷)。

当时的晚明,官府即使能收到实物税,也需要折银一部分来节省运输损失,然后到目的地后再用白银采购粮食物料。但是由于官府缺乏任何货币政策能力,把持了白银和粮食的商人和地主,就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在米价、物价和银价的剪刀差中套利。最后的结局是,大部分的白银沉淀到了他们手里,无法流入国库。

而随着白银的通货紧缩加速,商人地主们开始加速藏银,使得白银不断退出流通,这一方面加剧了通货紧缩,另一方面使得手里只有铜钱和粮食的农民,折银纳税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官府又无力增发货币也无力调节税收体系,只剩下继续加税一条死路。最后鱼死网破的结局已经注定,百姓反、皇帝死、将士亡,剩下大量屯银的商人地主们,喜笑颜开的迎接最后的赢家。

《大明劫》里,孙传庭愤然宣旨斩乡绅,可惜来的太晚了。

陷入财政窘境的明帝国的国库干涸到什么程度:1644年,李自成围困北京时,崇祯帝号召大家捐款,岳父周奎只肯捐1万两,最终只募得20万两白银。8天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而此时明朝内外府库仅剩下黄金17万两、白银13万两。

野史记载,后来周奎单单现银就被闯军抄出53万两之巨。——这算是白银窖藏效应最后的注脚。

(五)

对于持有者而言,比特币最为实际的好处可能是币值稳定。你可能在现实生活当中碰到美元贬值等烦心事,但比特币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比特币的设计机制能够保证这一切。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货币,更多是由政府的信用担保,所以政府滥发货币,损耗的只是信用而已。但在中本聪的设计当中,比特币不会出现滥发的情况。

——比特币百科内容中的一段

崇祯帝可能猜不到,害得他江山不保最终在煤山东麓自缢,一个本质上通货紧缩而且无法控制和变更发行量的货币——白银——竟然在450年后,以一个区块链货币的形式重生了,而且在一年时间里一度上涨了20倍。

不管后面比特币加入了什么样的概念,起码在比特币设立的初期,大家对它最初的功能定义,主要是两点:一个是对区块链技术的尝试;一个是对于现有货币的替代和补充,用来对抗可能的滥发行为。

如果是对区块链技术的尝试,那么毫无疑问,比特币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实验品”。但是这个实验品从设计源头上就有瑕疵,这也是后面比特币进行了多次分叉的原因之一。区块链是一个好技术,但是比特币严格意义上不是最好最完美的区块链货币,这里面有非常明显的逻辑差别。许多人争论的时候,都会进入诡辩的领域,把区块链的技术优势理由等同于比特币的优势理由,就好像Unity3D是一个好引擎那么它做出来的游戏一定是一个好游戏一样,这样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但是最麻烦的不是这里,而是当你试图把它理解成为一种通行货币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剧毒物。从长期看,比特币的发行机制决定了它的货币总量增长速度将远低于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它是一种通货紧缩货币。一个通货紧缩、无法调节发行量的等价交换物,绝对无法成为一个经济主体的货币承载。——从这点上讲,现在的比特币,和明末通缩的白银有相似之处。

同样的通货紧缩,同样无法调整流通量,导致这个“货币”的最大价值体现为它的通缩预期——它的上涨理由仅仅是因为它上涨了,激发了人们的储藏心理。这种上涨的预期,会因为这个“货币”缺乏合理的比价基础,叠加无法增发来释缓这种上涨预期,呈现出来一个螺旋式提升的过程——这就是今年比特币上涨的本质。

严格上讲,今天的囤币者,和400年前囤白银的人,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包括白银当时也是一种不记名、可以跨境流通、统一定价、去中心化、供给增速降低的标准货币,只是他无法互联网化而已。

所以,到今天为止,比特币它身上呈现了3种特性:

第一,区块链特性,基于匿名、跨境、去中心化、交易量等特性带来的交易价值,体现为黑市交易、低成本跨境交易等等;

第二,通缩+无法调节发行量的“伪货币”特性,上涨是最好的上涨理由,激发储藏心理;

第三,初步具备了小部分贵金属的特性。

但是,这里没有一条和真正的货币流通特性相关,你可以认为它是任何东西,但是它肯定不是流通货币。因此,除非这个地区的经济陷入了彻底的停滞,或者大部分人的大脑已经被半机械化能够以绝对的理性思考问题,不然,不存在比特币成为这个地区流通货币的基础。它会消磨掉绝大部分人的消费和投资欲望,所有人会拼命的储藏货币——对,就像现在和之前的比特币持有者干的事情一样。

从这点上讲,比特币的交易上限(每秒最多只支持7笔交易,2017年天猫双11支付峰值为每秒25.6万笔,够比特币体系交易至少10个小时,双11第一分钟全网支付量够比特币体系交易1个月),以及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分叉,以及任何经济主体都无法忍受的高波动,反而变成了细枝末节的小事了。

当比特币失去了货币的理论基础,剩下的特性,就是投机、博弈、储藏、特定场景交易了。这些功能怎么定价,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写到这里,我又开始想念那个伯南克——他通过QE来释放流动性,以激发美国经济重新回归到内生增速附近,熨平经济突发式震荡,是非常有效而且成功的做法,也向世界证明了货币政策的实际作用和效果。这种作用和效果,和比特币的一部分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六)

2015年6月29日,CCTV新闻频道

适度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主权,是多么美妙而重要的事情,可能没有真正从细节上观察过经济运转的人,是无法认知的。所以我从来不觉得中本聪基于科学家的思维,提出通缩型的比特币有什么问题。而受累于通货紧缩的白银本位,明末死伤数千万的民众可能会有更深的感触;包括丧失了部分货币主权的欧洲央行,至今仍在苦苦追求2%的通胀水平而不得。

失去了,你才会觉得珍惜。

《大明劫》的结局非常有意思:

之前疯狂强占屯田、积攒白银的乡绅,不愿意向孙传庭捐出他们的白银,中间几度阻扰,甚至指派军队的内应一把火烧掉经历司。但是最终在贪得无厌地拿鼠瘟病死的平民充当士兵来套取抚恤的时候露出马脚,被孙传庭告上御状,最后在酒桌上被斩下,家产充公;

一场白银通缩引发的大崩盘:从明末乱世看比特币前世今生

而崇祯皇帝催促孙传庭出潼关时,军中还有大量没有治好的士兵,其中有一名年轻士兵其实已经被吴又可治好,但是他希望继续装病留在后线,争取套利机会回家乡看望母亲,结果孙传庭把患病的士兵集中起来,一把火全部烧死,这个年轻士兵也没有逃出。

一声叹息:历史可能会重复,而人性基本不变。

文 | 月风投资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4-2020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3月 无限Q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22 02:0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25961&extra=page%3D1&mobile=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10:37 AM , Processed in 0.06743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