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93|回复: 7

技术or艺术(转载『梦游手记』……内心独白的实录)

[复制链接]
zee_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9-2005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过一个公司interview,那个负责人给我们看他们公司之前的job,一边滔滔不绝解说,用上无数次“艺术”这词来形容他们的作品,也希望我们能够做到类似程度。
我越发觉得不对劲,如此作品绝对不能称为“艺术成份很高”的,可是看起来并不坏。之后跟朋友聊起,她说:这个uncle老是把“技术”说成“艺术”。
啊,对了,就是这样!
看见很多无论是做音乐的或是做美术的都把这个混淆了。偶然间在朋友处借来一本书:梦游手记,作者韦尔乔是一名没学过画但爱画画的医生,书的序是“易英”所写,他/她把“艺术”跟“技术”的分别写得很好,也把韦尔乔的画分析得很细,所以决定在此转载:



内心独白的实录…………易英
--读韦尔乔的画

绘画属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这个传统往往是通过技术的累积体现出来的,传统越悠久,技术性也就越强。传统的绘画流传到今天,几乎成了一种纯技术的操作,一个优秀的画家,往往就是精湛技术的代称,而本来就该属于艺术本身的一些东西反倒被遗忘了。当人们关注绘画技术的时候,技术就成了一种遏制想象力的障碍,美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是专门训练技术,没有听说哪所院校是专门培养想象力的。业余画家除了在时间上没有专业性外,技术上的不入门也是重要因素。偏偏业余画家很少意识到他没有技术负担是一个优势,一门心思去追随专业画的技术,结果不仅技术很难学到手,反而把想象力的这个通道也给堵死了。

看韦尔乔的画确实感到很惊讶,那种对直觉的发掘,无意识的表露,极为自由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通常为技术所累的职业画家所无法达到的境地。韦尔乔是一名医生,这些都是他信手在处方单的背面或小纸片上画下来的东西。绘画的规则对他来说是不重要的,他只是想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内心深处一瞬即逝的思绪,从黑暗的无意识中浮现出的一丝灵感。如果我们反过来设想,韦尔乔也像其他人那样拜一画家为师,或找一个班进修素描或速写,把解剖搞准确了,把构图搞规范了,他是否还会有这样自由的想象和诡谲的表现呢?西方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力求突破规范与理性的束缚,重新把艺术创造中最本质的东西--想象、直觉、情感表现等挖掘出来,于是他们回归原始,寻找东方,崇尚稚拙,而这个重新解释艺术的过程则完全是为了寻找一个曾在历史上失落了的自我,归复到一个本质的人,纯粹的人。

韦尔乔不是从任何现成的艺术观念出发,因为那又会钻进另一钟规范的圈套。他的小画是钟内心的独白,是潜意识的自言自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境界和时刻,在那个瞬间,一切理性的代表和惯例的束缚都不存在了,完全沉浸在一种白日梦的冥想之中,他在日常言行中受到抑制的欲望、焦虑和恐惧都暂时以臆想的形象浮出潜意识的深海。现代主义艺术家就是力求捕捉这种真实的自我,但不断制造出来的规范又紧紧地把他们束缚起来,而普通人又完全缺乏这种自信,像一个艺术家那样用线条、用画面把它们记录下来。韦尔乔显然具有这种自信,但又不理会那些技术性的规范,才达成了这种独到的魅力。

从主题上划分,韦尔乔的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具有一些文学性的色彩,一种黑色的象征,如一幅画所表现的,病床上的病人,手拿大镰刀的死神,远处的火葬场,天上北斗星可能是天国的象征。其二,是非描述性的荒诞,如实地记录了一种自由流淌的幻觉。这一类沾了他的画的大部分。第三类与第二类有些接近,但大多是单一的物象和景色,看不出明显的象征性。死亡和孤独可能是韦尔乔的主题。但这个主题不是艺术创作的自觉设定,而是出自他的一种切身体验。作为医生,作为直接与死神对话的人,无疑也最深刻地直面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与孤独,这种病人的经验不断渗透到他的内心深处,创造出他的第二自我,进入彼此不分的境地。韦尔乔笔下是一个寂静空无的世界,有点像卡夫卡的城堡,这个城堡与充斥着物欲与情欲的世界是隔绝的,人们在孤独中等待死神的来临。在大部分的作品中空间的空旷与人的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人对于孤独是无助的顺从和绝望的等待。如果我们不知道作者是从事对生命与死亡有直接感受的职业,确实会为他如此深入地开掘出一个被锁闭的幽暗的心灵世界而惊骇。

我们只能想象,夜阑人静时,一个直夜班的青年医生在处方单的背面一页一页地画着,苍白的四壁,昏暗的走廊,极静时,能隐约听到从病房传来低声的呻吟……他在无意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也在无意中向我们袒露了艺术的真诚。

(完〕



而韦尔乔本身也说,他从小就爱随手在废纸上画些什么,通常画了也就拿去丢了。直到他画画的朋友看了帮他拿去发表,他才开始把那些“废纸”收集起来。而之后有朋友要帮他结集成书,他才知道,“事情大条了”…

韦尔乔学画的哥哥曾经在看了他的画后,对他说了一句“行,就这样画”。他说:“这样”画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胡画、乱画。可是,除了“这样”画,我还会哪样画呢?而幸好他哥哥之后没让他画“鸡蛋”、“茶杯”,就像哥哥以前那样。韦尔乔就“这样”一直画下去,可是,画画并不是描图,日复一日地画,“这样”也就渐渐演变成“那样”(没想象空间的技术性画法〕。画面上的变化,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发表这些言论的,都不是等闲之辈。曾经有一阵子韦尔乔无法画了,他耳朵里灌满了“这样”或“那样”的声音。最后他决定把别人的忠告,礼貌地放在一边。如今,他还是“这样”一直画下去,只是,这里的“这样”已不再是某个人的声音。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要真正做到这点,多么地不容易。

我把整个过程缩短,就是:一开始随兴地画,得到赞赏之后在人们的眼光下开始无法随兴地画而是继续画被赞赏的画,之后发觉无法再重复性地画下去,决定寻回最原始的自己。
看了这篇,我觉得,老是说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的朋友(包括所有学美术和没学美术的〕,真的那么确定吗?以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的,技术好的作品不代表有艺术价值,追求技术到适当程度后,是时候追求艺术了。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吧,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1 收起 理由
fujii_Itsuki + 2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9-2005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了你的帖子,我有一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太多的技术,是对艺术创作的枷锁和束缚。曾经听一位朋友说,他的美术鉴赏老师因为日复一日的沉溺在美学鉴赏标准里,结果在动手创作的时候,就一直在评鉴自己的作品,反而
不能随心所欲的画画。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吧。

难怪,小孩子的画,是那么的有创意。我想,他们还没有跳进
技术的框架里面吧。

然而,不一定技术高超就失去自由艺术创作的能力。这要看你怎么在两点之中找到平衡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05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转载的还是你写的看法,都是好文!!

你是修设计的,对绘画美术却有独特见解,难得~

坚持走你所看到的路,你所要走的路吧!相信你一定找到那片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5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啊!竟然列入精华了!谢谢fujii和MR.Anggugu。
(不好意思现在才来谢: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ee_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2-10-2005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啊soli不小心用了姐姐的ID,是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07 0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ee_ee 的帖子

你是幸运的!你的际遇很好!
我是指你的经历和及时遇到好文章,醒觉得很快!
来到艺术接头这带游览,所谓热爱艺术的新一代
好像很介意美与不美,象与不象!所分享的个人作品
都清一色的象是学校的功课,而不是个人创作!
原创味道难以到位,原因是太注重技术和技巧了,
故此阻碍了创作的潜力也辜负了自身独有的丰富想象力。
人的内心脆弱,难以接受被人批评,故此不敢直言又要扮中庸,
可是心里又担心着本地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大家乃通道中人,不妨以开放式的态度来看待创作这回事吧!
谢谢楼主zee_ee分享的好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訂單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1-200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e_ee 于 18-9-2005 10:21 PM 发表
去过一个公司interview,那个负责人给我们看他们公司之前的job,一边滔滔不绝解说,用上无数次“艺术”这词来形容他们的作品,也希望我们能够做到类似程度。
我越发觉得不对劲,如此作品绝对不能称为“艺术成份 ...



請問那裡可以找到<夢遊手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07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和技术的分别, 也是我一直想要强调的, 只是文笔不好又不会表达. 因为真的是很多人都把这两件事情混淆了. 请容许我把这个好贴转出去. 我会注明出处和作者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4-2024 10:06 PM , Processed in 0.07427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