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29|回复: 25

今日哲学家~ Philosopher Kin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10-2015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张大吉
欢迎光顾
一律免费
如有雷同纯属copy and paste

这主要是一个Copy and Paste 的楼层。内容是当日出生的哲学家的一些网络讯息跟资料的分享。 大家有兴致时也可以来这里copy paste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0-2015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8-10-2015 12:26 PM 编辑

那么今日的第一道菜~~~~

Henri-Louis Bergson
Bergson.jpg       bergon2.JPG

柏格森法语: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以优美的文笔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柏格森法语: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以优美的文笔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

生平
1859年10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母是猶太人。早在大學預科學校求學時,他就對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發生興趣;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後,在同屆學生中間,他顯示出文學與數學上的獨創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论意识的直接材料》論文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學博士學位畢業於高等師範學校,1900年起被委任為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柏格森於1913年赴英、美講學,並任英國精神學會主席。1919年他返回法國,進入法蘭西語言科學院。此後從事國際事務和政治活動的研究。晚年皈依於羅馬天主教[1]

思想
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识,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进化过程也就是意识的创造过程,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绵延”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离开物质的没有相对静止的绝对运动。
他对道德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哲學思想
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賓諾莎康德的影響。普罗提诺亦對柏格森有所影響。
對柏格森有所影響的,亦包括同時代的不少思想家,例如赫伯特·斯宾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還有科學家,藝術家,神秘主義者。
柏格森哲學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
在歷程的實在觀點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學主張「綿延」( durée ) 觀念,即變遷的實在。他認為不只事物的性質會變遷 (藍色的事物變成紅色,年輕的事物變老),生命本身的物質也會變遷;此外,他也認為概念是靜態與片面的。當我們試著分析事物時,就扭曲並改變了事物;採取某一個觀點,放棄另一個觀點;凍結事物的時間卻未能理解事物的發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無法令人滿意,因為事物存在著無限的角度與無盡的片刻。
亨利·柏格森是伯特兰·罗素邏輯原子論及其分析方法的競爭對手,即使只是間接對手。不過,與伯特兰·罗素其他對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只是改變了分析方法,還堅持哲學應該完全拒絕分析。他告訴我們,形上學是「免除特徵」的學科,因此,形上學家處於必須表達「無法表達之物」的困窘立場。此外,亨利·柏格森不只反對簡單事實、簡單事物與偵暺感官作用的觀念,也反對哲學含有事實、事物與感官作用的觀念。他的基本本體論是變遷本體論,其對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質的變遷,而是變遷本身,變遷自成一個整體。

主要作品
  • 《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1889
  • 《物质与记忆》1896
  • 《笑》1900
  • 《创造进化论》1907
  • 《心力》1919
  • 《绵延与同时性》1922
  • 《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1932
  • 《思想与运动》1934
  • 《著作集》1959
  • 《杂著集》1972
  • 《讲课稿I》1990
  • 《讲课稿II》1992
  • 《讲课稿III》1995
  • 《讲课稿IV》2000
  • 《通信集》2002

作品的中譯
  • 張東蓀/編纂,《創化論》,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0年。
  • 張東蓀/譯,《物質與記憶》,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21年。
  • 潘梓年/譯,《時間與意志自由》,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7年、2007年複印本。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譯,《柏格森(1927)》,台北市:九華出版,1981年。
  • 王珍麗等人/譯,《創造進化論》,長沙市:湖南人民,1989年。
  • 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台北市:商鼎發行,1992年。
  • 瞿世英/譯,《柏格森形上學與進化哲學》,台北市:正文,1993年。
  • 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2009年。
  • 蕭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蕭聿/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樂愛國/譯,《笑與滑稽》,廣州市:廣東人民,2000年。
  • 陳聖生/譯,《生命與記憶:柏格森書信選》,北京市:經濟日報,2001年。
  • 姜志輝/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
  • 徐繼曾/譯,《笑》,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陽市:貴州人民,2007年。

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F%E6%A0%BC%E6%A3%AE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素还真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0-2015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8-10-2015 01:41 PM 编辑

亨利·柏格森 金典语录

  •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 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 发明的深刻影响往往在失去其新鲜感时才获得承认。
  • 我必须作为思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思索。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
  •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深思以后的产物。
  • 要生存就要变化,要变化就要成长,要成长就要不断地自我创新。
  •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 要像行动者那样思考,要像思考着那样行动。
  • 实在就是可动性,没有已造成的事物,只有真正在创造的事物。
  •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
  • 次序是主客观之间的一致,是在事物中发现自我的精神。
  • 次序之外有混乱,进步之外退步。
  • 藕发莲生,必定有根。
  • 宇宙就是一种太阳系的集合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太阳系是相似的。
  • 绝对只能处于直觉,而其他的则出于分析。
  •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 科学先于人类的知识,人类的文字只能一字一字的辨识科学。科学也先于事物,事物只尽力模仿科学,显得笨拙不灵巧。
  • 所谓的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以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来源: http://www.juzimi.com/writer/%E4 ... F%E6%A0%BC%E6%A3%AE

更多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i_Bergs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5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通讯发达后,哲学家好像都没了。(出名的)

你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你就会成为异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0-2015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ocolyric 发表于 19-10-2015 05:27 PM
自从通讯发达后,哲学家好像都没了。(出名的)

你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你就会成为异端。

异端的说法是某教的。这点还是得理解先。 进去“知乎”里面逛逛,我觉得里面很多神人。 资讯发达以后,每个有这种潜质的人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知识潜能。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看谁可以从这些网络人里突出成为最顶尖的哲学家后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下个“出名”的哲学家出现。 网络时代要突破古人的境界的机会其实会更高,所以我们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后才会有。 尤其是华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0-2015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几个今天出生的哲学家资料,结果都无法找到方便我copy and paste的中文版本。 但是在游览中我还是看到一位资料比较多的哲学家 Joel Feinberg,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位哲学家。本人的英语跟中文能力有限。 如果翻译错误请勿见怪。顺便当作我自己本身的英文/中文水准的提升的一个训练。 哈哈。

Joel Feinberg (生于19日10月1926年 在 Detroit, Michigan-卒于29日3月2004年 在 Tucson, Arizona)是一位美国政治和法律哲学家。 他在伦理,行动理论,法律哲学,政治哲学,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威著作都相当出色有名。他的法律理论是美国最近五十年里其中一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Feinberg 在 Univercity of Michigan 做研究,在Charles Stevenson的监管下进行关于哈佛教授 Ralph Barton Perry 哲学的 论文写作。他曾任教于 Brown Univercity, Princeton Univercity, UCLA 和 Rockefeller Univercity. 然后在1977年在Univercity of Arizona直到1994退休,在那里他是哲学与法律教授评议。

在国际上,Feinberg 的道德,社会跟法律哲学的研究都有很杰出的表现。 他的四大著作,The Moral Limits Of Criminal Law(刑法的道德界限)  分别在1984到1988期间出版。在Feinberg的职业生涯里他也举办了许多奖学金同时也受邀于世界各地的大学以进行演讲。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和非常成功的教师。 许多在美国大学的著名学者与教授都是他的学生。 而这些学生包括 Jules Coleman, Russ Shafer-Landau 跟 Clark Wolf.

心里利益主义(唯我主义/人性本私)
1958年,为了Brown大学学生的利益,FeinBerg准备了一份反驳心里利益主义哲学理论的文件。 而到目前为止他提到了四个主要争议:

PS: 下面其余的我就不翻译了。免得曲解他的原意。

  • "Every action of mine is prompted by motives or desires or impulses which are my motives and not somebody else's."[4]
  • "[W]hen a person gets what he wants, he characteristically feels pleasure."[5]
  • "Often we deceive ourselves into thinking that we desire something fine or noble when what we really want is to be thought well of by others or to be able to congratulate ourselves, or to be able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a good conscience [...]. Indeed, it is a simple matter to explain away all allegedly unselfish motives [....]"[6] He quotes Lucius F. C. Garvin to this effect: "Once the conviction that selfishness is universal finds root in a person's mind, it is very likely to 发芽 out in a thousand corroborating generalizations. It will be discovered that a friendly smile is really only an attempt to win an approving nod from a more or less gullible recording angel; that a charitable deed is, for its performer, only an opportunity to congratulate himself on the good fortune or the cleverness that enables him to be charitable; that a public benefaction is just plain good business advertising. It will emerge that gods are worshipped only because they indulge men's selfish fears, or tastes, or hopes; that the "golden rule" is no more than an eminently sound success formula; that social and political codes are created and subscribed to only because they serve to restrain other men's egoism as much as one's own, morality being only a special sort of "racket" or intrigue using weapons of persuasion in place of bombs and machine guns. Under this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categories of commercialism replace those of disinterested service and the spirit of the horse trader broods over the face of the earth."[7]
  • "sychological egoists often notice that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inculcation of manners usually utilise what Bentham calls the 'sanctions of pleasure and pain.' Children are made to acquire the civilising virtues only by the method of enticing rewards and painful punishments. Much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history of the race. People in general have been inclined to behave well only when it is made plain to them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in it for them.' Is it not then highly probable that just such a mechanism of human motivation as Bentham describes must be presupposed by our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8]

Feinberg observes that such arguments for psychological egoism are rarely mounted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proof when, being psychological, they very well ought to. The opening argument he dubs a tautology[9] from which "nothing whatever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my motives or the objective of my desires can possibly follow [...]. It is not the genesis of an action or the origin of its motives which makes it a 'selfish' one, but rather the 'purpose' of the act or the objective of its motives; not where the motive comes from (in voluntary actions it always comes from the agent) but what it aims at determines whether or not it is selfish."[10]
Similarly flawed in Feinberg's opinion is the second argument. Just because all successful endeavour engenders pleasure does not necessarily entail that pleasure is the sole objective of all endeavour. He uses William James's analogy to illustrate this fallacy: although an ocean liner always consumes coal on its trans-Atlantic voyages,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sole purpose of these voyages is coal consumption.
The third argument, unlike the first two, contains no non sequitur that Feinberg can see. He nevertheless adjudges that such a sweeping generalisation is unlikely to be true.
In the final argument, Feinberg sees a paradox.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happiness, he believes, is to forget about it, but psychological egoists hold that all human endeavour, even that which achieves happiness, is geared towards happiness. Feinberg poses a thought experiment in which a character named Jones is apathetic about all but the pursuit of his own happiness. Because he has no means to achieve that end, however, "t takes little imagination [...] to see that Jones's one desire is bound to be frustrated."[11] To pursue only happiness, then, is to fail utterly to achieve it.

Bibliography
  • Doing and Deserving: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esponsibi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 "The Rights of Animal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In William Blackstone (ed.),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Athens, Georgi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74. ISBN 0-8203-0343-7.
  • Rights, Justice, and the Bounds of Liberty: Essays in Social Philoso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Vol. 1, Harm to Ot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Vol. 2, Offense to Ot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Vol. 3, Harm to Self.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Vol. 4, Harmless Wrongdo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Freedom and Fulfillment: Philosoph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 Problems at the Roots of Law: Essays in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el_Feinbe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10-2015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9-10-2015 07:27 PM 编辑

还有一位。。。 没办法翻译。。 学艺不精。。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wis_Mumford劉易斯·芒福德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年10月19日-1990年1月26日),美国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著名文学评论家。以其对城市和城市建筑的研究闻名,是个兴趣广泛的作家。芒福德深受苏格拉底学派帕特里克·戈德斯爵士(Sir Patrick Geddes)作品的影响。

看英文的比较有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15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19-10-2015 06:23 PM
异端的说法是某教的。这点还是得理解先。 进去“知乎”里面逛逛,我觉得里面很多神人。 资讯发达以后,每 ...

要能够成为一名哲学家,我认为关系,运气很重要啊,即使你发表了从古至今最伟大的思想,但要是现在人们的思想水平跟不上,根本就不会发现你的发表有多么精妙。而现在的网络社会,言论发表自由,太多资讯让人容易忽略,也许你发表了过后的一个礼拜,就没有人记得你的言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外道 + 5 認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5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ocolyric 发表于 20-10-2015 06:42 PM
要能够成为一名哲学家,我认为关系,运气很重要啊,即使你发表了从古至今最伟大的思想,但要是现在人们的 ...

一个人如果一直想成为哲学家,他就不会成为哲学家。 学习的动机是自己的,名号是别人给的。 心态决定你在这领域能走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15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4-10-2015 05:09 PM
一个人如果一直想成为哲学家,他就不会成为哲学家。 学习的动机是自己的,名号是别人给的。 心态决定你在 ...

话说当年... 百家宗师 太公望~
   奉元始天尊之命:建封神台、挂封神榜、册封周天三百六十五正神
当众神位 分封完后…   才发现 把自个儿 给忘了~

这时榜上 已没了空位...
    太公抬头 望着房梁... 说:我就在这里 保护栋梁吧~

哦~
   你的三百六十五个哲神 想好封谁了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5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4-10-2015 06:58 PM
话说当年... 百家宗师 太公望~
   奉元始天尊之命:建封神台、挂封神榜、册封周天三百六十五正神
当众 ...

那就封你咯。。

封号都给你想好了。。

就叫 “三百六十五个哲神'' ...

点评

道可道 非常道 哲版有你 挺好...(・ω・。)  发表于 24-10-2015 08:52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5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4-10-2015 10:08 PM 编辑

搜了一小下,找不到今天出生又方便我copy paste的哲学家,刚好其实前几天有位不错的哲学可以发的。但是由于我懒惰所以没发,所以现在借由上面的原由就发一发吧。。哈哈。。

约翰·杜威


john.JPG
约翰·杜威(英语: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平杜威出生於美國
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裡。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學,1884年獲约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学博士學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904-1930年,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教職。还担任过美國心理学联合会美國哲學協會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主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實驗中学作為他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并任该校校長。反對傳统的灌输和機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張从實踐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實驗獲得知識,影響很大。杜威曾經到世界許多地方演講,宣揚他的想法,他曾經到過中國、印度訪問,因此他的思想也影響著美國以外的地區。
杜威的哲學思想,經由
北京大學胡適教授傳入中國。1919年,杜威至日本講學,接到胡適的邀請信。北京大學蔣夢麟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郭秉文等人隨後登門拜訪,正式邀請杜威至中國。4月30日,杜威由日本抵達中國上海,展開為期15個月的巡迴演講,遍及北京和華北、華東、華中11省。杜威在講學途中,曾會晤孫文。因為這次巡迴演講,使他的實用哲學在當時中國形成風潮。

杜威的教育哲學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連續性以及實踐中學習(或譯從做中學)
教育的連續性是指,一個人如果念完一個教育階段,或是他唸完了數學第一冊,卻不想再繼續唸下去,這代表教育是失敗的、沒有連續性。成功的教育是一直延續下去的,就是現在所謂的終身教育。做中學是經驗主義行為主義進步論的產物。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確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這種「無目的論」的確使人不敢輕易接受。必須記緊的是他在這兒說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會不能分割的,對他而言,特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他反映的可說是一種美國精神----個體的發展本身已是最終的目的。
他說:「教育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理解為教育是漫無目的的,顯然是一種誤解,他「只是要人不因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和當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淪為「別的目的的附屬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這樣詮釋:「一個人放槍,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槍對著放的鵠的。但這個對象不過是一個記號,(使我們對)所欲進行的活動有所專注。」放槍的最終目的並非鵠的本身,而是這記號使瞄準這動作變得具體和有意義,同樣,教育歷程的本身已具發展個體稟賦的圓滿的意義,教育的目標只是作為導向和指引。
事實上,他並不否定教育須有「良好的教育目的」,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
  • 須建基於個人的固有活動與需要;
  • 須能翻成實行的方法,與受教育的人的活動,共同合作;
  • 教育家須防備所謂普通的與終極的目的。事實上,當代教育的定位的確搖擺在兩類教育目的之間:一是「使受教者成為定型的產品」,另一是「最終要提高受教者的(創進)能力」。

基於對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視,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視為一種神秘的筒子,以為我們能使知識經過這筒子,由外界把知識輸入心裏去……以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書本,使兒童常常聽著教師的話,就是求得完善知識的秘訣。」他認為灌輸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教育即成長」:「成長的第一條件,是未成長的狀態……『未』字卻有一種積極的意思,並不是僅僅虛無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這種未長成的狀態是充滿能動性和潛能的,不是一味灌輸能使之充分發展的。
對杜威來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但他又說:「經驗的價值怎樣,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或前因後果的關聯。」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說:「教育功用的經驗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的培養稱為「改造」,所以他說「教育即改造」。
從以上可知,杜威主張教學方法的實施應緊扣
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特別是在兒童的早期階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工作」,後期再慢慢再轉向「系統的、技術的知識」。正如伯內特(Joe R. Burnett)在1979年論及美國教育實踐時說:「杜威的教育學在當時或現在,不可能在學校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因為從來就沒有培訓過進行這種教育的教師,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長和政客們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學。」
我們也不能否認,
馬利坦對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評是值得注意的:他認為「當人們忘記了傳授客體(the object to be taught)以及客體的首要性(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時,當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無目的的手段崇拜)僅以對主體的心理膜拜而告終時,錯誤便產生了。」
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

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的影响
杜威(前排右一)1919年来华期间与胡适(后排左一)、蒋梦麟(后排左二)、陶行知(后排左三)、史量才(前排左一)等人合影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美国哥倫比亞大學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杜威在後現代理查德·罗蒂與Hassan都曾提及在後現代的方向上,必須注意杜威的見解。杜威對於回到「日常經驗」(common experience)的想法、「教育即經驗」及其所帶來的藝術傾向和「教育無目的論」亦應許人「自我完成」,而此「無用之用」亦有呈現後現代性格。

美国曾于1968年发行纪念杜威的邮票



评价杜威《思维术》的本质在于,大胆地假设,小心地限定并求证。(Hu Shih,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living philosophie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31, p.255.) 美國保守派的《人事》雜誌,將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列入「19和20世紀最有害的10本書」第五名,僅次於《共產黨宣言》、《我的奮鬥》、《毛澤東語錄》、《金賽性學報告[1]

主要著作
  • 哲學之改造日语哲学の改造)》
  • 《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或譯為《民主主义与教育》)
  • 《我们怎麼思維》
  • 《自由與文化》
  • 《我的教育信條》
  • 《教育哲學》
  • 《明日之學校》
  • 《兒童與教材》
  • 《追求确定性》(The Quest for Certainty,1929)
  • 《心理学》
  •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
  • 《学校与社会》
  • 《经验和自然》
  • 《经验和教育》
  • 《自由和文化》
  • 《人类的问题》等

參考書目
  •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Books.
  • David N. Aspin and Judith D. Chapman.(1994). Quality Schooling. NY: Cassell.
  • 杜威(1916)。《民本主義與教育》。商務印書館編審部譯。台灣: 商務印書館。
  •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 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 (美) 约翰·杜威著 伍中友譯 《我們怎麼思維》 新華出版社 2010
  • 杜威全集第九卷 俞吾金/ 孔慧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Hassan,Ihab(1987).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Rorty,Richard (1979)hi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D%9C%E5%A8%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4-10-2015 10:17 PM 编辑

人物理论



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儿童与教师论 约翰·杜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伦理学理论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杜威说,思想总是起于一种疑惑与困难的情境;接着就是研究事实的真相,并提出种种可能的假定以解决起初的疑难;最后,用种种方法,证明或证实哪一种假定能够圆满地解决或应付原先激起我们思想的那个疑难问题或疑难的情境。这就是杜威的思想论。从这个思想的概念,很自然地会产生两个明显的系论来。第一,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杜威说:“进步总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卖,不能批发。”这种观念来自他的实验主义哲学。实验主义的思想背景(当年)是三百年来的实验科学(迄今已四百年),是一百年来的生物科学(迄今已二百年),也就是“生物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天然的演化过程。实验主义认为所谓进步,所谓演进,并不是整个笼统地突然而来的;是由一点、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细变迁而来的。杜威不相信突变与进步能够兼得,所以他的社会哲学就是主张以“零售的生意”的方式,改善人类的生活的进步。而中国的激进思想偏相信天翻地覆的变革可以在一夜之间带来全面的进步。前苏联经过七十多年激进的实践,没有造成进步而解体,就是最具有检验说服力的证明。第二个系论是说,在合理的思想过程中,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学说,统统不能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验的假设,有待于在实用中加以考验的假定;只能看作是帮助人类知识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问题、不容考据的教条,因而窒息了人类的思想。杜威在北京讲演“道德教育”的时候说:“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



思想杜威的著作,显现了一个事实,即他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学人,他在维蒙特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显示出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学生,但他不擅于口才,文笔亦不精辟,并不是一位善用文思表达意见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杜威在哲学见解上,早期虽然承袭了黑格尔的部分思想,但是由于生物学及生物学上的进化理论,对他早期思想的一番冲击,在他一篇《从绝对主义(Absolutism)到实验主义》的论文中,已经剖析地叙述了他思想改变的来龙去脉,说明他何以舍弃了十九世纪德国黑格尔派的绝对主义。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他并不赞成观念完全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静态的说法;观念自身并不是绝对的,杜威把观念视之为一可易的、动态的、具有工具性的指导效能,而使吾人更能适应外在的环境。
跟传统的经验论相比,杜威对“经验”一字的涵义之解释亦有不同,显见杜威所谓经验,并不完全像一般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的“纯粹是指个人的认知”。从杜威的观点,经验的内涵,除了认知的意义以外,尚有其它的性质在内,诸如吾人感受到的喜悦、苦痛、作为等。经验是个表现在环境中,对某一情境的整体反应;故杜威在经验的解释上,抛弃了一般哲学家之误认经验是认知的形式。就如同我们送一个至亲好友离国远行,我们对此一情境的经验感受,不仅仅止于认知到好友的远行,我们的经验里,还包括了诸多的感受与情愫,以及送行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这些经验特质,不为一般哲学家注意。杜威的经验的涵义,因为附上了生物与环境的彩色,故其立论至为显著而特殊。
对“经验”的概念加以辨识,是了解杜威哲学理论的一个必经门路。照杜威的看法,经验是一个单一、动态、而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经验并不是可以割裂的,经验是相关的,不仅与产生经验的情境相关,而且,经验自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经验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是相关的,不仅是相关,而且是继续不断地成长。这种经验的涵义,乃是因为杜威认为个体是存在于环境之中,是对环境加以作为(Doing);而环境对于个体所加之作为,定会有所反应,此一反应,杜威称之为“施为”(Undergoing)。人类在改造环境,或者主动地适应环境时,如筑堤开渠,人类不仅对环境有所作为,同时环境对人类亦提供了可耕之田,或增加了收获等,这就是环境对吾人的一种施为。此种作为与施为之间的交互活动,就是吾人经验所由产生的来源。
经验不只是纵横相关,绵延发展,而且经验自身是有机性的。经验是具有扩张性、生长性、相关性与预测性的。吾人对“水”的经验,是随着吾人接触水的各种情境而不同。水的概念,是从与水的各种交互行动中得知,这些交互行动,有的是直接的参与其中,有的是直接的获得,这说明了经验的变动性。
杜威的经验涵义,不完全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给予界定;他也把生物学的涵义,掺入在经验里。从生物与环境的交互行动中,提示吾人:经验应该是多元性的,即产生经验的情境、内容、关系,都是来自生活。是个人经验生活的一个单元。其次,杜威把他工具哲学(Instrumentalism)的知识论看法,也带给经验一种新的理论,即经验是工具性的。经验自身并不就是价值的所在;经验之可贵,乃在于能够替吾人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从生活的本质上,来增进人类的生活经验,提供人类更进一步、更有效的与自然直接交往的凭借。
“历程”(Process)也是杜威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生物的演变来看,个体是在一个发展的历程中,自发展本身来看,生物个体之发展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历程是发展的各个阶段之延续性的结合。生物自身发展以外,似乎是不应该再给它加上一个外在的目的。因为,由于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的交互活动,经验与生长的发展,是不可能预立一个固定目的的。
杜威讨论到:传统上一般人说到一个名辞,往在误认名辞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从一个变动的历程上来看,实际上名辞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例如:“健康”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名辞,而是具有发展与变动成分的名辞。要健康,就得从事各种的活动:健康检查,熟读有关健康的书籍,培养健康有关的各种习惯,实践各种健康的活动,摄取营养的食物,选购食物等等,这些都是活动,是一个历程,不只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健康名词而已。它实际上是串连成一个发展的历程,吾人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实应掌握其动的历程或各种活动,才更能落实而具体。
杜威以经验与历程作为他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他对于知识的看法,自然就落在工具主义的解释上。他不赞成传统上对知识的“旁观论”(The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不认为吾人之获取知识在于知识本身完全是客观性的外界存在物,从而误认知识可以脱离认知者;知识如果从这种“旁观论”的观点而论,就好像是置身于认知者之外,而知识本身是绝对地客观存在着;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认知者与知识之关系的建立,罔视知识与认知者之间产生的相互作为。
若以生物的立场来说明知识之所由来,则更能贴切于真正的事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冲突、疑虑、不安、不确定的情境。个体设身处地于这样的一个情境,自然有待于认知来袪除不安、疑虑、冲突,而欲使该一情境趋向于确定与和谐。这就是个体认知的所由来,及探究之所以产生。是故,知识仅是解决这些疑虑问题的一种工具而已。因而知识之发生,必定是个体对某一情境所引起的疑惑所使然,或者从实际的、偶然的作为中产生。若以逻辑过程而获得的知识来说,杜威以为是有几个步骤的。
知识──从逻辑思维过程而来的──是首先来自一个不确定的情境。个体内心能够感觉出一种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紧张,亟欲知晓实际的情形。从困难情境的感受上,个体亟欲确定出此一困难的情境为何,以便厘清与该一困难问题不相连的各项事务,如此才能确立一个可资解释的假设来。根据此一假设,再拟订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从此一可能的解决途径,决定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步骤。最后试验这些方法或步骤之可行性及其预期的结果。
知识虽然是此一逻辑运思的预期结果,但不是运思探究的终极目的,也并不是说,在获得知识之后,探究就完全终止了。知识的工具效能,就在于显露知识是以后再获取进一步知识的一种工具。是故,知识是不能看成为一个预先建立的绝对真理,因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因此,知识仅能作为一种参考,无法完全套在任何一种情境之内。所以,不论是在知识这一范畴之下的观念、规则、规范等,只能作为有限的、条件的确定,而不能视作是一成不变解决问题的固定方式。


发展历程
教育哲学 约翰·杜威 著作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这种“无目的论”的确使人不敢轻易接受。必须记紧的是他在这儿说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会不能分割的,对他而言,特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反映的可说是一种美国精神——个体的发展本身已是最终的目的。
他说:“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师才有目的。”如果我们把他的话理解为教育是漫无目的的,显然是一种误解,他“只是要人不因养成社会效率而抹杀儿童青年的天性和当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沦为“别的目的的附属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这样诠释:“一个人放枪,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枪对着放的鹄的。但这个对象不过是一个记号,(使我们对)所欲进行的活动有所专注。”放枪的最终目的并非鹄的本身,而是这记号使瞄准这动作变得具体和有意义,同样,教育历程本身已具发展个体禀赋的圆满的意义,教育的目标只是作为导向和指引。
事实上,他并不否定教育须有“良好的教育目的”,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须建基于个人的固有活动与需要;须能翻成实行的方法,与受教育的人的活动,共同合作;教育家须防备所谓普通的与终极的目的。事实上,当代教育的定位的确摇摆在两类教育目的之间:一是“使受教者成为定型的产品”,另一是“最终要提高受教者的(创进)能力”。
基于对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视,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视为一种神秘的筒子,以为我们能使知识经过这筒子,由外界把知识输入心里去以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着书本,使儿童常常听着教师的话,就是求得完善知识的秘诀。”他认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即成长”:“成长的第一条件,是未成长的状态‘未’字却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并不是仅仅虚无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这种未长成的状态是充满能动性和潜能的,不是一味灌输能使之充分发展的。
对杜威来说,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去“经验”是教育的关键:“所谓经验,本来是一件‘主动而又被动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来不是‘认识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经验当作主体和对象、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主张以这种进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学习者从活动中学习,经验本身就是指学习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间互动的过程。但他又说:“经验的价值怎样,全视我们能否知觉经验所引出的关系,或前因后果的关联。”并不是每一种经验都是有教育的价值的,对经验过程逐渐形成的主体的诠释是关键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养出学习者自习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说:“教育功用的经验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的培养称为“改造”,所以他说“教育即改造”。
从以上可知,杜威主张教学方法的实施应紧扣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特别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工作”,后期再慢慢再转向“系统的、技术的知识”。正如伯内特(JoeR.Burnett)在1979年论及美国教育实践时说:“杜威的教育学在当时或,不可能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为从来就没有培训过进行这种教育的教师,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长和政客们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学。”
我们也不能否认,马利坦对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评是值得注意的;他认为“当人们忘记了传授客体(theobjecttobetaught)以及客体的首要性(theprimacyoftheobject)时,当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无目的的手段崇拜)仅以对主体的心理膜拜而告终时,错误便产生了。”


平民主义 杜威是一个重视蓝领阶级利益和教养的思想家。但他不鼓动蓝领阶级去掀翻整个旧世界。他对蓝领阶级的关注体现在他的教育哲学里,表达在他的《平民主义与教育》一部书里。
他认为平民主义政治的两大条件是:一、一个社会的利益须由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享受;二、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须有圆满的自由的交互影响。
杜威主张平民主义的教育须有两大条件:
第一,须养成智能的个性(Intellectual individuality);
第二,须养成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co-operation and activity)。“智能的个性”就是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平民主义的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使青年人能自己用他的思想能力,把经验得来的意思和观念一个个地实地证验,对于一切制度习俗都能存在一个疑问的态度,不要把耳朵当眼睛,不要把人家的思想糊里糊涂认作自己的思想。“共同活动”就是对于社会事业和群众关系的兴趣。平民主义的社会是一种股份公司,人人都有一份,不排斥某一部分人,所以平民主义的教育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使人人都有一种同力合作的天性,对于社会的生活和社会的主持都有浓挚的兴趣。这样就否定了把一部分社会成员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能造成社会飞跃的进步逻辑。


主要著作《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或译为《民本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问题》。


人物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资料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68359.htm?fromtitle=%E6%9D%9C%E5%A8%81&fromid=8558840&type=syn

更多链接: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24%E6%97%A510%E6%9C%88+%E5%93%B2%E5%AD%A6%E5%AE%B6&sourceid=ie7&rls=com.microsoft:en-US&ie=utf8&oe=utf8&rlz=&gws_rd=ssl#q=10%E6%9C%8820%E6%97%A5+%E5%93%B2%E5%AD%A6%E5%AE%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5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哲学家” 变成 “昨日哲学家了”。 Philosoper Semalam

王守仁                                                                       
                                王陽明」重定向至此。關於与此名称相似的其它条目,詳見「王陽明 (消歧义)」。



王守仁

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爵位新建伯
籍貫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
族裔漢族
原名王雲
字號伯安,號陽明子
諡號文成
出生成化八年(1472年10月31日)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
逝世嘉靖七年(1529年1月9日)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安
墓葬王守仁墓
配偶諸氏
親屬王導(远祖)
王綱(六世祖)、王彥達(五世祖)、王與準(高祖父)
王世傑(曾祖父)、王天叙(祖父)
王華(父)、諸養和(岳父)
王守文(弟)
王正憲王正億(子)
王承勳王承學王承恩(孫)
王先進王先達王先通王先鋐王先鐸(曾孫)
王業弘王業洵(玄孫)
出身
  • 弘治十二年己未科進士出身

著作
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大学问》、《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朱子晚年定论》、《五经臆说》、《世德纪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伯安阳明子文成,人稱王阳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後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生平事蹟
童年生活王阳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一个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家族自称是东晋丞相王导的后裔[1][2]。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為官頗有情操,為明孝宗器用,歷任禮部侍郎正德年間因得罪劉瑾,被外派南京吏部尚书,又被貶職,之後被罷免[3]。据《年譜》记载,王守仁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他刚好出生,祖父王伦便为他起名叫王雲,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奇特的人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後他便开口说话了[4]。和通常的書香門第不同,年轻的王守仁則經常跟從父親出游居庸關山海關,并時常出關外,縱覽山川地理[5]

思想演變十七岁时,他到南昌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进了主奉道教旌陽真君鐵柱宮,遇见一道士在那裏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喚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归余姚,船过广信,王阳明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阳明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二十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6],之後的他更加适才討論軍事,並且善於射箭[7]。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內閣首輔李东阳對其笑道:“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天才。嫉妒者议论说,这个年轻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二十七岁,他在读朱熹的《上光宗疏》,讀到讲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于是王阳明开始懊悔以前读书虽然勤奋却无所得,都是因为自己过于贪图读书的速度。于是他开始循序以求,但终于认识到“物理吾心,终判为二”,以致旧病又復发,这时见到有道士谈养生之说便因之而喜。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的他參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使治葬前威寧伯王越,還朝后上奏談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件事情,隨後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隨後因病請求歸鄉。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8]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權閹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驛丞,沿途為了躲避劉瑾派來的刺客,他還假裝自盡,隨即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勃,雜居。王守仁親自勸導當地民眾學習,受到民眾愛戴[9]。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不久,劉瑾被誅殺,王守仁升為廬陵縣令,后升爲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楊一清改其供職于驗封司。此後他屢次升遷,歷任考功司郎中。正德七年,再升南京太僕寺少卿[10]。正德九年,改鴻臚寺[1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5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11-2015 12:11 PM 编辑

軍事功績

平定江西正德十一年(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守仁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13]巡抚南赣。当时,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變。谢志山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浰头,皆称王,与大庾陈曰能、乐昌高快马、郴州龚福全等进攻府县。而福建大帽山詹师富等又发生暴乱。前任巡抚文森托病离任。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14]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蒞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民變。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賜以節度地方军政,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擒获宁王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宁王宸濠之乱。王守仁将去福建剿匪時(无大量军队),所率部队行軍剛到丰城,宁王朱宸濠突然举事。因此王守仁积极备战,调配军粮,修治器械,然后发出讨贼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当时,王守仁最為担心者,就是宁王挥师东下,占领故都南京金陵。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的資本,同时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灭了。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組成合围态势。同时使用反间计,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猶豫觀望、不知所措,没敢发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宁王率六万士卒,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守仁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成份为雜牌兵,包含各地民兵农民土匪),对外号称三十万。有人指出应该急救安庆,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敌军占领,如果我们越过南昌跨江救援安庆,就会腹背受敌。现在南昌空虚,我军锐气正盛,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我们在鄱阳湖迎击他,肯定能取得胜利。”

南昌很快攻破,停了两日,王守仁便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兵迎进,一路设伏。交战以后,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又中了埋伏,慘遭大败,溃逃退守八字脑地区。宁王眼觀局势不妙,急忙调九江南康的精锐部队出击,王守仁派几路大军迎战並取南康。
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关键的一战。官军一度退却,王守仁部將吉安知府伍文定立即斩杀了后退之人,命令诸军一決死战。最後终于打败了寧王軍,寧王軍退保樵舍地区,将大船结成方阵,宁王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宁王軍的方阵被王守仁看出破绽,他决定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宁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开“早朝”会议,王守仁大军杀到,用小船装草,迎风纵火,烧毁了宁王的副船,王妃娄氏以下的宫人以及文武官员们纷纷跳水自杀。宁王的大船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获,宁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攻陷,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军神”之称 [15]
後來,明武宗以「威武大將軍朱壽」之化名出征,江彬有意釋放宁王,讓武宗與寧王打一仗並親自俘獲,藉此討好皇上。王陽明對宦官張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做會死更多人。最後協調結果是:讓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寧王讓皇帝俘虜,高興一下。
平宁王《记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军功封爵正德十六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新皇帝朱厚熜继帝位,因念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特封其为新建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南京兵部尚书、照旧参赞机务,并于嘉靖二年在绍兴开府
明朝除了皇親國戚之外,无军功不得享爵位,文官封爵屈指可数,王阳明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二位因军功封爵的文官,南京兵部尚书挂参赞机务衔与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共同负责南京军务。

总督两广参见:藤峽盜亂
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两广事变,都御史姚镆无力解决,嘉靖賜姚镆致仕,任命王守仁以原职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擊潰瑶族僮族民變。嘉靖七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廣兵抵達南寧,而盧蘇王受剛歸降,願意立功自贖。王守仁於是派遣大臣商議,并命湖廣僉事汪溱、廣西副使翁素、僉事吳天挺及參將張經、都指揮謝佩監湖廣土兵,襲剿斷藤峽叛軍。此後仍然總督分永順兵進剿牛腸等寨,保靖兵進剿六寺等寨,約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達地點[16]
當時,叛軍聽聞明軍檄湖廣土兵抵達,均逃匿深險之中;又聽聞盧蘇、王受歸降,王守仁進駐南寧,故以為王守仁以散遣諸兵佈陣,於是防備弛緩。至此,湖廣兵皆偃旗臥鼓馳馬抵達,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擊。叛軍大敗,於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寨。官軍攀木緣崖仰攻,并隨後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隨後王守仁密檄諸將移兵剿仙臺等賊,分永順兵、保靖兵各自進剿,約定在五月十三日抵達巢穴。叛軍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圍困的大軍進攻得敗,后潰軍均為為防截參將沈希儀等所擒。至此,斷藤叛軍幾乎全盡[17]
此役前後擒斬三千餘人,兩江徹底安定。王守仁班師,上疏舉薦林富都御史,巡撫其地,諸位將領各自均論功褒賞[18]

病逝归途兩廣役後,陽明肺病加疾,上疏乞歸。歸途中他經過江西大余靈岩寺。他在寺中各處遊歷,進入寺中一位祖師圓寂的房間,只見圓寂老僧的容貌與自己一模一樣,並在書案上發現一張字簽:「五十七年王守仁,啟吾鑰,拂吾塵,問君欲識前程事,開門即是閉門人。」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陽明病逝於江西省南安舟中。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卒後,朝廷予諡文成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慶時追封侯爵,稱新建侯。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5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11-2015 12:14 PM 编辑

哲學思想與個性
王守仁留有三本傳世之作《传习录》、《阳明全书》(即《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门人所辑)、 《大学问》。《大学问》被认为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著作。

阳明學主条目:心学知行合一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大學問》《大學問》是王陽明的主要哲學論著,反映了他的世界觀。「大學者,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敢問大人之學何以在於明明德乎?」陽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及其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則將戕物圮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而一體之仁亡矣。是故苟無私欲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戒慎保真人性本善,良知現成,但要懂得戒慎恐懼,所謂“慎獨”(獨處時猶如在大庭廣眾前,言行、思想均合乎禮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沒有絲毫不善夾雜,“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心靈不受任何染污,這樣良知自能百發百中。王陽明解釋說:“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君子戒懼之功,無時或間(間斷),則天理長存,而其昭明靈覺之本體,自無所昏蔽,自無所牽擾,自無所歉餒愧怍,動容周旋而中禮(合乎禮節),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斯乃所謂真灑落矣。是灑落生於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於戒慎恐懼之無間(間斷)。孰謂敬畏之心反為灑落累(牽累)耶?”


名言
  •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捨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 「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 「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 「夫學術者,古今聖賢之學術,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天下之學術,當為天下公之。」

個性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隨祖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祖父與人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箫吹徹洞龍眠。”四座無不驚歎,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阳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表現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師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尽管如此,他从年少时代起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如13岁丧母後[19],继母待他不好,他竟买通巫婆捉弄其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他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20]

跟“老好人”鄉愿相比,王陽明更欣賞狂狷之士。他解釋說:“鄉愿以忠信廉潔見取於君子,以同流合污無忤於小人,故非之無舉,刺之無刺。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潔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壞矣,故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紛囂俗染,舉不足以累其心,真有鳳凰翔於千仞之意,一克念即聖人矣。惟不克念,故闊略事情,而行常不掩。惟其不掩,故心尚未壞而庶可與裁。”他五十二歲時評論自己說:“吾自南京以前,尚有鄉愿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纔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文學與書法造詣文學王阳明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但往往被其事功、哲学所掩盖。《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象祠記》。其中《教条示龙场诸生》又入选香港中小学课本。
四库全书》中有評論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王阳明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王世贞《书王文成集后》评:“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

書法王阳明在书法上亦可称为明代大家。作品以行草为主。王阳明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相关评论有:
  • 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则“以人掩其书”。——明朝 徐渭
  • “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清朝 朱彝尊





王阳明《与郑邦瑞尺牍》,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爭議祝平次莊萬壽余杰等也亦批評王陽明一方面自稱「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但另一方面卻以「蠻夷之性,譬猶禽獸麋鹿...乃天殺之也」的儒家觀點種族滅絕式地屠殺數千至數萬名中國西南方原住民族,企圖消滅異文化。[21][22][23][24]

影响與門派主条目:王阳明学生列表
陽明學在現代中國仍有廣泛影響。現代新儒學的開山祖師之一熊十力,及其弟子牟宗三都繼承並發展了陽明學。著名學者徐梵澄經過幾十年對中國印度歐洲思想研究以後,在晚年也對陆王心學讚譽有加(見《陸王學述》收錄于《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中國大陸的當代學者蔣慶也對陽明讚譽有加(見《政治儒學》一書)。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爲王陽明學說所折服,随身腰牌上刻有七字"一生伏首拜阳明"。蔣中正也是王陽明學說的信徒,並因此將臺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紀念與遗跡中国王陽明文廟和王文成公祠兩組建築包括王陽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被平毀無遺。
浙江省留有:
  • 浙江余姚龙泉山上“四碑亭”留有纪念王阳明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 瑞云楼:王阳明出生处,现位于浙江余姚陽明街道北武胜门路。
  • 王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城南的仙霞山麓,碑文“明王阳明先生之墓”。
  • 王阳明故居
  • 阳明东路,阳明西路,余姚城区的重要街道。
  • 新建路,余姚的最主要的商业街之一,新建伯——阳明先生爵位。
  • 余姚市阳明小学,余姚市阳明中学,余姚阳明学院。
贵州省:
  • 贵州贵阳扶风山阳明祠:始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
  • 阳明洞天:位于现贵阳市修文县龍場悟道處,今蔣慶之陽明精舍所在。
江西省:

台湾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留學日本時,接觸到陽明學,從此崇敬王陽明,故後來在台灣將許多校名、地名、路名改為「陽明」二字,以示紀念。

日本
来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AE%88%E4%BB%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2015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17-12-2015 01:29 AM 编辑
你是哪派 哲学家?

提到哲学,一般人会想到一堆艰涩的理论和各家学派矛盾的立场,而不知从何入手。
小女孩的分院帽小游戏,看看你的想法和哪位哲学家的性格最合适。


5d0430cec.jpg   
你们也许觉得我不算漂亮,但千万不要以貌取人哦,
我可是霍格沃茨测试用的礼帽,自然比你们的帽子高超出众。

你们头脑里隐藏的任何念头,都躲不过魔帽的金睛火眼,
戴上它试一下吧,我会告诉你们,你们应该分到哪一所学院。

在我的手里(尽管我连一只手也没有)你绝对安全,
因为我是一顶会思想的魔帽!

images_看图王.jpg
Start:
你乐观吗?
Yes—>1
No—>2


1.
早睡早起吗?
Yes—>3
No—>5
2.
喜欢数学吗?
Yes—>6
No—>4
3.
努力好学吗?
Yes—>10
No—>11
4.
想待在乡下?
Yes—>9
No—>14
5.
朋友多吗?
Yes—>8
No—>7
6.
喜欢运动吗?
Yes—>7
No—>13
7.
常感自信吗?
Yes—>尼采
No—>阿德勒
8.
什么是价值?
快乐—>伊壁鸠鲁
有用—>12
9.
生命是?
当下—>康德
人生—>海德格尔
10.
幸福难得吗?
Yes—>柏拉图
No—>亚里斯多德
11.
塞车时很痛苦?
Yes—>沙特
No—>苏格拉底
12.
他人看法很重要?
Yes—>列维纳斯
No—>詹姆斯
13.
喜欢独行思考?
Yes—>笛卡尔
No—>黑格尔
14.
什么是真理?
神—>齐克果
美—>梅洛庞帝
游戏补充:
start为起点,凭直觉回答,
然后自己找谷哥,了解其人其事。
突发奇想。。。小小玩笑~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_-) + 5 精品文章,我爱你
贱猪头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15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18-10-2015 11:38 AM
那么今日的第一道菜~~~~

Henri-Louis Bergson

楼主的第一道菜: Henri-Louis Bergson  不能称为哲学家,因为根据山林居民,他谈及形而上学。 再说他也不配当洋人。

你知道这个哲学版区让不学无术的人搞一搞,我都不想来这里发帖,还是学林冲所说,hit and run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5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17-12-2015 10:04 AM
楼主的第一道菜: Henri-Louis Bergson  不能称为哲学家,因为根据山林居民,他谈及形而上学。[/backcolo ...

最近我也有点累了。让他们自己慢慢成长吧。 怎么说都算有缘接触哲学,即使现在 “不会” ,来到这里也成为有机会 “会”。

大家互相学习。说真的我来到这里时很多东西也是不会的,在这里我学了不少东西,这还得谢谢你们平时的讨论跟争论。

山林的话也不是全无理,只是有时会偏向一方跟添骂人的话在他的开头跟结尾。每次开头结尾都看到一样的东西觉得有些浪费时间没营养。

唯一要担心的还是网络风气影响带坏社会风气就非常不好了。年轻人怎样都还是一本新书,里面的空页很多,被写入了什么不好的就会带给社会很多麻烦跟乱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5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3-12-2015 07:48 PM
最近我也有点累了。让他们自己慢慢成长吧。 怎么说都算有缘接触哲学,即使现在 “不会” ,来到这里也成 ...

读别人的思想学说对自己有所裨益能让自己成长就是赚到了!论坛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只是消遣和交流的地方,不是想来“成名”还是寻找自信。
楼主的分享很好,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08:01 AM , Processed in 0.113095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