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oolwei1

【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2016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25-1-2016 02:03 PM
嗯!楼主 大大 可能是新人,不了解这里的大小状况,末学来给楼主修学沙坡下。

如净宗学人修念佛法门 ...

你是否难以接受?无所适从?但念佛是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在他之前没有念佛这东西是历史的记载。这不是净土宗的信徒用三寸之舌能否认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01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ezz 发表于 25-1-2016 09:21 PM
所以我只是想說,假設釋迦牟尼經善友得知過去五十三佛的名號,那他經善友告知阿彌陀佛的名號也不出奇。
...

第一,过去五十三佛名没有阿弥陀佛名。
第二,菩萨未成佛前,世间没有佛法,也没有佛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5-1-2016 09:22 PM
你是否难以接受?无所适从?但念佛是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在他之前没有念佛这东西是历史的 ...

念佛法门清楚明白的写在【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里面。如果没有这些经典,后世大德再如何聪明也创作不了念佛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09: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蝗虫 于 25-1-2016 09:38 P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25-1-2016 09:34 PM
念佛法门清楚明白的写在【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里面。如果没有这些经典,后世大德再如何聪明也创 ...

这些书能信?那你就说说谁修过念佛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5-1-2016 09:37 PM
那你就说说谁修过念佛法门?

阿阇世王的母亲韦提希夫人。

古印度其他人有谁修念佛法门我怎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古印度无名气的出家人修什么,证什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5-1-2016 09:42 PM
阿阇世王的母亲韦提希夫人。

古印度其他人有谁修念佛法门我怎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古印度无名气的出家 ...

"阿阇世王的母韦提希夫人"是什么来的?那也就是说你无法推翻历史的记载。历史的记载是曇鸞所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2016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5-1-2016 09:47 PM
"阿阇世王的母韦提希夫人"是什么来的?那也就是说你无法推翻历史的记载。历史的记载是曇鸞所 ...

你可以坚持你的看法。死后就可以见真章,到时不要后悔就是。
你也想一想,你现在以蝗虫自居,又到处去毁谤大乘,会有什么好结果? 随便你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5-1-2016 09:50 PM
你可以坚持你的看法。死后就可以见真章,到时不要后悔就是。
你也想一想,你现在以蝗虫自居,又到处去毁 ...

到时才知道谁会后悔。这是历史的真实记载,不是凭你的三寸之舌能否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016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5-1-2016 12:17 AM
是的。净空法师的视频我刚刚看了一段,他是以【佛说阿弥陀经】做为依据,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 ...

【佛说阿弥陀经】还有一个同本异译,就是玄奘三藏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玄奘三藏以译经以谨慎准确称著,因此,没有那么简洁明快,两个版本可以互相参照。该段经文,摘录如下:
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彼十方面諸佛世尊。亦稱讚我不可思議無邊功德。皆作是言。甚奇希有。釋迦寂靜。釋迦法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乃能於是堪忍世界。五濁惡時。所謂劫濁。諸有情濁。諸煩惱濁。見濁。命濁。於中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是故舍利子。當知我今於此雜染堪忍世界五濁惡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甚為希有不可思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6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应机说法,法无高下,应机为胜;如病投药,愈者为胜。  不应该把心态着重在最好、最简单、最殊胜、最 。。最 。。而至产生偏差的心理。  更不能有曲解经典的心,如果知道理解有错,应该马上改正,何况有意去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5-1-2016 09:22 PM
你是否难以接受?无所适从?但念佛是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在他之前没有念佛这东西是历史的 ...

曇鸞大德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然而公元1-2世纪就有古印度贵霜时期的阿弥陀如来造像了。难道是净宗祖师是突破空间把阿弥陀佛信仰从中国传到古印度贵霜王朝之前?(参考:《1900年前古印度贵霜时期的阿弥陀如来造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oolwei1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5-1-2016 09:22 PM
你是否难以接受?无所适从?但念佛是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在他之前没有念佛这东西是历史的 ...

嗯!末学 很好奇 大大的资料从哪里得来念佛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

中国東晉淨宗初祖慧遠大師,二祖曇鸞大師,三祖道綽大師,四祖善導大師,五祖承遠大師,六祖法照大師,七祖少康大師,八祖永明大師,九祖省常大師,十祖蓮池大師,十一祖蕅益大師,十二祖截流大師,十三祖省庵大師,十四祖徹悟大師,十五祖印光大師,十六祖海賢老和尚。

遍法界虛空界凈宗初祖大势至菩萨,娑婆世界淨宗初祖普贤菩萨。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oolwei1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6-1-2016 12:07 AM
曇鸞大德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然而公元1-2世纪就有古印度贵霜时期的阿弥陀如来造像了。难道 ...

几时或是否有阿弥陀佛与念佛是两回事。曇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26-1-2016 12:13 AM
嗯!末学 很好奇 大大的资料从哪里得来念佛净土宗的始祖曇鸞所创?

中国東晉淨宗初祖慧遠大師, ...

曇鸞  慧遠
後世淨土宗所傳的慧遠故事,並非全屬史實。慧遠被推為淨土宗初祖,與法眼宗永明延壽大師被推為淨土宗六祖,與南宋之後佛教重心南遷有很深的關連。
也有传说慧远居廬山,“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每次送客遊履,常以虎溪為界[5]。而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一起访问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风生,不知不觉跨越了虎溪,三人相视大笑[6]。这一传说成了后世《虎溪三笑图》的题材,作为儒释道三教和睦相处的象征,长传不衰。但根據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考證,陸修靜在元嘉末年至廬山,當時慧遠已過世三十年,陶淵明已過世二十年,三人會談之說恐怕只是偽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6-1-2016 12:28 AM
曇鸞  慧遠後世淨土宗所傳的慧遠故事,並非全屬史實。慧遠被推為淨土宗初祖,與法眼宗永明延 ...

嗯!then(华文)。。。。。。以下的事和慧遠大师被推為淨土宗初祖有关系me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26-1-2016 12:40 AM
嗯!then(华文)。。。。。。以下的事和慧遠大师被推為淨土宗初祖有关系meh!

应该整个抄吧。

曇鸞
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少年時因為聽說五台山有許多靈異的事蹟,前往探索,因而出家。他精研《四論》、《涅盤經》,讀《大集經》時因為感到它的詞義精深,曾想為它作疏解,但是寫作一半就生病了,至秦陵時,在城樓上見到異象,因而痊癒。自此感到人的生命過於短暫,想要學習長生之法,遂至江南梁朝,尋找陶宏景[1],得到十卷仙經。
回到北魏後,遇到菩提流支,他向菩提流支詢問長生之法。菩提流支將他譯出的《觀無量壽經》贈與曇鸞,曇鸞於是將仙經燒燬,自此開始弘揚淨土法門[2]
曇鸞擅長調心練氣,以醫術與神通,名滿魏都[3]。北魏君王相當敬重他,稱他為神鸞,下敕命讓他移居并州大寺,後又移居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後于北魏興和四年(542年),因病卒於平遙山寺,年六十七。


據說,慧遠曾於402年7月與劉遺民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於山北般若台阿彌陀佛像前共誓往生西方,由劉遺民作誓文。後世稱為「結社」,成為淨土宗在中國的開端。
相傳,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刘遗民雷次宗等共一百二十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發願,共期西方[3],希望由坐禪,修行念佛三昧,而得解脫[4]
但是在隋唐的佛教文獻中,並沒有「慧遠結蓮社」的記載。慧遠結蓮社此事最早的記載,出自宋朝陳舜俞(?-1074年)《廬山記》中所引《十八高賢傳》。後南宋僧志磐編《佛祖統記》時,將《十八高賢傳》加以修定並收錄,於是成為後世流傳的版本。
南宋宗曉作《蓮社繼祖五法師傳》,依《廬山記》,首度推崇慧遠為淨土宗初祖,並建立善導、法照等五位淨土宗祖師傳承世系。志磐編《佛祖統記》繼承宗曉的六祖說,又提出了淨土七祖說。後世遂以慧遠為淨土宗初祖。
後世淨土宗所傳的慧遠故事,並非全屬史實。慧遠被推為淨土宗初祖,與法眼宗永明延壽大師被推為淨土宗六祖,與南宋之後佛教重心南遷有很深的關連。
也有传说慧远居廬山,“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每次送客遊履,常以虎溪為界[5]。而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一起访问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风生,不知不觉跨越了虎溪,三人相视大笑[6]。这一传说成了后世《虎溪三笑图》的题材,作为儒释道三教和睦相处的象征,长传不衰。但根據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考證,陸修靜在元嘉末年至廬山,當時慧遠已過世三十年,陶淵明已過世二十年,三人會談之說恐怕只是偽託[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2016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26-1-2016 12:21 AM
几时或是否有阿弥陀佛与念佛是两回事。曇鸞


姑且不提净土三经,以下的《大智度论》和《十住毘婆沙論》同为印度龙树菩萨所著,著于西元150 年至250 年,《杂阿含经》更不在话下。任何一部经论都比曇鸞祖师的年份早很多。例如以下提到的婆伽婆Bhagavat),就是古印度时佛陀的果号,等于英文的Buddha.

《大智度论》卷七云:“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眼剑如现在前。问曰:云何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种,一者声闻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见滿十方。二者菩薩道於无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诸佛,以是故言: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大正25,108下~109上)

《大智度论》卷二一中云: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知。故名为佛陀。得是九种名号。有大名称遍满十方。以是故名为婆伽婆。经中佛自说。如是名号应当作是念佛。…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故視之無厭。見佛身者忘世五欲萬事不憶。…復次佛持戒具足…復次佛定眾具足…復次佛慧眾具足...復次念佛解脫眾具足…復次念佛解脫知見眾具足。…復次念佛一切智、一切知見、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念如佛所知無量不可思議諸功德,是名念佛。(大正25,219下~221中)

《雜阿含經》卷三三云:“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輕安),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大正2,237下)”

《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二云:是人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則有諸山障礙。是故新發意菩薩,應以十號妙相念佛。(大正26,86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2016 01:39 AM 编辑

嗯!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看是东晋靠前北魏靠后!
                                                                                                                                     1zhu.jpg
一、東晉慧遠大師

慧遠大師,姓賈,雁門樓煩人。幼而好學,博綜六經,尤善莊老。時釋道安,建剎於太行恒山,遠往歸之。聞安講《般若經》,豁然開悟,因投簪受業。精思諷誦,以夜繼晝。安嘆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

晉太元六年,過潯陽,見廬山閑曠,可以棲止,乃立精舍, 號龍泉寺。時遠同門慧永,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而遠學侶浸眾,西林隘不可處。刺史桓伊,為遠更立寺於山東,遂號東林。

遠於是率眾行道,鑿池種蓮。於水上立十二葉蓮華,因波隨轉,分刻晝夜,以為行道之節。既而四方清信之士,聞風而至者,百二十三人。遠曰:「諸君之來,能無意於淨土乎?」乃造西方三聖像,建齋立社。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石。時王喬之等數人,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遠為作序。

遠以江東經藏多闕,遣弟子遠越蔥嶺,購諸梵本,並傳關中。所有經律,出諸廬山,幾至百卷。嘗造《法性論》,以明泥洹常住之旨。鳩摩羅什見而嘆曰:「邊方未見大經,便暗與理合。」

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專志淨土,澄心觀想。三見聖相, 而沈厚不言。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 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迴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遠謂弟子法淨、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即自製遺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東林傳,廬山集。)
                                                                                                                     tlds.jpg
二、北魏曇鸞大師

曇鸞大師,雁門人。少遊五台山,見神跡靈異,因發信心出家。讀《大集經》,以其詞義深密,因為註解。文言過半,便感氣疾,周行醫療。既而嘆曰:「人命危脆,旦夕無常。吾聞長年神僊(同仙),往往間出。得是法已,方崇佛教,不亦可乎。」遂往江南陶隱居所,懇求僊術。隱居授以僊經十卷,欣然而還。

至洛下,遇三藏菩提留支。鸞問曰:「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僊經者乎?」留支曰:「此方何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長年,少時不死,卒歸輪轉,曷足貴乎?夫長生不死,吾佛道也。」乃以《十六觀經》授之。曰:「學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盈虛消息,禍福成敗,無得而至。其為壽也,河沙劫量,莫能比也,此吾金僊氏之長生也。」鸞大喜,遂焚僊經,而專修淨觀。自行化他,流佈彌廣。

《禮淨土十二偈》,續龍樹偈。又撰《安樂集》兩卷,傳於世。魏主重之,號為神鸞,敕住並州大寺。晚移汾州玄中寺。

興和四年,一夕,室中見梵僧謂曰:「吾龍樹也,久居淨土,以汝同志,故來相見。」鸞自知時至,集眾教誡曰:「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不修。」因令弟子高聲唱佛,西向稽顙(音嗓,頭也)而終。在寺者俱見幡華幢蓋,自西而來。天樂盈空,良久乃已。事聞於朝,敕葬汾西文谷,建塔立碑。(續高僧傳,樂邦文類)

莲宗历代祖师
http://www.amtb-shizihou.org/html/news/1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6 07: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6-1-2016 07:29 AM 编辑
sp13501 发表于 25-1-2016 10:39 PM
【佛说阿弥陀经】还有一个同本异译,就是玄奘三藏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玄奘三藏以译经以谨慎准确称著 ...

这翻译本也同样没说释迦王子是念阿弥陀佛成佛。其含义就跟普遍流传的【佛说阿弥陀经】相同。
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净空法师如果解错了就解错了。为什么要在那边硬撑呢?

学佛人要求的是真相。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感性的认知。

你知道释迦牟尼佛怎样成佛?可以请教一些善友。菩萨是进入四禅天,观十二因缘法而解脱。解脱后某夜夜观天上明星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16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olwei1 于 26-1-2016 08:12 AM 编辑

那时我是不打算回复蝗虫师兄的, 因为没时间和不要给自己那么多烦恼。
对不起,我之前转的贴有矛盾。
==  我几天没上 cari 你们就争辩了几页, 不要再争辩了。
学佛人要学会放下, 别人不同意我们没关系, 最重要自己知道我们学的是正法。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都无所谓, 因为这件事和你的修行没关系。
修净土的师兄们可以相信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净空老法师这么说也是让我们学净土法门的师兄坚定信心的, 无论是真是假。我发此贴的目的也是在此。
最重要是你临终能够自在往生极乐世界, 证明给不相信, 毁谤净土法门的人。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5-2024 03:50 PM , Processed in 0.09428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