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177|回复: 17

是哪位政客搞出“华语是华人的母语”?半路认祖先?难道没人质疑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4-2016 09: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语是什么东西?华语就是中国的普通话,普通话呢差不多就是中国的北京话,北京话呢就是中国北方话里的一种腔!


然后呢,竟然有政客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
一方面说华人要团结,所以必须统一认华语为母语,一方面说中国崛起,说华语有经济价值。

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不堪一击。

1,那个政客不懂母语的定义是什么

2,统一语言并不一定能团结各民族,不统一语言也不一定不能团结各民族。以前先民没学华语不是活得好好的?

3,中国崛起,世界各国有谁把华语当做必修语言?论语言地位,还是英语最高!再说就是学华语与保留原籍语言本就不矛盾,我看还是赶紧来中国取经下吧,中国没有这种情况!

4,纯粹是某些香蕉人政客思维出现了问题,或者说自己处于弱势族群的自私想法,无法发扬自家客家话也算了,竟然还要其他族语跟他一起陪葬

点评

标题已经过编辑。请勿使用粗口标题。  发表于 18-4-2016 10:21 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4-2016 09: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吹的愿望 于 6-5-2016 11:59 PM 编辑

如果华语真的那么强势,有经济价值,那又何需以羞辱其他语言族群来成就自己族群语言(官方语言)?且看且深思

1,说普通话,做文明人!(哪个国家大家猜)

2,说台语,挂狗牌,罚款(蒋介石时代)

       学母语,伤害民族感情(马英九时代)

3,浩浩荡荡开展“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运动
贵为一国之君,还要亲上火线开大会。

之前学福建话骗选票,用完当卫生纸扔掉,
之后更是语出福建话无路用之言论,
贵为一国之君,此种言论有水准???






一丘之貉,狼狈为奸,为虎作伥。

所谓“方言”,准确讲,说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对于中国北方人他们来讲是完全听不懂的,所以怎么会沦为中文/普通话/华语的方言呢。

而禁止所谓的”方言”的代价就是,人为的破坏语言生态,失去原有祖传的文化。

而从出生到入棺材,倾尽一生,天天说华语,也不够如此,在中国北方人听来,你们的华语不标准不地道有股浓浓的地瓜腔很难听。就像李光耀马英九之流为了骗选票,学说福建话台语,在母语是福建话的人听来太不地道了太难听了想吐。


这还不打紧,某某政府牺牲所谓方言,用南方籍贯纳税人的钱来替中国北方人发扬他们的母语,用尽资源,成就华语,可最后华语只是个沟通工具,你还是没有形成华语文化,你有京剧,川剧,相声,小品,东北二人转,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6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頗有同感。華語是共同語,提供給各方言群溝通,學華語當然是應該的。在有各方言群體參加的大會上,使用共同語是方便溝通,非常好。但這個跟本籍方言的使用、保存,是不相衝突的。在自家的方言群同鄉會、會館裡還使用華語,顯然有失鄉情感覺。就像學了中文,又學英文,又學馬來文,再高興還可另學泰文、日文、韓文、法文、西班牙文,都不是互相衝突,不是「有你無我,有我無你」的。講了共同語,一定會團結?大陸和臺灣不是都講華語嗎?以前,東德和西德,不是都講德語嗎?北韓和南韓不是都講韓語嗎?其實,利益纔是團結的契機。
不要聽那些胡言亂道,爲了自己準備籌碼的人的話。吹縐一池春水,有亂他纔有得混,有得撈。正如有些電腦病毒,是防毒軟體公司故意放出來的,這叫做製造需求,製造市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6 11:1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unglung 发表于 4-5-2016 02:30 PM
是的,頗有同感。華語是共同語,提供給各方言群溝通,學華語當然是應該的。在有各方言群體參加的大會上,使用共同語是方便溝通,非常好。但這個跟本籍方言的使用、保存,是不相衝突的。在自家的方言群同鄉會、會館裡 ...

新加坡政府,竟然要把其引进的台湾台语电视剧配音成“标准”的普通话(华语)才能播放,这就是典型的十足神经病!无视福建人+潮州人乃新加坡最大族群的利益。新加坡的经济起飞难道不是这些人辛勤奋斗功劳,难不成是因为会说华语才会起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6 11: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加坡社區型的美食廣場(food court)吃飯,常常會看見電視機播放中國的古裝劇以及台灣的鄉土劇;前者,我通常可以忽略不太傳神的英文字幕,用聽的即可;但對於後者,卻是怎麼樣也看不下去,台灣的鄉土味全失,因為他們換上了「標準」的華語配音。

早期來到新加坡的華人以福建人為主,新加坡的老一輩華人,不管你是廣東人或是客家人,都能說上一口福建話,甚至某個晚上,住在樓下的廣東人阿姨按鈴抱怨我們挑燈夜讀吵到她睡覺時,我還能用一口破爛的台語和阿姨的福建話來「搏感情」;但年輕一輩的華人,大部分逐漸喪失了說「方言」的能力。為什麼?

▎中共/馬共+華語=講華語就是共產黨

其實在建國初期,反共傾向強烈的李光耀政府,曾因為對受到中共鼓舞的馬來西亞共產黨相當感冒,將華語教育視為共產思想傳播的工具——說華文等於共產黨、共產黨也就等於罪孽。此外,當時華語學校出身的菁英,也讓英校系統出身的李光耀感到相當厭煩,他非但沒有企圖推動華語,還非常痛恨這些意圖左右新加坡的意見氛圍的華校菁英。

李光耀曾批評:「說華文時會觸動的是中國文化,以及透過華校保存的中國傳統。這不是一個無產階級議題,很明顯的,這是簡單的『愛國沙文主義』。」他不僅透過半官方組織去削弱華人宗親會中意見領袖的力量,也取巧地在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中,刻意選擇與跨國公司或是政府相關企業攜手,而不和有勢力的華裔商人合作,如此一來便能大大降低他們的政治影響力。

李光耀說,他不要新加坡當「第三個中國」。他在其回憶錄裡,狠狠地寫下:「我們很難分辨誰是好的華校人才,當共產黨對人民行動黨政府開火時,誰會保持忠誠……我們和共產黨份子是在同個池塘裡釣魚,但他們同時掠奪著華人民族主義與毛派馬克斯主義的平等主義思想……那些華校出身的人們,心裡想的是中國歷史、中國寓言和格言,以及中國共產黨如傳奇般的革命成功,拿這些來作為他們在新加坡挫敗生活的參照。」這是建國後華校菁英連結的共產勢力,以及英校系統的李光耀政府之間,兩類華人隨著歷史累積而成的鴻溝,最劍拔弩張的時候。

1970年代前後,英語已經很明顯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語言」,語言與經濟理性的一拍即合,給了李光耀一個大幅降低華語重要性的理由,華語教育對新加坡是沒有價值的,為此,李光耀還惹來個「去文化的中國人」的罵名。

1975年,李光耀更是將大中華地區外,唯一的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改成英文大學,並在1980年併入新加坡大學(今日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大學等同滅校。李光耀在2009年接受《國家地理雜誌》專訪時,甚至說出「後悔沒有更早關閉南洋大學」的言論,指出英語才是工作上需要的技能,南洋大學收到的學生早就已經是「一幫混混」(bum students)。


1970年代前後,英語已經很明顯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語言」,語言與經濟理性的一拍即合。 圖/作者提供
分享
▎李光耀也愛「說華語」

到這個階段,雖然國家也推動了母語(華文)教育,星國華人的各種方言在新加坡都還通行無阻。但李光耀的作風——如他自稱的務實主義——正是「翻臉翻得比翻書還快」,1979年新加坡政府忽然實行起「說華語運動」(Speak Mandarin Campaign),此舉表面上是要配合李光耀的亞洲化政策,重新強調人民的文化根源,深層的原因則是鄧小平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可能改變亞洲的經濟情勢,預期因此獲利的新加坡,不僅提撥預算輔助過去的華校重新在特定科目用華語教學,儒家思想教育也回來了,通通都「回來」了——儘管對於一般華人老百姓而言,這些「傳統」根本沒有存在過。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是這場天邊飛來的「說華語運動」,使得政府在1980年代開始禁止播送方言節目。

李光耀認為,華語母語教育的成效不好,是因為家中大人都講方言而不講華語害的。原本幾十年來相安無事的方言和華語,忽然變成「有你就沒有我」的局面。李光耀更搬出語言專家的研究,說普通資質的學生腦袋資源有限,是無法同時學習三種語言的(英語、華語、漢方言),所以「快刀斬亂麻」(李爺爺本人表示),只好割捨方言。他也提出數據,指出家中講方言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果比較差,政府說著說著、家中長輩聽著聽著,也覺得有些道理——對,孩子要說華語呀!

接著十幾年,講華語運動連珠砲式的標語,告訴大家「你是華人,華人說華語,如此天經地義的事呀!」但成效顯然沒有太明顯,從標語中的變化,也看出政府的態度逐漸軟化,像是:

1981年:「學華語,講華語」
1982年:「在工作場所講華語」
1983年:「華人講華語,合情又合理」
1984年:「請講華語,兒女的前途,操在您手裡」
1985年:「華人·華語」
1986年:「先開口講華語,皆大歡喜」
1987年:「會講華語,先講常講」
1988年:「多講華語,親切便利」
1989年:「常講華語,自然流利」
如果你看過《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應該印象很深刻,裡面的女孩跟同學們,如何抗拒在學校學華語,甚至還跟老師打架。新加坡政府透過「一種族一語言一文化」,這種簡單的線性連結,強制地來處理有關語言的政策:如果你的戶政資料登記你是華人,你到學校的母語課就是要學華語,沒得選,若你想選馬來語或泰米爾語是不可行的。

影片:李爺爺教您說華語


▎華語學不成,地方語言反而消失

講華語運動的最大成效,是讓方言比例大幅降低,但講華語的比例卻沒有等幅度的成長。根據新加坡官方統計資料,以「在家中使用的語言」為調查項目,方言從1957年的97%、1980年的81.4%,接著在1980年的講華語運動開始後,短短20年的時間內,大幅降低了超過50個百分點,到了2000年只剩下30.7%;但講華語的比例卻只增加了25個百分點不到。

年輕華人面臨了不會講方言,華語能力也有限的狀況,新加坡社會也出現「香蕉人」(banana)一詞,來戲謔這些「皮黃肉白」的年輕人,說他們長了華人外表卻只會講英語,更成為搞笑影片的題材。

年輕一代的新加坡華人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強勢語言政策下的實驗品,他們甚至被譏諷是在說一些「像是華語的東西」。李光耀先生挪用片面的語言學研究來支持他的政策,但有些矛盾顯然是他沒有思考到的:像是鄰近的馬來西亞華人,各個都能說上馬來語、華語、方言(與英語),直接打臉李光耀引用「腦資源不足以學習三種語言」的證據主張。一些台詞有方言的戲劇在馬來西亞得以原音播出,到了新加坡卻須被配上抽離戲劇情感的華語,甚至也不是換上新加坡福建話,取而代之配上的,是整個新加坡路上找不到半個人(中國和台灣移工除外)這樣說話的「標準口音」。

但新一代年輕人也開始透過行動或策展的方式,去紀錄上一代的方言文化,希望珍貴的文化資產能夠延續下去;社會上也出現質疑聲浪,認為消滅方言事實上是孤立上一代的華人老者於社會之外——有些不會說華語的老年人,甚至連消遣娛樂都不可得,因為電視劇都配上了華語配音。年輕的部落客Jeraldine就質疑:為何媒體發展局允許韓劇與日劇有雙聲道的選擇,台灣鄉土劇與港劇卻只允許華語配音?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生社團,也開始實驗以方言教學影片讓與長者接觸的學生志工有更有意義的交流,希望老年人能夠以自己的語言接受年輕人的關懷。

前一陣子,我和朋友曾在美食廣場問一位有些年紀的阿姨,有關「Singlish」的用法,我發現她似乎是福建人後,用台語問她「auntie,你講福建話喔?」,雖然後來她錯以為我是要問她福建話的說法,而不是Singlish,但明顯地,她的臉上寫滿著開心。

影片:李爺爺其實更會說福建話


▎方言必須死?

僅管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有所行動,新加坡政府的態度卻令人失望。總理李顯龍在2014年的講華語運動演說中,再次確立無意調整語言政策的立場,言明講方言「不是一件務實的事」。李顯龍延續著其父李光耀的說法,聲稱人們無法同時掌握華語、英語和方言是一個35年來不變的原則。李顯龍並舉了香港為例,認為香港人儘管很會講廣東話,但華語就顯得不太行,英語水準也不怎樣,這就是同時使用太多語言的下場。他將語言政策視為「一場交易」,維持華語/英語的雙語主義,就得犧牲方言,「這需要付出龐大的代價」。

有些人質疑:因為中國崛起而追求華語的推廣,未免也太功利主義了吧?對此,李顯龍說:「只要你們對華語有興趣,不管什麼原因,我都會鼓勵你去學。」這就是新加坡式的務實。。

新加坡獨立學者Sharon Siddique曾說過:「除非方言的文化內涵能被轉移到華語身上,否則令人生畏的是,方言的衰弱,事實上,表示著文化基底的衰弱。」

如果經濟的進程,勢必要犧牲一些東西,那麼新加坡政府所選擇犧牲的,是不是太沉重了一些?


李光耀聲稱人們無法同時掌握華語、英語和方言是不變的原則。 圖/路透社
分享
新加坡族群文化中國
回應
28

萬宗綸
苗栗卓蘭滿月,新北土城長大,台大地理系度過四年,現在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讀語言研究碩士。關心身心障礙議題和語言的文化政治,興趣是看連續劇和買書。 ▎FB:萬小弟在星嘎坡啦(Mr. WAN in Singapu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16 12:1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幸的告诉那些华语是母语的政策主导者

你们用尽资源,禁止方言,从出生到死学会的华语,天天说着吃饭chi   fan,拉屎la  shi,

就我看到的很多没上过学或者没上几年学的,看看电视都学会说普通话了,你们难道你们比较笨??真是浪费华校资源,对不起祖先语言文化。中国北方语言文化对南方籍贯来说关我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5-2016 12:1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幸的告诉那些华语是母语的政策主导者

你们用尽资源,禁止方言,从出生到死学会的华语,天天说着吃饭chi   fan,拉屎la  shi,

就我看到的很多没上过学或者没上几年学的,看看电视都学会说普通话了,你们难道你们比较笨??真是浪费华校资源,对不起祖先语言文化。中国北方语言文化对南方籍贯来说关我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6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太祖是典型的另類共產黨徒,眼中祗有唯物的錢,沒有祖宗、心靈、文化。(所以中國大陸十多年前,爆出中國年輕一代不知甚麼是端午節,當然更不知許多的傳統信仰的神誔,甚至到日本看到日文使用的中國正體漢字,都以爲是日本字。還有許多好笑奇怪的事)他祗要手下人民能爲這個國家賺錢,做賺錢機器。在星州不能生病,生病就不能工作,沒有生產力了,就變成社會的寄生蟲,這個社會的制度註定寄生蟲會死亡。因爲,他怕北方的大國怕死了,祗能拼命賺錢,用錢來連繫世界,來平衡、壯大星州土地幅圓的小。
李二祖祗是簫規曹隨,不敢踰越祖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5-2016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新加坡的政策,你们干嘛这么激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16 12:0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贊同,說真的方言才是大馬華人的母語,不過90後基本上只會華語,我是90後(快00後)可是我很慶幸我會說流利的華語、廣東話和福建話,華語只是作為華人的團結語言,而且華語在幼兒園到中學時都能夠學,可是學校不能教我們方言,所以家長應該先教孩子說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6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也许我会被说李爷爷的走狗还是啥的,不过其实他的那套“一个人的脑袋无法学会很多语言”说法其实问题不大。

就这么形容吧。
我们不是只有语文要学。我们还要学数学、科学、历史、地理...
很多时候人都是用母语去思考事情的,然后因为用母语去思考所以很多时候母语会是最好也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你只学英文,你就只会用英文来思考。但是,至少你的英文会很纯,因为不(太)可能受别的语文的影响。
如果你又学英文又学中文,可能有时你的语文就会怪怪的。取决于你的用语偏向性,可能你的中文就会很英文,或者英文会很中文。
那么假设你学很多语文呢?我就不予置评了。

去方言运动其实不是个坏事。语言最好还是纯粹一点好。我知道华文不是华人的真正母语,各自的方言籍贯才是各自的母语,但是毕竟方言和华文有点相似却不相同,所以用语习惯这方面可能会互相影响,所以如果要国民学好华文而且用得纯正和无误,可能就得牺牲方言。

马来西亚人表面上好像应该会至少三个语言(马来文、华文、英文和方言),可是你确定么?或者应该说,这个“会”是真的“正确的会用”还是只是“不太正确的乱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9-2016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吹的愿望 于 4-9-2016 05:49 PM 编辑
世代教育 发表于 14-8-2016 10:50 AM
... 也许我会被说李爷爷的走狗还是啥的,不过其实他的那套“一个人的脑袋无法学会很多语言”说法其实问题不大。

就这么形容吧。
我们不是只有语文要学。我们还要学数学、科学、历史、地理...
很多时候人都是用 ...

李太祖,自己脑袋笨,学不来多种语言(他的福建话根本就是半桶水,听了让人想吐,根本不算会该门语言)就不要设想所有人跟他一样。
也许是他从小只学会英语一门语言,到中年了才来照本宣科学其他语言,确实吃力!

但是学习语言最轻松的是,在家只用族语(籍贯语)交流,至于什么英语华语等外来语就交给学校去教就行啦。不够单单学校学还是不够的。不时看看华语/英语电视台、电影等等就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9-2016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像新加坡那么卖力的学华语,学到什么程度呢?还不是闹出笑话来?

写给江泽民的信,竟然用“提呈”(其实要用“提出”),说白了就是不会准确运用汉字的意思。学了个半桶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16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脑袋无法学会很多语言”说法,其实是大大大有问题的。

語文是記憶性學習,對小兒來說,中學以前都是適於記憶性學習。至於其他甚麼數理化,推埋性學習是較適合成人的腦學習性質。
六十、七十年代的小學生,入學時,一下子接接觸好幾種語言文字,除本籍方言,有異籍方言(如廣府人入了福建人學校;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海南、潮州等等方言籍的人),華、英、巫,就是三文四語,沒問題的。照樣好會!再剛好又有鄰居是印度人,連印度話都一齊學了。重點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教材是否生動有趣,課程安排是否活潑,不要同性質的就安排在一起,一天都上不同語文,這絶對沒問題的。
請去請教今時五六十歳的長輩就知道了。
人的腦潛力是幾乎無限的,它裝得下上百座大英圖書館的知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16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用本籍方言,上學以後,跟家裡人相聚時間減少(如出外求學、謀生),反而是非本籍的方言,甚至是華語、外語(英、巫,甚至其他外國語)會用得更多。所以,本籍的方言在家裡要講,小孩永遠都會懷念、傳承自家方言。
華語是在1923年纔制訂的新語種,是個百年不到的漢語界小朋友。華語本身的辭彚是來自各方言的,方言消失對共同語華語是一種失根的流失。
華語是以北京官話方言作標準音,對字讀音,因而組成的語言。華語不是北京話,這是許多許多人沒搞清楚的。真正的北京話滲雜了許多滿州人的辭彙,我們都聽不懂。例如:沙其馬,這是一種麵粉搓條後油炸,然後用糖膠黏聚起來,放在方形模壓平(像做花生糖)。待冷卻再切成長方形塊。沙其馬,就是滿州話「切」的意思。而且北京話,不管在華話音是否該捲舌,它大部份發音捲舌捲到喉嚨上,說話像口裡含了鷄蛋一樣,又好連音,很不容易聽。
本來共同語是以各省代表開會,制訂字音的。但最後決策時(1923),因戰亂,祗剩留在北京的幾位學者,最後就一致通過了以北京話音作標準。否則,今日會以南京音作標準,它充份包括了北京音。北京話在明朝時就是今日南京的音,滿清入關後,漢語便被滿州人搞到退化,入聲不見了。滿州人富捲舌音,沒有入聲(例如ptk促音),入聲今日祗保鷭在南方的漢方言中。所以,用粵、閩等方言頌讀古詩詞,押韻,又好聽。用華語,不好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2-2017 10: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dger 发表于 24-5-2016 03:50 PM
人家新加坡的政策,你们干嘛这么激动啊?

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3-2017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nglung 于 12-3-2017 09:37 AM 编辑
世代教育 发表于 14-8-2016 10:50 AM
... 也许我会被说李爷爷的走狗还是啥的,不过其实他的那套“一个人的脑袋无法学会很多语言”说法其实问题不大。

就这么形容吧。
我们不是只有语文要学。我们还要学数学、科学、历史、地理...
很多时候人都是用 ...

马来西亚人表面上好像应该会至少三个语言(马来文、华文、英文和方言),可是你确定么?或者应该说,这个“会”是真的“正确的会用”还是只是“不太正确的乱乱用”?」

當然敢確定!!!!
若你要用自己籍實方言思考,便能直接看著依著華語(北京話)寫出的華文心裡以方言來閱讀。例如:「你幹嘛不吃飯?」——自動在心中讀成:「你做乜唔吃飯」。甚至,你懂得廣府話(粵語)、福建話(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還可以用不同的話,隨時摻雜,正像平時對話,可以華、二方言(可以最通行的粵閩二種)、英、巫五語同時混在一句隨意講出。想要清一色講單一種話,也是可控制的。
讀一下腦認知科學的書吧,初中小學之前是人的語言學習期(精於記憶性、背頌性的學習),不管你有多少種語言都一樣同時學會。小學一年級,祗要跟異方言同學在一起混一年,便可同時學會兩種方言。當人到高中畢業以後,成人腦就偏向推理性學習。所以成人後再學其他語文,會覺得有困難,不好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3:37 AM , Processed in 0.08000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