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radyota

佛法与不二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6-2016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发表于 21-6-2016 01:58 PM
請容許我問你一些實際的問題,佛陀說法應該是解決實際的問題,佛陀說我只說苦與苦滅之道

我想問,妳的這種本體論,有無論是否有助與滅除貪嗔痴,有助與苦的止息?

你是否相信輪迴?你現在是否有貪嗔痴?

...

嗯。。当然,只是本体论而已是不足够,还要加善法,而且你说的对贪嗔痴的修行,也是很重要的。
本体论虽然是一种论,但听说可以证入,证入之后,就没有生死了,也不会因为年老而忘记。好像台湾的广钦法师证到临终说一句 “无来无去无事儿 ”
我当然还有贪嗔痴啊,不然也不会上网,也不会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6-2016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1-6-2016 04:10 PM 编辑
Quest716 发表于 21-6-2016 02:23 PM
嗯。。当然,只是本体论而已是不足够,还要加善法,而且你说的对贪嗔痴的修行,也是很重要的。
本体论虽然是一种论,但听说可以证入,证入之后,就没有生死了,也不会因为年老而忘记。好像台湾的广钦法师证到临 ...


我只是這樣知道,我們的生活經驗都不離開我們的感官經驗

感官經驗就是六根,六塵,六識
這些都是中性的,有問題的是我們對於它的貪愛,執取,曲解
曲解它成為我,或者曲解它成為某種東西,或者曲解它成為自己喜歡的想像事物

經典有記載有些眾生認為沒有想就解脫,他用這樣的曲解思維,當他死後化成沒有想的眾生,當他的想一起來他就死亡,化成另外一種的眾生。

這種本體論難道不是一種對於現實經驗的另外一種曲解,說它的存在是有某種本體

但是人類的眼睛就只有那麼大,你能看到的事物是被限制的,你說它有某種本體這是你想像出來的,當然是靠書中的知識去想像出來的。如果你對這種見解產生喜歡,乃至不動搖,可能你死後因為你這種的執取會投生到相應的地方就好像那個以為沒有想就解脫的眾生。

苦來自於那些中性以外的事物,佛陀的實際教導就是把這些中性以外的事物拿走這就是苦的止息,而不是從某種的想像與曲解去找出另外的一條道路,解脫之道要找的東西在這身心裏面。

佛陀說:我不說用走的方式可以到達到世界的盡頭,我也不說如果不到達世界盡頭就有苦的止息,解脫就在六觸身當中,必須要理解身心的運作。佛法的目的很明確,是苦的止息,而不是什麼宇宙真相,世界有沒有邊,萬物有沒有本體。

如果從六根經驗去想像某種東西,然後從中去除貪嗔痴,這個應該是不可能。所以本體論能否導向解脫貪嗔痴,這點我有懷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6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发表于 21-6-2016 03:56 PM
我只是這樣知道,我們的生活經驗都不離開我們的感官經驗

感官經驗就是六根,六塵,六識
這些都是中性的,有問題的是我們對於它的貪愛,執取,曲解
曲解它成為我,或者曲解它成為某種東西,或者曲解它成為自 ...

谢谢你的意见,我会参考。
我还没有悟到是不是真的有本体,如果悟到才告诉你。
你说的离三毒,是肯定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6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1-6-2016 12:10 AM
中观是菩萨实际的修行内证,而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所谓空假中三观,先证空才能破见思惑,然后才能出假对治尘沙惑,最后才是中观来破除无明惑。这是菩萨修观的三个次第。我们连初参都没有,甚至连观都还观不起来, ...

“中观”不是你自己提出来的吗?好奇为什么你会面不改色的这样回答?

我们连初参都没有,甚至连观都还观不起来,念头也止不住,最根本的基础的都没有,就要去辩论中观实在太远了。所以约略知道就好,那些不是读读书就可以真的明白的,即使读了以为能明白也不是真正的佛法实义,因为我们的程度还没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6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6-2016 08:54 AM 编辑
Quest716 发表于 21-6-2016 09:01 AM
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常见??  本体论属于常见吗?  这个问题是关键。

因为,我问过几个人,他么说:

“常见,就是说误以为小明死了之后,是一个叫小明的灵魂”  这个叫常见。
而本体论属于常见吗? 这个好像难说。

嗯!“常见”基本来说认为宇宙有一个本体常住在那儿,或有宇宙存在在主宰人类的一切行为做作,听祂审判,又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不死,或死了下世还是自己,可延续生命到永远。

本体论是属于常见,佛家讲缘起性空,这样说就容易明白了。

再者本文作者这句话“諸法(現象)皆有一性(One nature),那就是「空性或無性(No-nature)」。”,这已落入常见,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哪来皆有一性?所以说这不是大乘的观点。

另外,“常见”,和 “寿者相” 是否又一样呢。 这些名词如果搞不清楚。讨论是很容易混淆。

“寿者相”是从“我相”衍生出来,如没“我相”就没有“寿者相”,《金刚经》经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开始先有我相之后,跟着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一起有了。

“寿者相”是相续不断,也就是说执我之见继续不断,念念有我之相继续不断。

讲的深一点“寿者相”就是阿赖耶识相似相续,它不是真的,刹那刹那在生灭,有多快呢?两千两百四十兆之一秒在波动着,所以说我们眼前看到的东西都是在这种波动下产生的幻相,不是真有滴,如爱因斯坦说:“空間,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幻觉)”。

所以说学佛学什么?就是看破放下吧了!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当然佛家讲自性不用本体论,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讲的五句话,最后‘能生万法’这句话说明了整个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Quest716 + 3 谢谢,听着先,或许有天会亲身体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6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发表于 21-6-2016 03:56 PM
我只是這樣知道,我們的生活經驗都不離開我們的感官經驗

感官經驗就是六根,六塵,六識
這些都是中性的,有問題的是我們對於它的貪愛,執取,曲解
曲解它成為我,或者曲解它成為某種東西,或者曲解它成為自 ...

“經典有記載有些眾生認為沒有想就解脫,他用這樣的曲解思維,當他死後化成沒有想的眾生,當他的想一起來他就死亡,化成另外一種的眾生。”

有个问题,修禅定都是没有什么想的,会不会有以上的果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6-2016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4-6-2016 12:04 PM 编辑
Quest716 发表于 24-6-2016 08:56 AM
“經典有記載有些眾生認為沒有想就解脫,他用這樣的曲解思維,當他死後化成沒有想的眾生,當他的想一起來他就死亡,化成另外一種的眾生。”

有个问题,修禅定都是没有什么想的,会不会有以上的果报呢??


你对禅定的认知应该有一些偏差,在四禅八定中乃至受想灭定,这九种定多数的定是有想的,而不是你认知的修禅定是没有想的。
前七种禅定是有想的,有人说非想非非想都是有想的,但是存在争议。前七种定有想是不存在争议的。

  阿難!什麼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呢?阿難!這裡,比丘以離依著、以惡不善法的捨斷,以所有身粗重的安息,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阿難!這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
  再者,阿難!比丘以尋與伺的平息,……(中略)第二禪,……(中略)第三禪,……(中略)第四禪,……(中略)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阿難!這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
  再者,阿難!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凡存在於那裡的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阿難!這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
  再者,阿難!比丘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識無邊處,凡存在於那裡的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阿難!這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
  再者,阿難!比丘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凡存在於那裡的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阿難!這是捨斷五下分結的道與道跡。」


「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覺知。
  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
  「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以上经文说明在这七等至(禅定)中,他是有想但是对于色身香味触是不能够觉知的,佛陀所說的無想眾生是指無想天的眾生。

  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比丘們!有這九個眾生住所,哪九個呢?
  比丘們!有種種身、種種想的眾生,如:人、某些天、某些下界者,這是第一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種種身、單一想的眾生,如:以第一[禪]往生的梵眾天,這是第二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單一身、種種想的眾生,如:光音天,這是第三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單一身、單一想的眾生,如:遍淨天,這是第四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無想、無感知的眾生,如:無想眾生天,這是第五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到虛空無邊處的眾生,這是第六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到識無邊處的眾生,這是第七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到無所有處的眾生,這是第八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以一切無所有處的超越,到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這是第九眾生住所。
  比丘們!這些是九個眾生住所。」

 比丘們!有名叫無想眾生的天神們,那些天神以想的生起而從那個身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6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发表于 24-6-2016 11:35 AM
你对禅定的认知应该有一些偏差,在四禅八定中乃至受想灭定,这九种定多数的定是有想的,而不是你认知的修禅定是没有想的。
前七种禅定是有想的,有人说非想非非想都是有想的,但是存在争议。前七种定有想是不存 ...

i see. 是啊,无想根本是很难达成的,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6-2016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4-6-2016 06:33 PM 编辑
Quest716 发表于 24-6-2016 01:10 PM
i see. 是啊,无想根本是很难达成的,太高。

佛教我们不要胡思乱想,是教你伏下粗想,因为我们一般人的起心动念都是粗想(南老师说的杂念),细的念头我们觉察不到。唯有粗想伏下了,这时候逐渐静下来,你才觉察到更多细的念头,当你觉察到这些微细的念头时,止念已有相当的功夫了,所以佛学词典把色界禅视为细想,并不是无想。所以佛教禅观教你不要动念头,不等于就没有念头,只是念头是自己冒起来的,不完全由你控制。当念头起来了,你不去攀缘他,也不去互动,不要生后念去跟它相续,这样念头就慢慢的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这里面真正要修的是那个觉知心,觉知妄念生灭的那个觉知心,也就是觉观。自己不动念头,不等于就没有觉知,等于你看一副画,你看到画的颜色,但是不升起分别和想法,而不是浑然无知。例如南老师提到的菩萨禅修次第,念、定、总持、辩才,只有正念修起来了,才能入正定得正受(邪定则是失了正念正受)。有正念正定,才能修总持开智慧得辩才无碍,这些是大乘止观法门的修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合十。

佛教中粗想细想是什么意思?

集异门论十一卷七页云: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想细想?答:观待施设粗想细想。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有寻有伺想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想;则无寻唯伺想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想;则无寻唯伺想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无寻无伺想名细。若观待色界想;则欲界想名粗。若观待欲界想;则色界想名细。若观待无色界想;则色界想名粗。若观待色界想;则无色界想名细。若观待不系想;则无色界想名粗。若观待无色界想;则不系想名细。如是施设粗想细想。如是名为若粗若细。————《法相词典》,         民国朱芾煌编。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这一段要这样断句才通。大家对于这个「念」,究竟有没有正确的了解?有许多人基于对禅宗不正确的认识,引述六祖所说「无念为宗」,就以为禅宗目的在求无念;又以为打坐时,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了,其实那是大昏沉现象。这样子的误解不但严重,而且危险!六祖在《坛经》中明白说过,「无者无妄想」,等于是教理说的无分别心;「念者念真如」。六祖所讲的无念决不是昏沉!前面说过,到了无碍境界之时,好像都感觉不到身体了,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像睡着一样的,后者是昏沉。打坐时觉得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不要以为这是清净,小心这样坐久了以后脑子就退化了,记性、悟力越来越差,还可能有堕入畜生道的悲惨果报。这都是搞不清楚定、无念的真义,如此程度连外道魔道都当不上。 佛法处处讲念,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讲四念住,再如净土讲念佛,所以对念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念是意识上的念,不是用嘴念。菩萨境界的念住不是念头断灭,而是不起思惟分别,念念常住清净自在,永远在定中。定不等于是打坐,打坐不过是初步练习学定的方法。念清净以后,才可以谈得定。 平常人修行打坐为何不能得定?因为第一:对念没有正确认识:第二:念不能定,净念认不到,因此杂念纷飞。各位自己反省,当你坐不住的时候,究竟是身体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呢?你认为是身体的感觉熬不下去了,其实讲到底还是心坐不住,就是念的问题。不信,如果用支枪指着你,坐不住就杀了你,保证你就坐得住。 所以一定要净念得定以后,才能得总持法门,也就是密宗所讲的陀罗尼:总是「所有」的意思,持是「保有」。总持第一个是闻总持,听闻、见闻过了就不忘,如阿难得总持法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他记住,后来才补写出来。大家上课听经往往听过了就忘了,这就是不懂念、定、总持,修万劫仍是罔然。有天才能过目不忘,博闻强记,这是因为过去生修念、定稍有成就。念经时如果只是有嘴无心,那是自欺欺人,毫无功德可言。嘴念时心还要注意在经文上,多念一次,记诵就熟练一次,才是其修行。第二个总持是知总持,所知道的没有忘失。第三个是遇有任何疑难,自己会参透解决。这样定力坚固、慧力坚固,才可以得总持法门:世间出世间、大乘小乘、显教密教无不成就,才算总持。 如此得无碍的辩才,不是强辩,因为对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智慧,无不了彻,智慧如珠走盘,灵光照耀,才能使佛法正法不断。菩萨必须具备念、定、总持,修到了远行地(参考以下),才能辩才无碍。 ————南怀瑾老师开示,《维摩诘经》讲记,第01品:佛国

注:菩萨远行地是第七地。六地(智慧)现前,七地远行,八地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6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4-6-2016 06:22 PM
佛教我们不要胡思乱想,是教你伏下粗想,因为我们一般人的起心动念都是粗想(南老师说的杂念),细的念头我们觉察不到。唯有粗想伏下了,这时候逐渐静下来,你才觉察到更多细的念头,当你觉察到这些微细的念头时, ...

如果念在所缘业处,没有其他来来往往念头,算有想还是无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6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Quest716 发表于 27-6-2016 08:33 AM
如果念在所缘业处,没有其他来来往往念头,算有想还是无想呢

随缘而转=思,逆缘而进=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6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7-6-2016 01:35 PM 编辑
Quest716 发表于 27-6-2016 08:33 AM
如果念在所缘业处,没有其他来来往往念头,算有想还是无想呢

一般禅修,我们都是透过“身、受、心、法”的次第来修(四念处),在没有搞懂身受二法之前,就要搞懂什么是“想蕴”,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借用圣严法师的话,“如果心很粗,没有办法觉观”。一般人都以为知道什么想,但是他的想没有觉观,例如生气的念头来了,他就以为生气就是他,不能克制,但是有觉观的人,他知道生气只是念头,他有办法把念头和他区分。这个觉观是什么,不太容易说个清楚。我们一般的想法是粗的,跟身体的欲求有关系,不是回想过去,就是忧虑未来,结果就是呼吸短促,所以是粗想。但是当我们开始禅修了,禅修中的观,虽然也有想,但是这个想是不被过去和未来的念头所干扰,而只是集中在所缘身体的色受二法,没有散乱纷飞的心念,结果是细长的呼吸,这样就从粗想慢慢进入细想。再坐到身体的觉受都消失了,只剩下纯粹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没有身体的干扰,但是对心理的状态是历历清楚,没有昏沉感,这时候才可以进一步去觉观这个“想蕴”,诚如圣严法师说的,“这些「心」的状态,其实即是「五蕴」中的「受、想、行」”,这些其实都未离开“想蕴”的范畴,只不过是一层比一层更为微细,更为精妙。禅修者从这里去开始了解,什么是心?什么是法?从中取启发开悟。

回到你说的,如果念在所缘业处,没有其他来来往往念头,算有想还是无想呢?这个很难回答的。如果你的觉观还没有升起,你以为没有念头,实际上是觉察不到而已。就像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做梦,但是有人说我都睡的很好,没有做梦,实际上他的梦多不计数,他没有觉观,醒来都不记得自己做过梦了。如果觉观已经升起的人,他不想的时候,还是会发现很多念头的,只是以前在昏沉中,都没察觉而已,这时才刚好开始可以观心起念,努力用功。所以那些修到想蕴尽的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无想定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所以依照禅修次第,先把身受二法修好了,才有条件来研究这个想蕴。以下是大德开示请你参考。合十。

如果心很粗,没有办法觉观,只知道咖啡很好喝,喝完之后很满足,只想下一次再喝,一次一次地喝……,这样的话,是没办法观空的。那么,只有打坐。於打坐中,先观身。从身体的「受」观起。观察身体的受,渐渐地,由强烈而淡化……,淡至再没有感觉身体的存在,只余心理的活动。如此,便进一步观察心理的活动与反应,就能觉察到,心理的反应不是在想像过去、回忆过去,便就是推想未来、期待未来、忧虑未来。又或者,只是钝钝地,迟滞而茫然,宛如在做白日梦一般。这些「心」的状态,其实即是「五蕴」中的「受、想、行」,当我们能这样观察时,即已经是在「观五蕴」了-观身体的时候,是观「色蕴」;观心态的时候,即是观「受、想、行」蕴。渐次地,我们将发现,对于肉体的执著,仅是一种心理作用。当身体的执著逐渐淡化,淡化到最后,身体对自身而言,便可能只是一种负担-当没有感觉身体的存在时,身体就不会困扰你,也不再干扰你,也不再觉得是负担了;什么痒啊、痠啊、麻啊、痛啊、累啊、快感啊、沉重啊、美呀、丑啊……,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了!打坐坐到深的时候,坐到身体没有,身体的觉受也没有了-意即,身体的粗受(粗的受)消失的时候,便会觉得,身体对自己而言,已不是自我中心的代表物。此时,即是观「色」-「色即是空」-观色身「即有而空」。即有,有啊!还在,却又是空的。身体在此,在打坐,却对一己不是负担。一般人并不瞭解身体是一种负担,反执取著以为是幸福。但是,於上座后的观修中,当对身体的感觉和执著逐渐淡化,我们将发现,有身体,是负担;没有身体,才是解脱。虽然,身体的解脱,并不等于心理的解脱,但是观到这个层次,已逐渐剥离之于色身的执著,也渐次突破「色蕴」的罗网。不过也请记住:禅修必从身体入手,身体是禅修的工具,不是自我的中心。更可以进一步即属于「观心」的层次。何谓「心」?「心」是什么?人们通常难以察觉一己的心理活动的现象,除非在深刻的痛苦中,否则无法察知。於禅坐中,当行者安静下来,不受身体或环境的各种负担、困扰或诱惑时,便仅存心理的活动,包括「受、想、行」等。意即,心理的「受」若与身接触的话,可能产生乐、痛、苦、痒、麻、胀……等。但身体的触受淡去以后,便仅余观念上的感受-感觉生命的存在、或内心涌现的思想活动-这类思想活动已属微细,不再那么粗了(粗的指与身体结合的诸受),於此微细的层次中,始能觉察「受」、「想」这两样东西在动,那便是「行」。自己了了分明,这是在动……。於中,苦、乐渐渐析离,变成「不苦不乐受」,也叫「舍受」。舍,还是受;不苦不乐受,还是受。寻常人仅滞留於苦受、乐受中。苦乐俱舍,没有苦乐忧喜,即名为「舍」。这种不苦不乐中,仍存有的「受」,即名为「舍受」。在不断舍苦舍乐之后,我们将感到一种轻松,一种非常的安静、柔软和轻巧;於中,更觉知到生命存在之美-那非常地美,伴以安定、宁静、安全与晰明。这样的感觉,仍在受、想、行之中,尚未超越。仍要将之逐渐置放下来-即是要「观空」。也就是说,举凡清净、宁静、安定、安全……种种感觉也须认知它是空的,也是一种心理的反应,不要在乎,不要执取。否则,即容易沉溺其中,一上坐垫即希望享有此类轻安的觉受。而这样的觉受,事实上也是自我中心的一种状态。此时,便须「观空」-如何观呢?即,告诉自己,我只是在修行,在打坐,不要太在乎它、贪恋它、执著它。渐渐、渐渐地,此受也将离开,行者的思想将日趋澹泊。.... ————《圣严法师教观音法门》,圣严法师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Quest716 + 3 会参考,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10:14 AM , Processed in 0.05502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