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78|回复: 12

[疑问] (预测帖) 中美 变相加息“缩表”周期 何时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4-2017 07: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idj 于 21-4-2017 07:51 AM 编辑


2017年加不加息?!从加息到缩表,会否催生金融危机?

2017-04-12 23:10:08

来源 综合小白读财经(veekn365)、中国银河证券(潘向东)、 第一财经日报
http://cj.sina.cn/article/detail/2160994315/215639?vt=4


以最后结束为准


P.S.从2017。12月算起
单选投票, 共有 5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4-2017 07:5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今年能加息三次?突然之间市场对此感到怀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301266

今年內加息两次算是很勉强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17 02: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dj 于 21-4-2017 03:34 PM 编辑

加息已经到来,缩表还会远吗-华创债券20170421
2017-04-21 09:39:19 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https://m2.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1314?from=114
https://m2.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1342
April 20, 2017
The Effect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Securities Holdings on Longer-term Interest Rates -Federal Reserve


@啊不然呢 怨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7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21-4-2017 06:54 AM
加息已经到来,缩表还会远吗-华创债券20170421
2017-04-21 09:39:19 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https://m2.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1314?from=114
https://m2.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1342
April 20, 2017
...

李姥媚,又是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17 04: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啊不然呢 发表于 21-4-2017 03:41 PM
李姥媚,又是你

2017.04.21 马币 对

美元升 4.3950

新币升 3.1445

180天后,再见。
Screenshot_2017-04-21-16-24-24_com.android.chrome.png
Screenshot_2017-04-21-15-54-02_com.android.chrom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17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谈论央行"缩表"!这些市场已然凌乱,未来冲击将更大
2017-04-19 22:28 来源:券商中国

美联储的缩表还没有开始,中国央行的缩表行动其实已经悄然展开了——类似这类中国央行缩表的言论,今天有没有闯入你的视线?什么是央行缩表,在金融监管趋严的当下,这又意味着什么?

有观点说,不少市场已经先行凌乱了!

先说今天的股市,经历了一场指数微跌0.81%,个股却急跌的“假牛市”;期货市场也是如此,哪怕是和基建相关的螺纹钢、焦炭,在四五月的旺季连站都没站住;今天资金价格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大面积飘绿,利率互换还翻红,资金面被动偏紧的局面已经一览无余。

事实上,一旦金融监管政策切实落地,模糊地带减少,政策的有效性将更为增强,届时央行缩表带来的冲击将更大,资本市场的考验也将更明显。

缩表:央行总资产缩水1.1万亿

尽管央行如此努力对冲市场的恐慌情绪, 也从来没有谈到过“缩表”。但是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更何况央行的缩表表态一直没有落地。

其实,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美联储的缩表还没有开始,中国央行的缩表行动其实已经悄然展开了。而且2个月时间内,央行总资产已经“缩水”1.1万亿。

不信?请看下面一张来自央行官方网站的一季度“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先看总资产,也就是表中红框的数据:1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是34.8万亿元,2月末下降到了34.5万亿,3月末则下降到了33.7万亿。从1月末到3月末,短短两个月,下降1.1万亿,降幅达到了3%。

中国的基础货币,基本上是由“外汇占款”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两种方式形成的,也就是上图中篮框和绿框里的数据。

其中外汇占款在持续下滑,所以央行近年来就通过“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方式投放资金(也就是发行货币),具体来说就是:补充抵押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等。今年一季度,绿框里的数据是逐步走低的。

换句话说,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减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减少”等方式,控制住了基础货币,实现了缩表。 黑框里的数据——“总负债”的第一栏“储备货币”,也呈现下滑趋势。所谓“储备货币”其实就是“基础货币”。从1月末到3月末下降了5423亿元。

央行安抚市场的恐慌和超调





4月13日,央行开展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还发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839亿元。

4月14日,央行开展了900亿元逆回购操作。

4月17日,央行开展MLF操作4955亿元,无逆回购操作。

4月18日,央行开展800亿元逆回购操作。

4月19日,央行开展800亿元逆回购操作。

上面这些数据,对比A股市场上证指数当日的情况,也是挺有意思。13日,上涨0.07%。14日,下跌0.91%。17日,下跌0.74%。18日,下跌0.79%。19日,下跌0.81%。

从恢复逆回购交易净投放、超量续做到期MLF之上,不难看出近期央行供给流动性的意愿有所上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月24日至4月12日,央行曾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期间共有4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尽数实现自然净回笼。

显然,央行已经在努力对冲市场的资金面的恐慌和超调。特别是,最近银监会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不断,市场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央行并不希望这种局面持续。

为何货币供应量仍然在上升

然而, M2总量在2月和3月份增速变慢,但是总数仍然达到159.96万亿元。这是怎么回事?

基础货币供给的增速下降那么快,但是货币供应量仍然在上升。

这只能说明,货币衍生能力在增强,货币乘数在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楼市活跃,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受到管制较少。

到3月末,央行公布的M2为159.96万亿元,除以3月末的“储备货币”30.24万亿,可以计算出中国目前的货币乘数为5.29。而在去年9月末的时候,货币乘数是5.22。也就是说,央行1块钱的基础货币,通过银行体系可以变成5.29元的M2。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通过同业、理财等方式,变相监管套利,降低了实际上的准备金率,让货币衍生能力增强,货币乘数不断上升。同时,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崛起将以前大量现金转换为了生息资产(比如余额宝),以前这些现金不参与金融活动,现在全部参与。货币乘数增加,意味着单位基础货币产生的总货币倍数增加,为什么感觉到到处都是钱在寻找资产。

显然,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改进金融监管的最重要原因:过去几年,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不断突破监管边界,创造出模糊地带,让央行的调控工具从高效变得低效,甚至有失效的危险。

不过,一旦政策切实落地,模糊地带在减少,政策的有效性在增强。届时央行缩表带来的冲击将更大,资本市场的考验也将更明显。

资本市场已进入典型性货币驱动状态

股市、债市和商品都在指望货币政策。货币稍微松一下,盘面就会好转。只要一紧张,不管基本面多么好,该跌还是跌。哪怕是和基建相关的螺纹钢、焦炭,在四五月的旺季连站都没站住。

4月中旬后,资金供应就进入了偏紧状态。“央妈”17日早上一看势头不对,一把来了4955亿货币投放(MLF)。结果发现市场还是不解渴,昨天又来了800亿,今天又来了800亿。但是这几千亿下去,今天资金价格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大面积飘绿,利率互换还翻红,资金面被动偏紧的局面已经一览无余。

事实上,央行在发糖安抚市场的背后,央行的缩表行动已经悄然展开,2个月央行总资产“缩水”1.1万亿。随着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影子银行和套利等政策切实落地,模糊地带在减少,政策的有效性在增强,“水管”创造“水分”的余地会越来越小。届时,央行缩表带来的冲击将更大。

没有暴力,依然有伤害

国务院:若失业率大幅攀升,要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实施力度。

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称,稳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保就业,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区间调控的下限,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增强对就业拉动能力。若城镇新增就业大幅下滑、失业率大幅攀升,要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实施力度,促进经济企稳向好,确保就业稳定。

兴证固收唐跃:市场的风险看起来更多是市场本身。

目前来看,在宏观和货币政策层面还不具备这种可能性,包括监管政策,去杠杆的方向是明确的,对杠杆的态度也在趋于严格,但短期推进暴力去杠杆的可能性并不大。

显然,尽管监管层降杠杆决心毋庸置疑,但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降杠杆,监管层的态度都是逐步温和降杠杆,既要实现政策目标又不能发生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因此央行会适时微调货币环境,稳住市场情绪并为金融业降杠杆去产能创造空间。



海通证券姜超认为,流动性方面紧缩预期难消,货币政策短期难再宽松。

一是金融过度繁荣导致资产泡沫,3月信贷同比下降,银行表内资产扩张开始放缓,但表外融资高增意味着表外加杠杆仍在继续,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CD纳入同业负债,MPA从严监管等政策或随时到来。二是由于外占下降等原因,银行超额准备金持续下降,测算2月超储率已降至1.4%的历史最低值,3月下旬以来央行持续净回笼,货币市场资金偏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4-2017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Month 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LIBOR), based on U.S. Dollar
2017-04-13: 1.15844 (+ more)  
Updated: Apr 20, 2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17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24-4-2017 06:16 PM
都在谈论央行"缩表"!这些市场已然凌乱,未来冲击将更大
2017-04-19 22:28 来源:券商中国

美联储的缩表还没有开始,中国央行的缩表行动其实已经悄然展开了——类似这类中国央行缩表的言论,今天有没有闯入你的 ...

中美“缩表”竞赛中国抢跑 钱荒发生频率恐提高

证券时报
04-21 04:01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发令枪还未响起,美联储的缩表尚在纸上,中国央行的“缩表”行动却已经抢跑。


随着近期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把货币“关到笼子里”的最佳窗口期来临,去杠杆节奏可能比预想的更快,流动性可能比预想的更紧。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提醒称,未来应该转向真正安全和提高效率的资产,而远离一切泡沫资产。

资本外流趋势减弱

鉴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联储无论是加息还是缩表,人民币汇率都势必承压。

不过中国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适应能力已大幅提升,美联储逐次加息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在减弱。进入2017年,人民币和美元的稳定关联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美国上周五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消除了人民币保持稳定可能面临的一个障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的流出压力进一步减轻,特别是2、3月份,我国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余额连续两个月回升。局面的大幅改善,让监管部门也开始给银行“松绑”:央行日前通知各金融机构,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时不必再保证流入大于流出,不再要求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执行1:1限制规定。这被视为近来第一项放松资本管制的举措。

渣打集团的最新预测显示,由于美元前景更趋中性、以及中美贸易战风险消退、再加上特朗普对中国态度越发温和,不再认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将跌破7的整数位关口;全面上调今年人民币汇率预测,预计年底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6.99。

姜超认为,短期来看,美国特朗普新政推行受阻,预期落差导致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但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对美元指数仍有支撑,如果美联储加息、缩表袭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承受压力。

央行缩表行动已开始

美联储的缩表行动尚未开始,中国央行的缩表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3月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央行已经在快速缩表。3月份,央行总资产较上月下降8000亿,虽然当月外汇占款仅减少500亿左右。3月央行公开市场净回升流动性1330亿,同期央行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债权减少7750亿,为近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收缩。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1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是34.8万亿元,2月末下降到34.5万亿,3月末则下降到了33.7万亿,短短两个月下降1.1万亿,降幅达到了3%。

不过,表内信贷低速增长的同时,表外信贷增量仍然较为突出。2017年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但是M2总量仍然高达159.96万亿元,除以3月末的“储备货币”30.24万亿,可以计算出中国目前的货币乘数为5.29。而在去年9月末的时候,货币乘数是5.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日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强调,这是因为“很多金融机构高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同时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其实,这也是近期一行三会要求改进金融监管的最重要原因:过去几年,一些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不断突破监管边界,创造出模糊地带,让央行的调控工具从高效变得低效,甚至有失效的危险。

钱荒发生频率将提高

面对中美两国加息、缩表的不断演进,国内银行间资金利率走高,不断给资本市场上演着“压力测试”,而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步伐也在缓慢推进。

央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容忍底线到底在哪里?市场对于这个问题也是讨论不已。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曾公开表示,现在是一个比较难得的较好的宏观环境,这个环境为中国加快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

从央行的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市场心态紧绷,则央行放松口袋;市场心态松弛,则央行收紧口袋。最近两次上调政策利率分别发生在春节之后的第一工作日和两会结束及美联储加息之后的第一工作日。

这说明央行的行动窗口,不仅有备而来,而且比美联储的动作更快。所以上调政策利率只是开始,未来可能会继续选择在合适窗口期的最早时点行动。也就是说,二季度的去杠杆节奏可能比预想的更快,流动性可能比预想的更紧,钱荒发生的频率可能更高。

姜超认为,如果把货币“关到笼子里”,其实也就意味着资产泡沫到了尾声阶段,未来应该转向真正安全和提高效率的资产,而远离一切泡沫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4-2017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Fed’s Not ‘Terrified’ For The Simple Reason: It’s Only April
https://markstcyr.com/2017/04/23 ... son-its-only-apri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7 08:4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恢复到QE前相对规模0.08。目前市场预期缩表在五到十年内完成,我们假设为七年。假设GDP增速为3%,缩表于2018年初开始。那么至2024年缩表结束,资产负债表的规模预计为2.1万亿,缩减2.55万亿美元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17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21-4-2017 07:53 AM
美联储今年能加息三次?突然之间市场对此感到怀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301266

今年內加息两次算是很勉强呗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最近在11月的会议上没有改变美联储的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这是人们普遍预期的结果,而最令人意外的是,自2015年1月以来首次将增长评估升级为“稳健”。

该分析师称,“该声明没有对风险平衡(‘大致平衡’)或通胀评估(‘低于2%’)做出任何改变,但它确实补充说,核心通胀‘仍然是温和的’。我们认为,这一声明与去年12月的加息大体一致,前提是经济状况不会明显恶化。基于这一点以及最近的强劲数据,我们将12月加息的主观几率提高到85%(之前为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17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21-4-2017 04:31 PM
2017.04.21 马币 对

美元升 4.3950

新币升 3.1445

180天后,再见。

USDMYR 4.2365
SGDMYR 3.1119




电子与石油产品带动.9月出口增14.8%.逊预期

受电子电器与石油产品出口增长拉抬,大马9月出口增长14.8%,仍保持双位数增长,惟低于市场预期的18%增长,也远逊色于8月和7月的21.5和30.9%的成长表现。
(图:法新社)

(吉隆坡3日讯)受电子电器与石油产品出口增长拉抬,大马9月出口增长14.8%,仍保持双位数增长,惟低于市场预期的18%增长,也远逊色于8月和7月的21.5和30.9%的成长表现。


贸易盈余收窄14%

大马统计局公布9月贸易数据,9月出口增长至783亿令吉;进口增长15.2%,至697亿令吉,总贸易额增长15%;至1479亿令吉。

9月贸易盈余按月收窄14%,至86亿令吉,惟按年仍取得11.5%增长。

数据显示,占出口比重39.4%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9月增长17.7%,至309亿令吉;棕油产品微扬1.6%,至63亿令吉;石油提炼产品增长13.2%,至47亿令吉。

占出口比重3.9%的液化天然气则增长8.2%,至30亿令吉;其他原产品的天然胶出口额增长3.4%,木材产品出口微扬0.1%。占出口比重8%的棕油产品出口额挫1.6%,至63亿令吉。

按月而言,出口跌4.9%,主要是出口量与出口价双跌。其中液化天然气油按月跌23.3%,归咎于出口额跌20.6%、单价挫3.4%。


以出口市场增长看,9月出口至中国增长27.1%,香港增长41.0%,欧盟升16.2%、印尼42.9%。

进口按月下跌3.7%,主要是半成品和消费产品进口下跌所致。

截至今年首9个月,大马总出口额达6903亿令吉,进口6207亿令吉,中国、新加坡、欧美日是我国5大贸易国。

今年首9个月,大马贸易额达1.3兆令吉。


马币效应不再
出口成长放缓

中总资深经济学家李兴裕受询时认为,9月出口成长放缓至14.8%不令人惊奇,接近其预测的15.5%,相比市场预测18%增长。

全年出口增长可达17.5%

他说,基于下半年低基础比较不再,而且马币效应不再,预测接下来的10、11与12月,出口增长可能放缓至12%或接近个位数边缘,全年可达致17.5%出口增长。

他指出,基于去年低比较,今年上半年至7月皆取得20至逾30%强劲增长,惟下半年低基础比较和马币效应不再,出口势缓和,预测2018年受全球需求推动,出口可取得7.5%个位数增长。

谈到我国经济增长,首半年录得5.7%,预测即将公布第三季增长率为5.5%,稍低于次季的5.8%,仍在官方的5.2至5.7%增长水平内,2018年则预测取得5.1%经济增长。

他认为,美国升息步伐与外围风险犹存,加上从今开始已失去低基础与马币效应,大选跫音近恐令投资情绪谨慎,因此政府更不可因前期出口表现亮丽而自满,应促进投资、内需,以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季料成长5.5至5.6%

丰隆银行经济学家钟艳屏则认为,接下来3个月的出口增长率料放缓,预测10月出口增长15%,11与12月维持在10%之间。

她说,不论是出口或整体经济增长,在低基础比较式微后,增长由高峰逐步缓和是常态;因此她第三季经济稍比次季放缓至5.5至5.6%的增长,全年录得5.4%增长。

“电子电器领域仍将是驱动大马出口的主要动力,然而全球半导体成长动力减,我国半导体出口攀高峰后,2018年有放缓至个位增长之风险。”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财经‧2017.1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19 08: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威尔:经济前景并不要求美联储立即调整利率 缩表细节将很快公布
周明明
2019-03-09 11:15
字数686
阅读2分钟


摘要:鲍威尔最新讲话称,资产负债表计划的细节很快就会公布。FOMC有耐心在利率政策上采取观望态度;对待抑制通胀的因素尤其有耐心。除了观察前瞻指引和QE的具体效果如何,美联储还必须要正视零利率下限的问题。


北京时间11: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参与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院关于“货币政策正常化与评估”的讨论。

鲍威尔表示,目前经济前景中还没有需要美联储采取政策予以回应的问题,未来美联储利率决议仍然取决于数据。FOMC有耐心在利率政策上采取观望态度,对待抑制通胀的因素尤其有耐心,并将在相对较快的时间宣布关于缩表的更多细节。

他还表示,美联储正在探索改善通胀预测的方法,对通胀框架进行调整的门槛很高,而央行需要更好的办法对抗低通胀。“我们不寻求法律上的改变,也没有考虑对美联储的结构或2%的通胀目标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并没有提及周五公布的令人沮丧的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但表示就业市场的各项指标“看起来和几十年来一样有利”。昨晚公布的美国2月非农大跌眼镜,新增就业仅2万创17个月新低,但时薪同比增速创下了十年最高的记录。

除了观察前瞻指引和QE的具体效果如何,鲍威尔还指出美联储必须要正视零利率下限的问题。

他还坦言,目前全球都在面临通胀失速的压力,包括西欧、美国等国家增速放缓。尽管前景向好,但美国经济增长相对去年确实有所放缓。尤其是英国退欧、国际贸易形势等等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使得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

债务问题一直是悬在美国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鲍威尔称,美国若出现债务违约会导致经济面临重大挑战,而他并不认为美国政府有严肃考虑用财政政策去管理商业周期。至于潜在的信贷风险,鲍威尔称美联储将在管理杠杆贷款方面更加谨慎,也更加谨慎关注影子银行的风险。

此外,他还指出,若美联储(由目标区间制)转向以平均通胀率作为目标,这个过渡过程会非常漫长。美国当前通胀率虽然低但也稳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经济中的闲置状况反应敏感。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4 12:11 PM , Processed in 0.07238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