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09|回复: 1

寺、廟、觀、祠、庵的分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9-2017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寺、廟、觀、祠、庵的分別

寺:
在古代最初是專指皇帝的行政機構的。像我們經常在文學作品中看到「大理寺」,是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的官署,最早是從北齊開始設立,以後歷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
「寺」在古代漢語里也有「持續,相續」的意思。意思是說,皇帝設立的這個機構是個永久性的機構,不是臨時性的機構,是要國祚綿綿、代代延續下去的。
廟:
是中國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歷史可能比「寺」更長遠,像大家都知道的:武侯廟、關廟、岳王廟、龍王廟、孟姜女廟、屈原廟、媽祖廟、山神廟、土地廟、城隍廟等等。我們沒有聽說供關帝的叫「關帝寺」的。因為功能不一樣,所以稱謂也就不一樣。
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廟作為祭祀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謚文人武士。隨著佛教的傳入,後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廟字的俗稱。
祠:
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捨。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東漢末,社會上興起建祠抬高家族門第之風,甚至活人也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漸增多。
觀:
「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道教宮廟稱「觀」而不稱「寺」或者「廟」,與道教夜觀天象的傳統或許有最為直接的關聯。
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而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據傳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庵:
古時是一種小草屋,即所謂「結草為庵」。舊時文人的書齋亦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漢以後建了一些專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於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專用建築名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9-2017 12:2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我还以为寺是比较大间的佛教道场,庙是规模比较小的,观是道教的道场,祠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庵是尼姑住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09:11 AM , Processed in 0.06847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