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9|回复: 2

邪淫的果報案例---徐志摩的婚姻經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17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56 于 28-12-2017 10:54 PM 编辑

鐘茂森博士(節選)
    看看今天的社會,出現了許多不正常的現象。家庭本來是社會的基石,但是現代離婚率驚人地增長。據美國國家健康統計局的統計,2002年美國離婚人數是80萬人。中國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據2001年的統計是每結婚3.5對就有一對離婚。中國2003年的統計數字是全年有133萬對夫妻離婚。大多數國家的離婚率是有增無減。據統計,85%生理缺陷的兒童來自離婚後的單親家庭。而這些家庭的孩子在離家出走、辍學、吸毒、強奸、性病、坐牢等方面都超過正常家庭的孩子9至32倍。

    據中國人口網的資訊,全世界處於15歲至24歲之間的青少年有10億,其中中國有2億。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產墮胎的人中有50%是青少年,平均每分鐘由10名少女進行不安全流產。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每分鐘有10名墮胎者,意味著平均每6秒鐘就有一名女子打胎,每六秒鐘就有一個胎兒被屠殺!台灣每年有30至50萬人墮胎,台灣輔仁大學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發行的《殘蝕的理性》紀錄片提供的數位是:美國外科每年進行150萬次的墮胎手術。這是多少婦女的血淚創傷!這是多少小生命慘遭屠殺啊!美國亞特蘭大的一位私人診所的男醫生說:‘我每天要做50至60個人的墮胎手術。有一天我上班,看到那些排隊候診等待做人工流產的婦女,我的心突然顫抖了,我再也做不下去了,我想自殺。我這不是為婦女服務,而是屠殺生命!我寧願放棄生命,也不願再做一次墮胎手術了。’

    據中國海南特區報的報導,在這些墮胎中20歲左右的青年人居多,有的甚至還小。據一家私人診所的醫生介紹,有一個16歲的女孩,已經是第三次墮胎了。她們通常都是隱瞞自己真實的姓名和身份。醫生們很擔憂:因為這極不利於婦女健康。

    我們在《殘蝕的理性》這個記錄片中,真實地看到,許多美國婦女因人工流產而帶來嚴重身心創傷,影響了她們這一生幸福。其中一位婦女墮胎以後,大出血,子宮穿孔,如果再懷孕,將會有生命的危險。而且更糟的是她每天必須要掛著一個人工的肛門排洩袋,她很怕在人群中逗留,怕別人聽到她無法控制的排洩聲。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痛苦地說:‘如果我早知這樣,我一定不會做這種事了,可是當初沒有人告訴我啊!’

    另一位墮胎婦女說:‘我殺了我的孩子!手術後我看到桶裡被搗碎的小生命的屍體,我看到那是他的頭,那是他的手指,那是他的小腿,我的整個精神都崩潰了!回到家裡,我痛苦了幾天,我一生中沒有這樣哭泣過。而且這種悲痛的哭泣越來越頻繁。我想跳樓。’這是多麼痛苦和不幸啊!這種痛苦和不幸,是由於不節制淫欲、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引起的。

    據美國《醫療消息》雜志的統計,美國每年染上性病的有300萬人。未成年男女過早談戀愛,婚前性行為,以及墮胎、賣淫活動氾濫。

    據今年(2005年)元月份的報導,美國鑒於這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布希總統不得不提倡節欲運動。目前許多中學都開設了節欲教育課,呼吁青少年結婚前不要發生性關系。布希總統批准2.7億美金支援全國的節欲運動。

    由於男女之間輕率的行為,給個人身心健康、名節事業、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後代成長,都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2004年11月1日,北京的《新京報》公布了一則轟動的新聞: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陸德明因嫖娼被公安部門當場抓獲。因其嫖娼行為性質惡劣,嚴重影響復旦大學的形象,因此對其進行了嚴肅的處理:陸德明不再擔任經濟學院院長,不能再從事教學活動,取消其教授資格3年……校方表示:‘復旦大學內部對陸德明事件十分痛心。’學校對陸德明做出了開除黨籍、開除行政職務、留校察看等處分。這以後,媒體紛紛報導這一事件。

    不僅復旦大學對陸德明事件十分痛心,所有的學生和老師以及大眾對這件事都十分痛心!由於在戒淫的問題上,陸德明放縱了自己,以至身敗名裂。這位47歲的教授,是經濟學院的博士導師,是上海市政府的決策咨詢專家,他享受著國務院的特殊津貼,被稱為是上海復旦大學的經濟學家。然而如今名譽掃地!不僅令學校師生痛心,更令家庭妻子兒女痛心,倘若雙親還在,更令父母傷心落淚。且陸德明是在復旦大學讀完學士、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是國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此事件發生,他豈不是深深辜負祖國的培養?

    民國年間蘇州靈巖山的高僧印光大師曾倡印勸戒淫戒殺等善書300萬冊。他親自撰文普勸民眾,他說:‘不淫獲福,犯淫致禍。’他說:‘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俄頃之歡娛也。哀哉!’印光大師這段話是對陸德明最恰當的評論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例子。民國年間的詩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戀愛史和婚變比他的文學作品更轟動於世。徐志摩出身於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學英國,他的原配夫人叫張幼儀。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賢淑穩重,善操持家務。婚後生了一個兒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又非常高興有了孫子。所以父母在經濟上是不遺余力地支持他們的。婚後,徐志摩出國留學。

    1921年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學生叫林徽音,他一見鐘情,忘記了自己是已經為人之夫和為人之父了。徐志摩雖然很有才華,也很有錢,但是林徽音鑒於他已有家室,雖然和他交往頻繁,並沒有答應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裡,開始對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開的嫌棄,說張幼儀是‘鄉下土包子’,‘我要離婚!’。張幼儀還是默默地為丈夫洗衣服、做飯伺候丈夫。當時張幼儀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國陪讀的。兩歲的兒子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照看。21歲的張幼儀已經又懷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說:‘你去打胎。’張說:‘打胎很危險啊,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卻冷漠地說:‘做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

    更有甚者,幾天之後,徐志摩不聲不響地離家出走了,可憐的年輕孕婦,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殺,但是後來想起了《孝經》上的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於是打斷了自殺的念頭,是孔老夫子的話救了她的命。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後,開始求救於在法國留學的二哥和在德國留學的七弟。兄弟們都向張幼儀伸出了援助的手,勸她千萬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願收養。得到手足的幫助鼓勵,張幼儀在德國生了第二個兒子。後來徐志摩又來逼她離婚。他們在一個朋友家裡見面,張幼儀說:‘你要離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辦。’徐志摩用狠硬的態度說‘不行!我沒時間等!你一定要現在簽字!’張幼儀見他如此無情,對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毫不理會,知道無法挽回,被迫簽字離婚。

    因為徐志摩的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1922年,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裂了。徐志摩離婚後,心花怒放,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卻悄然回國了,不久與他人正式結婚了。徐志摩的追求變成了泡沫。有人評述,時值芳年的林徽音為什麼沒有嫁給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呢?因為林徽音憑直觀的感覺,覺得這個詩人的熱情不足以信賴。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陸小曼,是一個漂亮的才女,愛好藝術,擅長詩、書、琴、畫。不久王赓調往哈爾濱工作,陸小曼留戀北京,沒有與丈夫同去。在這段時間裡,徐志摩與陸小曼接觸的機會更多了。徐志摩開始追求陸小曼了。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對這兩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贊譽的,但因為他們兩個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禮度的范圍,徐志摩是在迷戀一個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就多起來了。本來這時懸崖勒馬還來得及,但是色迷心竅,徐志摩沒有回頭,最後的結局就是陸小曼離婚了,另一個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了。這件事成為當時轟動京城的新聞。陸小曼的父母不高興,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氣,他們中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給,並且根本不見這個新媳婦。正如《弟子規》所說的:‘德有傷,贻親羞’。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在他與陸小曼結婚時,訓斥他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後,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壓力,經濟拮據。陸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顧傭人。公公婆婆堅持不見她,她的自尊心受壓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東奔西跑去兼課賺錢,來往於上海北京之間。徐志摩在北京大學上課,希望陸小曼從上海搬到北京來。可是陸小曼迷戀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歡打牌、跳舞、看戲特別是吃上鴉片膏和戲子們打的火熱。徐志摩對此非常不滿,夫妻經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聽說他過去追求過的林徽音將於19日在北京舉行演講會。他興奮地搭機趕往北京去捧場,結果這次飛機失事,這位才子結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時才35歲。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隨著自己的感覺走,不顧道德。雖然他做到了‘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但是他並沒有幸福。後人著述《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作者張邦梅)曾評論:‘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拋諸腦後,對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結發妻子,一點恩情也沒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訓,竟然與友人之妻陸小曼談戀愛,一手摧毀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個家庭破碎,更傷透了父母的心。’

    《弟子規》中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徐志摩不正是這種人嗎?徐志摩雖然會寫詩作文,但對愛情婚姻輕率的行為,違背了人倫道德,可以說對父母不孝,對子女不慈,對妻子不忠貞,對朋友無信義,並且他身為人師帶壞風氣,所以他的結局是不幸的。

    與之相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被丈夫遺棄以後,重新生活,入德國學校學習,專攻幼稚教育,五年後學成回國。上海一家女子銀行聘她做總裁,並且她還經營了一間服裝公司,均大獲成功。她在百忙中還請了一位國學老師,給自己講解孔孟之道,每天一小時從不間斷。她有留學的新學識,又攝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不忘中國傳統的美德,離婚後自己撫育兒子長大成人,仍然孝敬徐家二老,做為干女兒照顧二老,為他們送終。徐志摩罹難後,張幼儀每月還寄錢幫助陸小曼。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是在她的策劃下編輯的。她享年89歲。我們看到張幼儀敬老愛幼,她寬恕了徐志摩,還出版了他的文集,接濟他的遺孀,而且經濟富厚,事業興隆,兒孫孝順。她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稱贊,她是幸福的。

    以上我們從上海陸德明和民國詩人徐志摩的例子,看到活生生的事實,男女之間違犯道德的行為,給人生帶來不幸的後果,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仙女飘飘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2017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發願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1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56 于 28-12-2017 11:03 PM 编辑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槱森,小字又申,後改字志摩浙江海寧人,中華民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2][3]。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與胡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於1923年創建新的文學團體:新月詩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12:14 PM , Processed in 0.07300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