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2|回复: 1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4月16日最新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4-2018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欲知足這句老話,放到現在仍然不過時。層出不窮的新需求當中,有很多其實是不必要的,因而減少欲望並不是苛待、壓抑自己,反而是善待自己,是學習如何更理性、輕鬆地生活。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

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6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qinyoushu.pdf

     癸一、對治之功德(對治貪執財富有什麼功德):

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

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

     人天導師佛陀在大小乘經典中再三強調:所有的財產當中,知足少欲最為殊勝。前面也講了,之所以命名為「財富」,是因為它能讓人得以滿足,不管精神財富還是物質財富,都會帶來一種滿足感。但如果你精神上非常空虛,物質上再怎麼富裕,內心也無法滿足,裝多少財富也沒辦法填滿。

     現代跟古代大不相同,古人沒有現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一個國家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封閉的,村落與村落之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也少得可憐,這樣一來,人們看得不多,聽得不多,知道得也不多,所以貪婪不是很強烈。就像我們藏地,世世代代都住在山溝裡,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很多人都有滿足感。可是現在並非如此,這個人買了摩托車,那個人就羨慕得不得了:「為什麼我沒有啊?我有該多好啊!它的性能如何如何……」貪欲會無法抑制地生起來。其實如果知道滿足,即使沒有那麼多財產,也堪為一個真正的富翁,因為「財富」就是令人得以滿足。

     所以,佛陀在大小乘經典中說,知足少欲是所有財產中無與倫比的,它所帶來的快樂,連天王也很難以享受,如云:「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天王亦難享。」修行人在寂靜地方自由自在地修行,跟誰都沒有牽連糾纏,這樣的生活不要說人間,帝釋天也很難享受(因為他沒有離貪)。

     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要通過佛法修持自己的心,如果想用物質來滿足自己,的確是很困難的。現在很多富翁無論有多少錢,都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所以知足才是最大的財富,有一間簡單的屋子住就可以了,若有一種滿足感,就不會再想修三四層樓;修了三四層樓還不夠,又修二十幾層樓;修了二十幾層樓還不行,要換到大城市裡去修……最後你在很多地方修了無數房子,但仍然無法滿足。這光是對房子的貪執,還有對人的貪執、對財物的貪執,一直不能達到滿足,痛苦也隨之不斷增上。《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因此,大乘和小乘都提倡知足少欲,倘若沒有知足,《俱舍論》中說,根本不堪為出離心的法器。現在的社會需要知足,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沒有必要跟別人攀比競爭,這對你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足,縱然你沒有金銀等財富,也是世間上最大的富翁。

     我以前講過一個富翁,他有很多房子和錢財,可是他一點都不開心,每天寢食難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對窮夫婦,靠賣豆腐維生,儘管家境貧寒,但夫婦倆從早到晚有說有笑。富翁覺得特別奇怪:「為什麼我如此不快樂,他們卻這麼快樂?」有一個人對他說:「你不必多想,隔牆扔幾錠銀子過去,便會知道了。」於是他趁夜黑無人,將五十兩銀子扔進了隔壁的豆腐店。拾到這筆從天而降的財富,夫婦倆欣喜若狂,忙著埋藏銀子,又要考慮怎麼花,又要擔心別人偷……弄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再也聽不到往日的笑聲了。富翁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這些銀子啊!」

     然而,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心裡沒有滿足感,拼命去追求,最後根本得不到快樂。有時候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山裡的一些修行人,住處也簡單,吃穿也簡單,可他們有無比的歡喜心,沒有任何憂慮,死的時候也很快樂。我們學院以前有些出家人,生前對財富沒有耽著,死的時候非常安詳,有些是獅子臥,有些是跏趺坐。而有財富的人死時卻很痛苦,記得好像1996年,當時在女眾醫務室,有一個師父死了,在場的很多醫生告訴我:她臨死時一直捂著一個紅包,死的樣子很慘。後來,大家打開那個紅包,發現裡面有一萬塊錢,每個人都很害怕,立即把錢拿去給她念經了。所以,對財產貪著不捨的話,死時恐怕也不會很安詳。

---------------------------------------------------------------

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6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qinyoushu.pdf

     解釋題目:《親友書》

     “親友”,是指釋迦教法弘揚者龍猛菩薩的親密摯友——樂行國王。當時他們沒有見面,龍猛菩薩以書信的方式為其宣說解脫道,這些竅訣集成一部論典,就取名為“親友書”。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lunshi/op2.php

聖者龍樹菩薩略傳

雍怎益西堅贊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6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http://down.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qinyoushu.pdf

     介紹作者:龍猛菩薩

     佛教歷史上,龍猛菩薩是公認的登地菩薩,佛陀在《楞伽經》中親自授記:“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意即南方碑達國(注)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龍猛,在佛陀涅槃之後,佛教內部產生爭論時,他站出來弘揚大乘中觀,破除有邊與無邊,詮釋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在《大鼓經》、《大雲經》、《文殊根本續》等大乘經續中,對龍猛菩薩也有明顯的授記,有些說他是一地菩薩,有些說是七地菩薩,有些甚至說獲得了佛果。藏傳佛教中他被喻為“二勝六莊嚴(注)”之一,漢傳佛教中他被八大宗派(注)奉為開山始祖,這樣的大菩薩、大聖者,佛教徒沒有一個不承認。

     《大唐西域記》中說,當時龍猛菩薩令佛法越來越興盛,魔王波旬極度不安,投生為樂行王的兒子——具力太子,為了獲得王位,跟母親商量要害死龍猛菩薩。他來到菩薩前面,說自己不幸得了一種病,非人腦不能醫治,求菩薩布施自己的頭顱。龍猛菩薩心想:“往昔佛陀無數次布施自己的身體,如今我遇到這樣的對境,也應當滿足他的心願。”於是隨手取一根吉祥草,吹口氣化作利劍,把頭割了下來,以此而示現圓寂。

     《前行》裡面也說,樂行王子向龍猛菩薩索要頭顱,菩薩爽快地答應了。太子奮力揮起寶劍,可好像斬虛空一樣,根本無法傷害菩薩。菩薩告訴他:“我五百世前就徹底清淨了兵器砍割的異熟果報,所以用兵器無法砍斷我的頭。但我曾經割吉祥草時殺害小蟲的宿業沒有償還,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斷我的頭。”太子依言照辦,頭顱當下落地,菩薩趨入寂滅,往生極樂世界。

     王子擔心頭顱會重新復原,便將其扔到了一由旬以外的地方。由於菩薩對地水火風已獲自在,所以身體與頭部變成兩座大山(我去印度南方時,看到並朝拜過)。不過更奇妙的是,隨著歲月的遞增,二者之間的距離一步步縮短,等到將來兩山接觸之時,龍猛菩薩將重入此身體,再次弘揚大乘般若法門。

     龍猛菩薩的殊勝教言,大家有機會學習,確確實實非常有福報。現在邪說層出不窮,邪惡勢力也十分強大,在暗無天日的世間上,我們得到人身、值遇佛法,並能聽聞佛陀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之教言,是多生累劫的善根福德,理應值得珍惜。

     《親友書》是龍猛菩薩給樂行王的教言。漢傳佛教的經典中,樂行王又名禪陀迦王、乘土王。早在唐朝,《親友書》就被義淨法師翻譯出來了,義淨在翻譯之前曾說:這些竅訣十分殊勝,可惜漢地多不了解,故將之翻譯出來,希望能順利流通。1999年我依他的譯本給大家作過解釋,但以藏文來對照,許多詞句比較難懂,不太容易直接了解。後來宋朝譯師也翻譯了兩個譯本,現收錄於《大藏經.論集部》中,因而在漢傳佛教中,《親友書》有三個不同的版本(注)。然自唐朝到現在,從漢地歷史上看,人們對這部論典並沒有予以足夠重視,不像《阿彌陀經》、《金剛經》那樣人盡皆知。

     如今依靠大家的信心和發願力,弘揚《親友書》的因緣已經成熟,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今後若有機緣,也應全力以赴在不同層次的佛教團體中弘揚。本論所宣講的教言,只要是大乘根基、對佛教有信心,百分之百有非常大的利益。世間亂七八糟的學問,並沒有什麼價值,最有價值的就是聖者的金剛妙語,它可讓眾生根深蒂固的煩惱逐漸瓦解,有殊勝威力和不共加持!


注1:南方碑達國,即現在的印度南方,1990年法王一行去印度時曾朝拜過。

注2:二勝六莊嚴:二勝謂精通佛教最勝根本,即戒律學的兩大論師釋迦光和功德光。六莊嚴謂裝飾南贍部洲的六莊嚴:精通中觀學的龍樹和聖天;精通對法學的無著和世親;精通因明學的陳那和法稱。

注3:禪宗、淨土宗、密宗、唯識(法相)宗、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成實宗。

注4:《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勸發諸王要偈》,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荣耀归来123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4-2018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病第一利   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厚   無為第一安

─《太子瑞應本起經》─

--------------------------------------------------------------------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佛說八大人覺經》─

--------------------------------------------------------------------

什麼樣的人才最快樂?是富可敵國者?傾國傾城者?權傾一時者?還是名震天下者呢?都不一定。佛陀告訴我們,知足之人才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佛遺教經》中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對照自己,你快樂嗎?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

佛教中提倡什麼樣的生活呢?不能窮奢極欲、揮金如土;也不能衣食無著、極度拮据。而應選擇中道,在維持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學會知足少欲,不要縱容自己的欲望,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

我們佛教提倡知足少欲、生活簡單,其實世間上不少的科學家也是如此。愛因斯坦就說過:“我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

佛教倡導的少欲知足,是簡單生活。簡單生活是當代新文明的重要理念,它能減少壓力,令人輕鬆自在。佛陀的許多思想的確是跨世紀的思想,對現代人也非常有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

簡化和單純的生活中,最容易找到幸福感。其原因一,幸福感來自於滿足感,習慣了單純生活以後,處處都能找到滿足感;原因二,簡化生活可以減輕許多壓力,故而能感覺到輕鬆自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

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的基礎是什麼我們知道嗎?所有的幸福,都建立在滿足感之上。想擁有幸福,就要學會滿足。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

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實際上就已經很幸福了。但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知足越大,幸福感越多。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

“幸福”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怎樣才能得到幸福,思考它的人並不多。其實,幸福的根本是心,只要心滿足了,哪怕是粗茶淡飯,也會怡然自得;若是心不滿足,即便是金玉滿堂,也依然悲戚愁苦。今天是“國際幸福日”,趁這個吉祥的日子,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幸福的方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若能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做一些減法,就能感受到輕鬆、自在、幸福,但物欲卻非要讓我們去做各種加法,越做加法,就越感覺不到幸福,所以,真正毀滅我們的幸福的敵人,就是過度的物欲。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11:17 PM , Processed in 0.07376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