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2|回复: 0

什么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它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0-2019 07: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犹记得三年前,当我在政府医院服务时,曾经为一个在排期等肾脏移植(kidney transplant)的中年男性进行移植前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OGDS)检查时,通过狭频影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加上活检检查诊断他患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完全型,大肠型,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是器官移植的禁忌。


据病史了解,那位病人的父亲就是死于胃肠道肿瘤的,这更增加了这位病人将来患癌的风险。我永远记得当我向他解读病理报告,并告知他不适合做器官移植时,他那个愤怒的脸。当时他在诊所里对所有人大吼大叫的说:“我等了这么多年的肾脏移植排期就被一个胃镜搞砸!”经过反复的解释,他终于接受患有癌前病变者是不适合做器官移植的。


图来源:网络



在目前的新工作环境,我几乎每两周都会发现一个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案例。可见这种癌前病变是很常见的;与此同时,这还不包括相当数量的漏诊病例!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所取代,它也是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发生癌变的概率为5%。


尽管如此,一般单纯肠化生也不必过于紧张,建议胃镜复查一至三年一次。但如果肠化生进一步发展为“异型增生(dysplasia)”时,其癌变概率就明显升高,应该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防止胃癌的发生。


大量研究发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患者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吸烟、高盐饮食、胆汁酸反流(bile reflux)等密切相关。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于2001至2004年为270名胃癌病人家属进行的筛查研究,30%的家属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很多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病人只有轻微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表现。胃镜下配合狭频影像技术能识别肠上皮化生,并通过特殊染色后显微镜下的病理形态,将它分为Ⅰ、Ⅱ、Ⅲ三型。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仍然以活检病理为准。


由于胃癌尤其是晚期胃癌总体治疗效果不佳,身为胃肠内科医生的我们更是要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发生率。如果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需要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然后随访。病人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过咸与亚硝酸盐,增加高纤维饮食,并戒除烟酒习惯,以降低胃癌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1:27 PM , Processed in 0.07073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