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66|回复: 2

黎鸣:放弃阴阳五行歪理理论,这是自然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2-2020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9-2-2020 02:06 PM 编辑


黎鸣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宝库,我的评价是:技术实践非常伟大,但学说理论却非常渺小;前者是无限赞美,后者是无限遗憾。如何发掘宝库?如何终止遗憾?应该成为今后中国人伟大的努力。而今天我要说,中国人所有的遗憾,都是有害的周孔儒家“瘟化”传统造成的。它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整整停滞了三千多年,也包括拖累了中华医药宝库的升华。一些脑袋僵化的人们视中医药为中国落后的象征,却不看整整三千多年来,它实际上是捍卫中国人健康生存的重要保障,虽然理论不“科学”,但实践却非常“技术”,其中即包含了可以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的重要古代资源。中国人的一切,包括中医药伟大的技术,却缺乏真正属于“科学”的理论,这才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巨大的历史遗憾,更应该是最巨大的历史教训,周孔儒传统让中国人永远丧失了理论思维的能力。

完全可以说,整整三千多年来,中国人没有建立起任何一个哪怕有一点点“逻辑系统性”的理论出来,但必须除了老子《道德经》的全息逻辑理论在外。我可以告诉亲们,老子的全息逻辑理论恰恰是迄今为止全人类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之母。可惜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之中,老子及其理论却基本上被周孔儒家传统宣判了“死刑”。我要告诉亲们,我们今天应该完全相反,应该代表真正人类的良知,立即宣判周孔儒家传统的“死刑”,而且更要求必须立即执行,否则,中国人将不会有未来。关于这一点,以后再论,本文今天只讨论造成中医药理论巨大遗憾的来龙去脉。

老子创造阴阳三行六道的全息逻辑在前,说白了,老子创造的“魔方双螺旋立体动态思维模型”在前,而孔儒文人瞎糊弄的“阴阳五行”却实际在后,然而后者却反而事实上垄断了后来长时期中国人的思维。今天我要告诉亲们,从逻辑上看,“阴阳五行”,从一开始就把中国人的“智慧”弄死了。阴阳问题不大,关键在“五行”,是一个完全自我封闭的死思路,且五行概念全都是具象,毫无抽象。阴阳虽然不错,然而五行却把一切都放进了一个严密封闭的死屋子。

想要证明这一点并不难:人们可以一笔到底把五角星画出来,但是却绝对不可能一笔把双螺旋的双三角形画出来,也不可能把任何一个六角星画出来,如果不只画六角形的外形的话。大家不妨试一试。一笔画出来的结果是指,五件事物全都可以一个连一个地全都产生出来,但却是没有新生事物发生的单纯重复。五行中的金木土水火,最终相生相克于一体之中,新事物永远产生不了,而且永远都只在五种具象的事物中恶性循环。这种情形在双螺旋的双三角形之中决不会发生。正是因此,阴阳五行是一个完全自我封闭的死系统,而双螺旋——阴阳三行六度,则是个自我有序且永远抽象开放的活系统,阴阳可以循环,三行可以生万物,六度可以轮回。

现在可以证明,为什么生命基因密码结构会是双螺旋,而不会是阴阳五行?关于六度轮回,人们会问,人类的灵魂能参以轮回吗?这种问题,很难说完全没有可能,但也很难说它终归可能在哪里。不过老子告诉人们,人类灵魂包含在自然灵魂——意间中。物质、生命、智慧是意间三层,迄今为止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还只刚开始,例如智慧由什么组成?它为什么能够创造万物?其实奥秘同样也在于,为什么自然能创造人?今天的人工智能,最终的结果将会是什么?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但却完全可以在双螺旋中发生。

现在我可以说,老子的魔方双螺旋立体动态模型,不仅是生命基因密码的有效模型,实际上也是大自然——宇宙宸,以及物质、生命、人类、智慧、精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总之一切万物存在的共同的总模型,自然也是人工智能的总模型。

为什么阴阳五行思维体系的中医药学说,不可能称作“科学”?原因很简单,因为阴阳五行理论系统,不可能成为生命体生存的基本模型。造成中国人的中医药系统不可能成为人类科学的最大障碍,仍然必须归到周孔儒家有害的“瘟化”传统总账上。周孔儒家传统垄断了中国人意识的历史达三千多年,然而这却是丧失了“爱智慧”能力成长的三千多年,中国人的智慧完全被一个错误的思维系统——周孔儒家的绝对无逻辑系统,以及一个受到了这个无逻辑系统严重毒害的同样错误的“阴阳五行”的封闭系统所包围。如此包围的结果,中国人的智慧不可能获得自我解放的机会,从而中国人就只能让自己的生存状态始终都处于愚蠢的生命、社会、政治、经济“瘟化”的恶性循环之中。

具体考察“阴阳五行”的来源也可以发现,阴阳虽然来自伏羲符号,但是“五行”却是来自儒家经典《尚书》中的《洪范》,尤其到了汉代,特别东汉时期的“黄老”学说盛行,其中最著名的即《黄帝内经》。我可以断言,黄帝的兴起原本就是周孔儒家文人用来压倒老子伟大思想的“借口”,然而很遗憾,这种“借口”却成功了,中国人从此彻底与老子的思想告别。关键即在“阴阳五行”盛行,而老子的“阴阳三行六度”,实质上的“双螺旋学说”却只能彻底被淹没。所谓“黄老”学说,实质上是有黄帝没老子,而黄帝也是东汉人的假冒,而决非历史上真正的黄帝本人。“阴阳五行”打败“阴阳三行六度”的结果,是中国人彻底走向了反自然、反社会、反智慧、反精神、反人类文明的黑暗历史的邪路、死路,一直到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让中国文化重新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我要告诫亲们的是,不要再去迷信《周易》、《周礼》、《四书五经》、“阴阳五行”等完全丧失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周孔儒家传统!再迷信它们,就将只能让中国人、中国、中国历史、中医药学等等继续丧失最起码的逻辑理论建设,丧失了最基本理论建设的民族就只能彻底完蛋!立即回归老子吧!利用老子“阴阳三行六度”的“双螺旋”理论,我们重新来整理中国中医药学伟大实践的宝库。民族的崛起,首先即必须是文化的崛起,而文化的崛起,其中即必须包括全息逻辑理论思维的崛起,也包括中医药学说理论全面革新的崛起,这决不是复古,尤其不是回归周孔儒传统的复古,而是回归大自然的真理、规律、逻辑,回归老子《道德经》所实际代表的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真理、规律、逻辑。

今天的文章即告诉亲们,“阴阳五行”的理论死系统事实上已经严重禁锢了中医药学说的发展两千多年,它之所以成为不了今天人类的“科学”,关键即在“阴阳五行”理论的严重错误,完全丧失了学说“生命”发展的前途。而老子的“阴阳三行六度”也即实质上的“双螺旋”理论,到了今天,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公认理论的原理共识。回到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才会有中医药学说伟大的新生。最后再说一句,“阴阳五行”的理论系统,应该终结了,不要再重走自我封闭的毫无生命气息的历史死路。老子的魔方双螺旋立体动态模型,既是宇宙宸大自然的模型,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未来中医药学说的模型。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医药学的技术实践才可能重新走上人类“科学”的“医学”之路。一句话,中医药学说的理论必须全面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中医药学的伟大实践“更上层楼”,“别开生面”,并最终可能与西医药学说在未来的时代“并驾齐驱”。(202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3-2020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有許多令人疑惑的地方。
一、沒有指出所謂「科學」是甚麼。整篇看來,所指科學是西方科學,特式是理論體系領頭。而所指技術是中國科學,特式是實踐領頭。還有未點明的,就是中國科學,是以易經的陰陽八卦五行來作攀附解釋,協助思考的,即是,易經所給的是一個包羅萬有的思想模型,供你參考,引導你思考的。如何用,完全憑你個人的喜好。換言之,易經體系就是中國科學的母理論,怎能說中國科學沒有理論?不過,刀擺在那裡,你拿來切菜煮菜、砍樹開墾、殺人掠貨,任憑你如何用,有功有過、有得有罪,都是你用刀人的問題,不能有好的是人好,有壞的是工具不好。
二、「老子创造阴阳三行六道的全息逻辑在前,说白了,老子创造的“魔方双螺旋立体动态思维模型”在前,而孔儒文人瞎糊弄的“阴阳五行”却实际在后」。沒有說明「阴阳三行六道」和「阴阳五行」的內容,供人比對其中的不同,或正確或錯誤如何了解或評斷?
三、老子的魔方双螺旋立体动态模型---沒有圖形表示,難以讓人知道所描述的是甚麼。
四、中國有中國的道理,沒有必要追隨人家的步道,否則祗有成了別人的龜孫子。
      重點是中醫的服務水準,有沒有趕上優質的水平。搶佔市場,纔有說話的聲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20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6-3-2020 04:11 PM 编辑

哎呀,科学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傻B.头脑糊里糊涂。

科学是严谨研究自然世界客观规律的总结,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可靠的认识。

如物理学,化学,现代医学,等等。

中国有自己的特色科学吗?没有,易經的說词,只是“猜想”,形而上学。猜想,不是科学。

只是科学发展,最初期猜想意见。没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成熟的方法学,认识学的严谨分析研究。不属成熟科学范畴。
黎鸣先生有现代“科学哲学”,“逻辑学”的训练,自然明白,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09:23 AM , Processed in 0.05298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