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254|回复: 21

少林七十二绝技(你相信吗?)

[复制链接]
M3RcYL3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05: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林七十二绝技真的存在吗?有没有像金庸写的那么厉害呢?


  1一指金刚法

  2双锁功

  3足射功

  4拔钉功

  5抱树功

  6四段功

  7一指禅功

  8铁头功

  9铁布衫功

  10排打功

  11铁扫帚功

  12竹叶手

  13蜈蚣跳

  14提斤斤

  15仙人掌

  16刚柔法

  17硃砂掌

  18卧虎功

  19泅水术

  20千斤闸

  21金钟罩

  22锁指功

  23罗汉功

  24壁虎游墙术

  25鞭劲法

  26琵琶功

  27流星桩

  28梅花桩

  29石锁功

  30铁臂功

  31弹子拳

  32柔骨功

  33蛤蟆功

  34穿帘功

  35鹰爪力

  36铁牛功

  37鹰翼功

  38阳光手

  39门裆功

  40铁袋功

  41揭谛功

  42龟背功

  43蹿纵术

  44轻身术

  45铁膝功

  46跳跃法

  47摩插术

  48石柱功

  49铁砂掌

  50一线穿

  51吸阴功

  52枪刀不入法

  53飞行功

  54五毒手

  55分水功

  56飞檐走壁法

  57翻腾术

  58柏木桩

  59霸王肘

  60拈花功

  61推山掌

  62马鞍功

  63玉带功

  64阴拳功

  65沙包功

  66点石功

  67拔山功

  68螳螂爪

  69布袋功

  70观音掌

  71上罐功

  72合盘掌

一、拳法

  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

  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二、掌法

  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三、指法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四、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五、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六、剑法

  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达摩院专研。

  七、刀法

  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37、破戒刀法:名为破戒,即是大开杀戒,因此这套刀法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名为慈悲,即慈悲为怀,这套刀法招式柔和,没有杀招,与破戒刀相反。

  39、燃木刀法:菩提院专研。

  八、杖法

  40、伏魔铲法:般若堂专研。

  41、普门杖法:戒律院用来惩戒触犯寺规的弟子的一种杖法,招式巧妙,临敌时总能招招命中对方。但威力一般。

  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专研。

  43、达摩八法神禅杖法:掌门人专研。

  九、棍法

  44、小夜叉棍法:绝招是“维护众生界”,源自《维摩经》。罗汉堂专研。

  45、少林双截棍:罗汉堂专研。

  46、醉八仙棍法:少林十三棍僧发明的棍法,必须似醉似醒,半醉半醒,才有最大威力。

  十、身法

  47、蜻蜓点水轻功提纵术:少林僧提着水桶过河时使用的轻功。

  48、九图六坐像身法:打坐也是身法?嘿嘿,少林弟子有五十四种打坐姿势,每种都可静坐十二个时辰,那是无法想象的,又有谁能捉摸出这套身法的高深?

  49、大挪移身法:脚不移身不动,就可平地挪后数尺,避开敌人的攻击。

  十一、内功

  50、阿罗汉神功:练到高深境界有五百罗汉众生相。罗汉堂专研。

  51、降龙伏象功:练到高深境界可施展“佛门狮子吼”。般若堂专研。

  52、心意气混元功:又称“少阳神功”,达摩院专研。

  53、菩提心法:练到高深时心如明镜,诸邪不侵。有化毒的功效。菩提院专研。

  54、达摩闭息功:戒律院专研。

  55、金刚不坏体神功:各院堂首座专研。

  十二、特殊武功

  56、十八手罗汉神打:从九图六坐身法中演化出的一套武功,若与九图六坐身法配合使用,招式奇异,往往出乎对手意料之外。

  57、少林怀心腿:绝招是“佛在心头”,达摩院专研。

  58、如影随形腿:达摩院专研。

  59、罗汉夺命枪法:罗汉堂专研。

  60、大韦陀杵:般若堂专研。类似于一种锤法。

  61、毗卢鞭法:戒律院专研。

  62、少林鸳鸯枕:特殊的暗器功夫。菩提院专研。

  63、少林童子功:少林各项高深武功的基础,亦有对敌招式。

  64、少林铁帚功:看门弟子扫地时练的武功。这也是少林绝艺?别小看打杂的弟子,少林寺藏龙卧虎,曾有扫地的老和尚沉叶和尚成为当时寺中第一高手呢!

  65、如意缩骨功:少林弟子能够逃脱捆绑,遇难化险,全靠这套功夫。

  66、少林破衲功:又称少林铁袖功,即挥动衣袖迎敌。

  67、袈裟伏魔功:少林高僧任何物品都可作兵器。必要时挥动布满真气的袈裟为武器,另有超乎寻常的威力。

  68、定珠降魔无上神功:以一百零八颗念珠携带无上真气飞出攻敌,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69、杂阿含功:有谁能一人兼修七十二绝艺?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若能精研杂阿含功,对各种武功往往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曾有少林前辈同时兼修

  十三种绝艺,就是因为专研杂阿含功的缘故。可惜现已失传。

  十三、阵法 6

  70、少林金刚伏魔圈:达摩院长老专研。

  71、一百零八大罗汉阵:罗汉堂专研。(已失传)

  72、十八小罗汉阵:罗汉堂专研。

  以上七十二艺今已大多失传,目前硕果仅存的有十七项绝艺。

  少林经文

  达摩易筋经:镇寺之宝。

  达摩洗髓经:镇寺之宝。

  太虚真经(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

  太玄真经(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

  空明真经(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

  杂阿含经:藏经阁主修。

  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主修。

  少林寺除了有七十二项绝艺的武学书籍外,更是佛学祖庭,有为数众多的佛经禅律,如《摩柯僧祗律》、《大孔雀经》、《维舍论经》、《菩萨经》、《释迦经》等等。少林寺藏经阁还有一部鲜为人知的《龙泉百炼决》,记录了铸造各种利刃刀剑的法门。

  以下是部分少林武功的出处,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

  大力金刚手《大金刚经》菩提心法《菩萨戒经》

  光明拳《大光明经》去烦恼指《未曾有经》

  般若禅掌《大般若经》杂阿含功《杂阿含经》

  拈花指《礼真如经》摩柯指决《摩竭经》

  慈悲刀法《佛本行经》十二擒龙手《五龙经》

  普门杖法《首楞严经》大智无定指《大智度经》

  因陀罗抓《西天论经》无相劫指《虚空藏经》

  一拍两散掌《涅槃经》波罗密手《波罗蜜多心经》

[ 本帖最后由 M3RcYL3sS 于 2-8-2006 08:0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M3RcYL3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

中國各派武術簡介

北少林 
北少林派發源於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本門南傳,是由江蘇省阜寧縣人顧汝章之功,顧師民國初年在中央國術館任一等教官,該館結束後,再由顧師成立廣州國術社,自任教練。而以龍子祥、劉錦東、嚴尚武等愛徒相佐授藝。北少林派在鍛鍊身體方面,強調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鍛鍊攻防技術,則以腿法為主,手法為佐。所以拳諺中有拳打三分、腳踢七分之說。拳姿要求動作活動幅度較大,在簡潔中顯勢態優美,勁路明快清脆。套路內容有少林拳十路、譚腿十路、顧式太極拳等。器械有刀、槍、劍、棍、雙銅鎚等。更加入硬氣功,鐵砂拳、金鐘罩等來輔助和加強身體承受力與撞擊能力。

北少林迷蹤羅漢派 
北少林迷蹤門乃霍氏家傳秘技,故又稱N家拳,至近代霍元甲時,已相傳七世矣,屬長拳類。迷蹤拳之為用,全在活潑驃悍,其進也急,其退也疾,飄忽不定,使人無從揣測無能蹈瑕抵隙,令人不暇自顧。羅漢派拳術,為迷蹤門之支流,其拳步法等,尤其神妙異常,進退急驟,縱躍靈巧,其身步手法施展時,忽而旁突,忽而騰身踢腳,又忽而低馬撲腿,忽上忽下,玄妙莫測,往往使對手無從捉摸,加以拳法之精奧,出神入化,要之,手眼身步,矯捷靈敏,可以遐舉遙擊,其取勢遠,是以拳術架式大而勢宏敞,外觀則似柔非剛,暗蓄則勁疾無窮,殊不知勁之所由來,其力之所由生,誠吾國北方名派拳術也。近世由葉雨亭、劉同儼南傳香港南華會。

鷹爪翻子門 
少林翻子鷹爪拳,是未代名將岳飛學自周侗,用以訓練士兵,有稱為岳家鷹爪,流傳到清代末葉,有劉仕俊,先在瀝泉寺學自道濟禪師,後又從法成禪師學翻子拳,將鷹爪和翻子混合,稱為鷹爪翻子拳,由劉成有繼承衣砵,再由成有傳陳子正,又傳劉占伍,劉法孟等,拳術有:連拳、行拳、大棉掌,器械有槍對槍、梅花雙刀、連環劍。拳法是以抓打擒拿、分筋錯骨、輾轉騰挪、刁靠仍?、內閃跳蹤為主,劉法孟與張俊庭在港發展此門拳術。

大聖劈掛門 
大聖劈掛門原是兩派拳術:大聖即是猴拳,猴拳為陝西人寇四在長期研究猴群嬉戲打鬥裡的輕、靈、跌、撲、刁之動作中領悟出陰、毒、損、滑、奸的奧妙,創出了迷醉石木企五路猴拳成為大聖門。劈掛門是北方一種長橋大馬,注重發勁的拌術。本門宗師耿德海之父耿榮貴是劈掛拳名師。耿師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十七歲便盡得真傳。後更得寇四猴拳真傳而成大聖劈掛門。傳人有陳秀中、周陞帆、林樹藩、許海等。基本手法有沖、勾、拋;腳法以蹬、掃為主,再配合勾、彈、踩等。拳套有:猴拳五路、劈掛拳二路、地刀、劈掛劍、六合大槍、武當劍、蛇矛、九洲棍、六合判官筆、猴子天門棍。

七星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於明末清初期間,由山東人王朗在觀察螳螂用雙臂捕獵時之快速剛猛動作中,領悟山勾、摟、採、掛、刁、進、崩、打、粘、貼、靠、閃、騰挪等三十一字訣。並採猿猴步及根據北斗七星形態融合螳螂身法成七星樁步,復而創出七星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練法與出手必連及步法,有進有退,剛柔並重,有跌扑之法,特色是腳去身離。步法有十八馬步法。拳套有:崩步、十八臾、躲剛、五花手(五套拳)、白猿窺宴、螳螂出洞、小虎雁、八肘等四十多套。器械有:滾堂雙刀、子午劍、梅花槍、春秋大刀等二十五套。奇門兵器有:七星雙?、方天戟等。對拆半四套、兵器對拆十套、羅漢氣功一套。
傳港者為羅光玉,再傳黃漢勛、趙志民等。

太極螳
螳螂拳術,乃仿螳螂爪之動作,並採猿猴之步法混為一體而成。始創者為王朗祖師。王氏於清廷火燒少林寺後,逃返故鄉,繼續練武,後於卜中睹螳螂捕蟬,於其動作中悟得採、崩、壓、裁、剪、閃、騰、鉤、撩等法,而默察其形勢出手,略分鉤、摟、採、掛、刁、進、崩、打、粘、黏、貼、靠十二字,有掌有揰,剛柔兼備。唯覺步法始終呆滯,終觀得山中猿猴靈活矯捷步法,編成八大馬步,即登山馬、騎馬、圈極馬、獨立馬、撻極馬、玉環馬、太極馬等,再化出八式十二字,以七剛十二柔,八打八不打與敵對搏,採聲東擊西之法打中取上,指上取下,形隨意轉,剛柔並濟,手足並用,目不可瞬。王氏傳技於鎮東大俠侯智遠,智遠傳乃弟侯傑,再傳馬強,馬強落草為寇,逃避於梁家莊,以技傳其子梁樹香,後由梁樹香精心研究,集其諸家精華,化成十三大手法。後經歷代相傳至煙台趙竹溪。趙習螳螂拳術七年,在顧祝同軍部任國術教練,曾設館於海防、濠江、廣州、香港各地。

神極螳螂 
螳螂門王朗祖師,山東發揚螳螂派武術,傳徒昇霄道人等。昇霄道人傳范旭東;宇宙道人則傳之道侶之中,其徒太虛道士,再傳玄虛道長,繼傳至虛幻道長,虛幻道長傳董志雄。神極螳螂門則自董志雄到山東煙台時,范旭東在煙台聲名極顯,遂立志節儉儲作求師之用,然范已離煙台他去,遂遍遊山東諸縣尋師,遊至嶗山寄居道觀中,早晚苦練從賣武攤上模仿之勢式,必至力竭方休,道觀中之虛幻道長為其毅力所感,乃納為徒,歷十載得全其藝。道長藝稱神極螳螂門,蓋彼得螳螂門武術後,雲游四方,吸收各地拳派特點而成;尤其刀法。因偶獲明朝戰將程沖斗之少林刀譜,遂研究結合本門之斬馬刀法,使成一種極具特色之刀法,體格強壯者用重刀(斬馬刀),體格弱者用輕刀(螳螂號刀),凌厲無匹。

東江周家螳螂 
周家螳螂,又名南螳螂,源於福建少林寺,始祖周亞南廣東興寧客籍人仕,為少林寺炊事工人。某日外經叢林間,目睹螳螂與相思雀博鬥,因此而觸發靈感,思可仿螳螂之法為拳,並且捕捉數螳螂歸去以草挑鬥,觀其格鬥法,因而悟出螳螂拳。其後得到少林寺高僧禪隱大師加以指導,成為一代拳術宗師。後傳黃福高,再傳劉瑞(劉水),劉水祖籍惠陽觀音閣人仕,以周家螳螂三箭拳為首,而一桿螳螂捕蟬棍尤為出色。東江人仕稱之劉水棍。初期這門功夫祗傳客籍人仕及傳子不傳女,其後時際清末,劉避亂至香港才杷此門功夫外傳至楊壽、朱渣五、謝松、譚華、林華、李偉、鄒文治、葉瑞(現周家螳螂掌門)。螳螂拳身形步馬莊頭:懸吊索、擒拿?捉、千字頭、筲箕背、鐵尺腰、蛙仔膝。身形要求沉肩墜肘,吞胸拔背,吞不能死,吐不能盡,有吞則吞,無吞則側。懸吊索:為兩手伸出,懸空手吊,平衡重心,方可以制敵。即若不露空,何處追空,若不追空,何處顯威風。心法:丁不丁,八不八,手從心口發,你不來我不發。橋來橋上過,無橋自造橋及兩橋不歸手轉。手型有鳳眼、姜牙、挍搥、爪、掌型等,手法以包、絞、搖、傳、押、栖、索、鎖、抖、橋、批橋、四板驚勁為主,如驚彈、獵橋、片橋等皆由這些拳種發展出來。打出勁度以驚彈最為有名。兵器有鐵尺、雙刀、大扒、螳螂追風劍、五行棍、毒蛇棍、捕蟬棍。

山東華林派探腿門 
此拳發源於山東華林寺,其始祖是少林弟子王朗。而南傳宗師則為李崑山師傅。李技成後南來寶安縣沙井業餘健身社練技。陳雲山與宗親子侄多人投門下。習藝多年。李師在世之日授徒至嚴,於習課時,舉手投足,稍有差誤便即糾正,絕不苟且。來港後,同門大都經商,無人願意授徒,七零年陳雲山為流浮山友好力邀,將李師拳藝流傳於世。乃在龍珠堂正式設館授徒,學者甚眾,後移居海外。關於本門拳術的內涵,大約有大番車、螳螂拳、崩步、六角勢、九點馬、十字拳。兵器有燕青刀、旋風雙刀、單刀、劍、七節鞭、大扒、關刀、黃金鑣、纓槍等。

關外地蹚門 
關外地蹚門乃由猴拳宗師耿德海氏所傳,關外人鐵腿寇四所創。寇四原是關外摔角教官,一次因與人打鬥,以誤殺罪囚於監獄,觀猴鬥從而悟創了五形猴拳,傳於耿德海劈掛門拳術,耿氏十七歲時,便已將祖傳的劈掛拳術及十八般武藝練得爛熟,當鑣師,自從學得寇四的猴拳,愈練愈精,不愧為為猴拳宗師。初由李濟琛挈同南下,擔任兩廣國術館教席。一九三二年南來香港,在南華體育會任教,自組民眾國術社於香港灣仔鵝頸橋。耿氏在香港教拳逾四十年,傳者有許海等。

查拳 
清時即流行於北方,尤其山東之冠縣,直隸之清苑等地。以往傳習者大都為回教徒,今外教人亦有習者。卞人傑、國技概論:「查拳門以查拳十趟為本,每趟皆有對操之法,合之即為二十趟。其他拳法,則有心意拳,埋伏拳等,但其手法均不能出查拳以外。故查拳十趟即查拳門之中堅。」又云:「至其練法之大要,專尚奔馳進退,以行為功。練習應用,則有四操手、六操手之法,專尚閃避刁打,以活潑身手。又有埋伏揰亦十趟,為二人對操之連拳,係集合貼身接手持所應用之手法而成。結構玲瓏,小巧異常。其手又常多反覆,故練之純熟,自能拆開使用也。其器械則有查鉤、查刀等,致用亦一本拳法,以奔馳遊鬥為功。」擅此派而知名者,清時有直隸、南宮縣之孟六,民國有清苑之馬恩元、馬慶雲等。

戳腳 
戳腳,流行於北方,尤其在民國前後之直隸省、固安、高陽、安新縣及北京等地。近世擅此門而知名者,有安新之魏長義、魏占魁、張景福等。第一屆全國國術考試,參加徒手搏鬥比賽,得最優等之王雲鶻,即係習此門者。

迷宗拳 
迷宗拳是長拳之一種。亦稱燕青拳、迷蹤拳、猊宗拳、迷蹤藝。稱創自宋代燕青、故名。或說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邊前行,一邊以樹枝掃去足跡,後世取此意遂以「迷蹤」名其拳。新傳自清嘉慶孫通。孫是山東岱州人,初從兗州張某習武,旋入嵩山少林寺習技達十數年。學得多種拳械,擅長點穴術、卸骨術、擒拿術。離寺後,設教於山東青州一帶,嘉慶年間定居河北滄州,說教傳徒。青州一帶傳人稱其技為「燕青神捶」,滄州一帶傳人稱其拳為「迷宗拳」。謎蹤、猊宗與迷宗同音。迷宗拳經陳善、張耀庭、霍元甲等歷代傳習者增添招法、結合內功,形成了豐富的內容。流傳的拳套有,練手拳、羅漢拳、三步架、小進拳、五虎拳、豹拳、綿掌拳、八折拳、八打拳、燕青拳、秘宗長拳。

通臂拳
通臂拳,亦稱通背拳。以兩臂宛如通臂猿。或使兩臂串通如一,而作「通背」。源於戰國,傳者姓白,名士口,字衣三。而「士口衣三」四字恰是「猿」字的字迷。即通臂拳傳自「白猿」。近現代傳留的通臂拳,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劈掛通臂」五行通臂及洪洞通臂。套路有一路劈掛拳、二路青龍拳、三路飛虎拳、四路太淑拳等。

八極拳 
八極拳為短打拳術。因該拳僅屈緊拇指、食指、其餘三指半握,拳輪似鈀,故名巴子拳。明末清初始改稱八極。取八極為八方極遠的含義,要求習者練武要精益求精,以達致極,並以向「四面八方外撐」的「十字勁」,作為該拳的主要勁法。近代八極拳傳自清代康熙吳鐘,初盛於河北滄州孟村,吳鐘得自一名「癩」的雲游道人,亦流行於台灣、日本。八極拳的手型以拳為主,基本手法有挑、插、衝、貫、砸、推、刁、搓、削、架、壓等。步型以馬步、弓步、並步為多。步法注重震腳、碾步。該拳以肩、背、肘、胯撞靠的動作頗多,充分體現出緊逼硬攻、以短制長的技術特點。姿勢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勁力以沉墜勁、十字勁、撞靠勁為主,發力時講究以氣催力,以聲助勢。發聲主要有「哼」、「哈」二音。八極拳的基本練習包括砸步和馬步撐掌站樁,以「樓貼撞靠功」鍛煉短打體能。以「六大開」和「八大招」為技術核心。還有八極對接、八極小架、剛功八極、八極雙軌、八陣拳和六肘頭等拳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3RcYL3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皇炮捶 
三皇炮捶是短打類拳術。亦簡稱「炮捶」。以此拳發勁似爆炮、出拳似捶落,故名「炮捶」。所謂三皇,是附會此拳源自始部落時期三個酋長。傳說清初,河北冀縣喬三秀從少林寺普照和尚學得此拳,傳其子喬鶴齡,鶴齡又傳同鄉宋邁倫和山東於連登,逐漸流傳河北、山東以及宋在北京創辦的「會友鏢局」內。三皇炮捶架高勢小,基本姿勢要求頭直目正、含胸拔背、鬆肩墜肘、撐胯圓檔,足趾掀地。手型以拳為主,基本拳法有:開門炮、劈山炮、連環炮、轉角炮、十字炮、撩陰炮、扎地炮、窩心炮和七星炮,合稱為「十二炮」。炮捶拳套短小、結構簡單。傳統套路有頭趟、二趟、三趟。

自然門 
自然門湖南慈利縣人杜心五所傳。自然門無固定拳套,不講著,不著相,以氣為歸,以不失自然為本旨。所謂「自然」,是通過循規蹈矩的苦練求得。自然門入門之初,以舒筋法練習腰腿柔韌、關節靈活;練習手眼身法步,要求「身似彎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鑽」。後則習推手(即鬼頭手),然後再加入踢法練習。自然門功法包括:以「子母球」;以「沙包」練抓扣勁;以「捏糾木棒」練虎口勁;以「三角槄」練蹬踢法等。自然門打法分十九字,有歌云:「生、擒、捉、拿、閃、躲、圓、滑、吞、吐、浮、沉、綿、軟、巧、脆、化、妙、神字至上乘。」

六合門
此派清時即有,流行於北方,尤其直隸之滄州、北京等地。稱六合者,內要精氣相合,外要手眼身相合。內外相合,故名六合。拳有六合拳、赤x連拳十二趙拳等。兵器有六合刀、六合劍、六合大槍等。此派後又分為大六合及小六合。擅此娑武藝而知名者,大六合有田春奎、劉德寬、佟忠義等;小六合有李鳳崗、李啟侗等,皆滄州人。劉德寬以六合大槍著名於北五省,江湖上稱為木槍劉。在北京設有鏢局,自為掌櫃。民國十八年上海國術比賽大會,徒手搏鬥比賽得最優等之杜萬青,所習之武藝即為六合門。

洪家 
洪家拳於明末清初由閩人洪熙官所創。洪熙官拜少林寺至善禪師為師,盡得真傳後,於粵開宗創派,為洪拳始祖,是少林宗派之一。亦為嶺南拳術洪、劉、蔡、李、莫五大名家之首,揚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洪拳特色以腰馬穩健靈巧,橋手攻守嚴密見稱。馬步要求四平八穩,橋手有剛、柔、迫、直、分、定、寸、提、留、運、制、訂、乾、坤等十二字練法口訣。拳套內容:攻防兼備,內外雙修。練拳時有利用發聲配合拳勢,以強化身體臟腑機能。拳套有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五形拳、鐵線拳等為洪拳之精華。器械有五郎八卦棍、行月雙刀為主。

莫家 
莫家拳是廣東五大名家之一,由莫達仕本身學自福建少林寺至善禪師,技成後返回東莞火崗村,而火崗村全皆為莫姓族人於是開宗創派,古後來稱為莫家拳,但實為正宗來自少林寺的拳術也,二傳為有銅湖打仔之稱的莫定如,有傳說莫定如為莫達仕之兒子,三傳莫大昌(清嬌),石口村之莫黎勝、莫林、莫亮、火岡村之莫群亨、莫廷年、元岡村之陳堂公、徐屋村之徐皮鐵等,四傳為莫錫計,莫在一九五七年曾在廣州擂台比賽榮獲冠軍,莫丁貴在一九三五年至四三年期間曾任教於星洲,林蔭棠學自莫亮,其子林仲文曾任教於廣州二沙頭武術館,林仲偉為華南師範大學當教授,林蔭棠當時常與龍形派之林耀桂,白眉派之張禮泉大家互相鑽研武術,而莫創側居於香港流浮山,五傳為莫海曾任教元朗山下村,東山村之姚立、姚逢潤、莫龍富、姚裕等,莫家拳在早期時是不外傳只傳給族人,至莫清嬌,莫亮等到東莞姚族一帶授拳才開枝散葉,現在東南亞,香港,歐美等地也有莫家拳之精英人士,莫家拳能成為廣東五大名家之一,皆為有其特式,而以腿法見稱腿法有撐雞腳、穿心腿、虎尾腳、釘腳、鐮腳、後蹬腳、凌空雙側踢腿等,它的基本理論是一腳勝三拳,手長尺七,腳長三尺,放長攻勢,凌空飛踢,拳重百兩,腳重千斤力,拳法特點,手法緊密,攻防結合,拳勢勇猛,剛勁有力,步法靈活,長短配合,有歌訣曰:拳行如虎勢,腳踢似龍威,身靈步活力,長短勁俱齊。莫家拳術有三十多套拳種有黑虎拳、豹拳、箭拳、串花拳、人字樁法,棍法有釣魚棒、龍虎棍、鳴州棍、二郎棍、打單枝、盤龍棍、莫家大鈀等。

蔡李佛派 
陳享公,廣東崖西京梅鄉拱北里人,初學技於堂叔遠護公,習洪拳,凡十載,再從李友山師苦練多年,最後訪蔡福禪於羅浮山中,蒙收為徒,留山八載,盡得其技,遂成武學大宗師,集南北拳術之精華,一爐共冶,自創一派,享公乃厚道君子,念念不忘其師之德,因其師蔡姓李姓,而皆是少林正宗,亦乃佛門真傳,遂命為蔡李佛。陳享公技成後,設館授徒,頻其館曰「蔡李佛雄勝祖館」,其後所傳之徒子徒孫,皆稱蔡李佛雄勝。陳享公生二子,長曰安伯,次曰官伯,安伯無所出,官伯生二子,長曰文彬,次曰耀墀,文杉無所出,一九六五年,耀墀遞歸道山,女潔芳適雷,現居香港。

鴻勝蔡李佛 
鴻勝蔡李佛之始祖為張炎,得陳享指導蔡家李家拳法。後更拜青草和尚為師,苦練佛家拳法及醫藥凡十年,其師囑將所學之佛家拳法與師兄陳享共同研究,遂創出蔡李佛拳。陳享設館於新會陳村,號雄勝武館,張炎則於佛山設鴻勝武館。鴻勝蔡李佛拳乃綜合蔡、李、佛三家之拋、扱、掛、哨、插、擒、拿、鞭、抓、穿等手法,更混有虎、豹蛇之形法。套路有十字扣打、平、萬字拳、白毛拳等。器械有大雄旗棍、扁拐棍、梅花槍、虎尾單刀、金剛大鈀。樁法有秤樁、沙包樁、風車樁等。

北勝蔡李佛 
北勝蔡李佛創自譚三,譚師鴻勝雷燦,復開宗立派,創連環插搥,名揚百粵,有神手之譽;亦為廣東後十虎之一。北勝手法以:擒、拿、掛、掃、插、拋、撞、鞭、劈、標、打為主;配合撐、釘、撩、踢、掃、截、勾、彈等腳法組成;以剛柔、陰陽、虛實、偷漏、連環為基本要訣;心法則以出拳似實,招之則虛,出拳似虛,不招則實,穿、閃、擒拿、盤橋、標打為準。入門者必先練扯拳,作腰馬膊的練習;練習時每一招式必須推拳至盡,扭腰、出膊以練功力。

北勝拳套有:十字拳、扣打拳、平拳、梅花拳等。
兵器則有黃龍棍、雙夾單棍、大鈀等。

周家 
周龍,祖籍廣東省新會縣沙富鄉,周幼年隨叔父周雄習洪拳及八卦棍法,後隨肇慶察九公習蔡家拳,年十八赴星謀生,在吉隆坡極樂寺遇強一大師,大師擅北少林拳術醫術,知他是武學奇材,乃悉心傳授北少林武學及醫術,三載藝成。周師從不斷練武中亦悟出三家武術精華而溶匯一起,乃運用洪家穩健馬步,配合蔡家靈活手法再加上北少林腿擊,創出周家拳派,及後返回故鄉,偕弟周協、周海、周彪、周田,發揚所創周家拳術,譽稱周家五虎。其拳套有:十字拳、萬字拳、大伏虎、鷹爪小洪拳、虎豹拳、六國種、柴樁等。器械有梅花槍、梅花單刀、梅花雙刀、八卦棍、雙頭棍、鋤頭、大扒、關刀、九環刀、刁首、三節棍對拆等。

洪佛派 
清朝咸同年間,洪熙官因少林火劫,逃亡廣東,投到李祖寬處,李以志同道合,遂拜洪熙官為師,熙官以事他往,而李祖寬又為清廷以窩藏欽犯罪名,緝拿歸案,遂逃到廣西八排山,投青華寺削髮為僧,法號雲彌,除習洪拳之外,還苦練「撥香湷」掌功,以鷹形雙翼之敏捷和勁道,化成佛拳,成為洪拳佛掌,剛柔並濟,李祖寬遂成為洪佛派第一代開山祖師,還定了善、怡、拔、生、成、寶、化、用、英、賢,十個字派,為流傳輩份之識別,第二代為怡怡堂,黃同基宗師,第二代為拔拔堂,李同寬宗師,第四代為生生堂,仃道旦宗師,第五代為寶寶堂,白毛照宗師,第七代為化化堂洪耀宗宗師,後由洪耀宗宗師於一九七五年,建立「香港洪佛國術體育總會」,群策群力發揚光大。本門拳術有十形拳、五形拳、鐵線拳、十字拳、四仿拳、十四、獨臂拳、八仙醉酒、四大悲拳等,兵器頗多,以左棍瘋魔杖最為著名。

龍彪派 
楊世源廣東鶴山人,其先翁相球公先後從楊家太極,及洪家,蔡李佛,周家,各派名師遊,深得各門派神髓,後偶遊古勞茶山慶雲寺,睹玉光長老練拳,剛柔並濟,詢之始悉為龍彪拳,乃懸納為徒,蒙首肯納之,自此又增一門派拳技,鄉居時,除傳授門徒及行醫外,對其哲嗣世源,督責苦練,不容稍懈,故楊之武功,未始非幼承庭訓所致,及長負笈穗垣,菁華大學醫學系,後慕龍形宗師林耀桂之名,執贄門下,併習龍形拳術,苦練不輟,又從盧匯師傳習詠春拳,八卦掌等拳技,一爐共冶,其於武藝方面,大有成就,於七十年代,在港組成龍彪國術總會。

雙龍派 
振武體育會創辦,雙龍拳始創人台山陳景雲師傅,得祖傳洪家拳術,年十六即習藝於台山伍良師傅,授予少林洪拳真傳,十八歲又拜伍尚宏為師,佛家拳術,烏龍過海之棍法,盡予傳授,廿歲時並得新會岡州振武會館之始創人陳藝師傅為助教,傳授蔡李佛各家之劍戟刀槍棍棒各般武技,其時適廣西省名拳師吳德森,道經江門,獲其傳授雙龍拳棍等秘技,抗戰時廣東各縣分設敵後游擊隊,景雲師傅乃初編為十九路軍大刀隊總教練。陳師集各家之長,創立雙龍派,發揚至中外各地。

詠春派 
詠春派創自清康熙年間,其開山祖師嚴詠春乃學自少林五枚師太。詠春承父命與梁博儔成婚,隨即將技傳於夫婿,博儔傳於西關殷商梁蘭桂,蘭桂傳班中黃華寶,寶傳篤水鬼與梁二娣稔,遂建議詠春拳與二娣之六點半棍交換,一日,紅船泊於佛山,適二娣患病,赴梁贊醫館治療,二人一見如故,後贊先生拜二娣為師,傳其三位兒子,璧、春、高、又傳陳華順綽號找錢華,柔馮華,華傳吳仲素、吳小魯、雷汝濟及其子汝棉、外甥何建照、葉問等。葉問師一九四九年來港,發揚詠春派拳技,桃李遍海內外,一九六八年成立詠春體育總會。套拳有小念頭、尋橋、標指、木人樁,兵器有六點半棍、八斬刀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3RcYL3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譚家三展 
嶺南之譚敏公,家學淵源,數世於茲。可謂武術世家矣,敏公之五形三展拳技,實得傳於其祖義均公,義均公者,與洪熙官陸亞采諸先師輩,皆出自感法上人(即至善禪師)門下,譚敏公得乃祖之傳,專心苦練,久而久之,既瑧化境,更捨短留長,精微變化,剛柔並濟,以便學習,而且實用,於是自成一家,故稱譚家三展拳也,傳譚漢。有三展、鐵線拳、鐵包金棍、及鄒家八卦棍等。

龍形派 
龍形派為東江林耀桂宗師所創。林宗師廣東惠州博羅人,武學世家,自幼習武,後拜羅浮山華首台大玉禪師學龍形拳技,得師允許而創龍形派。其長子煥光、次子燦光來港發揚龍形拳術,並創立龍形體育總會。龍形派拳術,身法要求落膊沉,含胸藏肚。步法是矯穩、鉗迫為主,手膀以碎剪摩橋為法。基本拳有十六動,半套有三通過橋、鷹爪、猛虎跳牆、碎橋、四門齊、四門迫打等等,以龍形摩橋為著名。器械有龍形劍、蝴蝶雙刀、四門單刀、客家棍、東江大扒、春秋大刀等。

白眉派 
少林白眉汝開山宗師張禮泉,原籍廣東省東江惠陽縣,生於光緒十年。少年曾隨東江名師李義師、石師及林俠師三位練武多年,略有成就,與當地名拳師林耀桂及林蔭堂同享盛名,有東江二虎之稱。竺法雲大師是少林白眉道人之第三傳門人,偕徒蓮生足跡遍踏大江南北,四海為家。蓮生及覺張宗師潛力優厚,乃同去拜會竺法雲大師。在其真誠感動下,應張宗師要求,納之為徒。
張宗師胸懷大志,熱心愛國,曾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工作。因他武藝高強屢立奇功,當地居民賜以江門大俠之雅號,成為佳話。民初,張宗師在廣州海珠南路創辦禮泉國術社,發揚白眉拳術,桃李遍天下。張宗師自創一套槍刺術及大刀術傳給黃埔軍校學生,以備在沙場殺敵之用,校方更定名為禮泉槍刺術。抗戰期間,這套禮泉槍刺術及大刀術在戰場上曾大敗日軍。其拳特點身有吞吐浮沉,要手足肩腰頸牙六勁齊發,勁發驚札。拳套有直步、十未、單勁、三門八卦、四門八卦、九步推、十八摩橋、猛虎出林、五行摩。器械有飛鳳雙刀、沉香枴、仙花寶?、火地大扒、大陣棍、春秋大刀等。

柔功門 
柔功門源自新會白廟九源寺道生長老,後傳乘來大師與傑來大師。傑來大師所傳有鐵隱禪師,而乘來大師所傳有戒冰和尚,此二長老又精於醫術,後鐵隱禪師受傑來大師之命,入西藏謁祖道生長老,南遊高明時以武力傳於臐h雄,夏復求深造卞戒冰和尚。在港能承其所傳者則有哲嗣夏國璋。「柔功門」出自少林,柔功國術,有拳有械,以拳術而論,外形卸膊沉肘,含胸藏肚,使用之時,形如虎步,狀若龍腰,練習之時,使俘下行,勁從身發,採取禪宗練氣歛神之理,手法則以剛柔並濟,勁力兼施,故名之曰「柔功門」。柔功門拳術多用短橋手自護中焦,拳法包含六合、五形、通節、掃堂等法。皆是以柔化剛,剛而化勁,勁力行至身,則變化莫測矣。所謂五形,剛屬於龍、蛇、虎、豹、鶴形式,故使出之時,柔如龍蛇鶴舞,剛若虎豹施威。而六合,有內三合,外三合之分,「精神氣」為內三合,「手眼腳」為外三合,使用之時,則眼與心合,腳與胯合是為六合。

俠家 
俠家拳是廣東南拳之一大俠李胡子從四川雲遊到廣東在肇慶鼎湖山慶雲寺掛單,把俠家拳傳給僧人王隱林(又名王飛龍),王隱林到廣州後還俗,在黃沙兼善街開設武館授徒,把十二支橋,小羅漢,虎鶴相鬥,大羅漢,俠家刀、槍棍等拳械套路傳給王漢榮、王倫(王敬初)、蔡懿恭、王林開、潘鑒等徒弟,廣州洪家拳鄧龍對俠家拳表示欣賞,便讓兒子鄧錦濤拜王倫為師,鄧錦濤傳給他的兒子鄧鎮江。王隱林在廣州傳授了七個高徒,其中王倫一脈傳給鄧錦濤,王林開一脈傳給吳肇鍾,吳肇鍾發揮了俠拳的鶴形特點,分支白鶴派,蔡懿恭一脈向海外發展,稱龍長老是喇嘛,故又分支為喇嘛派。俠家特點是放拳如猛虎,出槍如蛟龍,拳法剛烈威猛,動作長橋大馬,大開大合,套路以拋拳、沖拳、沖鋒拋拳為主,動力以發長勁、拋勁為主,沖擊力大,槍法以彈、拋圈托為主,進攻勇猛快速。俠家拳械,拳套有四套:十二支橋,小羅漢,大羅漢、虎鶴相鬥,器械有單刀,左把槍,九點十二槍響棍等。

白鶴派 
白鶴派拳術源於西藏,初祖「阿達陀尊者」為西藏活佛,於深山練功時見一猿猴與朱頂鶴相鬥而悟拳理,創鶴手(長手)猿步,後將之傳於「多羅吉坦」(亦為西藏活佛)為本派之開祖,再傳與昇隆長老,昇隆初掛單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其後為該寺主持,曾隨其習技有黃隱林、黃林開、黃漢榮、陳蔭、周香遠。晚期收廣信朱子堯三位師傅傳習技並獲朱師授命,將來統一本門武技及名稱,所以吳師乃將其改稱為「白鶴派」,此乃紀念本門武技是與白鶴有關及寓意長壽也。白鶴派前身名為「俠家」,此表示習武之人以行俠仗義為己任,再前身為「合家」,即取合各家之長處之意。今之「喇嘛派」亦為同流異名,同屬一派之武技,手法以殘、穿、閃、截為主。

西藏喇嘛派 
喇嘛武術,傳自天竺雷音寺之伽藍活佛,至伽藍三世,命為喇嘛派。喇嘛派拳理由八拳、八步、八指、八拿八踢,配合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重圍等手步身法,綜合起來。以非脈不打,手去身離,心法與眼法完成其十全手法,再以六路宗手、領宗六法配以猿、鶴、熊、蛇虎等搏鬥方法相輔。拳套有金剛拳、羅漢拳、步戰拳、重圍拳。器械有平原棍、游龍槍、隨身戒刀、韋馱劍等。內功有養性靜坐功、喇嘛百法。輕功有踏雪無痕、梅花樁。

朱家螳螂、江西竹林寺螳螂 
源於福建少林寺當家劉財官,因觀螳螂互毆,創出此拳。後與同窗好友孔亦僧友善,互研拳術、孔氏再傳朱亞南,再傳黃福高、傳至劉水宗師。劉傳葉喜、楊秀、朱啟明、黃來、李先等、因客家口音有別,分成朱家教、周家教、方家螳螂江西竹林寺螳螂等,統稱南螳螂。該派以千字頭、筲箕背、蛙仔肚疊骨功、擒拿?捉批割削為特點。拳套有三步箭、三步搖手、四門散手、十二枝散手。器械主要有三步箭棍。

太祖拳 
太祖拳是流傳於福建等南方各地的一重南拳。據傳是宋朝皇帝趙匡胤所創,用來訓練士兵強身衛國,故稱太祖拳。太祖拳的特點是:拳勢剛烈;勁勇猛,步法穩定,架式固守,動作緊密,節奏分明,氣沉丹田,發聲吐氣。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四門、大四門、五步、飛八卦、羅漢等,器械主要是棍、刀雙刀單?、大刀、虎叉、流星錘、九節鞭、矛和盾、對拆。練習有拳對打、棍對打,拳對刀,虎叉對刀盾等。團體操練有獅子陣法,八卦陣法等。

南鷹爪 
南鷹爪門拳技發源於今新界城門水塘附近。開山師祖藍貴,藍清初期間挾技移居此間,故可說藍師乃南傳宗師,第二傳人為鄭飛華,為大埔蓮坳村人,祖居亦城門水塘,曾於清赴內地考得武探花榮銜,晚年將生平絕技傳於馬喜,馬師亦大埔碗瑤村人士,後亦將技傳族中子姪,而獲其絕藝者以鄰村何福來,何為鄰近打鐵印何家村人士,何師曾於新界各村莊任教,其生平隨其學藝者眾,但大多從商海外。南鷹爪武技以短橋馬為主,心法有擒拿、楂、捉、挑撞、劈等,著名拳套及手法有「昂摛」「三下手」「劈橋」「穿心腳」「偷打」「漏手」等。

蛇形刁手 
少林派蛇形刁手門第三傳宗師梁天柱,弱冠,即師事洪拳邱龍光師傅,後又師事蛇形刁手門梁少莊宗師,以穎悟勤敏,深得乃師器重,悉傳奧秘。一九二七年間,因地方變亂,各鄉紳以梁師武力彪炳,一致推舉為當地民團團長,在兩廣邊陲鎮壓暴亂,極著勳勞,未幾,國民政府舉辦全國國術比賽於南京,梁師被推代表兩廣參與賽事,結果榮獲季軍。嗣為國術館長張之江賞識,乃選拔在館中任事,後因政局變亂,遂返回原籍務農,農隙之暇,仍不忘武事,擇其鄉中之好武子弟,加以訓練,歷久而不稍歇,其意為使其子弟輩有良好身手,留為國用。梁師年逾百齡,於一九七二年農曆十月初一日,在原籍農莊無疾而終。

菁城梅花派 
梅花派拳術,乃是四川省菁城山菁城派所脫胎之遺技,梅花派之拳技,則以穿花八掌與連環掌為著,雖是以掌為名,實乃拳掌互相運集而成者,穿花八掌共六招四十八式,而連環掌則有三十六式,其變化皆含八卦五行,相輔相成,變化飄忽無定,剛中帶柔,柔中有剛,配合其掌法之訣,以閃、展、騰、挪、鉤、標、割、快、慢、釘、穩、飄為法門。閃者避也,展者開也,騰者跳也,挪者轉也,鉤者沾也,標者治也,割者掃也,快者速也,慢者纏也,釘者扣也,穩者安也,飄者為無著而起變化。

意拳道 
鄭麒膺先生先習蔡李佛,後隨洪佛派洪耀宗習洪拳佛掌左棍,與詠春張卓慶常切磋武藝。鄭氏曾習柔道、合氣道及西洋拳等,後拜聶智飛博士為師,深造蔡李佛及太極拳。鄭氏以十八年來所學,加上實戰經驗,簡化改良,立「意拳道」,主張全能發展,博中求精,重意不重形,尚巧不尚力,他常指導門人說,與人相搏時,對手刻刻在變,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就是拳理。所以意拳道打來自然,毫不矯揉,只要握著拳理,可以隨意發揮,不受形式限制,也絕不肯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沒有意義的動作。

中國唐手門 
創立人吳鴻高曾先後師承太極螳螂門鄺群威師傅,及已故黃漢勛師傅習北螳螂,再隨友人陳先生習泰拳,並事韓國人金福萬師傅習跆拳道,集各家之長,共冶一爐,於七一年在港創立「中國唐手門」。以螳螂拳為上盤手法,揉合泰拳之膝肘,及跆拳道之腿擊為下盤法。訓練方面,以「鐵的紀律,鐵的訓練」之原則下,無論男女學員一律以單性訓練,務求達到強身健體,自衛及實用為目的:考試嚴格,以段級制度,以十級十段劃分進行,更邀請各家門派師傅到場主持升級試。

心意拳 
心意拳由明末山西省蒲州人姬隆豐所創。後再傳回人馬學禮,便一直在河南周口一帶回族中秘傳,至民國初年由回人盧嵩高在上海授藝始再傳漢人,及後輾轉南傳香港。心意拳著重意念的鍛鍊,從而強化和靈活身體;利用剪來的原理;求求漲縮之勁,抵柱之理,得頂撐之力。行拳時要求前後兩腳在同一條線上運動,拳勢要求內、外三合。外三合是身與手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是通過身體的扭擰而加強對臟腑的按摩能力,能強健體質;內三合可加強意念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心意拳的套路有四靶拳一套,其他是以單式動作為主,基本動作有挫雞步、龍吊膀、猴蹦、野馬奔槽、燕抄水、鷂入林、鷹捉、虎撲、熊出洞、蛇撥草等十種動物之求生特性,來鍛鍊人體的反應。

意拳 
意拳,亦稱大成拳,清末河北王鄉齋所創。王拜同鄉郭雲深習形意拳,後經遊歷實踐而創立。鍛鍊功法包括站樁、摩擦步、試力、發力、試聲、推手、實作七種。復以注重站樁為基礎訓練,實戰為用,不設拳套。通過站樁,以鬆靜達致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而產生療效養生。站技擊樁能調節體質,以意念領導,精神假借,捨形取意。要求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氣貫全身,法合自然,將本能發揮至極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3RcYL3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掌 
八卦掌是清末董海川遇丹士畢澄霞,傳八卦伏羲河圖洛書,推演八卦連環掌,藝成而歸。著名傳人有程庭華,人稱眼鏡程,及尹福,人稱瘦尹。程庭華傳孫祿堂及李文彪;尹福傳子尹玉璋及馬貴。在港傳授者有何可才、吳寶祥、彭昭曠、孫寶剛等。其練習方式特別,先天掌轉圈,主柔化,後天掌走直線,橫衝豎撞,以摔打踢拿為用。八卦掌以圓形轉掌為首,動而分左旋右轉為陰陽,換掌走四門為母,生出先天翻身八大掌,一掌生一路八式,八路翻身生八八六十四式。依:乾坎艮震離巽坤兌八卦,分為:摔打巧妙肘腿形步八路。其特點:(一)、以轉圈為主,(二)、以掌代拳,(三)、步走蹚泥,(四)、左右對稱,(五)、以單換掌為拳種,(六)、以神領為要,須明顯力透四梢。基本原則為利用圓心為軸心,在圈形走化,圓周不停變,在正斜、圓直、橫豎相互克制關係中爭奪主動。套路主要有定勢八掌、八卦游身掌、八卦龍形掌、八卦連環掌等。器械有子午鴛鴦鉞、八卦刀、八卦劍、八卦棒、八卦槍、八卦拐等。

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 
相傳後唐北宋年間,道家隱士陳搏字圖南,隱居西嶽華山雲台觀,創卻病延年健體六合八法拳,近世吳翼翬廣為傳播於上海,由梁子鶻及陳交人傳來香港。其拳架運行,務要連貫,不能斷續分開,全部在形勢上與精神上密切聯繫,有循環伸縮,有螺旋起伏,有升降縱橫的變換,運使關節,舒展筋骨,不用拙力,以意為主,以氣為輔,圓潤靈敏,使之不露圭稜,血流於內膜,氣行於關節,不浮滑,不凝滯,注重於姿勢與架式之無意中之意,達到無拳無意,不期然而至之境。

太極長拳 
唐許宣平所傳太極拳名「三十七」,係因三十七式而名,亦名長拳。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長拳、十三式、後天法、小九天等諸名稱,皆太極拳之別名也。

王宗岳太極拳 
明王宗號岳,陝西西安人,因所居面對華山,故號宗岳,為張三峰之後得太極拳真傳者。王名聞宇內,著述甚多,對太極拳之奧理闡發無遺。其所傳之太極拳,即張三峰之十三勢。王宗岳之後南傳至溫州陳州同;北傳至河南蔣發。

蔣發的太極拳 
河南蔣發,清康熙年間人,其太極拳造詢甚深,係學自王宗岳傳人,因事路經陳家溝,見陳長興授炮捶,失聲而笑,陳怒擊之被蔣擊出仆地,陳因此拜蔣發為師。

陳長興太極拳 
陳長興(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河南懷慶府陳家溝人,為陳卜家族第十四世人,因立身中正,行止端重,人稱牌位陳,早年練家傳炮捶,後遇蔣發學太極拳。

楊露禪太極拳 
楊露禪(一七九九-一八七二)名福魁,河北廣平府永年縣人,曾至河南陳家溝,入陳長興練功房學太極拳多年,盡得其秘。後攜子班侯、健侯進京,端王戴漪等王公貝勒皆執弟子禮。楊露禪曾擔任神技營總教練。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是根據陳發科(一八八七-一九五七)的拳架而成的。其拳式第一路,動作簡單,柔多剛少;第二路(炮捶)動作疾速,剛多柔少。陳式太極拳以纏絲勁為主,分老架、新架、大架、小架。

趙堡太極拳 
河南趙堡陳清萍師張彥,架小緊湊柔和,以發勁暗不露形、左手不過右,勢勢成空圈,能發揮節拿抓閉。和兆元師清萍,技傳於西安,亦名和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是由武禹襄(一八一二-一八八零)的拳架而發展的。武禹襄從學於楊露禪,後又從趙堡鎮陳清萍學技,盡通拳秘。武式太極拳,架子適中,鬆靜含蓄,講究開合隱現、起承轉合。

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是根據楊澄甫的拳架而成的。楊(一八八三-一九三六)是健侯之子,少侯之弟。楊式太極拳架式開展,中正安舒而輕靈圓活,結構嚴謹,剛柔相濟,是太極拳主流之一。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是根據吳鑑泉的拳架而成的。吳鑑泉(一八七零-一八三四)蒙族人,冠漢姓吳,其父全知(一八三四-一九零二)乃楊露禪弟子。吳式太極拳剛柔相濟,善於柔化,動作和順,拳架嚴謹,純任自然。

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是由八卦、形意拳家孫祿堂師武式郝為真後發展的。孫式太極拳,架式小巧靈活,動作開合明顯,故又稱為開合活步太極拳

李佛派 
陳享公,廣東崖西京梅鄉拱北里人,初學技於堂叔遠護公,習洪拳,凡十載,再從李友山師苦練多年,最後訪蔡福禪於羅浮山中,蒙收為徒,留山八載,盡得其技,遂成武學大宗師,集南北拳術之精華,一爐共冶,自創一派,享公乃厚道君子,念念不忘其師之德,因其師蔡姓李姓,而皆是少林正宗,亦乃佛門真傳,遂命為蔡李佛。陳享公技成後,設館授徒,頻其館曰「蔡李佛雄勝祖館」,其後所傳之徒子徒孫,皆稱蔡李佛雄勝。陳享公生二子,長曰安伯,次曰官伯,安伯無所出,官伯生二子,長曰文彬,次曰耀墀,文杉無所出,一九六五年,耀墀遞歸道山,女潔芳適雷,現居香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说中国有太多种的武术,学一辈子都学不完。光是少林72绝技就够你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2006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ean 于 2-8-2006 08:57 AM 发表
我只能说中国有太多种的武术,学一辈子都学不完。光是少林72绝技就够你学了!


真的有这样的武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haolin.org.cn/

少林官方website

曾经因为公开少林某秘极而引发吵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06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玉冰泪 于 2-8-2006 11:57 AM 发表

真的有这样的武术吗?

有,但是不是好像电影/小说那样

飞天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太長了...如果有簡單圖畫密集就好了...我就馬上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6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酱多 @@....看到眼睛都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06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密集??
post上来。。。
好让偶们偷师偷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06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6、醉八仙棍法:少林十三棍僧发明的棍法,必须似醉似醒,半醉半醒,才有最大威力。


這少林十三棍僧偷喝酒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3-8-2006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不过肯定没有72这样多~~精华的应该有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6 05: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家螳螂

原帖由 M3RcYL3sS 于 2-8-2006 08:04 AM 发表

。。。

朱家螳螂螳螂、江西竹林寺螳螂 
源於福建少林寺當家劉財官,因觀螳螂互毆,創出此拳。後與同窗好友孔亦僧友善,互研拳術、孔氏再傳朱亞南,再傳黃福高、傳至劉水宗師。劉傳葉喜、楊秀、朱啟明、黃來、李先等、因客家口音有別,分成朱家教、周家教、方家螳螂江西竹林寺螳螂等,統稱南螳螂。該派以千字頭、筲箕背、蛙仔肚疊骨功、擒拿?捉批割削為特點。拳套有三步箭、三步搖手、四門散手、十二枝散手。器械主要有三步箭棍。

。。。


为何朱家拳会出自福建少林寺的???劉財官 是朱家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6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M3RcYL3sS 的帖子

真的存在,但绝对没有像金庸写的那么夸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8-2006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玉冰泪 的帖子

真的有!除非你是对中华传统武术没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6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Azatar 的帖子

没有人能练完所有72绝技,因为每一种绝技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练成,所以武僧们通常只选练两三种就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6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mhchoy99 和 #12 1986 的帖子

确实有72种这样多,请参考【少林七十二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6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13-8-2006 09:21 AM 发表
确实有72种这样多,请参考【少林七十二艺】。


目前尚存在?还是部分已经失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04:36 AM , Processed in 0.07560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