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56|回复: 0

如何忏悔——根据经典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2015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末法时期,修学禅定、智慧,当首先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无论是修禅定,还是修学大乘开悟之路,持戒、忏悔都是首学之内容。又,我等生死凡夫,持戒不精严,于佛所制戒,多有违犯。幸佛慈愍,为我们开示了一条忏悔之路,让犯戒之人能发露自己的恶行,悔其所做,并立愿永不再造。
在大藏经里找了一下,有许许多多的忏悔法门,限于篇幅不能尽录,现摘录一些殊胜的忏悔方法,一来方便受持,二来示佛陀之深广悲心。

2、无相忏悔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时十方佛各伸右手。摩行者头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诵读大乘经故。十方诸佛。说忏悔法菩萨所行。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如此想心。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依止处。如是法相不生不灭。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无住无坏。如是忏悔。观心无心。法不住法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如是想者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

行此忏悔者。身心清净不住法中。犹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见普贤菩萨及十方佛。时诸世尊。以大悲光明。为于行者说无相法。行者闻说第一义空。行者闻已。心不惊怖。应时即入菩萨正位。佛告阿难。如是行者。名为忏悔此忏悔者。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所忏悔法。

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诸弟子。若有忏悔恶不善业。但当诵读大乘经典。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种身从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种佛清净身。此三种身。人天福田应供中最。其有诵读大方等典。当知此人具佛功德。诸恶永灭从佛慧生。”

3、读诵大乘第一义谛经典忏悔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其有众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去百万亿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行此行者。真是佛子。从诸佛生。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萨戒者。不须羯磨自然成就。应受一切人天供养。”

“若声闻毁破三归。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诸威仪。愚痴不善恶邪心故。多犯诸戒及威仪法。若欲除灭令无过患。还为比丘具沙门法。当勤修读方等经典。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令此空慧与心相应。当知此人。于念念顷。一切罪垢永尽无余。是名具足沙门法式具诸威仪。应受人天一切供养。”

“若优婆塞。犯诸威仪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谓说佛法过恶。论说四众所犯恶事。偷盗淫劮无有惭愧。若欲忏悔灭诸罪者。当勤读诵方等经典思第一义。”

“若王者大臣婆罗门居士长者宰官。是诸人等。贪求无厌。作五逆罪。谤方等经。具十恶业。是大恶报。应堕恶道。过于暴雨。必定当堕阿鼻地狱。若欲除灭此业障者。应生惭愧改悔诸罪。
云何名刹利居士忏悔法。
忏悔法者。但当正心。不谤三宝。不障出家。不为梵行人作恶留难。应当系念修六念法。亦当供给供养持大乘者。不必礼拜。应当忆念甚深经法第一义空。思是法者。是名刹利居士修第一忏悔。◎
第二忏悔者。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是名修第二忏悔法。
第三忏悔者。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忏悔。
第四忏悔者。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忏悔。
第五忏悔者。但当深信因果。信一实道。知佛不灭。是名修第五忏悔。”

4、持诸佛名号求忏悔

《佛说观无量寿经》云: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觀虛空藏菩薩經》云:
“知法者。复教令涂治圊厕。经八百日。日日告言。汝作不净事。汝今一心涂一切厕莫令人知。涂已澡浴礼三十五佛。称虚空藏。向十二部经。五体投地说汝过恶。如是忏悔复经三七日。尔时智者应集亲厚。于佛像前。称三十五佛名。称文殊师利称贤劫菩萨。为其作证更白羯磨如前受戒法。此人因苦行力故。罪业永除。不障三种菩提业。”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云:
舍利弗。若诸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波罗夷。或犯僧残戒。犯塔犯僧。及犯余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地藏菩萨)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
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由此可见,称念、思维、忆念佛陀之名号、功德、身相等,能得无尽之利益,念念间灭罪无量,所以对于与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应当常常思忆,受持其名号,求功夫成片乃至一心不乱,回向忏悔,可速得清净,令白业增长。

5、发露忏悔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云: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
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
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
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
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普贤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除此之外,《金光明最胜王经》也曾广说发露忏悔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5-2024 04:48 AM , Processed in 0.12071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