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马骝精

关于佛教里“无我”和“轮回”之间的矛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8 02: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2-6-2018 11:15 AM
名色不一定只有阴阳二极,
入灭时,不需要把旧业还清。
空不是零。

上座部经典有说到空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6-2018 03: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6-6-2018 10:33 AM
简单来说
若是 清楚知道明白理解了
佛陀所说之“法”
就能 理解
“无我”和“轮回”
是 两回事,
两者之间 根本就 不存在 矛盾,
人们觉得“有”矛盾,
是因为人们缘於“无法”理解
而把所有的“因”素  ...

这个解說比较中肯与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3: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竞啊彌陀佛大,抑或释迦x尼佛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3:5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說在释迦x尼佛之前,己有佛教,他只是把佛教发揚光大而己!
听說佛教非释迦x尼佛創立,所以他能被稱为佛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3: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說:佛教非宗教?
它是可以被質疑!
其、他宗教的神.是不可被質疑,那是大逆不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22-6-2018 05:50 PM 编辑
神钓 发表于 21-6-2018 12:03 PM
谢谢分享,你是喜欢研究尼可耶的人吗?

三藏都是佛陀的教导,各有其作用,我们都要学的。契经中佛陀是对机的,但不一定了义,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不了义的比如布施,持戒,福报,治理国家,甚至如何减肥都有,但论藏不同,它是了义和全面的,不对机的,所以比较难读,有些人因为难读自己不想学就放弃,所以就叫人不要学论。如果仔细研究,三乘都承认有论藏,那么他们应该是同一源头,在北传阿含经里可以找到不少被篇入的南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伦也说论藏本是佛说,只是后来的论师把它发挥到很复杂,尤其是在北传上。

契经就像是大学讲师课堂上的教导, 你有问题可以问,论藏等于参考书,你不能问,但是详细很多。我们学书的时候会拒绝读参考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6-2018 06: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2-6-2018 06:02 PM
MahavaggaofSamyutta NikayatheBuddhasays: “Emptiness(sunnata) is what I teach. Ateachingthat does not treat ofemptinessis someone else’steachingcomposed by some laterdisciple.”

Pancaka Nipata,A ...

证入空性逃过天劫再出来。。。有这样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6: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骝精 发表于 22-6-2018 06:06 PM
证入空性逃过天劫再出来。。。有这样的吗

我贴错了Mahayana 的,
看Theravada 的sunnat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6-2018 06: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2-6-2018 06:23 PM
我贴错了Mahayana 的,
看Theravada 的sunnata

能吗?有这样的说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6: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骝精 发表于 22-6-2018 06:06 PM
证入空性逃过天劫再出来。。。有这样的吗

我认为佛只是一种意识,
任何解脱者一旦看见缘起,就会发现未来的缘起。
就好象你已经知道整套戏的结局,你无法改变。
天劫只是短暂的结局。
下一套戏,也是随着意识而生,佛法只是意识的其中之一。
我们不需要改变这些戏,更无法改变。。
所以没有逃过天劫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6: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骝精 发表于 22-6-2018 06:44 PM
能吗?有这样的说法吗

无我了,
就不会有能不能逃过天劫的说法。
没有谁,就不会有谁能。

没有可以改变缘起故事,为何追求逃过天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7: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骝精 发表于 22-6-2018 06:44 PM
能吗?有这样的说法吗

或者这样说吧,
每一个众生都活在一个程式里,他只是程式里的一个角色,他可以随着欲望而进入程式的下一步。
但能被选择的下一步已经程式好了,只是等待着他的欲望而启动任何可以相应的下一步。

别的众生也是如此,都生存在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程式世界,也是依靠欲望而有启动下一步的动力。

如果你解脱了,发现你无法改变这些程式,更无法销毁别人的程式,那么你能做的就是告诉他们止息下一步的欲望。如此做就能止息程式带来的苦。

天劫就好像这个程式的期限,发生之后又重启另一个程式世界,但是里面永远都会有佛法,恶法,善法等。
你知道自己不能跳出程式,因为你并不存在,你只是一楼欲望,救人也是意识,救人的欲望令你无法止息程式世界,
最终连累其他人也追求救人,但却无法救出任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8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2-6-2018 07:16 PM
或者这样说吧,
每一个众生都活在一个程式里,他只是程式里的一个角色,他可以随着欲望而进入程式的下一步。
但能被选择的下一步已经程式好了,只是等待着他的欲望而启动任何可以相应的下一步。

别的众生也是 ...

以前我参 Christian 有说在世界即将充满恶人(那时候的恶人称之为 beast)的时候,good soul will be saved, taken to heaven 然后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假救世主(坏的)将会统治世界。。。最后神之子会骑着白马和拿着剑和他的天使们把恶人打败。。。


我慢慢觉得这些都没有错,耶稣,佛教,道教 都是对的。。。阴阳之间一直互相抗衡,当不平衡的时候,另一方去到极点就会盛极必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uo 发表于 22-6-2018 05:49 PM
三藏都是佛陀的教导,各有其作用,我们都要学的。契经中佛陀是对机的,但不一定了义,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不了义的比如布施,持戒,福报,治理国家,甚至如何减肥都有,但论藏不同,它是了义和全面的,不对机的,所以 ...

让佛陀真正的教法展现吧!

达摩悟陀大长老

离佛陀入般涅盘(入灭)己经2500多年的今天,有许多不同的教导自称为佛陀的教法。正因如此,很多人对佛法感到困惑及无所适从,而这一切早被佛陀所预见。伪冒的佛法在律藏及《增支部》第8.51经里,佛陀表示真正的佛法将会维持五百年。佛陀的意思是指唯有在这段时期的佛法,才是纯正而无杂染的。于《相应部》第16.13经里,佛陀告诫弟子们,伪法将会出现於这个世间,就如伪金的出现致使真金失去价值一般,伪法亦会导致正法的消失。所以,为了维护正法,当务之急是把佛陀的正法从种种伪法中分辨开来。佛陀的正法当佛陀即将进入般涅盘的时候,他这样教导比丘们:“在我入灭后,我所教导的法(Dhamma)与律(Vinaya)将成为你们的老师。”(《长部》第16经)律藏里的戒律只适用於出家众(比丘及比丘尼),而所有佛教的传承都有着相似的戒律。什么才是佛陀的教法呢?于《增支部》第4.180经里,佛陀说倘若一位出家人声称“这是法、这是律;这是佛陀的教导。”我们不应立即接受或拒绝他所说的话,而应该以佛陀的经与律对照。唯有当那些话语符合经与律时,我们才可以认同它们为佛陀的教导。然则,我们应当拒绝。从以上的经文,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佛法仅指佛陀的话语(即原始的佛经,Suttas),而并非其它老师的话。这亦是为何我们只以佛、法、僧为皈依处。佛陀对此早有先见之明,于《增支部》第5.88经里,佛陀说即使一位出家人出家已久、广为人们所熟悉、著名、拥有众多在家及出家信徒、熟悉於经典,也可能拥有邪见。所以,在《长部》第16经里,佛陀告诉我们:“以自己为明灯,以自己为皈依处,不以他人为皈依处;以法为明灯,以法为皈依处,不以其它为皈依处。”换言之,佛陀劝告我们要依靠他的教法及我们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依靠其它事物。于《相应部》第20.7经里,佛陀亦预言在未来,出家人将不会聆听、研究或精通佛陀的话语。反之,他们却愿意聆听、研究及精通弟子们的话语(即後来的出家人),而这将导致佛法的消失。佛陀于此明确地指出我们只应聆听、研究及精通原始佛经(Suttas),而并非其它的书籍或教导。原始佛经要知道哪一些是佛陀真正的话语,我们就必须知道在佛陀入般涅盘后的五百年期间的佛法内容。根据考古学的挖掘、新的发现及研究等,我们目前能确认于阿育王(King Asoka)时期(约佛陀入般涅盘后250年),佛陀的教法就只记载于五部尼柯耶(Nikayas)中。这五部尼柯耶为:(一)《长部》,载有长篇的经文。(二)《中部》,载有中等长度的经文。(三)《相应部》,按主题分类的短篇经文。(四)《增支部》,按内容数目顺序排列的短篇经文。(五)《小部》,汇集杂项的小部经文。巴利(Pali)语系的尼柯耶被完整地保存至今(参照平川彰博士Prof. Akira Hirakawa 著作《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第73页)。但其中的《小部》则持续扩展而最终成为最大的一部。目前只有六本《小部》书籍与早期的四部尼柯耶内容是不相抵触的(请参阅作者另一本作品《解脱-经与律的关联》)。这些经文就是现今我们所拥有最为可靠的佛陀言教。正见佛陀在《中部》第117经(Mahacattarisaka Sutta,大四十经)里指出,若一个人要修习八正道必须先具有正见。正见为首要原素,它将致使八正道的其它原素如正思维、正语......的生起。换言之,未具有正见的人尚未进入八正道。所以,获得正见是极其重要的。获得正见同义于证得“入流”(即已成就初道或初果),亦意味着他已获得“法眼”(Dhammacakkhu)。依据《中部》第43经,获得正见需要两个条件:另一个人的话语(即他人教导我们佛法)及彻底的思量(Yoniso manasikara)。所以,佛陀常强调听闻佛法的重要性,并称呼他的弟子们为‘声闻弟子’(Savaka)。该篇经文进一步指出,要达至解脱或证得阿罗汉,除了需拥有正见以外,还需要辅以五个条件:持戒、听闻佛法、讨论佛法、修止及修观。这说明了于八正道修习的始端,以至获得解脱之前的最後阶段,听闻佛法都是重要的。结语可悲的是,很多所谓的‘佛教徒’(‘声闻弟子’)并不聆听(或不研究)佛陀的话语。他们没有意识到能听闻一位正等正觉宣说教法是多么的困难。于《长部》第14经里,佛陀提及在过去的91劫中,只有六尊正等正觉出现於世。这意味着一位愿意宣扬佛法的佛陀是多么的罕见啊!而在佛入般涅盘五百年後,大量自称为佛陀言教的书籍涌现,导致人们分不清何为正法,何为非法。于《长部》第29经里,佛陀表示他所教导的圣贤生活是圆满、完整及完全净洁的。倘若有任何人欲增添或删减他的话语,那么他仍未看见佛法。这意识说我们只应聆听及研究哪完整记载着佛陀原始教法的五部尼柯耶。这也意味那些编写许多伪法的人,还未看见佛法,即他们根本未拥有正见。这一点从对菩萨道(即成佛之道)的理解就可见一斑。后期发展的教导中声称一个要成佛的人,必须培育六波罗密或后来的十波罗密(即圆满的人格)。然而,佛陀在《中部》第27经〈象迹喻小经,Culahatthipadopama Sutta〉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何谓真正的菩萨道。佛陀称菩萨道为‘如来的足迹’,并阐了包含在内的七个步骤:(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五)回忆起过去的多生多世(宿命通)(六)看见众生如何于身坏命终后依据业力再生(天眼通)(七)透过思维四圣谛而停止诸漏(漏尽通)你们看,後期的教导是多么的误导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8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23-6-2018 12:38 AM 编辑
神钓 发表于 22-6-2018 09:07 PM
让佛陀真正的教法展现吧!

达摩悟陀大长老

离佛陀入般涅盘(入灭)己经2500多年的今天,有许多不同的教导自称为佛陀的教法。正因如此,很多人对佛法感到困惑及无所适从,而这一切早被佛陀所预见。伪冒的佛 ...

1。比丘們!比丘怎樣知淺灘渡場呢?比丘們!這裡,比丘經常到那些多聞者、通曉傳承聖教者、持法者、持律者、持論母者之比丘那裡後,詢問、遍問:『大德!這是為什麼?其道理是什麼?』那些尊者們對他開顯未開顯的、闡明未闡明的、在種種懷疑的法上排除疑惑,比丘們!這樣,比丘知淺灘渡場。 -----中部33經

沙利子尊者]:现在我们问你,目键连贤友,在这月光下,此娑罗树林是可爱的,鲜花绽放发出天界般的香味。什么样的比库能照耀这娑罗树林呢?
[目键连尊者]:沙利子贤友!这里,两位比库互相讨论阿毗达摩,他们互相问答,他们相互依法问答没有犹豫迟疑。沙利子贤友!这样的比库能辉耀这牛角娑罗林。g

——中部《大牛角经》


Suttante okāsaṃ kārāpetvā abhidhammaṃ vā vinayaṃ vā pucchati, abhidhamme okāsaṃ kārāpetvā suttantaṃ vā vinayaṃ vā pucchati, vinaye okāsaṃ kārāpetvā suttantaṃ vā abhidhammaṃ vā pucchatī’ti (Bhknipāci.95, para1221).
[如果一个比库尼]得到准许问经[的问题]后却问了阿毗达摩或者戒律,或者得到准许问阿毗达摩却问了经或者律,或者得到准许问律却问了经或者阿毗达摩的话[她犯了一个小罪]。’
                     ——比库尼分别.巴吉帝亚92,第1221段巴利律藏

– ‘‘tattha anāpatti, na vivaṇṇetukāmo iṅgha tāva, āvuso, suttantaṃ vā gāthāyo vā abhidhammaṃ vā pariy āṇassu,pu pacchāpi vinayaṃ pariyā puṇissasī’ti (pāci.72, para442) bhaṇati.
‘如果没有任何斥责戒律的心,谁这样教另外一个人说,贤友,请先学习经或者偈颂或者阿毗达摩,随后你再学习戒律——这样对他来说不犯戒。’
                          ——巴吉帝亚72, 442段巴利律藏




2。北传《杂阿含经》1249经:“云何不知度处。谓彼不知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不随时往到其所。咨问请受。

3。《南传.小部经典六》:佛于此处结踟趺坐,详察导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毗昙藏。经过七日。其后通阿毗昙诸人为两种说明,即:“宝之家乃作宝之家,或谓佛会得七论之处为宝之家。

4。北传律注《善见律毗婆沙》:问曰:“何谓三藏?”答曰:“毘尼藏、修多罗藏、阿毘昙藏 ,是名三藏。”

之前就告诉过你,这样乱看书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分不清那是哪一派的,那一教的言论。

要看先看:
1。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2。巴利註釋書的古層
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48761.pdf
by 溫宗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8 06: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1-6-2018 10:18 PM
因为我并不存在。
时间也不存在。
没有人能做任何事。
一切都是空。

确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6-2018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uo 发表于 23-6-2018 12:13 AM
1。比丘們!比丘怎樣知淺灘渡場呢?比丘們!這裡,比丘經常到那些多聞者、通曉傳承聖教者、持法者、持律者、持論母者之比丘那裡後,詢問、遍問:『大德!這是為什麼?其道理是什麼?』那些尊者們對他開顯未開顯的 ...

如果现在没有网络,没有这些资料,我该找谁当我的老师?我又如何断定说学的是对的?你有老师介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8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骝精 于 23-6-2018 11:05 PM 编辑
wusen 发表于 22-6-2018 07:16 PM
或者这样说吧,
每一个众生都活在一个程式里,他只是程式里的一个角色,他可以随着欲望而进入程式的下一步。
但能被选择的下一步已经程式好了,只是等待着他的欲望而启动任何可以相应的下一步。

别的众生也是 ...

时间只是表示粒子的运动,不能把时间当成第四维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8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骝精 于 23-6-2018 10:42 PM 编辑
wusen 发表于 18-6-2018 04:01 PM
只有共鸣现象才能让双方接触,就好像我的电脑和你的电脑都呈现出同样的画面,那么我们才能看见彼此。
如果我离线了,那么就无法和你构成共鸣现象,就彼此无法接触。

我的名色世界和你的名色世界都不是我和你做 ...

大哥我还有一点想问,如果我的识入灭了,别的名色,就是我别的可能性会跟着入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8 08:4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nwheel 于 24-6-2018 08:56 AM 编辑

能不能说心理精神认知,接受,承认体会现今万物本为体系(所谓的“道”)的一份子,自然无我(当前本体的精神意识)。道这体系内的元素本来就存在也无毁灭就只是转换内在物体之间所见的形式,自然“轮回”只是当前精神意识本体的担忧了

就如小如尘埃,卫星,星球,恒星,银河到宇宙,高维度的多重宇宙,全是“道”,而“自我”只是其中某某物体担心当前的形式“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6-2024 05:24 PM , Processed in 0.07476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