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7|回复: 13

基督徒的世界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3-2016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文:提前4∶4;约5∶17;诗24∶1;帖后3∶12

  上帝创造了世界,这“世界”一词在新约希腊文圣经里意译为“宁宙、天下或世人”即可指物质世界,也可指人类(参《圣经原文字汇中文汇编更新版》王正中主编334页)。所谓的“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其具体表现包括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参《辞海》95页)。 我们基督徒的世界观,认为养育人类的“大自然”一一世界,是全智全能、全善全爱的上帝所创造的, 并且是上帝所眷顾的,世界属于上帝,我们理当积极与神同工,藉上帝所赋予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努力建设人类的家园——美丽的世界。

  一、上帝创造世界一一物质与灵性不是对立的

  《创世记》开宗明义言:“神创造天地”(创 1∶l),说明宇宙万物皆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是个灵,上帝既然创造物质世界,说明物质与灵性并非对立,物质绝非邪恶,否则,上帝为何创造世界呢?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AD)认为“上帝乃是从完全的‘无’中创造出一切,即宇宙被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而只有上帝,以及他的‘道’和他‘灵’,他以发出‘话语’创造出一切”(参《宗教字典》89页)。可见物质来源于上帝的灵,因此灵性与物质没有冲突,没有矛盾。使徒保罗认为“凡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是可弃的”(提前4:4),他的世界观是肯定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样样 都是美好的。丁主教认为“物质并不是什么邪恶的东西,它己经成为传递神的恩典的一条渠道”(参《丁光训文集》5页)。是的,《圣经》言:“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l∶2),“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天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耶10∶12)。由此可知,物质世界和人类不但是神的杰作,并且是上帝能力、智慧、慈爱的彰显。故此,上帝创造万物时,每造一样或一类,《圣经》就讲:“上帝看是好的”类似这样的话,在《创世记》第一章里曾多次出现(创1∶10,12,21,25),后来经上总结说:“神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1∶31) 这让我们看见神对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和人类是十分赞誉的,诗人言“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仰看天空,浩大无穷,万千天体,错杂纵横,合成整个光明系统,共宣上主创造奇功,东升西落一轮红日,是主太初创造成绩,他发光辉照遍万类,显示上主无穷能力”(摘自《新编赞美诗》17 首)。

  但是,在教会历史上曾出现“诺斯替派”异端,认为物质是邪恶的,主张咒诅物质世界,把灵性与物质对立起来,认为精神灵性是善的,物质肉体是恶的,上帝是灵,耶稣基督出自上帝,不可能成为人,说什么人间的耶稣并没有真正的身体。这一邪说早期流行极广,蒙蔽、欺骗了许多人,最初使徒以充分的论据予以反驳:“上帝在肉身显现”(提前3∶16),“基督在肉身受死”(西1∶22),“基督在肉身受苦”(彼前4∶l),“凡灵认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上帝”(约壹4∶2-3),感谢主,道成肉身的真理摒弃了“物质邪恶论”,净化了基督教的信仰。可是,当时受“诺斯替派”影响的人,有的则成了苦修主义者,把物质等同于罪恶,昆淆不清, 贬低物质世界,甚至认为越穷越属灵,不娶不嫁最属灵,娶嫁就是犯罪,极端抑制自己,刻苦己身,这种思想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存在。当初保罗也曾说过:“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些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 造……”(提前4∶1-3),“……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2∶23)。所以我们基督徒在追求灵命长进的同时,不可脱离现实世界,当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二、上帝眷顾世界——护理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耶稣言:“我父作事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可见,上帝创造万物之后,并非袖手旁观,任其不管,乃是继续看顾世界,包括救赎人类。圣经言:“因为万有都是本乎他,依靠他……”(罗11∶36),所谓的“依靠他”,说明万物离不开上帝的看顾,这也就是神创造的继续,并言:“……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来1∶3),所谓“托住万有”,说明三一真神其爱普及万千、关怀万有。事实的确如此,因为“耶和华……他的权柄,统管万有”(诗103∶19),“你(神)眷顾他,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诗65∶9)。“他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得食物……得油能润人心,得粮能养人心”(诗104∶14-15),因而,护理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在教会历史上曾出现“自然神论”者,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之后,就以现行的法则安排宇宙,建立宇宙秩序与定律,然后任其自然运行,就好像一个钟表匠认真创造一件设计完好且管用的钟表,一旦成品制好之后,便不再干涉或控制。这种观点否定了上帝的眷顾——继续创造,不合圣经原则(参《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奥尔森著,562-563页)。“其实上帝的创造并没有结束,反而是在一个不断的进程中,他在这个进程中正通过不同的方法与途径使他的创造不断地走向完善”(参《天风》2002 年第七期50页),因此,以赛亚先知言:“你不曾知道吗?你不曾听见吗?永在的上帝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赛40∶28),神人摩西的世界观是“耶和华……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32∶10)。是的,自从有人类以来上帝就要求我们人类能与他共同治理或管理世界(创1∶26,28),也就是要求我们保护上帝的创造,即保护环境,善待大地,维护生态平衡,合理使用资源。

  可惜今天我们看到有些人正在破坏上帝的创造,大量毁坏森林树木,并燃烧大量的煤炭、柴油、汽油,大气中二氧化碳急聚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如果这一“温室效应”任其加骤,适合于生长农作物的地面将发生大的转移,南北两极冰块的融化将提高海洋的水位,造成一些陆地被淹。工业气体的过量排放,将进一步损害保护着地球的臭氧层,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增强将导致人类和动物更多的癌变(参《丁光训文集》74-75页),忽视生态平衡,会让无数无辜的人们遭到伤害。故此,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有关人类环境会议,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并于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以后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并要求采取实际步骤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参《辞海》97页)。作为基督徒更当竭力遵循客观规律,维护神所创造的大自然,因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就是与神同工。

  三、世界属于上帝——上帝是世界唯一的主宰

  世界既然是上帝所创造,所看顾的,当然是属于上帝的,圣经言:“天属你,地属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你所建立”(诗 89∶11),并言:“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在其间的, 都属耶和华”(诗24∶1)。这些经文就是有力的证明。

  可是,现在有人一看到“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5∶19) 这节经文,就武断说:“全世界都属于魔鬼”,其实圣经在这里所讲的“世界”并不是指神所创造的世界(物质和人类),乃是指人因滥用自由意志所导致的罪恶,又如“不要效法这个世界”(罗12∶2)和“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约壹2∶15上),其理相同,皆是指“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2∶15下)。圣经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厌恶、脱离神所创造的世界,还是保罗讲得好“……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林前 8∶6),“……或世界……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林后3∶22-23)。由此可见,世界属于上帝是无需辩驳的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3-2016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10-3-2016 10: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16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man_long 发表于 10-3-2016 09:48 AM
本文作者對聖經無知。神造了天地萬物,但卻從來沒有造"世界"

《箴言》多次劝勉我们:“殷勤的人都得宝贵的财物”(箴12∶ 27),“殷勤人必得丰裕”(箴13:4),并告诉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箴6∶6),在这方面,圣经里有许多的伟人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如亚伯拉罕是一位精通畜牧业,善于管理的信心之父;波阿斯是一位精通农业,勤劳致富的大财主;户兰是一位精通建筑,精益求精的高级工程师(王上7∶13-14);以斯拉是一位精通律法书,学识渊博的文士;尼希米是一位精通政法,爱国爱教的省长;但以理是一位精通各样文字,德才兼备的总理(但1∶17,2∶48);吕底亚是一位精通商业,精明能干的商人……,他们不但没有脱离世界,并且为建设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生,蒙神悦纳,得众民的喜爱。是的,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16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行 发表于 10-3-2016 10:12 AM
《箴言》多次劝勉我们:“殷勤的人都得宝贵的财物”(箴12∶ 27),“殷勤人必得丰裕”(箴13:4),并告诉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箴6∶6),在这方面,圣经里有许多的伟人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如亚伯拉罕是一位精通畜牧业,善于管理的信心之父;波阿斯是一位精通农业,勤劳致富的大财主;户兰是一位精通建筑,精益求精的高级工程师(王上7∶13-14);以斯拉是一位精通律法书,学识渊博的文士;尼希米是一位精通政法,爱国爱教的省长;但以理是一位精通各样文字,德才兼备的总理(但1∶17,2∶48);吕底亚是一位精通商业,精明能干的商人……,他们不但没有脱离世界,并且为建设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生,蒙神悦纳,得众民的喜爱。是的,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這些話屬成功神學。成功神學走偏了路,成為極端。

聖經告訴我們,世界是無望的,是與神對立的,因為它引誘信徒追求物質享受而偏離神旨意。因此對信徒而言,世界必須過去,必須被釘十字架(加6:14),就是必須被了結--這是消極的。積極的,就是追求神的國--這神的國在今天是教會生活,來日是主基督的降臨建立千年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16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10-3-2016 11:12 PM 编辑
知我行 发表于 10-3-2016 10:12 AM
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主耶穌從沒給世界帶來財富,反而祂生活貧苦,祂的身份是被人輕看藐視的貧窮木匠的兒子,祂出來傳道時的生活開銷大都是由跟從服侍祂的婦女供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16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10-3-2016 11:07 AM 编辑
知我行 发表于 10-3-2016 10:12 AM
是的,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

保羅工作的目的並不是為社會/世界創造/賺取財富(如主耶穌所說的「賺得全世界」--太16:26),而是為了糊口(因為還活在世界),並把有餘的供應教會和需要的人。

今天人人都需要工作賺錢糊口,因為今天生活需要錢。聖經的思想是信徒工作不是為了「賺得全世界」,而是糊口,並把有餘的分給需要的人,並積極的過教會生活、等候主基督的再來。等到主基督來了,我們就都不再需要工作,因為到了那日錢財都要變為無用,我們生活一切所需都由神供給,一切都不用錢。那時人唯一的"工作"就是歌頌讚美我主我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0-3-201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行 发表于 10-3-2016 10:12 AM
《箴言》多次劝勉我们:“殷勤的人都得宝贵的财物”(箴12∶ 27),“殷勤人必得丰裕”(箴13:4),并告诉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箴6∶6),在这方面,圣经里有许多的伟人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如亚伯拉罕是一位精通畜牧业,善于管理的信心之父;波阿斯是一位精通农业,勤劳致富的大财主;户兰是一位精通建筑,精益求精的高级工程师(王上7∶13-14);以斯拉是一位精通律法书,学识渊博的文士;尼希米是一位精通政法,爱国爱教的省长;但以理是一位精通各样文字,德才兼备的总理(但1∶17,2∶48);吕底亚是一位精通商业,精明能干的商人……,他们不但没有脱离世界,并且为建设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生,蒙神悦纳,得众民的喜爱。是的,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信徒是否富有,就看主祝不祝福。有的信徒主不祝福,是因為祂了解許多人一旦富有了,就必離開神而墮落。有的人積極經營了大半輩子,結果還是不能成為"富有"的人,甚至有的還破了產。你所舉的是"成功"的例子(除了主耶穌和保羅),但別忘了,"貧窮"的反而佔大多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16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人误用自由意志所致,恶是人所为,非神所创,是缺乏善的结果,凡违背神旨的就是罪,只存在作恶者,不存在作恶的主人即罪的本体不存在,否则就呈现“二元论”( 参《基督教思想史》胡斯都·L·冈察吉斯著383-385页),故此,世上虽有违背神旨的事情发生,但是上帝永远是世界唯一的主人,世界属于上帝,并且是与上帝密切相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3-2016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行 发表于 11-3-2016 04:30 PM
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人误用自由意志所致,恶是人所为,非神所创,是缺乏善的结果,凡违背神旨的就是罪,只存在作恶者,不存在作恶的主人即罪的本体不存在,否则就呈现“二元论”( 参《基督教思想史》胡斯都·L·冈察吉斯著383-385页),故此,世上虽有违背神旨的事情发生,但是上帝永远是世界唯一的主人,世界属于上帝,并且是与上帝密切相关的。

我們該看聖經怎麼說,而不是個人的那一套強加於聖經的思想。

根據聖經的啟示,"世界"並非神所造,而是那惡者為擄掠人而發明。
世界是與神對立的。因此主耶穌才會說祂並不屬這世界,更說信徒也不屬這世界,而是屬神的。
因此聖經告訴信徒說: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祂裡面了;」(約壹2:15)
「豈不知與世界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界為友的,就成了神的仇敵。」(雅4:04)

那麼,聖經所說的"世界"到底是什麼?
使徒約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世界":「世界...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出於父,乃是出於世界。」(約壹2:16)
並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正在過去;惟獨實行神旨意的,永遠長存。」(約壹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3-2016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man_long 发表于 12-3-2016 06:51 PM
我們該看聖經怎麼說,而不是個人的那一套強加於聖經的思想。

根據聖經的啟示,"世界"並非神所造,而是那惡者為擄掠人而發明。
世界是與神對立的。因此主耶穌才會說祂並不屬這世界,更說信徒也不屬這世界,而是屬神的。
因此聖經告訴信徒說: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祂裡面了;」(約壹2:15)
「豈不知與世界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界為友的,就成了神的仇敵。」(雅4:04)

那麼,聖經所說的"世界"到底是什麼?
使徒約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世界":「世界...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出於父,乃是出於世界。」(約壹2:16)
並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正在過去;惟獨實行神旨意的,永遠長存。」(約壹2:17)

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6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經從沒說神的子民要「帶頭為社會創造財富」、「給世界帶來財富」,反而說「作工的得工價是應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6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man_long 发表于 10-3-2016 02:44 AM
這些話屬成功神學。成功神學走偏了路,成為極端。

聖經告訴我們,世界是無望的,是與神對立的,因為它引誘信徒追求物質享受而偏離神旨意。因此對信徒而言,世界必須過去,必須被釘十字架(加6:14),就是必須被了結--這是消極的。積極的,就是追求神的國--這神的國在今天是教會生活,來日是主基督的降臨建立千年國。

成功神學怎樣極端也不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嘀,最多給人討厭,批評他們沒有人情味罷鳥。屬世悲觀派才會,看看很多亂亂放炸彈的就知道了。。。

不同時代需要提倡不同的神學觀,
現在這個社會太過資本主義,導致靈恩運動跟成功神學蓬勃發展是肯定的,
教會如果叫信徒便買財產分給窮人會被主流教會罵成異端,被社會講成邪教嘀。。。
儘管福音書的耶穌語錄清楚表達了這教義。。。

成功神學很好,信耶穌會發達。。。試問有誰不要錢?
很多有病痛的需要靈恩的濟慰。。。

總之選自己需要的就好,高興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6 05: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行 发表于 14-3-2016 02:20 AM
使徒保罗为此曾多次鼓励弟兄姊妹“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他自己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棚(徒 18∶l-3),“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帖后3∶ 8),带头为社会创造财富;人类的救主、热爱生活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劳动和智慧给世界带来财富,愿意通过服侍人和舍己给世界带来光明(可10∶45)。

是的,耶穌也多次用買賣(經濟活動)來比喻為天國的階梯。比如~

马太福音(Matthew)13:44 “天国好象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13:45 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13:46 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6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16-3-2016 11:16 PM 编辑
kkyong85 发表于 14-3-2016 05:25 PM
成功神學很好,信耶穌會發達。。。試問有誰不要錢?
很多有病痛的需要靈恩的濟慰。。。

總之選自己需要的就好,高興就好。。。

這就看各人的眼光了。

因為人人都想發財,因此成功神學很有"市場"。

成功神學的結果就是把人引到只要屬地的福,卻沒有神。
但神真正要賜給人的,是永遠的福,這永遠的福比那屬地的、短暫的福更大!最大的福就是神要把祂自己賜給人!
屬地的福只不過是暫時的,會過去的,唯有得到神自己才是永世的福--這就是為何有的人寧願放棄地上的高薪,而來作個「窮傳道人」,與主一同受苦,因他看見這苦是"短暫輕微的,為的是得到那永遠、重大的的榮耀"。

林後4:16  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裡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
林後4:17  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
林後4:18  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才是永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6-2024 02:28 AM , Processed in 0.10494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